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机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懂诗意,了解作者纯洁美好的心灵。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通过创设情境的品读,展示的,评的,激读,赛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升华文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陶冶美好的的情操,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读懂诗意,了解作者纯洁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

在感悟作者爱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心,仿写诗句。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感悟作者爱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心,仿照诗句说一说。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导入,感悟“神”。

2、揭示课题。

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画出许多有用的东西,而且她把自己的心愿啊,写成了一首诗《假如》。

[设计意]:通过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

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读文、识字读词。

1、播放动画录音,思考:假如有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

(2)去拼音认字。

(3)词语闯关游戏。

(4)生字回归课文。

(5)写字指导。

出示“寻”“哭”两个字,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感悟。

1、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课文里的小作者有哪些愿望呢?

2、指名回答。(引导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给——、给——和给——说话)

3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给——的句式,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感情朗读,学习诗歌。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思考:(1)我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

2、课件创设情境,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结合字词理解,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让孩子体会小树没有太阳时,那种寒冷、缩着身子,叹息,叫喊着:“好冷呀,冻死我了,快要被冻死了……”这种情感,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小作者为什么想用马良的神笔谷粒和一双好腿?

2、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四人小组的自学,由扶到放,讲究学习方法,从读中学,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谈话:作者只画了这些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其实,咱们身边还有很多的事,还有很多的人需要帮助呢!你看!……

3、看到这样的画面,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给谁画什么?自己和同桌在下面说说看。

4、指名说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画(),让()。

5、课堂小结:

其实我们没有真正的马良的神笔。但是,只要小朋友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拥有了这只神笔。

【设计意图】: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诗人。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23.假如

课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两种学习方法并行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单一的朗读训练与指导,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更能加深印象,诵读课文后,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理解描画当时的情境,并上台讲述画中内容,边说边有动作演示,更加生动,更加入境入情,效果不错!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

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将孩子真善美一面展现出来,课上孩子的“假如”,让我感受到一颗无私而又纯真的爱心。

3.疑惑和不足:

教学设计时想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但语文教学总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总有所欠缺。教学时,我“不放心”地“抱”着学生走,自己的体会比学生多,将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学生,似乎就是我一个人的课堂,这实在是一个败笔。

怎样从文本出发,最后又回归文本本身,并有阶梯性的,层层渐进,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推敲,不断地钻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