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以及如何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以及如何计算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热门城市:白山律师昌都律师晋中律师宜春律师潍坊律师蚌埠律师平凉律师丽江律师南平律师眉山律师土方工程包括平整场地、挖土方、挖基础土方和挖淤泥、流沙、及土石方运输。
在挖掘的时候不是随意乱挖的,一般会有图纸。
根据工程确定挖掘的多少与形状,然后依照图纸进行挖掘。
那么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又该如何计算呢?一、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平整场地系指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2)挖地槽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其中:外墙地槽长度按设计图示外墙槽底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设计图示基础垫层底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标高至槽底标高计算。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工程量合并于总土方工程量中。
(3)人工挖冻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按开挖面积乘厚度以体积计算。
(4)挖淤泥、流砂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5)原土打夯、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6)支挡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积计算,双面支挡土板者计算双面面积,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土方工程量。
(7)挖室内管沟,凡带有混凝土垫层或基础、砖砌管沟墙、混凝土沟盖板者,如需反刨槽的挖土工程量,应按设计图示尺寸的混凝土垫层或基础的底面积乘以深度以体积计算。
(8)排水沟挖土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以体积计算,并入挖土工程量内。
(9)管沟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管沟长度按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检查井所占长度);管沟深度有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底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无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二、如何计算土方工程量(一)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基础土方开挖的计算公式

基础土方开挖的计算公式基础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计算其工程量可是相当关键的哟!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基础土方开挖的体积可以通过长方体体积公式来计算。
也就是长×宽×高。
但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因为基础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矩形的、梯形的,还有不规则的呢。
就拿矩形基础来说,如果是一个长为 a 米,宽为 b 米,深度为 h 米的矩形基础,那土方开挖量 V 就等于 a×b×h 立方米。
要是梯形基础呢,就稍微复杂一点啦。
假设上底宽为 a 米,下底宽为 b 米,高度为 h 米,长度为 L 米,那土方开挖量 V 就等于(a + b)× h × L ÷ 2 立方米。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还得考虑放坡系数。
啥是放坡系数呢?简单说就是为了防止土方坍塌,边坡要做成有一定坡度的。
放坡系数通常用 K 来表示。
比如说,一个深度为 H 米的基础,放坡系数是 K ,那放坡的宽度B 就等于 K×H 米。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建筑工地,亲眼看到工人们在挖基础土方。
那个工地的基础是矩形的,工头拿着图纸,嘴里念叨着计算公式,指挥着工人干活。
我凑过去听了听,他说:“这长10 米,宽8 米,深3 米,那土方量就是 10×8×3 = 240 立方米。
可别忘了考虑放坡啊,咱这放坡系数是 0.5 ,深度 3 米,那放坡宽度就是 0.5×3 = 1.5 米。
”我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感觉这些数字和公式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还有啊,如果遇到不规则形状的基础,那可能就得用分割法或者积分的方法来计算了。
这可就更考验技术和耐心啦。
总之,基础土方开挖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弄清楚基础的形状、尺寸、深度还有放坡系数这些关键因素,认真计算,就一定能算准土方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所以啊,不管是建筑工人还是工程师,都得把这些公式牢记在心,算得准准的,这样才能盖出结实漂亮的房子!。
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土方工程量计算中的一部分,土方开挖工程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施工的环境也有多种。
小蚂蚁用自己的计算经验,总结了开挖土方计算规、开挖土方计算公式、挖土方计算的难点,分享给大家。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4×S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1)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2)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3)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4)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大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大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挖土方是指对地面上的土壤进行挖掘和移除,以便进行地基施工或土
地平整。
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土方量,以便确定挖土方
的工程量和相关成本。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用的挖土方计算公式。
挖土方计算公式:
V=(A1+A2)×h×n
其中,V表示挖土方量,A1和A2分别表示挖土区域顶面积和底面积,h表示挖土深度,n表示每立方米挖掘的土壤膨胀系数。
挖土区域的顶面积和底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
挖土
深度h是指挖掘土壤的深度,应根据工程需求进行设定。
土壤的膨胀系数是指原土壤挖掘后变成松动状态时的相对体积增加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土壤的膨胀系数范围:
-砂土:10%-20%
-黏土:15%-30%
-粉土:20%-40%
-淤泥:30%-50%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膨胀系数值进行计算。
使用挖土方计算公式时,需要将面积和深度的单位保持一致,通常为
平方米和米。
计算结果即为挖土方量的单位立方米。
在实际应用中,挖土方计算还涉及到其他因素的考虑,如斜坡、边坡、桩基、排水设施等。
此外,还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工程量的合
理估算,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总之,挖土方计算公式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工
程师和施工方快速准确地计算挖土方量,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最新版】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一、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例如: 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二、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土方开挖计算全套公式

基础土方开挖公式沟槽土方公式F=h*(b+nh) 普遍实用F=面积、h=高度、b=槽底宽度、n=放坡比例(1:n)①不放坡、不带挡土板、无工作面:V=b*H*L②不放坡、不带挡土板、有工作面:V=(b+2c)*H*L③在垫层上面放坡:V=(b+2c+KH)*H*L+(b+2c)*h④双面支挡土板:V=(b+2c+0.2)*H*L⑤一面支挡土板,一面放坡:V=(b+2c+0.1+ KH/2)*H*L其中:V——挖土工程量(m3)b——最大工作面相应的基础底宽(m)c——最大工作面(m)h——垫层厚度(m)H——放坡深度(m)K——放坡系数L——外墙为中心线长;内墙为基础底面之间的净长(m)基坑工程量:①不放坡、不带挡土板、无工作面:V=A*B*H (矩形)V=H*π*R2 (圆形)②不放坡、不带挡土板、有工作面:V=(A+2c)(B+2c)*H (矩形)V=H*π*(R+c)2 (圆形)③在垫层上面放坡:V=1/3K2H3+(A+2c+KH)(B+2c+KH)*H (矩形)V=1/3π*H*(R2+R12+R*R1)2 (圆形)R1=R+KH④支挡土板:V=(A+2c+0.2)(B+2c+0.2)*H (矩形)V=π*H*(R+c)2 (圆形)其中:V——挖土工程量(m3)A、B——矩形坑底边长(m)c——最大工作面(m)R——圆形坑底半径(m)H——放坡深度(m)K——放坡系数基础地坑通常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如果是方形的,且放坡留工作面计算式为:V=(a+2c+kh)(b+2c+kh)*h+1/3(k2h3) 其中:a:基础底面长b:宽c:工作面“1/3(k2h3)”为基坑四角的一个锐角锥体的体积。
人工土方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人工土方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土方工程是指在土地开发、建筑施工、道路修建等工程中,对地表土壤进行开挖或填埋的工作。
在土方工程中,土方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成本。
因此,掌握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是每个土木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人工土方是指通过人工劳动进行土方开挖或填埋的工作。
在进行人工土方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土方的开挖深度、填方高度、开挖面积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介绍人工土方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
一、开挖土方量的计算公式。
1. 开挖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V=Ah。
其中,V为土方量,A为开挖面积,h为开挖深度。
开挖面积A的计算公式为,A=lw。
其中,l为开挖长度,w为开挖宽度。
开挖深度h的计算公式为,h=H1-H2。
其中,H1为原地面高程,H2为开挖后的地面高程。
2. 填方土方量的计算公式。
填方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V=Ah。
其中,V为土方量,A为填方面积,h为填方高度。
填方面积A的计算公式同样为,A=lw。
填方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h=H2-H1。
其中,H1为原地面高程,H2为填方后的地面高程。
以上就是开挖土方量和填方土方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演示如何应用这些计算公式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案例分析:假设某地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工程,开挖面积为1000平方米,开挖深度为2米,填方面积为800平方米,填方高度为1.5米。
原地面高程为100米,开挖后的地面高程为98米,填方后的地面高程为99.5米。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开挖土方量和填方土方量。
开挖土方量的计算:A=1000平方米。
h=2米。
V=10002=2000立方米。
填方土方量的计算:A=800平方米。
h=1.5米。
V=8001.5=1200立方米。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开挖土方量为2000立方米,填方土方量为1200立方米。
以上就是人工土方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工程中,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土方的堆放和运输等因素,因此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基础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
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
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 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r-半径=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