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祖国宝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祖国宝岛“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说教材
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第二部分:说教法
包括教法及依据、教学手段及依据两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说学法
包括学习方法及学法指导两部分内容
第四部分:复习过程
介绍本节课的复习设计
第五部分:知识检测
检查学生复习效果
第一部分
【说教材】
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标解读:在本条课标中体现的知识目标是,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地图上指出、分析和说明是技能的要求。
运用地图、资料去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就是过程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台湾省导学案.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3.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及形成原因。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与城市的特点及分布。
5.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6.台湾省的自然地理坏境特征。
7.台湾省的经济特点【预习导航】•位置与范围1.位置:2.范围: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2.气候:3.河流:4.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等物产及美誉:“森林之海”---丰富的森林资源;“樟脑王国” -一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东方甜岛一-盛产甘蔗;“水果之乡”-一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海上米仓” -一盛产稻米;“东方盐库” 一-出产海盐,等等。
三、发展中的经济1・农业:2.工业:3.交通运输业:4.旅游业:四、人口与城市【问题探究1】(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3)结合前而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特点的形成原因。
【问题探究2】(1) 台湾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2) 分析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征及原因。
(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1、学习方法:2、学习思路:3、知识点: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导学案编制:吴洪岩审核:初中地理组日期:22016-05-16【学习目标】K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城市的职能。
2、理解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预习导航】自然地理环境1、读70页北京地形分布图.(1) 位置:(2) 地形地势:〈3〉河流:(4) 气候二、政治文化中心1: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文化对外交流中心三、城市建设成就(-)【探究合作】1、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湘教版【新课程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比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日《“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0页至53页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沿海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对台湾省内容的选取上别具匠心。
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地处农村,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
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最新地理: 2.10“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 (湘教版八下)

“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分布。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及职能。
学习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特征【二、点拨自学】台湾省美丽富饶,民风淳朴,是“祖国宝岛”。
现在就让我们踏上台湾之旅去寻“宝”吧!(一)自主探究一------明路线阅读教材P.50图文,自学完成:台湾省地处中国海域,西隔与省相望,东临,北面是,南面是。
台湾省的主体是,还包括、、等200多个岛屿。
(二)自主探究二------知民情阅读教材P.51图文,自学完成:台湾省的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通过阅读材料“大陆与台湾”可让学生了解台湾省与祖国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请完成下列连线:血缘·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后因台湾海峡地块沉陷而分隔成岛。
文化渊缘·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87年清政府正式设置台湾省。
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侵占,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归还中国。
地缘·台湾居民大多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
商缘·改革开放后台湾同胞涌跃到大陆投资,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历史渊缘·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共同尊奉妈祖;讲闽南话。
(三)自主探究三------熟地形阅读“台湾地形图”、“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剖面图”,结合教材P.51课文,自学分完成:台湾省的地形以为主,东部是山脉,走向是,西部以为主。
因此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归纳出有关的“台湾省之最”:(四)自主探究四------寻宝藏阅读教材P.52图文,自学完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部,台湾省大部分位于带,大部分属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属于气候。
1. 1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案号问题引领:台湾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要性台全____一、自主学习(一)学习主题一:祖国神圣的领土(阅读课本P32-33,及图6.22,P34活动2)1.台湾省包括________,以及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________的岛屿。
它北临_____海,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海,西隔______海峡与_______省相望。
3、读图6.22,台湾地形以为主,东部是山脉,西部以为主。
因此,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4.台湾省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5. 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二)学习主题二:美丽富饶的宝岛(阅读课本P35,及图6.23,图6.24,P36活动1)1.台湾岛的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的最高峰______山,_________山中的________潭景色迷人。
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_______、_______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属______带、_____带气候,温暖湿润。
________平原土地肥沃,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亚热带________。
4.结合P36活动1,台湾的美称很多:台湾盛产大米,最著名的是是“蓬莱米”,所以台湾有“__________”之称;盛产甘蔗,蔗糖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所以有“”之称;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不断,所以有“”之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所以有“”的美誉和“”之称;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所以有“ _____”之称。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案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并能准确(二)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三)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四)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五)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六)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七)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与难点台湾省的位置和组成,台湾省的地形特点,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台湾省的自然资源种类,台湾省的经济特点,台湾省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教学建议自学思考题:㈠⒈读“台湾地形”图找到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北回归线,说出台湾省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组成。
⒉读课本第一自然段,说出台湾的民族构成。
⒊读“台湾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说出台湾岛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⒋读课本52页“气候与自然资源”部分完成①、读本部分并结合台湾的地理位置分析说出台湾的气候类型及特点②、说出台湾的主要物产(师补充台湾的诸多美称及物产关系)针对性检测:一、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1.台湾省的主体是岛,居民以族为主。
岛内为山地。
2. 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 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为台湾最长的河流。
4.台湾的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二、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1.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稻米B.蔗糖C.樟脑D.海盐2.台湾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东部B.西部C.中部D.北部3.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生物等资源严重不足B.多地震、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三、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2.读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完成下列要求:①A、B水域及岛域C的名称:A ,B ,C 。
最新-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说课稿)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说课稿)安阳市第十一中学王莉娟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王莉娟。
我今天要说的题目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我今天的说课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分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我校正进行的教学改革,我设计如下思路:1、重视自学环节,从陈大伟教授到蔡林森校长都强调自学环节,自学能够使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掌握一套自学的方法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基础接近,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接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兵教兵的模式或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3、及时反馈,加强过关。
4、图文并茂,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
二、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有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沿海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内容,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同时为后面香港、澳门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内容编排上,教材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八年级地理下册 祖国宝岛 台湾省说课稿 湘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某某省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某某省”。
我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节教材是认识省级区域中的沿海万里行的一部分,教材从某某概况,某某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某某,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某某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某某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从教材结构上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某某省的位置、X围,明确某某是我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某某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某某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1.某某省的地理位置、X围。
2.某某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本节课的重点是影响某某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教材,影响自然资源分布涉及到纬度位置、地形、气候等是多方面的地理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某某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某某的自然环境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2.10 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湘教版
学习目标及方法: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7、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学习重点:1、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 2、经济特征
学习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教学过程:课前语:(学生信息发布:-)
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
好玩的: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玉山积云、清水断崖、澎湖渔火、大屯春色、鲁谷幽峡、安平夕照和草山、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头埤、狮头山、太平山、大里筒、旗山及雾社、赤嵌楼、安平古堡、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宫凌霄宝殿、云林北港妈祖庙、台北与台南孔庙等
好吃的:台北新店碧溪潭香鱼,基隆豆签羹、“甜不辣”,桃园石门沙锅鱼头,台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贡丸”,嘉义“四臣汤”和香菇鱼翅羹,台南“棺材板”(油炸包馅面食),高雄六合夜市贝类海鲜及“山河肉”(大山鼠肉)等,都使人垂涎欲滴。
好看的:闽语区有褒歌、采茶歌;粤语区有客家山歌、梨园戏、高甲戏、粤戏、皮影戏等。
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日月潭。
你知道日月潭位于哪里吗?你知道那一片土地凝聚了海内外多少中国人的深厚情感?你了解那一片热土吗?如果你知道,请你告诉大家。
二、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台湾省的基本构成
1.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除了台湾岛以外还包括周围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
台湾岛面积3﹒6万多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
2.地理位置优越: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
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地势东高西低。
2.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3.资源丰富,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之称。
出口导向形经济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出口加工工业发达
2.工业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模式
三、探究示例潜能开发
【例题】简述台湾省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思路分析】此题实际上是要求对台湾地理位置的特点作出评价,这当然侧重于有利的一面。
地理位置应包括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根据这两方面再进行分析。
【答案】从海陆位置来看,台湾省地处我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部和南部直接濒临太平洋。
这洋,使得台湾拥有众多优良港口,海上运输发达,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从纬度位置来看,全岛位于低纬度范围内,北回归线穿过岛屿,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水稻、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另外,台湾与大陆只有一个海峡相隔,与祖国大陆往来也十分近便,这对台湾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四、分层训练能力升级
基础训练
1.台湾的火山、地震属于( B )
A 欧亚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亚火山、地震带
C 环印度洋亚火山、地震带
D 环大西洋亚火山、地震带
2.台湾的物产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D )
A 蔗糖
B 大米
C 香蕉
D 樟脑
3.台湾岛东、西部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B )
A.台湾海峡、太平洋 B.太平洋、台湾海峡 C.东海、南海 D.南海、东海4.台湾地形以为主( A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5.台湾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 B )
A.松树 B.樟树 C.柑桔树 D.苹果树
6.台湾经济发展特点是( C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农业为主
C.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D.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
7.台湾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享有众多的美誉。
下列各种美誉中,不属于台湾的是( D )A.海上粮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聚宝盆8.台湾岛上风景名胜很多,下列风景名胜中不属于台湾的是(C )A.日月潭 B.赤嵌楼 C.武夷山 D.阿里山
9.台湾最大的城市是( A )
A.台北 B.高雄 C.基隆 D.台中
10.台湾省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 )
A.汉族 B.黎族 C.瑶族 D.高山族
11.台湾主要的海盐产区位于( A )
A.台湾岛西部沿岸 B.台湾岛东部沿岸 C.台湾岛北部沿岸 D.台湾岛南部沿岸12.台湾省的最大港口是( B )
A.台东 B.高雄 C.基隆 D.台南
13.台胞原籍以哪个省最多?( D )
A.广东 B.浙江 C.江苏 D.福建
14.台湾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B )
A.采矿业、电力工业、造船工业 B.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家用电器
C.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 D.毛纺工业、煤炭工业、食品工业15.台湾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6.台湾省境内最高的山峰是 B
A.阿里山 B.玉山 C.海岸山 D.中央山
17.位于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之间,处于台湾海峡要冲的岛屿是 D
A.钓鱼岛 B.赤尾屿 C.七星岩 D.澎湖列岛
能力训练
18.你知道下列台湾省之最吗?填一填吧。
20.读“台湾地形”
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标注:福建省、台湾省、
台湾山脉、玉山、台湾
海峡、澎湖列岛、钓鱼
岛、赤尾屿、台北、高
雄。
(2)台湾省包括
岛及附近的列
岛、岛、
屿等200多个岛屿。
(3)台湾岛的地形1/3为,2/3为。
台湾山脉主要集中分布在岛的部和部。
(4)台湾居民中以族为最多,全省80%的人口祖籍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5)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部,大部分属于气候,只有沿海南部地区属于气候。
(6)台湾的工业以业为主体,主要部门有、等。
21.台湾也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区,请你分析一下台湾有哪些气象灾害?
拓展创新
22.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80年代后期以来,两岸贸易有较大发展。
1987年7月1日,祖国大陆对台贸易改由经贸部实施全面集中管理,并对进出口商品实行许可制度,规范两岸间接贸易。
同年11月,
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湾同胞赴祖国大陆探亲,打开了封闭长达38年之久的海峡大门,两岸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依祖国大陆外经贸部统计,两岸贸易额从1993年的144亿美元增至1998年的205亿美元,2002年突破400亿美元,达446.6亿美元。
到2002年底,两岸贸易总额累计达2699亿美元,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累计2252亿美元,从祖国大陆进口累计426亿美元,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累计达1893亿美元。
随着两岸贸易的不断发展,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
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从70年代末的0.25%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10%左右,2001年上升至12.6%。
将香港与祖国大陆合计,2002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贸易总额达到505亿美元,占了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20%,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祖国大陆及香港占台湾出口的比重达32%,超过美国与日本之合,高居第一位;台湾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进口比重为10%。
⑴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两岸贸易关系有怎样的发展?请用具体数据来说明。
⑵为什么说祖国大陆对台湾经济的意义日益重要?
⑶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请你用历史、地理及其它方面的知识加以说明。
23.针对一小批分裂台湾与祖国的“台独分子”的丑恶行径,请你说出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声。
(也可以标语、诗歌、宣传画等形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