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遗传实验设计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 ppt课件

__9_∶__3_∶__3_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Ⅱ 号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位于Ⅱ号同源染色 体上。
小组讨论学案上2、3题:
1. 梳理答案及规范性的答语。
方法与技巧
1.基本思路:假说演绎方法。 2.审题:注意选择材料是利用题干中所给
材料进行实验,注意材料的纯合or杂合。 3.推理设计方案时,用标号①②③分步表
示更清楚。 4.预期结果时,一般答语:若……则……,
若……则…… 5.稿纸上先假设结论成立推结果;试卷上
先写结果,对应结论。
29.【答案】(10分)
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灰体: ♂黄体为
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
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
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 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1.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 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 对性状受一对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 制。现欲利用以上两种果蝇研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 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 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繁殖存 活)。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同时研究以下两个问 题:问题一,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并作出判断。问题二,研究控制灰体、 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并作出判断。
(1)杂交方案: ①选取_纯__种__长__翅__灰__体___和___纯__种__残__翅__黑__檀_两体亲本杂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课件

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
总结词
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主要关注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通过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 标记,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规律。
详细描述
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对于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通过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等指标,可以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规律,为遗传性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效果。
数据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 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
理和解释。
实验设计流程
问题提出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研究 假设。
文献回顾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和 已有成果。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详细 的实验方案。
结论与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就 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结论。
。
表型测量
选择合适的表型测量方法,如生 理指标、生化指标等,以获取准
确的表型数据。
表型分析统计方法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相关性 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基因与
表型之间的关系。
04 遗传实验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确保数据来源于可靠的实验或研究,并记录数据 的来源和收集方法。
数据清洗
检查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缺失值或重复记录 ,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数据背后的意义和 可能的生物学解释。
撰写报告
按照规范的格式撰写报告,包括引言、方法 、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图表展示
利用图表(如柱状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直观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2018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

1.探究活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1)在已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进行判断 例1 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且红眼为 显性性状,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 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用一次杂交实 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② 若两组杂体上。
假设长翅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正交P XAXA长翅♀×XaY残翅♂→F1:XAXa长翅♀ XAY长翅♂ 反交P:XaXa残翅♀×XAY长翅♂→F1:XAXa长翅♀ XaY残翅♂ 同理:假设残翅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两组 杂交子代中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基因怎样定位?
野生型(红眼)
北京紫眼
设计实验方案
Q1.1:如何确定紫眼与红眼的显隐性? 杂交 Q1.2: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正交、反交
摩尔根研究:果蝇4对染色体上有几百个基因。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1、摩尔根的连锁图 2、荧光标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76+ZZ
。
3.家鸡羽毛中B、b等位基因分别控制芦花和非芦花
性状,则其对应的基因型:
芦花♀ ZBW ;芦花♂ ZBZB、 ZBZb 。
非芦花♀ ZbW ;非芦花♂ ZbZb
。
4.对于XY型生物来说,根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 位基因(A、a)所在位置完成下表
位置 基因型
不同表现型个体
显性个体基因型 (雌)
答案:将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 雌雄果蝇的性状。 ① 若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这对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XaXa白眼♀×XAY红眼 ♂→XAXa红眼♀,XaY白眼♂)
遗传实验设计题的方法归类精编版.ppt

(2)如果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正交和反交的遗传图解如 下:
如果正反交后代表现型不同,其中一杂交组合后代均为显性,另 一杂交组合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上。
例 3.果蝇的紫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紫眼
和红眼。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紫眼和红眼的雌雄果蝇,
一、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 方法二: ①实验设计:选多组显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 (使用条件:知道显隐性关系且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②结果预测及给论: A.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XAXA×♂XAY→XAXA 、XAY ♀XAXa×♂XAY→ XAXA、XAXa 、XAY、XaY B.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同时出现在雌性与雄性中,则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 ♀AA×♂AA→AA
小结解题技巧: ①根据题意确定杂交亲本组合; ②作出假设,草稿上书写简要图解,找 到区别; ③根据相关的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
二.判断基因位于 XY 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隐性的纯合雌性×显性的纯合雄性。
(2)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中的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 XY 的同源区 段。 ♀XaXa×♂XAYA→XAXa、 XaYA B.若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XaXa×♂XAY→XAXa、 XaY
参考答案:让纯种灰体紫眼果蝇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交配得子代 F1, 再让 F1 雌雄果蝇杂交得 F2,观察并记录 F2 的性状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 F2 出现四种性状,其分离比为 9:3:3:1(符合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不是位于第Ⅱ号同源 染色体上。
遗传实验设计课件

热点二、致死作用
概述:致死作用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使配子或个体死亡。 常见致死基因的类型如下: (1)隐性致死:指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 个体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 成叶绿素,植物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正常植物的 基因型为BB或Bb。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 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 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 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 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如b基因使花粉致死。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 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 X染色体上,判断的
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上均有出现,而分叉毛 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 1/3 。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 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 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1∶5。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 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 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 )。若正交、反交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一、显、隐性性状判断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三、基因位置的确定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一、显、隐性性状判断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例1;答案:(1)不能确定。
(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an h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已知亲本为纯合子: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未知亲本是否纯合: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量大)→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例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遗传的实验设计.pptx

CONTENT
1 验证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或探究一种或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什么遗传规律
2 探究基因的位置
遗传的相关设计实验
一、验证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
1、关键 遗传先杂交后自交或测交
3、拓展 可应用于3对或3对以上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情况
• 1、实质
• ①分离定律:验证形成配子 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分离,产生比例相同 的配子。
例2
遗传的相关设计实验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 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 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 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 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 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具体发生在______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 ②自由组合:验证非等位基 因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自 由组合,产生不同组合额配 子。
遗传的相关设计实验
遗传的相关设计实验
• 2、应对策略
• 一般来说先杂交后自交或测交,这也是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规律的 方法。只要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即可得出结论。
高中生物遗传效应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效应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基因型在表型上的表现差异,了解遗传效应对个体特征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小鼠品种A和品种B各10只
2. 标签和标签笔
3. 小鼠笼子
4. 饲料和水
5.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 将品种A和品种B的小鼠分别放入笼子内,确保每个品种的小鼠数量一样。
2. 记录每只小鼠的基因型信息,并在笼子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3. 每天观察小鼠的表现特征,包括体型、毛色、行为等,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4. 每周对小鼠进行体重测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5. 每月对小鼠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记录身体状况。
6. 持续观察实验一定时间后,结合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讨论:
1. 遗传效应对个体特征的影响是显著的,不同基因型表现出不同的表型特征。
2. 环境因素也会对遗传效应产生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 遗传效应的研究对于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
解生物的基因背景和表现特征。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小鼠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期清理笼子和更换饲料和水。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归档实验记录。
扩展实验:
1. 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差异,比较遗传效应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2. 可以开展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实验,探究基因突变对个体特征的影响。
(注: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并注意小鼠的福利和保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2018/3/18
一、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实验设计
(1)自交:让某显性性状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体。
(2)测交: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交配,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3)花粉离体培养法: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体,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如果植株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为纯合体。
若有两种以上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1. 现有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
已经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雄果蝇可以供实验使用。
(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世代关系判断的实验设计
基本思路:先做亲子假设,再做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
1.现有世代连续的两试管果蝇,甲管中全部是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
确定两试管果蝇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鉴别,最佳交配组合是()
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交繁殖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交配C.乙管中全部长翅果蝇互交D.甲管中长翅与乙管中长翅交配
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解题思路:
(1)生物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2)当发生性状改变时,有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也有可能是由环境影响的。
(3)探究生物性状的改变是由基因还是由环境引起的,需要改变环境进行实验探究。
1.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纯合长翅果蝇幼虫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生物学实验:将长翅果蝇幼虫培养在温度为25℃的环境中,经过12天时间发育为长翅成虫果蝇;如果将孵化后1-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本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残翅果蝇。
请作出假设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本实验过程中残翅果蝇形成原因的推测,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致死类的实验设计
解题思路:
(1)此类题目基因的传递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但是性状的表现要结合题意。
因此在做题中要认真审题理清楚基因型与性状表现的关系。
(2)基因致死作用是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使配子或个体死亡,常见的类型有配子致死、合子致死、显性致死、隐性致死,致死基因可以存在于常染色体上,也可以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1.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
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0);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
在某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
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的主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不遗传的变异;
②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③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五、基因位于染色体具体位置的实验设计
1. 已知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
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
实验步骤:
(1)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
为,雄性亲本表现型
为。
(2)。
(3)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则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