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态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B、抑制开花C、无影响答案:B2、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形成根.茎.叶的过程称为( )。

A、分化B、脱分化C、再分化D、再生答案:C3、在淀粉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A、逐渐降低B、逐渐增高C、变化不大D、不确定答案:A4、影响气孔蒸腾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气孔周长B、气孔面积C、气孔密度D、叶片形状答案:A5、下列各因素中,哪一个对根毛吸收无机离子量重要。

A、蒸腾速度B、土壤无机盐浓度C、离子进入根毛的物理扩散速度D、根可利用的氧答案:D6、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RNA含量A、变化不大B、显著上升C、显著下降D、不确定答案:C7、植物表现出多种因素周期活动,其叶片“睡眠”运动的周期近似为A、24hB、12hC、6 hD、48h答案:A8、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是()。

A、色氨酸B、甲硫氨酸C、甲瓦龙酸答案:B9、长日植物南种北移时,其生育期( )。

A、延长B、缩短C、既可延长也可缩短D、不变答案:B10、植物体内有机物转移的方向是A、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而不能相反B、既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也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C、长距离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短距离运输也可逆浓度方向进行D、转移方向无任何规律。

答案:C11、P-蛋白存在于( )中A、导管B、管胞C、筛管D、伴胞。

答案:C12、植物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运输时,膜上起致电离子泵作用的是( )。

A、NAD激酶B、过氧化氢酶C、ATP酶答案:C13、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观察到小液滴下降观象,这说明A、植物组织水势等于外界溶液水势B、植物组织水势高于外界溶液水势C、植物组织水势低于外界溶液水势D、无法判断答案:C14、南京大豆在北京种植,其开花期( )。

A、推迟B、提早C、无变化D、不开花答案:A15、在下列各种酶中,仅有 ( )不参与IAA的生物合成A、色氨酸转移酶B、IAA氧化酶C、吲哚乙醛氧化酶D、睛水解酶。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植物生理学复题一、名词解释1.光合单位是指存在于类囊体膜上的完成一次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由作用中心色素和辅助色素构成。

2.量子产额是指每吸收一个光量子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分子数,也称为量子效率。

3.辅助色素是指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不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叶绿体色素,又称为聚光色素。

4.作用中心色素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心的少数特殊状态下能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叶绿素a分子。

5.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能量与同一时间内照射在同一土地面积上的日光能的比率。

6.水势在标准状态下,每偏摩尔水的体积的溶液化学势与每摩尔体积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称为水势。

7.安全含水量是指粮食种子安全贮藏的最大含水量。

8.水通道蛋白是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的有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有利于细胞的水分吸收。

9.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外界的过程,通常气孔蒸腾是蒸腾作用的主要方式。

10.主动吸水是指植物细胞通过增强代谢活动消耗能量吸收水分的方式。

11.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2.植物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缺乏,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生活史。

13.需肥临界期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少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4.交换吸附是指植物根系通过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吸附离子到根系表面的吸收矿质营养的方式。

15.呼吸速率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重量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氧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16.温度系数是指温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17.呼吸商是指植物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18.无氧呼吸熄灭点是指无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氧浓度增加到某一点时,无氧呼吸消失,这一氧浓度称为无氧呼吸熄灭点。

大一植物生理复习题

大一植物生理复习题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8分)1.渗透作用2.生物固氮3.叶面积指数4.抗氰呼吸5.源与库6.钙调素(CaM)二、填空(每空0.5分,10分)1.蒸腾作用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还原成氨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的。

对于非光合细胞,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而对于光合细胞,则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

3.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_,叶绿素a/b比值是:C3植物为__________,C4植物为__________,而叶黄素/胡萝卜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氧呼吸的特征是__________,底物氧化降解__________,大部分底物仍是__________,因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类萜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__________,类萜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由经甲羟戌酸等中间化合物而合成的。

6.引起种子重量休眠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10分)1.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观察到小液滴下降观象,这说明()。

A.植物组织水势等于外界溶液水势B.植物组织水势高于外界溶液水势C.植物组织水势低于外界溶液水势D.无法判断2.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B.直线正相关关系C.两者完全无关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3.C4植物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

A.草酰乙酸B.磷酸甘油酸C.果糖—6—磷酸D.核酮糖二磷酸4.在线粒体中,对于传递电子给黄素蛋白的那些底物,其P/O比都是()。

A.6B.3C.4D.25.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压力流动学说提供的原发证据是()。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题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题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细胞生理水分生理名词解释水势压力势渗透势根压渗透作用束缚水吐水伤流蒸腾拉力蒸腾作用蒸腾效率蒸腾系数水分临界期填空1. 水分在植物体内以______ 和______ 两种形式存在。

2. 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______。

3.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组成的。

4. 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______,即水分从水势______的细胞流向______的细胞。

5. 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方式有两种,即______ 和______ 。

6. ______和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 无机离子泵学说认为,气孔在光照下张开时,保卫细胞内______离子浓度升高,这是因为保卫细胞内含______,在光照下可以产生______,供给质膜上的______作功而主动吸收______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而使气孔______。

8. 影响蒸腾作用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

9. 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______,代谢______,抗性______。

10.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___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______吸水,另外还有______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______吸水为主。

11. 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______。

12. 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______ 。

13 植物被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主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

14. 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15.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______,细胞的渗透势______ ,压力势______ 。

选择题1、根系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吸水能力最大的部位是()。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2、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

生态学复习题

生态学复习题

⽣态学复习题习题⼀⼀、名词解释1. ⽣态型2. 树种的耐荫性3. 物候4. 互利共⽣5. ⽣态平衡6. 进展演替7. 营养级8. 最⼩⾯积9 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10森林死地被物⼆、填空题1.⼲燥度的计算公式⼀般采⽤K=0.16Σt/r,当K>1时,⾃然植被为,K=1.0~1.5时,⾃然植被为,K>1.5时,⾃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2.⼟壤腐殖质是在⼟壤微⽣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主要是和。

3.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或动⼒可分为和两⼤类。

4.森林⼟壤储⽔量取决于和。

5.由于适光变异,经常处于强光下的叶⽚称为,长期处于弱光或庇荫下的叶⽚称为。

6.热带⾬林、季⾬林区域内森林类型多种多样,在海滨泥质潮间带,因环境条件特殊,分布着植被。

7植被分类采⽤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即、和。

三、单项选择题1、在有效积温的计算公式K=(x-x0)·y中,x0表⽰( )。

A. 平均温度B. ⽣物学零度C. 物理学零度D. 年平均温度2、⼟壤中的氮素99%以上是以()形态存在,因此其对⼟壤中氮素的保存和有效氮的提供具有重要作⽤。

A. ⾮腐殖质B. 枯落物C. 腐殖质D. 胡敏酸3、森林群落中绿⾊植物由光合作⽤所⽣产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

A. 净第⼀性⽣产量B. 总第⼀性产⼒量C. ⽣物量D. ⽣产量4、( )⼭脉海拔⾼2000m左右,对南部地区有良好的屏障作⽤,成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天然分界线。

A. 南岭B. 秦岭C. 武夷⼭D. 天⼭5.平均⽽⾔,下列不同森林类型中,以()的⽣产⼒最⾼。

A. 热带⾬林B. 亚热带森林C. 温带森林D. 寒温带森林四、简答题1.森林动物有哪些有益作⽤?2.试⽤⽣态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易于灭绝,⽽⼤量的害⾍、杂草却久除不去?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植物群落演替的旱⽣演替过程,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演替为例,说明逆⾏与进展演替的过程和特点。

植物生理复习题

植物生理复习题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本章难点是水势的概念及其组成,重点是植物细胞与根系吸水的方式、气孔运动的机理以及节水农业。

一、名词解释1. 水分代谢( water metabolism):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 水势(water potential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3.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π。

用负值表示。

亦称溶质势(ψs)。

4.压力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大的水势值。

一般为正值。

符号:ψp。

初始质壁分离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5.衬质势:(matrix potential):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

符号:ψm6. 重力势(water potential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

符号:ψg 。

7.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8.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9.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0.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1.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2.水的偏摩尔体积:在温度、压强及其他组分不变的条件下,在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1摩尔水时,对体系体积的增量。

符号V-w.13. 化学势:一种物质每mol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4.水通道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

15.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16.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器官、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7.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植物生理生态复习题

植物生理生态复习题

1.什么是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定义:主要是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

研究生态因子和植物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1.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基本机制。

2.植物的生命过程(水分、矿物质)3.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植物代谢作用和能量转换。

如光强、二氧化碳4.有机体适应环境因子变化的能力。

如温度胁迫(冷害、冻害、干旱)二.什么是物候现象?物候现象:植物长期适应一年中温度、水分的节律性变化,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三、按照环境的空间尺度,环境可分为哪些类型?1.全球环境(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岩石圈:地球表面坚硬的外壳。

海洋型(4.3km厚)大陆型(33km厚)土壤圈:覆盖在岩石圈表面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生物圈: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等界面上的生物有机体,构成一个具有生命的、再生能力的生命圈层。

2.区域环境: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

尺度为大洲、大洋。

3.群落环境:即群落附近的环境,如群落所在的山体、平原及水体等。

4.种群环境:即种群周围的植物和非植物环境。

5.植物个体环境:接近植物个体表面或表面不同部位的环境。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环境尺度一般是指植物个体环境。

四.按照人类影响程度,植物个体环境可分为哪些类型?1.人工环境2.自然环境:未受人类干扰或干扰少3.半自然环境:人类干扰较强或部分为人类建造五、什么是生态因子?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食物、热量、水分、地形、气候等)。

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六、按照生态因子的组成性质分为哪些类型?按照组成性质分为:1.气候因子:光、温、水、气(风、O2)2.土壤因子: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土壤肥力3.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4.地形因子:高原、山地、平原5.人为因子:其影响超出了所有自然因子其他:按照组成性质分为:1.稳定因子:质和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因子,如地心引力、太阳辐射常数2.变动因子:质和量随时间变化的因子,如气候的日变化、四季变化、风、降水按照是否具有生物成分分为:1.非生物因子:光、温、水、气、土壤2.生物因子:指某一主体植物周围各等级层次的生物系统。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及部分答案1(供参考)一、名词解释水势,蒸腾速率,水分临界期,蒸腾系数,矿质营养,必需元素,生理酸性盐,生理中性盐,生理酸性盐,生物固氮,光合作用,光饱合点,光补偿点,吸收光谱,呼吸作用,巴斯德效应,三羧酸循环,抗氰呼吸,初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代谢源,代谢库,源-库单位,信号转导,植物激素,植物生长物质,三重反应,光形态建成,光敏色素,细胞全能性,生理钟,顶端优势,生长相关性,向性运动,组织培养,春化作用,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日中性作物,呼吸跃变,离层,植物抗性生理,抗逆性,耐逆性,交叉适应。

二、填空题1. 引起植物发生生理干旱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缺乏有效水、土壤盐渍等。

2. 肉质植物耐热原因之一是其体内含有大量的有机酸。

3. 白天,Pr 型的光敏素的转变为Pfr 型光敏素。

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是Pfr 型光敏素。

4. 在水分较少,或氮肥少、或光照强的条件下,都会提高植物的根冠比。

5.N、P、Ca、K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生产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Ca缺镁会影响叶绿素合成,从而引起老叶脉间失绿症状。

6.栽培叶菜类应多施N 肥。

7.白菜干心病、苹果疮痂病与缺元素Ca 有关;幼叶先期脉间失绿,后呈灰白色与缺元素Fe 有关。

8.油菜则常因缺元素 B 导致“花而不实”。

9.与三碳植物相比,四碳植物的光补偿点高,主要是因为同化1分子CO2所需的ATP多。

10.巴斯德效应是指氧气对EMP 的抑制现象;瓦布格效应是指氧气对光合的抑制现象。

11. 植物激素有多种生理效应,例如:GA 能解除生理矮生现象,Eth 能促进成熟,ABA 能抑制叶片的蒸腾作用,IAA 能促进不定根形成,CTK 能延缓器官衰老。

13.乙烯特有的“三重反应”是指茎生长抑制、增粗、横向(偏上)生长。

14.IAA的运输特点是极性运输,总的方向是向顶向基运输。

15.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这种方法应用于果树的枝条上可促进座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