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思考题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复习思考题

光纤通信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概述
1.1 什么是光纤通信?它为何能够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
第二章光纤
2.1 光纤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2.2 何谓阶跃光纤?何谓渐变光纤?
2.3 何谓多模光纤?何谓单模光纤?
2.4 何谓子午光线和斜射光线?说明子午光线在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纤芯内传光路线的形状、传光路线与光纤端面入射角的关系等特点。

2.5导波截止的临界条件?
2.6 何谓数值孔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写出各类数值孔径的计算公式。

2.7 何谓光纤衰减常数?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2.8 何谓光纤截止波长?
2.9 光纤存在哪些色散类型?
第三章光收发设备
3.1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端机的功能是什么?
3.2 何谓内调制和外调制?
3.3何谓粒子数反转?何谓光放大?
3.4 激光二极管(LD)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3.5何谓LD的予偏置电流IB?应当如何选择IB?
3.6 光接收电路的信号传输通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何功能?
3.7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动态范围是怎样定义的?有何用处?
3.8 光纤通信中码间干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予以消除?。

《光纤通信》第7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光纤通信》第7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7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7-1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选择码型时应考虑哪几个因素答:光纤传输系统光源的发射功率和线性都有限,因此通常选择二进制脉冲传输,因为传输二进制脉冲信号对接收机SNR的要求非常低(15.6 dB,见5.5.2节),甚至更低(见7.7.2 节),对光源的非线性要求也不苛刻。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使输出的二进制码不要产生长连“1”或长连“ 0" (Consecutive IdenticalDigits, CID),而是使“ 1”码和“ 0”码尽量相间排列,这样既有利于时钟提取,也不会产生因长连零信号幅度下降过大使判决产生误码的情况。

7-2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线路码型是什么答:大多数高性能干线系统使用扰码的NRZ码,如SDH干线。

这种码型最简单,带宽窄,SNR高,线路速率不增加,没有光功率代价,无需编码。

在发送端只要一个扰码器,在接收端增加一个解扰码器即可,使其适合长距离系统应用。

扰码和解扰可由反馈移位寄存器和对应的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

通过扰码器可将简单的二进制序列的“0”码和“ 1”码的分布打乱,并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排列,从而减少长串连“0”,或长串连“ 1 ”,并使“ 0”码和“1”码的分布均匀,使定时提取容易。

但是,扰码没有引入冗余度,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还需要进行码变换。

mBnB编码就是一种码变换。

另一种在ITU-T G703建议中规定PDH 接口速率139.264 Mb/s和SDH 接口速率155.520 Mb/s的物理/电接口码型是CMI码,它规定输入码字为“ 0”时,输出为01;输入码字为“ 1”时,输出为00或11。

双二进制编码(Duo Bin ary,DB )技术能使“ 0”和“ 1”的数字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转换为具有三个电平“ 1”、“0”和“ X ”的信号。

这种技术与一般的幅度调制技术比较,信号谱宽减小一半,这就使相邻信道的波长间距减小,可扩大信道容量,所以有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双二进制编码。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XX学号时间地点实验题目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原理和光纤通信中激光光源工作原理2、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驱动电流的关系3、掌握半导体激光器P(平均发送光功率)-I(注入电流)曲线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量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注入电流,并画出P-I关系曲线2、根据P-I特性曲线,找出半导体激光器阈值电流,计算半导体激光器斜率效率三、实验仪器1、ZY12OFCom23BH1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1台2、FC接口光功率计1台3、FC-FC单模光跳线 1根4、万用表1台5、连接导线 20根四、实验步骤1、用导线连接电终端模块T68(M)和T94(13_DIN)。

2、将开关BM1拨为1310nm,将开关K43拨为“数字”,将电位器W44逆时针旋转到最小。

3、旋开光发端机光纤输出端口(1310nm T)防尘帽,用FC-FC光纤跳线将半导体激光器与光功率计输入端连接起来,并将光功率计测量波长调整到1310nm档。

4、用万用表测量T97(TV+)和T98(TV-)之间的电阻值(电阻焊接在PCB板的反面),找出所测电压与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V=IR110)。

5、将电位器W46(阈值电流调节)逆时针旋转到底。

6、打开交流电源,此时指示灯D4、D5、D6、D7、D8亮7、用万用表测量T97(TV+)和T98(TV-)两端电压(红表笔插T97,黑表笔插T98)。

8、慢慢调节电位器W44(数字驱动调节),使所测得的电压为下表中数值,依次测量对应的光功率值,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精确到0.1uW。

9、做完实验后先关闭交流电开关。

10、拆下光跳线与光功率计,用防尘帽盖住实验箱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输出端口,将实验箱还原。

五、实验报告结果1、根据测试结果,算出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流,画出相应的光功率与注入电流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画的P-I特性曲线,找出半导体激光器阈值电流的大小。

《光纤通信》第7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分解

《光纤通信》第7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分解

第7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7-1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选择码型时应考虑哪几个因素答:光纤传输系统光源的发射功率和线性都有限,因此通常选择二进制脉冲传输,因为传输二进制脉冲信号对接收机SNR的要求非常低(15.6 dB,见5.5.2节),甚至更低(见7.7.2节),对光源的非线性要求也不苛刻。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使输出的二进制码不要产生长连“1”或长连“0”(Consecutive Identical Digits, CID),而是使“1”码和“0”码尽量相间排列,这样既有利于时钟提取,也不会产生因长连零信号幅度下降过大使判决产生误码的情况。

7-2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线路码型是什么答:大多数高性能干线系统使用扰码的NRZ码,如SDH干线。

这种码型最简单,带宽窄,SNR高,线路速率不增加,没有光功率代价,无需编码。

在发送端只要一个扰码器,在接收端增加一个解扰码器即可,使其适合长距离系统应用。

扰码和解扰可由反馈移位寄存器和对应的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

通过扰码器可将简单的二进制序列的“0”码和“1”码的分布打乱,并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排列,从而减少长串连“0”,或长串连“1”,并使“0”码和“1”码的分布均匀,使定时提取容易。

但是,扰码没有引入冗余度,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还需要进行码变换。

m B n B编码就是一种码变换。

另一种在ITU-T G.703建议中规定PDH接口速率139.264 Mb/s和SDH接口速率155.520 Mb/s的物理/电接口码型是CMI码,它规定输入码字为“0”时,输出为01;输入码字为“1”时,输出为00或11。

双二进制编码(Duo Binary,DB)技术能使“0”和“1”的数字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转换为具有三个电平“1”、“0”和“ 1”的信号。

这种技术与一般的幅度调制技术比较,信号谱宽减小一半,这就使相邻信道的波长间距减小,可扩大信道容量,所以有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双二进制编码。

光纤技术思考题

光纤技术思考题

光纤技术思考题1.已知一阶跃光纤芯区和包层折射率分别为n 1=1.62, n 2=1.52(a) 试计算光纤的数值孔径NA=?(b) 计算空气中该光纤的最大入射角M θ=?(c) 如果将光纤浸入水中(n 水=1.33),M θ改变吗?改变多少?2.设阶跃光纤的数值孔径NA=0.2,芯径a=60um ,0λ=0.9um,计算光纤传输的总模数。

3.欲设计阶跃单模光纤,其芯折射率为n 1=1.5,∆=0.005,试分别计算波长为0λ=1.3um 和0λ=0.6328um 的最大芯径。

4.将50mw 的光注入300m 长的光纤中。

如果在另一端接收到的功率为30mw ,试问每公里光纤的损耗是多少(用db/km 表示)?如果光纤长5公里,输出功率将是多少? 5.最初制成的光纤的损耗是1db/m ,问传播1公里后损耗了百分之几?6.设一根光纤的芯的折射率n 1=1.532,外套的折射率n 2=1.530(a)计算临界角;(b)设一条光线沿轴向传播,另一条光线以临界角入射到外套层上,试求传播1公里后两光线的微分滞后;(c)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希望临界角尽量小?7.已知一直圆柱形阶跃光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分别为n 1=1.62, n 2=1.52,其芯线直径d=10um ,弯曲后的曲率半径R=1.0cm(a) 试计算放在空气中子午光线的最大入射角M θ?(b) R 值低于多少时,子午光线便不再在内表面上反射?(入射角0θ=M θ) (c) 对该光纤,要使最大孔径角M θ增大到90°,则n 2最大应等于多少?(设芯线的折射率保持一定。

)(d) 当等于90°时,出射光会不会在光纤的出射端面上发生反射?8.已知“习题7”中的圆柱形阶跃光纤的入射端面有α=10°倾角,出射端面仍垂直于轴线(a) 试计算放在空气中光纤的最大入射角max θ。

(b) 要使max θ=90°,该光纤的数值孔径NA 至少要多少?这一光线(M θ=90°)会不会在出射端面内发生全反射?9.梯度折射率光纤的折射率分布满足n 2(r)= n 2(0)(1-α2r 2),其中α=140rad.mm -1,试求:当近轴光纤入射时,纤维中光线每传播一周期的长度L,如果纤维的总长为1km ,传播了多少周期?10.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之间有哪些耦合方式,试说明透镜耦合比直接耦合效率高的原理。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思考题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思考题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思考题1、不考虑非线性效应,无啁啾的脉冲经过光纤的正常色散区和反常色散区传输后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啁啾?为什么?答:不考虑非线性效应,无啁啾的脉冲经过光纤的正常色散区后具有正啁啾和反常色散区传输后具有负啁啾。

无啁啾的脉冲工作在正常色散区后,低频比高频传播得快,造成脉冲后沿传播速度比前沿传播速度快,从而产生正啁啾。

无啁啾的脉冲工作在反常色散区后,高频比低频传播得快,造成脉冲前沿传播速度比后沿传播速度快,从而产生负啁啾。

2、低峰值功率的脉冲(不考虑非线性效应)在什么情况下,经过光纤传输会产生压缩效应?答:脉冲要发生压缩的情形,应满足2C<0,且。

但一般的半导体激光器光源在直接强度调制时产生的光脉冲是负啁啾C<0,因此必须采用β2>0的单模光1、传输光纤为G.652光纤,工作波长为C波段,如传输系统采用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则需要什么类型的光纤光栅?其工作原理是什么?传输光纤为G.652光纤,工作波长为C波段,如传输系统采用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则需要啁啾光纤光栅。

啁啾光纤光栅(Chirped FBG)的光栅周期(空间频率)随光纤长度有变化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主要用于光纤色散补偿。

其工作原理是,普通单模光纤在1550nm波长时为色散值D>0(反常色散区)。

光脉冲的高频分量(蓝移)较低频分量(红移)传输得快,导致脉冲展宽。

经啁啾光纤光栅传输以后的入射光中的长波长分量(低频)位于脉冲后沿,使其在光栅的起始端就反射,而短波长分量位于脉冲的前沿,使其在光栅的末端才被反射,于是就补偿了色散效应,使脉冲宽度被压缩甚至还原。

1、有两个脉冲,其宽度不同,但峰值功率相同,通过相同的光纤后(不考虑光纤的色散),由自相位调制效应所展宽的光谱是否相同?答:不相同。

脉冲频谱的展宽程度还与脉冲形状有关。

2、脉冲在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如何增强自相位调制效应?答:自相位调制效应与输入光功率、传输距离、材料非线性折射率、光纤的型号、信号光的波长、输入脉冲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光纤通信技术(系统)思考题

光纤通信技术(系统)思考题

光纤通信技术(系统)思考题作业(一)简答题1.光调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光纤通信一般的调制方案是什么?2.光纤通信系统由几部分组成? 主要传输哪两类信号?3.什么是光纤及其分类? 什么是光纤的模式,HE11(或LP01)模的特点是什么?单模及多模光纤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什么是光纤的色散?分析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色散机理。

5.为什么色散和损耗是光纤通信的主要限制因素?6.什么是G.652和G.655光纤,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7.简述测量光纤带宽(色散)和损耗的原理和方法。

作业(二)计算题8.已知多模阶跃型光纤,纤芯折射率为n1=1.5,光纤芯经2a=50μm,相对折射率差∆=0.01,求?a)光纤数值孔径N.A.和收光角?b)归一化频率V和导模总数N S(λ=1.3μm )c)如模间色散为5ns/km,光纤长为10km,最大传输速率为多少?d)当∆=0.001时,光纤芯经2a为多大时光纤可单模工作?9.有一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带宽乘积(BL)为1000MHz∙km,问传输100MHz信号,最大可传输多少公里?10.有一单模光纤,在1550nm的色散系数为20ps/nm∙km,该光纤传输100 ps的光脉冲,经过10km后脉冲展宽为多少?(光源线宽为0.1nm)11.单模光纤的平均损耗为0.4dB/km,1mw的光功率输入传输100km后输出的光功率为多少?(分别用线形和对数坐标计算,体会后者的好处)12.利用光时域后向散射仪OTDR测量光纤,可以获取哪几方面的信息?其中测量的盲区由什么因素决定?在一测量过程中,后向散射脉冲与发射脉冲时延为50μs,请确定光纤断点的位置?(n1=1.5)作业(三)13.激光器产生激光的原理和阈值条件是什么?激光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固体激光器也不例外:(1).工作物质这是激光器的核心,只有能实现能级跃迁的物质才能作为激光器的工作物质。

目前,激光工作物质已有数千种,激光波长已由X光远至红外光。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归纳(参考)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归纳(参考)

实验一用户接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户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2、了解实现用户接口电路功能芯片Am79R70的主要性能和特点二、实验容1、掌握用户线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2、了解Am79R70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接续的原理及其各种语音控制信号的波形三、实验仪器1、ZY1804I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1台2、20MHz 双踪数字示波器1台3、机2部4、连接导线20根四、实验原理1、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及其作用在现代通信设备与程控交换中,由于交换网络不能通过铃流、馈电等电流,因而将过去在公用设备〔如绳路〕实现的一些功能放到“用户电路〞来实现。

在程控交换机中,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

根据用户机的不同,用户接口电路可分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接口电路。

模拟用户接口电路与模拟相连,数字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终端相连〔如ISDN〕,而在此实验箱中采用模拟用户接口电路。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时最大的压力应是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过去都是采用晶体管、变压器、继电器等分立元件构成,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开展,各种集成的SLIC相继出现,他们大都采用半导体工艺或是薄膜、厚膜会合工艺,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已实现了通用化。

在程控交换机中模拟用户接口电路一般要具有B〔馈电〕,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O〔过压保护〕七项功能。

具体含义是:1、馈电〔B-Battery feeding〕:向用户话机馈送直流电流。

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V,环路电流不小于18mA。

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过压过流冲击损坏电路和设备。

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用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75Vrms正弦波。

4、监视〔S-Supervision〕:监视用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灯信号已送往控制网络和交换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考虑非线性效应,无啁啾的脉冲经过光纤的正常色散区和反常色散区传输后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啁啾?为什么?
答:不考虑非线性效应,无啁啾的脉冲经过光纤的正常色散区后具有正啁啾和反常色散区传输后具有负啁啾。

无啁啾的脉冲工作在正常色散区后,低频比高频传播得快,造成脉冲后沿传播速度比前沿传播速度快,从而产生正啁啾。

无啁啾的脉冲工作在反常色散区后,高频比低频传播得快,造成脉冲前沿传播速度比后沿传播速度快,从而产生负啁啾。

2、低峰值功率的脉冲(不考虑非线性效应)在什么情况下,经过光纤传输会产生压缩效应?
答:脉冲要发生压缩的情形,应满足 2C<0,且。

但一般的半导体激光器光源在直接强度调制时产生的光脉冲是负啁啾C<0,因此必须采用β2>0的单模光
1、传输光纤为G.652光纤,工作波长为C波段,如传输系统采用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则需要什么类型的光纤光栅?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传输光纤为G.652光纤,工作波长为C波段,如传输系统采用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则需要啁啾光纤光栅。

啁啾光纤光栅(Chirped FBG)的光栅周期(空间频率)随光纤长度有变化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主要用于光纤色散补偿。

其工作原理是,普通单模光纤在1550nm波长时为色散值D>0(反常色散区)。

光脉冲的高频分量(蓝移)较低频分量(红移)传输得快,导致脉冲展宽。

经啁啾光纤光栅传输以后的入射光中的长波长分量(低频)位于脉冲后沿,使其在光栅的起始端就反射,而短波长分量位于脉冲的前沿,使其在光栅的末端才被反射,于是就补偿了色散效应,使脉冲宽度被压缩甚至还原。

1、有两个脉冲,其宽度不同,但峰值功率相同,通过相同的光纤后(不考虑光纤的色散),由自相位调制效应所展宽的光谱是否相同?
答:不相同。

脉冲频谱的展宽程度还与脉冲形状有关。

2、脉冲在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如何增强自相位调制效应?
答:自相位调制效应与输入光功率、传输距离、材料非线性折射率、光纤的型号、信号光的波长、输入脉冲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信道设置在非零色散波长附近将有利于增强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通过增强输入光功率的方法来增加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增加光纤传输距离来增大自相位调制效应;使用高非线性折射率的材料。

1、在光纤中的光脉冲以孤子的形态保持波形不变实现长距离传输,光纤和光脉冲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光纤需工作在反常色散区。

由于SPM引起正啁啾,GVD引起负啁啾,在高斯脉冲中心基本相互抵消。

GVD和SPM共同作用来保持无啁啾脉冲。

光脉冲波形满足双曲振割。

1、G.653光纤有什么缺点?为什么要研制G.655光纤?G.655光纤有什么优点?
答:G.653光纤主要缺点:若采用1550nm波长色散为零的G.653光纤,会出现一种四波混频效应(FWM),引起波长信道间的串扰,严重影响WDM系统的性能。

随着DWDM和EDFA的迅速发展,G.653光纤在四波混频方面存在的不足催生了G.655光纤的研制。

G.655光纤的优点:在1550nm波长处色散不为零,具有合理的低色散,足以支持10Gb/s 的长距离传输而无需色散补偿;同时,其色散值又保持非零特性来抑制四波混频和交叉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的影响,适合用于DWDM传输系统。

2、如何抑制FWM效应?
答:减小四波混频效应的方法有:增加信道间隔、适当加大色散、非等间隔信道、减小光功率、相邻信道正交偏振(破坏相位匹配)、使用NZ-DSF光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