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珍稀鸟类的无损伤采样和性别分子鉴定_刘清神
鸟类保护实践调查报告

从创建生态示范区到建设国家东部公园,是衢州生态文明建设的 发展历程;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体 现;是落实省委建设绿色浙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先行先试;是推进 市委“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的具体举措;是实现衢州市创新驱动、 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几年,衢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创建了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在 8 项主要环境质量指标中,衢州市 6 项位列全省前三,绿色发展的
4% 20%
14%
62%
要坚决杜绝 偶尔一次没关系 种群数量多的没关系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居民对食用鸟类行为的态度
在居民对食用鸟类行为的态度中。62%的人认为应该坚决杜绝食 用野生鸟类的行为,这对于野生鸟类的保护来说是良好的征兆。但仍 有 20%的人认为食用种群数量多的野生鸟类没关系,4%的人认为食用 野生鸟类是很正常的行为,说明杜绝食用野生鸟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鸟类观测调查结果
10
倡议联盟 “青鸟”志愿行动队的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走进社区或街道共
12 处,走访市区大型菜场共 6 个、餐馆共 16 家。我们向全社会发出 倡议:
一、主动学习保护鸟类的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保 护鸟类光荣,破坏鸟类违法的理念,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二、从我做起,摒弃陋习,拒食野鸟等野生动物,劝诫亲朋不食 用野鸟等野生动物,树立健康。科学的饮食观念和文明的生活风尚。
2021年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系人:李天芳 ___ ___ :186******** ___ :186********@126. ICS ××××××× B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 DB23/T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发布DB23/T ××××—×××× I 目次前言 ........................................................ ......................... Ⅱ 1 范围 ........................................................ ....................... 1 2 仪器设备 ........................................................ ................... 1 2.1 地图 ............................................................................ 1 2.2 调查设备 ........................................................ ................ 1 2.3 通讯设备 ........................................................ ................ 1 2.4 交通设备 ........................................................ ................ 1 2.5 记录及数据处理设备 ........................................................ ...... 1 3 调查方法 ........................................................ ................... 1 3.1 抽样设计 ........................................................ ................ 1 3.2 样带布设 ........................................................ ................ 2 3.3 调查季节 ........................................................ ................ 2 3.4 调查方法 ........................................................ ................ 2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 3 5 调查注意事项 ....................................................................... 3 5.1 鸟类统计 ........................................................ ................ 3 5.2 鸟鸣 ........................................................ .................... 3 5.3 配偶 ........................................................ .................... 3 5.4 调查精度 ........................................................ ................ 3 5.5 调查日期与时间 ........................................................ .......... 3 5.6 保持安静 ........................................................ ................ 4 5.7 鸟类调查仪器设备 ........................................................ ........ 4 5.8 野外调查服装 ........................................................ ............ 4 附表 1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样线法) (5)附表 2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样方法) (6)附表 3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样点法) (7)附表 4 鸟类野外调查记录表(直接计数法) ............................................... 8 附表5 (规范性附录) ...................................................... ............ 9 5.1 鸟巢野外调查记录表(树巢)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声纹识别技术支持下自然保护地鸟类多样性节律特征及监测有效性研究——以黄龙自然保护区为例

声纹识别技术支持下自然保护地鸟类多样性节律特征及监测有效性研究——以黄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许晓青;余楚萌;徐荣林;刘颂【期刊名称】《园林》【年(卷),期】2024(41)4【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
声纹识别技术正在成为辅助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手段,由于声纹数据采集的特征及计算性生物声学的发展,声学技术在物种鉴别、种群研究、环境成因研究方面正表现出优势。
以黄龙自然保护区为例,以指示性物种鸟类的鸣声为对象,通过保护区中较高人为影响(黄龙景区)和较低人为影响(张家沟)这两个区域的被动式监测,采集了6303 min声音数据。
通过经典声学指数计算、人工智能物种识别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1)人工智能技术下鸟类多样性及鸣声时间分布特征;(2)声纹识别技术较之于传统调查方法更具有效性;(3)声学指数计算对环境的响应程度与有效性辨析。
研究试验性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阐释,以黄龙自然保护区为例作为方法的探索,为此类保护地保护管理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11-18)【作者】许晓青;余楚萌;徐荣林;刘颂【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相关文献】1.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特征研究2.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住民村落与周边保护地鸟类多样性差异3.贵州坡岗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兽类和鸟类监测及活动节律分析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5.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及活动节律调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珍稀濒危鸟类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珍稀濒危鸟类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鸟类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它们在种群繁衍、飞行行为、种内和种间交流、食物链调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类影响的不断加剧,附着于大自然上的鸟类群体的数量逐渐减少,许多珍稀濒危的鸟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因此,对于珍稀濒危鸟类资源的调查和保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珍稀濒危鸟类调查的现状目前,对于珍稀濒危鸟类调查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开展鸟类调查的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例如,通过安装鸟类监测器和追踪器,可以实时对野外进行监控,以了解珍稀鸟类的迁徙、活动和生态习性。
此外,通过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如无人机遥感技术、测量和计量工具的进步,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和评估珍稀鸟类的数量和巢区规模,并且全方面地了解鸟类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野外工作的艰辛性,进行鸟类调查的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缺乏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领域,一定的数据和信息极为重要。
但是,实际上,对于珍稀濒危鸟类的数据和信息数量有限,这成为了开展珍稀濒危鸟类调查工作的一个限制因素。
第二个挑战是缺乏专业背景和科学研究人才。
开展珍稀濒危鸟类调查和保护行动需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而在鸟类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的数量是有限的。
为此,开展促进鸟类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珍稀濒危鸟类保护的策略为了更好的保护珍稀濒危鸟类资源,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许多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值得注意的几点。
1.促进保护行动的国际合作。
鸟类的天然栖地通常难以跨越不同的地理区域,比如不同省份、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洲。
对于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保护全球生态系统。
2.从源头上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对于水鸟抽水放水的习性产生影响等,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3.建立更加严峻的保护和环境管理制度。
比如设置自然保护区、限制野外游客进入受保护的区域、强化飞行管制等措施。
褐马鸡非损伤性取样、微量取样DNA提取的初步研究

用。
关 键 词 :褐 马 鸡 ;微 量 取 样 ;非 损 伤 性 取 样 ;D A 提 取 ;P R扩 增 N C
褐 马 鸡 ( r s to a t ui m) 全 世 界 只 分 布 Co o i nm n h r u sp l c c 在 中国 ,是 我 国 的 特 产 珍 禽 。 历 史 上 ,褐 马 鸡 分 布 广 泛 且 连续 成 片 ,随 着 历 史 的 变 迁 ,褐 马 鸡 在 我 国 分 布 范 围 很 小 ,仅 在 华 北 地 区有 少 量 分 布 。现 今 野 生 褐 马鸡 的 分 布 主要 集 中在 山西 吕 梁 山、 陕 西 黄 龙 山 、河 北 小 五 台
to ft onr lrgin o DNA ss c e su . in o he c to e o fmt wa u c sf 1 The d id s i n e e r o e o b o d s ureso re k n a d fc swe epr v d t e g o o c fDNA x rc in e ta to frg n tc a l ss o e e i nay i. Ke o d y w r s: Br wn— e r d pe s n ; Trc a lng; No nv sv a p ig; DNA xr ci n; PCR mplf a in o ae aa t a e s mp i ni a ie s m ln e ta to a i c to i
Ab t c :D A o rw e e rdp e sn ( rs pi nm nc ui m) n e d n e d b ds e i o h C ia a sr t N f o n d— ae h aa t C o o to a t r u ,a n a gr i p c s nN a hn ,w s a b s l h c e r ei e t c d b ae sm l ga d smp n i o ti u ,u igs c a r l sbo d k ,s a ,f te ,s e i e n x a t yt c a pi n a l gw t u n r r e r n i h j y s u h m t i lo ,s i n i e h r p cm n a d n ea a n l a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是为了保护和管理我国珍稀濒危鸟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对象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的监测对象是我国境内的所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包括水鸟、鸟类等。
这些鸟类在我国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监测内容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的监测内容包括鸟类数量、分布、繁殖情况、迁徙情况、栖息地、食物来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监测,可以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生态需求,为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人工饲养、卫星遥感等多种方法。
其中,野外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人工观察、记录鸟类数量、分布、繁殖情况等信息。
人工饲养则是通过人工喂养鸟类,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
生态需求等信息。
卫星遥感则是通过卫星图像等技术手段,了解鸟类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等信息。
四、监测范围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的监测范围包括全国各地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鸟类保护区等地。
这些地区是我国鸟类资源的重要保护区域,也是鸟类监测的重点区域。
五、监测结果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的监测结果将被用于制定鸟类保护政策、管理措施、生态修复等方面。
同时,监测结果也将被用于科学研究,为了解鸟类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等方面提供重要数据。
总之,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监测方案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我国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8,16(3):417~420*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863) 项目 (No.2006AA10Z1E7) 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的研究。
Tel:051487979230;Email:<ghchen@>. 收稿日期:20071022 接受日期: 2008324 ·研究论文· 丹顶鹤( )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 *张红霞 1 , 郑维平 2 , 包文斌 1 , 李文斌 2 , 徐 琪 1 , 吴云良 1, 陈国宏 1 **(1.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 225009;2. 扬州市茱萸湾动物园, 扬州 225000)摘要: 丹顶鹤( )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单态性鸟, 很难通过外观和形态来进行性别鉴定, 给配对和人工繁 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实验利用非伤害性取样方法, 成功地从丹顶鹤羽毛中提取了基因组 DNA , 并筛选出 3对引物组合对丹 顶鹤EE0.6序列的相关片段进行了特异性扩增。
结果显示,这 3对引物组合从雄鹤中扩增出1条片段, 从雌鹤中扩增出 2条片 段, 均可以对丹顶鹤的性别作出了准确鉴定, 解决了丹顶鹤人工繁育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丹顶鹤; 性别鉴定; EE0.6序列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1304(2008)03041704Molecular Method of Sex Identification in Redcrowned Cranes ()ZHANG Hongxia 1 ,ZHENG Weiping 2 ,BAO Wenbin 1 ,LI Wenbin 2 ,XU Qi 1 ,WU Yunliang 1 ,CHEN Guohong 1**Redcrowned crane ( )is a first class protected animal in China and a kind of monomorphic bird,it ’ s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sex with morphological method,this situation challenged the couple and humanassisted breeding of Redcrowned crane.In this study,Genome DNA was extracted from feathers by using nondestructive sampling method and three combinations of primers were selected to amplify the EE0.6sequence of redcrowned crane specifical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le birds displayed only one distinct amplification band,whereas two bands were amplified for female ones.The sex of redcrowned crane could be identified successfully and accurately and then solved the key problem during the humanassisted breeding of redcrownedcrane.redcrowned crane;sex identification;EE0.6sequence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世界五大稀有 鹤种之一。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洞庭青鲫倍性鉴定

1550
水产学报
43卷
图版洞庭青鲫何与红鲫(b)红细胞 Plate Micrograph of erythrocytes of C. auratus var. dongting (a) and C. auratus var. red (b)
as)⑻、大菱^(Scophthalmus maximus)[i0\ 南非鲍 (Haliotis midae)[18\ 达氏鲤(Huso dauricus)[19\ 秀 美花^(Poeciliaformosa)[2Q]等。本研究通过微卫 星标记、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开展洞 庭青鲫倍性研究,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的鲫倍性 鉴定方法,同时明确洞庭青鲫倍性水平,为这 一特色鲫资源的有效选育奠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洞庭青鲫;倍性;微卫星标记;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
中图分类号:Q 343.2; S 917.4
文献标志码:A
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dongting)隶 属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 鲫属 (Carassius),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澧县北民湖区,俗 称黑壳鲫,是杨品红等⑴首次报道的野生鲫新品 种。它生长迅速、口味俱佳且营养丰富,备受 消费者喜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有研究表 明,洞庭青鲫在体型和生长方面优势明显0刃。刘 良国等闪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洞庭青 鲫与3个鲫品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推测洞庭青 鲫、彭泽鲫(C. auratus var. pengze)与三倍体鲫均 起源于二倍体鲫。本团队于2016—2017年在北 民湖采样300尾,解剖发现洞庭青鲫雌(272尾)雄 (28尾)比例接近10 : 1,其红细胞数目、形态比例 与二倍体红鲫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图版),故推 测其为多倍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 4.3 观 察 应 根 据 鸡 群 动 态 和 静
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疫病的 态情况仔细观察, 发现异常情况,
免疫接种。免疫后应进行定期免疫 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一
抗 体 监 测 , 以 便 调 整 免 疫 抗 体 水 旦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对病死
定。Nota 和 Takenaka 首次(1999)利用鸟类的排泄物白 黑天鹅都 是 雌 性 , 找 出 了 人 工 繁 育 失 败 的 真 正 原 因 。
色部分的尿成功地对白色来航鸡的性别进行了鉴 第四, 大量的样品可以同时检测, 且整个过程时间较
定。Trefil 等( 1999) 和 Bello 等( 2001) 分别利用鸟类羽 短, 可 以 做 到 高 通 量 地 鉴 定 鸟 类 性 别 , 便 于 推 广 普
刘清神 1 董泽敏 1 刘子呢 2 李宝娟 1 匡晨娅 1 聂庆华 1* 陈仕焯 3 (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广州 510642; 2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广州 510642;
3 广州番禺欢乐鸟场 广州番禺 510280)
中图分类号: S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3847( 2008) 08- 0032- 02
近 年 来 , 由 于 环 境 污 染 、植 被 破 坏 、生 境 破 碎 化 及非法捕猎等原因, 许多鸟类尤其是珍稀野生鸟类 正逐步濒临灭绝。因此在鸟类保护方面, 笼养繁殖进 行迁地保护及再引入的保护措施已经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雌 雄 个 体 的 鸟 类 往 往 在 生 理 、行 为 、生 态 等 领域具有差别, 性别鉴定特别是性别的早期鉴定对 鸟类的人 工 饲 养 管 理 、有 效 的 繁 殖 、疾 病 防 治 和 遗 传 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濒危珍稀鸟类 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Ellegren, 1996) 。但全世 界 的 鸟 类 中 有 50% 是 单 态 性 鸟 (monomorphic birds), 即雌雄同型, 他们的性别不论是在幼鸟还是在成鸟 时期, 都很难 从 外 观( 躯 体 大 小 、羽 毛) 及 其 他 行 为 上 加以判断区别, 给配对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即使对 于一些雌雄异型鸟类来说, 只有在性成熟后, 雌雄在
便易行且对研究对象无伤害, 使其在对鸟类性别的 不依赖于较难区别的外部形态, 结果更可靠。第三,
分子生物学鉴定和保护遗传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 鉴定不受年龄的限制, 可以实现对性别的早期鉴定。
的 应 用( Bello, 2001; Segelbacher, 2002)。 如 Robertson 可根 据 结 果 及 时 指 导 交 配 和 繁 殖 工 作, 避 免 配 种 周
( 1999)利用鸟粪作为 DNA 取样来源成功地对一种 食 期的延长。如 He 等( 2005)设计引物对黑天鹅 CHD 基
草鸟类号鸟 鹦鹉 (Strigopshabroptilus) 的 性 别 进 行 了 鉴 因进 行 扩 增 , 检 测 发 现 成 都 大 熊 猫 繁 育 基 地 的 7 只
而 言 则 既 不 科 学 也 不 现 实 。20 世 纪 80 年 代 中 期 以 同 一 引 物 对 成 功 对 东 方 白 鹳( Ciconia boyciana) 进 行
来, 由于 PCR 技术的广泛应用, 已经能对极少量遗传 了分子性别鉴定。Inoue- Murayama 等(2002) 对鸬鹚,
!!!!!!!!!!!!!!!!!!!!!!!!!!!!!!!!!!!
* 为通讯作者
形态上才有区别, 所以在对单态性鸟类或部分双态 性鸟的幼鸟进行科学研究和人工饲养繁殖中, 尤其 对珍稀 濒 危 鸟 类 来 说 , 要 安 全 、准 确 地 进 行 性 别 鉴 定 非 常 困 难 ( Grifiths, 1996; Lessells ,1996;Bermudez- Humaran, 2002) 。
鸡及其污染物应采取无害化处理。 4.4 存 档 应 将 鸡 群 的 采 食 、饮 水 、精 神 、粪 便 、呼 吸 、睡 态 等 状 况 , 以 及 消 毒 、免 疫 、发 病 、治 疗 、用 药 、 死亡等情况, 详细记录, 并存档备 查。
责任编辑: 董泽敏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8 年第 8 期
周添喂一次, 每次每羽鸡 7 克左 平。
右。
4.2 卫 生 应 建 立 日 常 清 扫 、清
4 防疫管理技术
洗 、消 毒 等 卫 生 管 理 程 序 , 并 持 之
4.1 免 疫 根 据 各 场 情 况 应 制 订 以 恒 , 尽 量 采 取 封 闭 式 的 防 疫 管
科学的免疫程序。重点应做好马立 理。
样 是 通 过 捕 获 动 物 来 抽 取 血 液 、 采 集 毛 发 或 羽 毛 、 用 (Fridolfsson,1999)。 田 秀 华 (2006) 运 用 引 物 对
耳、尾或趾等分析样品。这两种取样方法对于非珍稀 2550F/ 2718R 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7 种鹤形目
的 鸟 类 来 说 也 许 是 可 行 的 , 但 是 对 于 珍 稀 濒 危 鸟 类 鸟 类 的 性 别 成 功 地 进 行 了 鉴 定 , 刘 铸 等( 2006) 运 用
对 鸟 类 性 别 在 DNA 水 平 上 进 行 鉴 定 , 首 要 工 作 是采集样品并提取 DNA。通常畜禽分子生物学研 究 中取样方法有两种, 即伤害性取样 (destructive sam- pling) 和 非 伤 害 性 取 样 (non- destructive sampling)
#########################################
毛提取 DNA 进行鸟类的性别鉴定。Jensen 等( 2003) 及。
利用卵壳膜进行了鸟类的性别鉴定。这些研究以保
为了满足对珍稀濒危鸟类的科学研究和人工繁
护为宗 旨 , 拓 宽 了 研 究 的 取 样 范 围 , 便 于 通 过 对 鸟 类 殖 要 求 , 笔 者 利 用 2550F/ 2718R 作 为 引 物 , 对 位 于
保护珍稀鸟类的无损伤采样
!!!!!!!!!!!!!!!!!!!!!!!!!!!!!!!!!!!!!!!!!!!!!!!!!"
和性别分子鉴定
!!!!!!!!!!!!!!!!!!!!!!!!!!!!!!!!!!!!!!!!!!!!!!!!!!!!!!!!!!!!!!!!!!!!!!!!!!!!!!!!!!!!!!!!!!!!!!!!!!!!!!!!!!!!!!!!!!!!!!!!!!!!!!!!!!!!!!!!!!!!!!!!!!!!!!!!!!!!!!!!!!!!!!!!!!!!!!!!!!!!!!!!!!!!!!!!!!!!!!!!!!!!!!!!!!!!!!!!!!!!!!!!!!!!!!!!!!!!!!!!!!!!!!!!!!!!!!!!!!!!!!!!!!!!!!!!!!!!!!!!!!!!!!!!!!!!!!!!!!!!!!!!!!!!!!!!!!!!!!!!!!!!!!!!!!!!!!!!!!!!!!!!!!!!!!!!!!!!!!!!!!!!!!!!!!!!!!!!!!!!!!!!"
过收集脱落 的 毛 发 或 羽 毛 、粪 便 、尿 液 、食 物 残 渣 、鹿 容 易 , 非 常 安 全 , 可 以 采 用 非 损 伤 性 取 样 法 , 采 样 材
角、鱼鳞和卵壳等不同形式的分析样品而进行遗传 料为再生能力很强的羽毛, 对鸟造成的应激反应较
分析的一种取样方法(Taberlet, 1999)。 因 为 该 方 法 简 小。其次, 利用稳定遗传的基因组 DNA 来鉴定性别,
物质进行检测,由此产生了一类新的取样方法— ——非 Sacchi 等( 2004) 对短趾鹰( Short- toed Eagle) 分别成功
损伤性取样(noninvasive sampling)。非损伤性取样法就 地进行了性别鉴定。与鸟类传统鉴定方法相比, 性别
是在不触及或伤害, 甚至不必见到动物的情况下,通 分子鉴定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 采样量小, 取材
野外的活动领域或巢穴收集排泄物(粪便和尿) 、羽毛 广州 欢 乐 鸟 场 的 部 分 鹦 鹉 成 体 的 性 别 进 行 了 无 损 伤
和卵壳膜,利用 CHD 基因进行性别鉴定。在国内, 胡 快速分子鉴定。PCR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 雌性为
锐 颖 等( 2003) 率 先 建 立 了 微 量 采 样 (一 根 羽 毛)检 测 2 条 带 (CHD- W 和 CHD- Z 两 者 的 扩 增 产 物 , 其 中
目前, 可用于鉴定单态性鸟或双态性幼鸟性别 的传统方法有: 目测性器官; 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染色 体分析; 测定粪便中雌激素与睾酮比例; 对性腺进行 直接造影的内窥镜及超声波检查; 体尺测量法; 用录 音机录下鸣叫声比较声波频率等(Quinn, 1990)。这些 方法在适用性、可靠性和应用性上都有很大的局限 性, 不适用于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和性别鉴定(李刚, 2003)。因而, 为了更好地开展濒危珍稀鸟类的人工繁 育 和 保 护 等 工 作 , 迫 切 需 要 建 立 一 种 安 全 、可 靠 、快 速的鉴定鸟类性别鉴定技术。本研究的无损伤采样 方 法 和 基 于 CHD 基 因 的 鸟 类 性 别 分 子 鉴 定 技 术 可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1 珍稀鸟类的无损伤性取样
鹤、白鹤、黑颈 鹤 、白 头 鹤 、灰 鹤 、白 枕 鹤 、东 方 白 鹳 等 雄 性 为 l 条 带(CHD- Z 的 扩 增 产 物() 图 1) , 使 得 结 果
鸟类( 或 禽 类) 是 指 体 表 被 覆 羽 毛 、有 翼 、恒 温 和 卵 生 的 高 等 脊 椎 动 物 。 全 世 界 的 现 代 鸟 类 约 9 700 种, 分为 3 个 总 目 : 平 胸 总 目( 如 鸵 鸟) 、企 鹅 总 目( 如 企鹅) 和 突 胸 总 目 。 除 平 胸 总 目 、企 鹅 总 目 占 少 数 种 类之外, 绝大部分的现生鸟类属于突胸总目, 善于飞 翔, 具胸骨龙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