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六
专升本必背古诗文(打印版)

专升本必背古诗文(打印版)专升本必背古诗文(打印版)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我们了解历史和思考人生的一扇窗口。
对于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考生来说,背诵古诗文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加对文化知识的掌握。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专升本必背的古诗文,并为大家提供打印版的诗文备忘,供大家打印保存参考。
一、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残梦惊。
三、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四、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也无莫,扣关神,萦回首。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五、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仍岳南拥螺山。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六、白居易《琵琶行》大府沉吟愁千古,巧手将弦调碧落。
不知琵琶相思苦,怨声何在别人说?七、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以上是一些专升本必背的古诗文,它们选材广泛,可以涵盖考试的各个方面。
希望考生们能在备考期间多加背诵,并结合诗文的背景和意境进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
同时,我们也提供了打印版的古诗文备忘,方便考生进行诵读和复习。
(打印版古诗文备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残梦惊。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归园田居:少无适,也无莫,扣关神,萦回首。
成教专升本语文古诗文背诵

成教专升本语文古诗文背诵一、氓《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三、短歌行(其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出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

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精选28首)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9、《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试题【七篇】

【导语】命运不是⼀个机遇的问题,⽽是⼀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2017年成考专升本《⼤学语⽂》⽂⾔⽂试题【七篇】》希望对⼤家考试有帮助。
阅读本⽂,回答下⾯试题: 梁惠王⽈:“寡⼈之于国也,尽⼼焉⽿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如寡⼈之⽤⼼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对⽈:“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
或百步⽽后⽌,或五⼗步⽽后⽌。
以五⼗步笑百步,则何如?” ⽈:“不可!直(zhǐ)不百步⽿,是亦⾛也。
” ⽈:“王如知此,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不违农时,⾕不可胜⾷也;数(cù)罟(gǔ)不⼊洿(wū)池,鱼鳖不可胜⾷也;斧⽄以时⼊⼭林,材⽊不可胜⽤也。
⾕与鱼鳖不可胜⾷,材⽊不可胜⽤,是使民养⽣丧(sāng)死⽆憾也。
养⽣丧死⽆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失其时,七⼗者可以⾷⾁矣。
百亩之⽥,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者⾐帛⾷⾁,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不知发,⼈死,则⽈:‘⾮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杀之,⽈:‘⾮我也,兵也?’王⽆罪岁,斯天下之民⾄焉。
” ⼀、选择题 1.在《寡⼈之于国也》⼀⽂中,孟⼦尽⼒倡导的是( ) A.称霸天下 B.王道仁政 C.⽆为⽽治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B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 B.庄⼦ C.韩⾮⼦ D.孟⼦ 参考答案:D 3.本⽂中“五⼗步笑百步”的⽐喻说明了( ) A.梁惠王治国有⽅ B.梁惠王的治国⽅法与邻国不同 C.梁惠王治国⽅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D.梁惠王愚不可及 参考答案:C ⼆、填空题 1.孟⼦,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
成考《专升本-语文》重点诗词复习

成考《专升本-语文》重点诗词复习《长亭送别》王实甫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篇选自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王实甫,一说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2.人物分析本折通过大段唱词,正面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
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她视科举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唱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而张生的形象则主要是从侧面来加以表现的,他与莺莺一样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同样为离别在即而满怀伤感,但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比较软弱,迫于老夫人的压力赴京应试,而又热衷于“青霄有路纵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3.主题思想反映了恋爱自由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和女主人公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精神。
4.修辞方法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恨。
例如,对偶:“碧云天,黄花地。
”使曲词显得优雅秀美,含蓄蕴藉。
夸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比喻:“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将酒明喻为水,表现莺莺无心饮酒;暗喻为泪,表现别离之恨。
还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极微小的功名利禄。
排比:“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沈沈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
”一系列的排比加之叠字,使曲词通俗浅近。
5.艺术特色作者把这次伤心的离别安排在一个暮秋黄昏,用凄清悲凉的秋景来表现和烘托渲染离愁,有情景交融之妙。
这里,有时是寓情于景,如[端正好];有时是情中设景,如[滚绣球];有时是以景托情,如[一煞]。
总之,此折曲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二者如水乳交融,较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度米诗词鉴赏汇编之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1

度米诗词鉴赏汇编之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1)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作家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
共305篇。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1、匪来贸丝。
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
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
徂:到。
嫁给。
4、女也不爽。
爽:差错。
5、士也罔极。
极:准则。
6、秋以为期。
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
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
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精选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1《从军行》(泛读课文)作家作品王昌龄盛唐诗人,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擅写七言绝句。
基本风格是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七言绝句。
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这是一首边塞诗。
诗人以广袤无垠,关山雄伟的大西北为背景,描写了边塞的壮阔与戍边将士的艰辛,衬托出戍边将士不辞艰苦,戍守边疆的壮志,歌颂了他们卫国热忱和英雄气概。
二、课文串讲前两句描写景物,边地的景色,衬托戍边将士不辞艰苦,守卫疆土的壮志;后两句叙事抒情,概括将士们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战斗经历,也有他们鏗锵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青海长云暗雪山。
暗:使雪山暗。
学习要点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前两句描写大西北特有的广袤荒凉的景色,戍边将士遥望关内,思念亲人。
壮阔之景衬托出将士们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艰苦,守卫疆土的英雄气概。
后两句抒情的作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构成了对比。
条件如此艰难,环境如此恶劣,却丝毫没有削残将士们抗敌保国的雄心壮志,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衬托,才使得“不破楼兰终不还”显得更加悲壮。
本诗的中心句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2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局部复习资料
《山居秋暝》(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王维盛唐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作家。
其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集是《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描绘了山中秋天黄昏后的风光,表达了作者陶醉自然风光,乐于归隐,不同流俗的情趣。
二、课文串讲
1——2句:交代时间,地点,并创造一个雨后清新,宁静的总体气氛;
3——4句:描写天上明月,地上清泉,一高一低,一静一动;
5——6句:描写人的声音,看到渔舟晚归,一听一看。
7——8句:借春写秋,表达作者归隐的意愿。
要点
全诗分为三局部。
前两句为第一层,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后两句为第三层。
掌握“空”字的含义。
“空”字表现雨后山间的清新,静谧,自然的变化带给人的是一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掌握“秋”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点出了时令,照应了诗题,点染了意境。
重点掌握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特点。
全诗有泉声,笑声,有月光,水光,有松,竹,石,莲,有月照,泉流,人归,舟诗中描写空山雨霁,明月照松,浣女夜归,渔舟唱晚的美丽图景。
所表现的是诗人心旷神怡的心境。
“明月松间照”写静:“清泉石上流”写动,“竹喧归浣女”写听,“莲动下渔舟”写视。
全诗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表达了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三、写景用白描手法。
全诗这一切描写色彩不浓艳,声音不喧嚣,采用白描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
部分(六)
《大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着作。
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
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
《主旨》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疑难词语解释》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孔子的概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我没有赶上,但是有文字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以,人们不仅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对比手法)
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人事制度
选举制“选贤举能”
世袭制。
“大人世及以为礼”
精神文明
“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
“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物质文明
物质极大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社会治安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护不闭”
“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此起”
运用排比句,增加了气势。
《重点段落分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
这段话分析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主要特点。
这段话分为两层:一层,说明大同社会的特点;二层分析小康社会的特点。
论证方法为对比法。
修辞方法为排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