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利率》 教学设计

《利率》 教学设计

《银行开放日---存压岁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储蓄的意义,准确说出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能准确找到存期及相对应的年利率,利用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能正确进行利息的计算。

2.经历储蓄的认识过程,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利率问题,发展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

3.养成合理储蓄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评价任务任务一:通过自学、视频学习结合存款单上的内容说出本金、利息、存期、利率的含义。

任务二: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能找到存期及相对应的年利率,进而解决问题。

任务三: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能选择合适的储蓄方式,采取多种方法计算出利息。

教学过程环节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跟着“小智”学习储蓄---认识本金、利息、利率。

来到银行大厅,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机器人小智,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储蓄知识。

师:这是一张存款单,你能从这张存单上得到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学生思考后独立发言交流。

师重点引导下面问题:②什么是整存存款?②存了5000元人民币是什么。

通过课前自学,你知道这5000元叫什么吗?③年利率是3.00000%。

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利率吗?(单位时间内: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师:你能解释一下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吗?(利息占本金的3%;就是把本金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分份是利息)用百分数的意义去解释利率的含义,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2)我是前台小客服师:恭喜大家通过刚才的考验,各位已经被聘任为银行的前台小客服了,看看你们接下来的的工作吧!这是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作为银行小客服你们请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表格内容,相互讨论1分钟时间。

结合存款单,学生准确说出本金、利息、存期、利率的含义。

【评价目标一】学生自由发言。

师:上面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预设回答:以上数字表示的都是年利率。

师:1.50在这里的意思是?预设答案:整存一年的情况下,年利率为1.50%师:2.75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预设回答:在整存整取的储蓄方式下,存期3年的时间里,每年的利率为2.75%或者每年利息占本金的2.75%。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4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4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篇1课题利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银行吗?你知道去银行人民常做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银行?你见过银行卡吗?二、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2、储蓄的种类。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三、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

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5000×3。

75%×2=375(元)5000×(1+3。

75%×2)5000+375=5375(元)=5000×1。

075=5375(元)四、实践应用第11页做一做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是小学数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有6个课时,主要包括利率的定义、利率的计算、利率的应用等方面。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利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利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利率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利率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利率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率的概念,知道利率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利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率的概念,利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利率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利率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利率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利率的概念。

2.生活实例:收集一些与利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教学导入和巩固环节。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利率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利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银行存款、贷款等,让学生感受利率的存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利率?为什么要有利率?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利率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利率的概念。

然后,通过示例讲解利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利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利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利率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 百分数(二)第四课时 利率(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 百分数(二)第四课时   利率(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利率教学目标1.通过对利率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2.通过计算利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通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理财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利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深入家庭、银行做的调查表。

2.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300×5%(2)700×4%+700(3)9000×(1+3%)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1100……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老师有1000元钱,暂时不用,应该怎么更好地管理这笔钱呢?预设生1:可以用来买保值产品,防止贬值。

生2:可以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

师:我想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那么银行是怎么给我们计算利息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做的关于2015年5月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调查表。

(PPT课件出示调查表)项目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35(二)定期存款1.整取整存三个月1.85六个月2.05一年2.25二年2.85三年3.5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85三年2.05五年2.403.定活两便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利率打6折师:观察这个表,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预设生1:存款的时间可以分好多种。

生2:不同的存款种类,存款的利率是不同的。

师:那么什么是利率?我们存入银行的钱又怎么来计算利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存款的内容,也就是学习利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2.4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利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2.4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利率》

《利率》教学模式介绍: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

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

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讲怎样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折扣、成数和税率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开始,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课本主题图引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多处实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在展示与交流中加深对税率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利率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讲什么1.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本金,利息,利率;(2)思想方法:知识迁移、比较、推理;(3)能力素养:数学化。

2.内容解析:本课是《百分数(二)》这一单元的第四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了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问题,而且在折扣、成数和税率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这为学习利率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为何讲1、教学目标:(1)知道存款的重要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根据具体的利率计算利息。

(2)在计算利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利率等相关知识的教学,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理财的意识。

2、目标解析:(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意义和关系及储蓄的意义。

(2)学会合理、灵活地利用利率的知识解决问题,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率》(教案)

《利率》(教案)

《利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复利计算。

3.能够应用利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复利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利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教案、教材。

学生:教材、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1.利率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利率,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利率吗?学生:老师,利率是指借款方向贷款方支付的利息。

教师:非常好,利率就是借款方向贷款方支付的利息。

那么,利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老师,现在我们去银行要贷款、存款和买东西都会涉及到利率。

教师:非常好,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涉及到利率,今天我们要学习利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激发兴趣教师:那么,如果你们需要借钱,你们想要知道什么样的银行利率更低呢?学生:肯定是利率低的。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如何计算银行的利率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计算银行利率,让大家掌握利率知识,为大家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细节讲解1.单利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什么是单利?学生:单利是指借款方向贷款方支付的利息是贷款本金的一定百分比。

教师:那么,如何计算单利呢?学生:单利=本金×利率×时间。

2.复利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什么是复利?学生:复利是指借款方向贷款方支付的利息不仅包含贷款本金的一定百分比,还包括前期支付的利息。

教师:那么,复利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学生:复利=本金×(1+利率)的时间次方。

3.应用实例。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其他同学可以自行尝试计算。

题目:如果我在银行贷款10000元,年利率是5%,请问10年后我需要还多少钱?学生:复利=10000×(1+5%)的10次方=10000×1.628=16280。

教师:非常好,10年后你需要还16280元。

三、相关练习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小学数学_利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利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4课时利率【教学内容】利率(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故事导入】我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小猫种鱼》,文中说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了很多玉米。

农民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

小猫看见了心想我把鱼种在地里,到了秋天肯定能收获很多的鱼,于是它就去种鱼了。

你们说它能种出鱼吗?如果给你们钱,你们会把钱种出来吗?老师这里有个能把钱种出来的方法,你们想学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利率。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探究新知】(一)1.自学课本11页第一段,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存钱?2.出示存折,仔细观察,从图中可得到哪些信息。

3.自学课本11页第二段,思考:存款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本金×利率×存期4.求利息,需要哪些条件?5.出示利率表,问题:假如我有10000元存1年定期,到期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呢?学生独立完成。

(二)教学例41.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2.王奶奶取回的钱由哪两部分组成?取回的钱=本金+利息3.定期存款2年,年利率2.10%是什么意思?4.动手计算5.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答案6.出示两道纠错题,提醒学生:计算利息时,注意利率和存期。

7.拓展题2015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

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小结:在解决有关利率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三种情况,1.年利率选对2.乘存期3.需要加本金的情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利率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利率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利率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利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利息和本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使学生掌握利息计算的方法,并能应用于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利率的概念,利息和本息的计算方法。

2. 难点: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利息和本息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存款和贷款例子,引入利率的概念。

2. 新知:- 讲解利率的定义,展示如何计算利息。

-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本息。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利率的计算方法。

4. 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利率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 总结:总结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 观察生活中的利率问题,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理解了利率的概念。

-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计算利息和本息。

- 学生是否能够将利率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 探索不同的利率计算方法。

- 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如何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利率这一概念。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银行存款利率的对比图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利率的不同对存款收益的影响。

-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银行存过钱?存钱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有没有提到过‘利率’这个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引入利率的概念做准备。

2. 新知:- 利率的定义:教师使用PPT或黑板,清晰地展示利率的定义:“利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利息占本金的比例。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如果你存入银行100元,一年后银行给你105元,那么这5元就是利息,利率就是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
《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
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
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
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知探究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学生自读课本第99页,了解;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1)?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本?? 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 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

利??? 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 例6: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
利率如下:
问1:我存1000元,一年后我可以取回多少钱呢?
除了本金,还有一些利息。

问2:你知道利息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

4.你能帮奶奶算一算吗?
分析:本金是1000元,利率是2.25%。

还要扣去20%的利息税。

算法一:1000×2.25%×1=22.50(元)
22.50×20%=4.50(元) 1000+22.50-4.50=1018(元)
算法二:1000×2.25%×1=22.50(元)
1000+22.50×(1-20%)=1018(元)
答:两年后老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三、理解与运用。

(课件演示)
四:你知道吗?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五:分享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算法一:1000×2.25%×1=22.50(元)
22.50×20%=4.50(元)
1000+22.50-4.50=1018(元)
算法二:1000×2.25%×1=22.50(元)
1000+22.50×(1-20%)=1018(元)
答:两年后老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