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
201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特色专题名师讲义 遗传推理类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特色专题名师讲义--遗传推理类专题概述:遗传题,特别是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近些年高考生物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常常是年年考、年年新。
非选择题中遗传推理题一般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答案要点往往隐含逻辑性,解题步骤复杂,解题方法灵活多样,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解题技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导致失分,掌握好这类遗传题的解题技能,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提示提高考试得分的关键考纲要求:遗传推理题是运用遗传学原理或思想方法,根据一系列生命现象或事实,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相关的遗传学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类题型。
该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功能强等特点。
考点分析:考点一、遗传推理题具体考点:遗传推理题类型不同,策略有所差异1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判断方法:(1)看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正交与反交后代有时结果不一样,性状的出现往往与性别有关。
(2)看同一生物的同一性别群体中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出现的比例,若为 1 : 1,则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若不为 1 : 1 ,则最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3)看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的子代表现型,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否则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2 •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如高茎X矮茎T 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可用公式表示为A X B T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可用公式表示为AE H A, 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2)性状分离法:据“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如高茎X高茎T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1.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1.⾃然界中⽟⽶的绿⾊茎为稳定遗传,但在⽥间偶尔也会有紫⾊茎的⽟⽶出现。
(1)请⽤绿茎⽟⽶和紫茎⽟⽶为材料,设计⼀个⽅案判断这⼀性状是否由质基因控制的,写出实验⽅案。
①实验⽅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若已证实这对性状为核基因A和a控制,选⽤绿茎纯合⼦⽟⽶与紫茎⽟⽶杂交,证明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①若⼦代表现型,则绿为显性;此株紫⾊⽟⽶的基因型为;②若⼦代表现型全为紫⾊,则绿为性,此株紫⾊⽟⽶的基因型为;③若⼦代既有绿茎⼜有紫茎,则紫⾊为性,此株紫⾊⽟⽶的基因型为。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2.⽯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
野⽣型⽯刁柏叶窄,产量低。
在某野⽣种群中,发现⽣长着少数⼏株阔叶⽯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于雌株。
(1)要⼤⾯积扩⼤种植突变型⽯刁柏,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量繁殖。
有⼈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
请设计⼀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体组加倍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是显性突变、⼆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个简单实验⽅案加以判定。
(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体上。
浙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 考前特训14遗传基本规律相关推理推算题

特训14遗传基本规律相关推理推算题1.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现用纯种黄颖和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已知黑颖(B)对黄颖(Y)为显性,只要有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请分析回答:(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基因型是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4)基因型为YyBb的黑颖燕麦与白颖燕麦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2.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操作过程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要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P皆为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类型有__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
3.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F1性状紫茎绿茎缺刻叶马铃薯叶数量(个) 500 500 750 250(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F1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纯合子)占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二专题《遗传推断专题》培优试题

《》培优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 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 1个体最好是 A .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 .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 .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2.豌豆子叶的黄色(Y ),圆粒种子(R )均为 显性。
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 1表型如右图。
让F 1 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 2的性 状分离比为A.9:3:3:1B.3:1:3:1C.1:1:1:1D.2:2:1:13、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 分子用15N 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
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 、25% B 、50% C 、75% D 、100% 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是DNA ,乙为RNA ,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 聚合酶 B .甲是DNA ,乙为DNA ,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 聚合酶 C .甲是RNA ,乙为DNA ,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糖苷酸D .甲是RNA ,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5.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 1)自交后代(F 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则下列统计符合上述分离比的是 A .F l 植株种皮颜色的分离比 B .F 2植株种皮颜色的分离比 C .F 2植株子叶颜色的分离比 D .F l 和F 2种皮颜色的分离比6. 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 、B 、D 三个基因,否则无色。
现有一个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a.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b.有色植株×aabbdd→25%有色种子;c.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
专题四--遗传类实验设计大题过关

专题四遗传类实验设计大题过关本专题考情分析:遗传推理试题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此类题目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可以结合实验知识,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的成为考查的重点。
一、遗传类实验设计大题相关知识必备: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1)确定显隐性性状时首选自交,看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动物应将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出现新类型则新类型为隐性性状,用于杂交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2)此外,还可先用不同类型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表现型,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若子代表现两种类型,再把两种类型的后代分别自交,无性状分离的后代表现型为隐性性状,有性状分离的后代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3)考虑各种情况,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2.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定实验判定某种性状的遗传方式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最常用的方法是正交与反交:即将一种表现型作母本,另一种表现型作父本杂交(正交)。
然后再将父、母本的表现型对换进行杂交(反交)。
比较正、反交所产生的后代,看后代表现型是否一致.若正、反交表现型不同且后代与母本相同(或无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则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若正、反交后代表现型相同,则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为细胞核遗传.3.伴X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判定实验(1)若性状的显隐性未知,则应进行正交与反交,如果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正交与反交后代的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则为伴X遗传。
(2)在自由杂交的群体中某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在雌雄个体间无差别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雌雄个体出现该性状的概率不同则为伴X遗传(3)若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则用显性的雄性和隐性的雌性进行杂交。
若后代无论雌雄全为显性或雌雄中都有显隐性状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后代雄性全为隐性性状雌性全为显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
专题07 遗传推理类题目(原卷版)

专题07 遗传推理类题目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
对遗传方式探究的考查也已成为高考的亮点。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题目往往都涉及到生物性状显隐性的判断、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和伴性遗传、Y染色体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等等。
另外,近年来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例外性,如显性纯合致死、配子致死、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一对或三个甚至三个以上的相对性状等考查有所增多。
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题步骤和方法:1. 对于已知表现型求基因型的题目,解法如下。
(1)从子代开始解题,从隐性纯合体开始解题。
(2)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可直接写出基因型。
(3)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可先写出基因式;再依据该个体的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写出其余部分。
(4)求亲代的基因型,先依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基因式;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完成基因型的书写。
2. 对有关分离定律的题目,解法如下。
在孟德尔定律中,分离定律是基本的遗传规律。
因此,涉及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遗传的题目,只要各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便可用分离定律解题,即先将基因一对一对地拆开分析,再综合起来。
3. 对于系谱分析的题目,解法如下。
(1)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解题;从隐性纯合体开始解题。
(3)学会双向推理:逆向反推(从子代的分离比着手);顺向直推(已知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先写出基因式,再看亲子关系。
1.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
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182.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A)和糯性(a)是—对相对性状。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_遗传实验设计试题及详细解析

遗传实验设计考点一基本规律的应用1玉米非甜味(A)对甜味(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表所示:(1)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
甲和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乙和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非甜糯性玉米占________;在F2的非甜非糯性玉米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3)从上述F2中取出一粒非甜糯性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
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乙杂交,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非甜糯性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非甜糯性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基因位置判定的实验设计3.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选择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显性个体杂交。
这样在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的个体表现型是显性,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的个体表现型为隐性。
4跟踪训练在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为研究卷刚毛性状出现的原因及传递规律,将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
(1)根据以上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直刚毛和卷刚毛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实验设计与推理题

《遗传实验设计与推理题》通过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提高实验设计的灵活变通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些变式的训练,要重视通过实验探究的条件与要求的改变,提高灵活变通的能力。
例如下例:例:现有自然界中获得的灰身与黑身果蝇,已知灰身与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要求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灰身与黑身基因的显隐性。
基因显隐性可通过杂交与自交的方法来判断。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无法让果蝇进行自交,只能采用杂交的方法。
是相同体色的雌雄果蝇杂交还是不同体色果蝇间进行杂交呢?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两种方法下杂交的结果:方法一:相同体色雌雄果蝇杂交,即:灰×灰(或黑×黑)。
我们可以根据杂交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如果选择到的亲本类型是隐性的,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的分离;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那么肯定亲代是显性的。
但如果我们只选择一对亲本杂交,当亲代是显性的情况下,双亲均为杂合子的概率并不大,只要有一方为纯合体,后代就将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这样就无法根据性状分离来判断显隐性了。
要确保选择的亲本是显性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那么双亲必定都要有杂合子,这就必须是双亲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
所以杂交时应该选择多对亲本。
AA(Aa)×AA(Aa)aa×aa↓↓A_(多) aa(少) aa结论:选择多对灰身果蝇与灰色果蝇杂交(或黑身与黑身杂交),如果后代性状表现与亲代相同,那么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果后代出现性状的分离,那么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方法二:不同体色的雌雄果蝇杂交,即:灰×黑。
如果选择一对果蝇杂交,那么当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时,表现出的那种性状是显性的,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是隐性的。
但同样的问题是选择一对的情况下,如果显性亲本类型是杂合的,那么后代将会出现1:1的分离比,那就无法确定显隐性。
只有当数量多对的情况下,才能够作出判断。
AA(Aa)×aa↓A_(多) aa(少)结论:选择多对灰身与黑色果蝇杂交,后代性状表现多的为显性,较少的为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2.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
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
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大量繁殖。
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
(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用图解表示)。
(5)野生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刁柏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定3.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
请利用实验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4.常染色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定4.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形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1).在野生型和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 ,隐性性状是.(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否确定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
(3)若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不能确定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说明实验方法.预期和结论,并写出遗传图解.4.2、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与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
(1)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2)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请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说明推导过程。
(3)果蝇中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试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5.两对基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判定5.果蝇的残翅(b)对正常翅(B)为隐性,后胸变形(h)对后胸正常(H)对隐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II号与III号常染色体上。
现有两个纯种果蝇品系:残翅后胸正常与正常翅后胸变形。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6.生物性别决定6.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1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7.环境因素(外因)和遗传因素(内因)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7.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3)假设两种纯和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
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原因:。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
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a.分别测定正常和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b.;c.。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8.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8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籽粒,其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籽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籽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4分)。
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籽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4分)(2)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 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作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4分)(3)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
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
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籽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籽粒。
由此可推测,黄色籽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4)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一致、不一致)。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
该目的基因与作为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和连接酶。
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变异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下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
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下发育时,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
那么较高的温度是否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1)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一问题。
(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①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②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10),;③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组成,并进一步做染色体组型分析(观察性染色体组成)及统计;④预期实验结果:a ;b ;(2)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出的蛙的性别表现有差异,这说明:;(3)若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一般条件下后代性别有种。
(4)由蛙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大体经过的阶段主要是:;在蛙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细胞分化在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5)青蛙依靠捕食昆虫等小动物生活,据此推测它的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主要是(答出两种即可): 。
在生态系统中,青蛙通常属于 级消费者。
10、遗传中的多基因一效现象10请回答下列关于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1) 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 为高产,Aa 为中产,aa 为低产。
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 、b 表示),只要有一个B 基因就表现为抗病。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 1,F 1自交得F 2。
F 2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占F 2的比例为 。
② 选出F 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得F 3,请在下表中填写F 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 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E 与e ,F 与f ) 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
现有 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 1,F 1自交得 F2,F 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F 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 。
② 请在右图中画出F 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
11.系谱图计算:11.1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 、a )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 、b )的家系图。
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 染色体上。
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