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教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案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概述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的关系。
3.掌握制定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4.增强学生实施幼教工作的目标意识。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教学准备:幼儿教育法规文件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步骤及种类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种类及要求,树立科学性计划性的幼教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阅读具体活动计划、主要了解幼儿园三种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环境创设的原则.教学准备:幼儿园各类工作计划表、幼儿园活动录象、图片教学过程:课题名称: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时:7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的含义、特点。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每一种具体方法的运用要点。
3.学会分析案例运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具体方法的应用要点教学准备:幼儿园教案课题名称:第五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和程序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2.会分析、比较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3.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重点/难点: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能归纳、总结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1.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作用 2.主要方式
精选2021版课件
10
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检查与总结
(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检查与记录
1.每日教育活动的检查和记录 2.专题研究工作的检查与记录 3.教师日记或周记 4.幼儿个案记录
(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分析与总结
1.学期教育工作的分析与总结 2.专题教育工作的分析与总结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第四节 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第六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精选2021版课件
1
第一节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
1.从教育任务上看 2.从教育目标上看 3.从发展方向上看
1.以目标为起点的活动设计程序 2.以兴趣需要为起点的活动设计程序 3.以内容、材料为起点的活动设计程序 4.以教育方案为起点的活动设计程序
精选2021版课件
18
第六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一、直观手段
(一)直观手段的类型 (二)直观手段的选择 (三)直观手段的运用
二、电化教学手段
(一)选择教学媒体的具体要求
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目的
1.教育目标指明了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 2.教育目标指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3.教育目标是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精选2021版课件
2
三、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 依照相关的政策法规 2.反映了社会的要求 3.遵循教育的总目标 4.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
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涵义与原则

二、教育活动内容的类别与分析 (一)认知类教育活动内容的分析 • 1.言语信息 2.智力技能 3.认知策略 (二)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类教育活动内容
的分析
三、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
• (一)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育 活动内容的主张
• (二)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育活动 内容的主张
• (三)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 合贯通教育内容的主张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置
一、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和特点 (一)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 1.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
和长远发展 • 2.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和认知水平 • 3.能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 • 4.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 5.能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 6.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可以优化活动 过程,提高活动效果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发展性原则 • 1、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 • 2、传授的观点、知识技能是正确、准确的 • 3、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动静交替避免幼儿过于疲劳 • (二)主体性原则 • 设计活动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 (三)教育性原则 •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各种因素的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指导 教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指导教案20 ~20 学年第学期授课教案【章前导入】- 知识导图 -- 任务导入 -实习生李老师在某幼儿国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些老师在设计活动方案和组织集体活动时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设计目标时没有从幼儿出发,有些太难,有些太易并且表述得很模糊、笼统,内容的组织并不是国绕目标展开的,在活动方法选择上也很单一,活动方案的格式也是五花八门,李老师也不清楚到底该如何来设计和组织活动。
那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由哪些要素构成?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名称的表述(一)主题活动名称表述(二)领域活动名称表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制定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还是比较习惯沿用以前的“六科教学法”来命名,将活动直接命名为体育活动、语言活动、常识活动、数学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
2.命名不规范3.命名凌乱、多样。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与指导(一)幼儿园目标层次体系(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1.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要素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行为、条件、标准。
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要求(1)活动目标要体现全面性。
(2)具有可操作性。
(3)目标表述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方法来取代。
(4)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
(5)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
(6)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结构1.三段体三段体是指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可划分为导入(开始)、主体(基本、展开)和结束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形成了活动过程的三段体,其中重点部分是主体部分。
2.三段体下的活动环节幼儿活动过程三部分所花的时间为15—30分钟,因此,一般活动过程的环节数量不宜过多,总体为4—5个环节。
(完整版)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教案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概述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 •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教学过程:学生判断对错:1•低估迁就幼儿已有的水平,错过幼儿发展的机会。
2•拔苗助长,超出发展的可能性3•只关注学习好、能力强的幼儿,既不出众又不吭声的幼儿不在教师的视线内。
联系幼儿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性,幼儿园教学贯彻直观性原则。
讲练结合,学生连线: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班选择不同直观手段。
『强调运用要点:恰当选择直观手段I与训练幼儿感官相结合1与教师的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结合.与幼儿的实践操作相结合2 •运用发展性原则注意:<教材内容难易适当。
Y 知识的系统性。
<面向全体,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举例设置活动区、组织游戏、收集废旧物品、提供自然材料、制作教具让幼儿操作摆弄。
“复习歌曲”练习法:边唱边表演,运用教具演唱,接唱与说白,乐器伴奏,身体动作伴奏(拍手、拍腿)做“水的沉浮” “摩擦生电”实验前, 向幼儿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引导幼儿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教师要及时指导。
名言引入四、尝”运用实践性原则要做到:1 •提供丰富物质材料,创设活动情景2•用各种形式重复练习,巩固提高知识3•实践活动目的要明确具体。
主体性与启发性原则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1.主体活动性原则的含义主体与活动密不可分。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活动,幼儿是学三、直观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1•直观性原则的含义列举常用的直观手段(1)实物直观(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小实验)(2)模具直观(观察图片、图书、模型、贴绒教具、沙盘)(3)电化教学直观(幻灯、录象、电影、电视、录音、唱片、多媒体课件)(4)语言直观(教师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描述)(5)动作直观(演示、示范、教态)2•实践性原则的含义幼儿是发现式学习,通过游戏活动实际操作物体,积累直接经验,获得感性认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导学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导学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因素》导学案一、导入教育活动设计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干系到幼儿的进修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需要思量到一些基本因素,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接下来,我们将进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因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能够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目标1.了解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掌握如何合理地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方案。
三、导入活动1.观看视频:观看一段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视频,了解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
2.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你们认为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并将讨论结果汇总。
四、教学内容1.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目标明确: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清晰明确,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 内容丰富:活动内容应该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增进他们全面发展。
- 方法灵活: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换。
- 材料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要提前准备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保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
- 环境营建: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修和成长。
2.如何设计一份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方案?- 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针对性设计。
- 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 注重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 思量到幼儿的个体差别,灵活调整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式。
- 关注活动的评判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不息完善教育活动设计。
五、稳固练习1.请根据以下情景设计一份教育活动方案:情景:幼儿园要举办一场春季户外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各大领域(语言、健康、体育、社会、科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研究,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进一步明确各领域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本课程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实践部分将通过组织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模拟练、评课、说课、创编设计。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68学时,研究时间为一学期。
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主要是模拟幼儿园日常教学)为32学时。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放置及学时分派: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课内理论教实践教总学时学时数学时数第一章幼儿园教1.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6学时4学时2学时育活动的基本理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论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第二章幼儿园教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概10学时6学时4学时育活动设计的基述;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本要素的设计;3.幼儿园教育活动打算的设计;4.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设计;5.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第三章幼儿园教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10学时6学时4学时育活动的内容与计;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设计;3.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4.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 1 -第四章组织幼儿1.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6学时园教育活动的技本技能;2.教育技能的综合能运用;3.师适应幼儿园工作的策略42复考试三、考核请求研究本课程,要求掌握学前儿童各大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熟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知识讲解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 1、思想教育性原则
❖ 2、科学发展性原则
①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②活动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 3、趣味直观性原则
①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②教育形式活泼、教育方法多样
❖ 常用的直观手段:
(1)实物直观(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实验) (2)模具直观(观察图片、图书、模型、贴绒教具、沙盘) (3)电化教学直观(幻灯、录象、电影、电视、录音、唱片、多媒体课件)
分析案例《小猴卖“O” 》
❖ 作品:
❖ 小猴是儿童百货店的售货员,它很会动脑筋。 一天,来了五个小伙伴,手里都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画着个“○”。 “咦,这‘○’是什么意思?”小猴摸摸脑袋,有办法了! 它问小鸭:“你买圆圈圈干什么呀?”“我要用它学游泳。”“知道了。”
小猴拿了个“○”给小鸭,小鸭高兴地走了。 “你呢,小猫,为什么买圆圈圈?”小猫说:“我想用它照着洗脸、梳
最后轮到小兔,小兔说:“妈妈讲,明天早晨,让我用圆圈圈当早 点。”“噢,是这样。”小猴用一个干净的口袋,装了几块“○”,递给小 兔,小兔也高兴地回家了。
五个小伙伴都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你知道他们的“○”各是什么东 西吗?
❖
❖
❖
❖
❖
活 动Leabharlann 活 动活 动活 动
活 动
五 : 改 编 故 事
四 : 有 趣 的 圆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教师指导幼儿活动 的一把米原理和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 导思想。它是以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为核心、以促进幼儿全面 发展为前提、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制定的,是建立在选 择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设教育活动的环境、调动多方 面因素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幼儿园教师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依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概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
教学过程:
教法提示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景案例《认识纸》教大班幼儿认识纸的性质、用途、种类。
教师提问:“纸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引导幼儿知道纸是中国劳动人
民发明的,工人用稻草、麦秸、树皮
等原料制造的,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
成果,节约爱惜纸,不要浪费。
提问:此教学片段中教师讲授有无不
正确之处?这违背了什么原则?这位
教师又运用了什么原则?学生讨论分析,教师讲解。
举例:某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将“水蒸气说成白烟”。
提问启发学生换位思考:“你在教学中怎样运用科学性原则?”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含义
2.运用思想性原则应注意:
(1)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实效性。
(2)结合活动自然渗透。
如《三只蝴蝶》故事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诗歌《小熊过桥》培养幼儿勇敢大胆助人。
3.运用科学性原则应注意:
不仅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传授的知识技能是正确的,设计教学形式、选择教法、确立目标、安排
结构、创设环境也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用“盐与汤”打比方说明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盐对人体的重要性无人否认,那么给每人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不如喝一碗鲜美的咸汤。
任何学科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是统一的。
二、发展性原则
1.含义
学生判断对错:
1.低估迁就幼儿已有的水平,错过幼儿发展的机会。
2.拔苗助长,超出发展的可能性3.只关注学习好、能力强的幼儿,既不出众又不吭声的幼儿不在教师
的视线内。
联系幼儿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性,幼儿园教学贯彻直观性原则。
讲练结合,学生连线: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班选择不同直观手段。
强调运用要点:
恰当选择直观手段
与训练幼儿感官相结合
与教师的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
结合
与幼儿的实践操作相结合
举例设置活动区、组织游戏、收集
废旧物品、提供自然材料、制作教具
让幼儿操作摆弄。
“复习歌曲”练习法:边唱边表演,
运用教具演唱,接唱与说白,乐器伴奏,身体动作伴奏(拍手、拍腿)
做“水的沉浮”“摩擦生电”实验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引导
幼儿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教
师要及时指导。
名言引入
2.运用发展性原则注意:
教材内容难易适当。
知识的系统性。
面向全体,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三、直观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
1.直观性原则的含义
列举常用的直观手段
(1)实物直观(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
小实验)
(2)模具直观(观察图片、图书、模型、贴绒
教具、沙盘)
(3)电化教学直观(幻灯、录象、电影、电视、录音、唱片、多媒体课件)
(4)语言直观(教师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描述)
(5)动作直观(演示、示范、教态)
2.实践性原则的含义
幼儿是发现式学习,通过游戏活动实际操作物体,积累直接经验,获得感性认识。
运用实践性原则要做到:
1.提供丰富物质材料,创设活动情景。
2.用各种形式重复练习,巩固提高知识。
3.实践活动目的要明确具体。
四、主体性与启发性原则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
1.主体活动性原则的含义
主体与活动密不可分。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活动,幼儿是学
提出换位思考性问题:
1.组织美术活动画小蝌蚪前,你怎样做?
2.幼儿发现自然角有教师准备好的各种蔬菜,就好奇地去摆弄。
你怎
样指导幼儿有目的地认识蔬菜的名
称、种类,使幼儿的操作活动由盲目
感知到积极思维?
启发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角色身份
积极思维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运用此原则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讲解含义
举例说明:《曹冲称象》《秤》的故事后提问的问题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
寻求多种答案。
如果你给幼儿讲《小
鸡和小鸭》的故事(小鸭掉进土坑里,小鸡想办法往里灌水救出朋友),如何向幼儿提出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启发学生设计提问:“如果小鸡掉进土坑怎么救它?小鸡救出小鸭后,他们
又怎么做防止其他小动物掉下去?”
根据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强,多直
接兴趣的年龄特点,幼儿园教学要“寓教于乐”。
教师讲解含义,重点强调应支持幼儿
的自发游戏,创设游戏条件,保证游
戏时间、场地和材料。
复习幼儿卫生学知识:幼儿神经系统习的主体,因为幼儿的发展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应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内部动机,调动幼儿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性。
2.启发性原则的含义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
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起到“助产”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否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要循循善诱,创设问题情景,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成为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运用启发性原则关键是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
如提问、比较、观察、游戏、示范、讲解、和联想。
提问应围绕主题,具体化、多样化,引导幼儿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举一反三,使幼儿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深刻领会。
五、趣味性原则
1.趣味性原则的含义
2.运用趣味性原则时应注意:
(1)恰当运用直观手段。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启发诱导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六、动静交替原则
1.动静交替原则的含义
2.分析案例《小白兔吃青草》: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时新内容排列靠前;发展速度、灵敏、平衡的内容放在前面;情绪易激动的内容排在后面;发展耐力、力量的内容安排在靠后一些。
掌握好负荷的节奏。
组织形式应多样,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