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实验题型训练(3)
题型3:配子致死

题型三、同源染色体分离,但表现型比例不为3:1原因分析性状反推致死配子包括(1)伴性遗传中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导致雄配子致死,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应考虑雄配子致死问题。
(2)常染色体遗传中配子致死:如A 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 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 雄配子,A 和a 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两种基因型Aa 和aa 。
原因分析后代性别分析 杂合子交配异常分离比 伴X 染色体遗传的隐性基因致雄配子死亡(Y X X X a a A ) 只出现雄性个体只有雄性没有雌性 显:隐=1:1常染色体遗传中含a 的雄配子致死有雌性和雄性后代Aa:aa=1:11.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
宽叶(B )对狭叶(b )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 )会使花粉致死。
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 A .全是雄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 B .全是雌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 C .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答案】A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为研究剪秋罗叶形遗传,做了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回答(相应基因用B 、b 表示):(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剪秋罗叶形的遗传不属于细胞质遗传,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根据第3组,可以断定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且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X 、常)染色体上,雄株中宽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进行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应为_________。
(4)出现第2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试写出其遗传图解:(5)为进一步证明(4)的结论,某课外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
遗传与变异实验题型练习

高考试题中遗传与变异实验题型(一)遗传图解1、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
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X B Y B 、X b X b和X b Y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 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 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 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 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2(1)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性状属于伴性遗传。
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以B、b表示控制体色的基因,以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请写出②组合的遗传图解:(3)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其F2雄蝇中灰身白眼表现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其F2黑身白眼表现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
(二)证明某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钴60 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杂交一:P:♀非高产、优质、抗盐×♂高产、非优质、不抗盐F1 高产、优质、抗盐F2 高产、优质、抗盐9非高产、优质、抗盐 3高产、非优质、抗盐 3非高产、非优质、抗盐 1杂交二:P:♀高产、非优质、不抗盐×♂非高产、优质、抗盐F1 高产、优质、不抗盐F2 高产、优质、不抗盐9非高产、优质、不抗盐 3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3非高产、非优质、不抗盐1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从因位于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能、不能)配对。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 遗传相关模式生物及题型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43 遗传实验相关模式生物及重点题型【热点题型】题型一模式生物例1、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________。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
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高中生物遗传题型训练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题型训练教案一、知识梳理1. 随机受精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什么?2. 请解释基因与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
3. 请说明人类遗传的特点及表现。
4. 什么是显性和隐性遗传?请举例说明。
5. 请解释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念。
二、能力拓展1. (选择题)下列哪种遗传现象属于自由组合?(A.基因重组 B.等位基因 C.隐性遗传 D.显性遗传)2. (填空题)在二个同源染色体上,同种性状的两个基因由于受到异源染色体间的影响而发生重组,这个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3. (解答题)请根据Mendel的单因素遗传实验的结论,说明红花种子与白花种子的比率为3:1是如何得出的。
4. (解答题)某家庭中父亲的血型为AB型,母亲的血型为O型,请列出可能的子代的血型可能,并说明理由。
5. (实验题)在实验中,观察到果蝇在接受外加基因X的影响后,眼睛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请用遗传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三、情感培养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进一步了解生物学的神秘之处,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以上能力拓展题目后,可以将答案进行讲解或讨论,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观察,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示范演练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遗传学题目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遗传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六、教学反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遗传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勇于探索生物学知识的奥秘。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题型专练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题型专练一、选择题1. 在实验室中,染色体是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染色的,用以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关于染色体染色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位杂交法是通过将DNA探针与染色体上特定的序列结合来染色。
B. G显带法是将染色体用酚类溶液处理后,进行染色。
C. 细胞总蛋白染色法是通过将细胞裂解并使用特定染色剂染色。
D. 细胞固定染色法是通过使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
2. 关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无法通过传代给后代。
B.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一种常见的基因突变形式。
C. 基因突变只会发生在无性繁殖的生物中。
D. 基因突变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3. 鸟类中存在着大量的羽毛色型变异,以下关于鸟类羽毛色型遗传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羽毛色型都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存在于X染色体上。
B. 羽毛色型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与遗传无关。
C. 羽毛色型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决定的。
D. 羽毛色型由外界的辐射引起的突变所致。
二、简答题1.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并说明其在遗传中的意义。
2. 请简要说明重组、突变和选择三个遗传变异方式对进化的贡献。
3. 什么是自然选择?请结合适应性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原理进行解释。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理解,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以下现象:1. 近年来,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请分析并解释这一现象对人类健康和药物研发的影响。
2. 在某个岛屿上,鸟嘴的形状呈现多样性。
某种鸟类的嘴型分为针状、钳状和针钳混合型三种。
请解释这一多样性出现的原因,并分析该多样性对鸟类的生存和繁衍产生的影响。
3. 鳗鱼迁徙时需要穿越大洋,其中一段航程长达4000公里,而且鳗鱼旅行途中无法获得食物。
请解释鳗鱼如何在长途迁徙中保持体力,并说明这一现象对遗传和进化的意义。
四、综合题请完成下列实验,并据此回答后续问题:1.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自然选择,观察群体某一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题型3:配子致死

题型三、同源染色体分离,但表现型比例不为3:1原因分析性状反推致死配子包括(1)伴性遗传中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导致雄配子致死,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应考虑雄配子致死问题。
(2)常染色体遗传中配子致死:如A 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 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 雄配子,A 和a 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两种基因型Aa 和aa 。
原因分析后代性别分析 杂合子交配异常分离比 伴X 染色体遗传的隐性基因致雄配子死亡(Y X X X a a A ) 只出现雄性个体只有雄性没有雌性 显:隐=1:1常染色体遗传中含a 的雄配子致死有雌性和雄性后代Aa:aa=1:11.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
宽叶(B )对狭叶(b )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 )会使花粉致死。
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 A .全是雄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 B .全是雌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 C .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答案】A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为研究剪秋罗叶形遗传,做了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回答(相应基因用B 、b 表示):(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剪秋罗叶形的遗传不属于细胞质遗传,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根据第3组,可以断定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且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X 、常)染色体上,雄株中宽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进行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应为_________。
(4)出现第2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试写出其遗传图解:(5)为进一步证明(4)的结论,某课外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
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孟德尔做实验发现问题时运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杂交和测交B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2.右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黑色为显性性状 B .4号为杂合子概率为12C .F 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D .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 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 b 、B +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B b 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
有胡子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 1,F 1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 2(如图)。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F 1中雌性表现为有胡子B .F 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C .F 2纯合子中两种表现型均有D .控制山羊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4.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3:1B.8:1 C .9:6D .5:15.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高茎豌豆自由交配,则自由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3:1B.5:1 C .9:6 D .8:16.基因型为Aa 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 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子二代AA 、Aa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7/8 1/8B .1/2 1/3C .3/5 2/5D .7/9 2/97.基因型为Aa 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 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没有自己的后代,则子二代AA 、Aa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7/8 1/8 B .1/2 1/3 C .3/5 2/5D .7/9 2/98.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遗传计算题常见题型

【答案】 D
15.用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
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P的培养基中培养,
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
染色体总条数和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A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各半时,其亲本基因 型为___X_B_X_B _×___X_B_Y____;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各半时,则亲 本的基因型是__X_BX_b__×___X_b_Y__;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亲 本基因型为___X_BX_b__×___X_B_Y__。
(3)由(1)(2)可推知,Ⅲ-3与Ⅲ-4的基因型分别为: Ⅲ-3为1/3AAXBXb、2/3AaXBXb,Ⅲ-4为AaXBY。他们 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 2/3×1/4aa×1/4XbY=1/24。
(4)由题意可知,Ⅳ-1基因型为1/2XBXb、1/2XBXB, 与正常男子XBY结婚后,生一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 1/2×1/4XbY=1/8。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玉米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为 20和40,DNA分子的数量分别为40和40。
如图所示,亲代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 DNA分子都具有放射性,因此,第一次分裂得到的两个子 细胞中的20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第二次细胞分裂时,DNA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因此, 中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体都 具有放射性,后期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染色体加倍成40条染色体, 形成的两组相同的染色体中一组 具有有放射性,而另一组没有放 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实验题型训练(3)一、生物变异类型的鉴定1.现有二倍体被子植物品种甲,由于其果形较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分别培育出了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新品种乙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种丙与品种甲不是同一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取出一植株A。
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其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品种甲植株和A植株的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分别编号为甲、A。
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甲和A临时装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请运用遗传学知识,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述一种方法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诱变原理、同源多倍体与原品种的关系(非同一物种)、用显微镜鉴别二倍体和多倍体或用杂筛选法、花药离体培养法鉴别二倍体和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以是否能产生种子来判断,也可以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产生单倍体的可育性来推断亲代的染色体组数目。
答案:(1)基因突变(2)品种丙与品种甲存在生殖隔离(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3)第一步: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第二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内的染色体数结果预测和分析:A装片与甲装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等则A植株为品种乙;A装片是甲装片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则A植株为品种丙(4)用植株A与品种甲的植株杂筛选,获得F1;再用F1自筛选;观察F2是否结实(或用A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单倍体植株杂筛选;观察单倍体植株是否结实,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对怀疑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比赛的问题进行检测。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女性的体细胞核中,一条X染色体正常,另一条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
美国学者巴尔等发现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根本没有巴氏小体。
男性细胞经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闪烁荧光的Y小体。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的性别实际上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Y染色体上有决定睾丸形成的SRY基因。
如果男性的SRY基因一个关键碱基突变,就会变成女性,如果把SRY基因导入本来是雌性的老鼠,可以使它变成雄性。
(1)材料一中鉴别男性的方法为________水平检查,其步骤;获取受检查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显微镜观察。
若观察的结果是________则为男性。
(2)材料二中更为科学鉴别男性的方法为________水平检查,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SRY基因的探针。
(3)方法二更为科学,因为它还可检测出XX染色体的男性。
在自然状态下X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显微镜下观察女性的体细胞核可以见到巴氏小体,因此其属于细胞水平检查。
但是这种检查方法需要染色。
(2)通过检查基因来检查属于分子水平的检查。
一般采用制作探针的方法,探针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即可检测出是否含有SRY基因,若含有SRY基因,则为男性。
(3)在正常的情况下,X染色体是没有SRY基因的,但是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可能发生互换,即产生带有SRY 基因的X染色体。
答案:(1)细胞的细胞的染色制片没有巴氏小体(或可看到闪烁荧光的Y小体)(2)分子(基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或DNA分子杂筛选)(3)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可能发生互换,即产生带有SRY基因的X染色体3.某男婚前不幸受到强烈辐射,婚后妻子生育一子甲,甲哭声轻,音调高,像猫叫,生长发育迟缓,存在严重智力障碍。
(1)请推测甲很可能患________(填遗传病名称)。
(2)请用生物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设计实验,对上述推测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症状上可以判断出该病为猫叫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
答案:(1)猫叫综合征(2)取甲的有丝分裂的体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分裂中期细胞的的5号染色体,看其是否发生了部分缺失。
二、生物育种1.(2009·四川理综)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筛选,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筛选得F1,F1随机筛选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4)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5)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筛选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1)由组合一:不抗病×抗病,F1均表现为抗病,可知抗病为显性性状,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组合二的后代中抗病和不抗病性状的比例接近1∶1,所以父本的抗病性状为杂合,其基因型为BbRr。
(2)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自筛选得到的F2植株:9B_R_∶3B_rr∶3bbR_∶1bbrr,其中子叶表现为黄色的(bb)在幼苗期死亡,则表现型为子叶深绿抗病(BBR_)的植株占3/4×1/3=1/4,子叶浅绿抗病(BbR_)的植株占3/4×2/3=1/2,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的植株占1/4×1/3=1/12,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的植株占1/4×2/3=1/6,因此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6∶1∶2。
(3)子叶深绿(BB)×子叶浅绿(Bb),得到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该群体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3/4,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4,所以自由筛选配得到的F2中,BB的植株占3/4×3/4=9/16,Bb 的植株占3/4×1/4×2=6/16,bb的植株占1/4×1/4=1/16,其中bb的植株幼苗期死亡,F2的成熟植株中BB∶Bb=9∶6=3∶2,则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5+2/5×1/2=4/5,即80%。
(4)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产生的花粉培养成的单倍体植株有4种类型:BR、Br、bR、br,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选择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的组合有:BR与BR、BR与Br。
(5)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使其自筛选,从其后代中选出子叶深绿抗病植株即为所求。
答案:(1)BbRR BbRr(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3)80%(4)BR与BR、BR与Br(5)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筛选,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
试回答下列问题:(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