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定值电阻8(2.5Ω、5Ω、10Ω、15Ω、20Ω、25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15Ω 1A)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______

(2)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___Ω;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保证所选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电源电压应该控制在3V至______V之间;

(4)实验中依次接入其中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实验次数…234…

R/Ω…101520…

I/A…0.30.20.15…

(5)做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把定制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如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②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得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同时发现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2.5 此时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 4.8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A 2.5 0.5 小灯泡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故滑片左侧的电阻丝应当连入电路中,电路连接图如图所示。

(2)[2][3]若选用2.5Ω的电阻,实验中电阻R 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 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3V = 1.2A>0.6A 2.5Ω

U I R == 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故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2.5Ω。

(3)[4]保证可用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设最大电源电压为'U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

U R U R =滑滑定定

当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5Ω,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为15Ω时

'3V 15Ω3V 25Ω

U -= 解得

' 4.8V U =

实验中需要控制电阻R 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 不变,所以电源电压最小为3V ,故电源电压只能在3V 到4.8V 之间。

(4)[5]由表格数据可知,对应的电流和电阻的乘积都等于3V ,由此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6][7]由图乙所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为0~3V ,分度值为0.1V ,所示为2.2V ,灯泡两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要测灯泡额定功率,应增大灯泡的电压,减小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即滑片向A 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2.5V 。 [8]由图丙所示图像可知,灯泡的电压为1.5V 时,电流为0.15A ,由U I R

=

可得,此时灯泡的电阻值 1.5V =10Ω0.15A

U R I == 由图丙可知,灯泡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为0.2A ,灯泡额定功率

2.5 V 0.24A=0.5W P UI ==?

[9]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小灯泡电阻丝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在复习电学知识时,小明在实验室做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点的额定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1A”。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2)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小灯泡的I-U图象。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的电阻______,如果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9V,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_0.38W。

(3)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小明所用的四个定值电阻的阻值行别为

5Ω、10Ω、15Ω、20Ω。他直接利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所连的电路进行实验,他把电路中的小灯泡取下,电路的其他元件连接方式不动,把四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探究。如果要保证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且用四个电阻都能顺利地完成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该在_______范围内选择。

【答案】1.52变大大于 2.4V~3V

【解析】

【详解】

(1)[1]当电压为额定电压3.8V时,图乙中电流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

,灯的额定功率

P额=U额I=3.8V×0.4A=1.52W

(2)[2][3]在图丙中,分别作出图象上a、b两点的电压及对应的电流大小,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看出,电压的增加的量U b-U a大于对应的电流增加的值量I b-I a,即电压增加的量比电流增加的要大,根据欧姆定律

a b

a b

a b

U U

R R

I I

=<=

所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的电阻也变大;因在实际电压1.9V 下的电阻小于灯在额定电压3.8V 下的电阻,R 实

222

2()()1 1.52W 0.38W 22444U U U P U P R R R R ==>=?===额额额额实额实实额实 即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0.38W 。

(3)[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不同电阻的电压保持不变,根据把5Ω、10Ω、15Ω、20Ω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探究,保证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且用四个电阻都能顺利地完成实验:因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当接入最小的电阻5Ω时,电压表示数即为允许的最大电压

U 大=R 小I 大=5Ω×0.6A=3V

因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当变阻器电阻全部连入电路中时,若接入最大的电阻R 大=20Ω,此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6V 0.12A 2030U I R R =

==+Ω+Ω

小定大滑大 定值电阻的最小电压 U 小=I 小R 定大=0.12A ×20Ω=2.4V

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在2.4V~3V 。

3.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 ,小灯泡L 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00.5A Ω”字样。

(1)请用笔面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正确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小灯泡的亮度变亮。

(__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 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移动滑片仍如此。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联在AB 、BC 、CD 两端,发现AB CD BC 0,0U U U ==>.由此可知,发生故障的是_________断路(选填:“AB ”、“BC ”或“CD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 。才能测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A,则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Ω,(除不尽则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U /A 电流表示数I /A 电阻R /Ω

1

1.00 0.14 2

1.70 0.22 3

2.50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故据发现灯泡的电阻在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在影响灯丝电阻。细心的小君发现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高温的钨蒸气遇冷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5)小君同学只用电阻箱替换灯泡,其它不变,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调节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均为2.5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为了能完成实验,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________Ω。

【答案】 BC 左 0.28 10.7 温度 凝华 5~50

【解析】

【详解】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小灯泡的亮度变亮,即滑动变阻器阻值要减小,同时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 ,所以接入电压表量程为0~3V ,连接如下: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 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现象或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过大,移动滑片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联在AB 、BC 、CD 两端,发现AB CD BC 0,0U U U ==>,由此可知电路中BC 间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为了继续增加其两端电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所以应该向左移动滑片P ,才能测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量程为0~0.6A ,最小分度值为

0.02A,所以电流表读数为0.28A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3V

=10.7

0.28A

U

R

I

=≈Ω.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故据发现灯泡的电阻在变化,这是因为灯泡工作时散发热量,使其灯丝温度升高,所以是温度在影响灯丝电阻。细心的小君发现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高温的钨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先升华成钨蒸气再遇冷凝华)。

(5)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通过电流为0.5A,此时对应电阻箱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根据

欧姆定律可知,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为:min

max

2.5V =

=5

0.5A

U

R

I

=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此时电阻箱接入的最大电阻,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U1:U2=(3-2.5)V:2.5V=R滑max:R max=1:5,当R滑max=10Ω时,R max=50Ω,即电阻箱的接入阻值范围是5~50Ω.

4.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

3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30Ω,50Ω),滑动变阻器(规格是“20Ω,2A”),导线若干.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_____.

(2)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_____(选填“左”或“右”)端.(3)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小明先后将5Ω和10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移动滑片P进行了二次实验,数据如图乙表格所示.小明紧接着再将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后,直接读出电流表示数示为______A.

(4)小明为了使实验能继续顺利进行,还可以使用的定值电阻有_________.(写出具体的电阻值,多写少写都不给分)

(5)小明将电阻换成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测量其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②排除故障,继续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像(如图丙).由此可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__W;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利用上述器材重新设计了电路(增加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如图丁,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_____.

【答案】略:右0.1215,30灯泡断路0.625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3I12 /I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而不是电键的两端,如下图所示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即滑动变阻器处于右的位置;

(3)由表格数据知道,通过移动滑片P进行了二次实验,都保证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2V,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 滑

=U-U1 =3V-2V=1V,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R滑 =U滑/I=1V/0.2A=5Ω;当将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后,由于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此时总阻值为R总 =R′+R滑=20Ω+5Ω=25Ω;所以电流表示数为:I′=U/R总=3V/25Ω=0.12A;

(4)在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2V的情况下,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小明为了使实验能继续顺利进行,还可以使用的定值电阻有15Ω和30Ω,此时滑动变阻器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当使用50Ω的定值电阻时,需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5Ω,已经超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故不可以选用;

(5)小明将电阻换成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②排除故障,继续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像(如图丙)知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A,故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P=UI=2.5V×0.25A=0.625W

(6)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3I12 /I2

5.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

15V)、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按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排除故障后,多次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R1,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保持电压表示数

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I,利用描点法得到I随

1

1

R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应当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是______。

A.50Ω1.0A B.30Ω1.0A C.20Ω1.0A

(3)请在图丙中选择正确的图象来反映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随其倒数

2

1

R变化的关系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电阻断路 A C I 与2

1R 成正比,且U 2=IR 2=4V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都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故其原因可能是电阻断路;

(2)[2]排除故障后,多次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R 1,调节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I ,利用描点法得到根据如图乙I 随1

1R 变化的图象知, 当1

1R =0.05Ω﹣1,即R 1=20Ω,对应的电流为0.1A ,电阻的电压为 V 0.1A 202V U IR ==?Ω=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6V 2V 4V V U U U 滑=﹣=﹣=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22040R ?ΩΩ滑==

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40Ω的滑动变阻器,该实验中应当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是A 。

(3)[3][4]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4V ,为一定值,故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

成反比,即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随其倒数2

1R 成正比,故其变化关系为过原点的直线;且 U 2=IR 2=4V

故图丙中选择正确的图象来反映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随其倒数

2

1R 变化的关系为C 。

6.初三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只温敏电阻 R t ,其阻值与温度关系如图甲。该小组想

利用此电阻和电表制作一个体温计,设想是温度越高,电表示数越大。可用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 6V)、电压表(量程 0~3V)、电流表(量程 0~0.6A)、定值电阻R

(200Ω)、开关、导线若干。

(1)小组同学首先对使用电流表还是电压表作为温度显示仪进行了讨论,小楷同学指出使用电流表无法显示温度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小楷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说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电压表示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电压表示数随温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C. R 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电流过大

D.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电压表始终不超量程

(3)小睿将图乙中的电压表的接在R 两端,来测量温度。为了在电压表上标出人体正常体温值的位置,小睿查看了正常人腋窝温度为 37℃,如果将R t用绝缘布包好后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保持腋窝合拢,闭合S,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应为______V;

(4)如果想要电压表更加明显地显示温度的变化,即在可测温度范围内,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以下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A.将电源电压适当调大

B.使用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将R换成阻值更大且适当的定值电阻

D.保持其他部分不变,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定值电阻

E.保持其他部分不变,在R t两端并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定值电阻

【答案】电流很小,0~0.6A量程的电流表不能明显显示电流的变化 B 1.5V ACE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电路图可知,温敏电阻值很大,且与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电路中的电流很小,故使用0~0.6A量程的电流表不能明显显示电流的变化。

(2)[2]小楷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温敏电阻两端电压,温度升高时温敏电阻阻值变小,电路电流变大,温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小,则其表达示为

1

1

t

t

t

t

R

U U U

R

R R

R

==

++

故电压表示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电压表示数随温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R的主要作用是分压实现电压表示数变化;根据串联电阻分压特点

t t t U R U R

R

=+ 则当t R R >时,电压表超量程;故选B 。

(3)[3]由图可推导出与的关系

402080t R t =-+

当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7℃时,R t 阻值为

40372080600Ωt R =-?+=

闭合S ,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应为

200Ω6V 1.5V 600Ω200Ω

t R U U R R '=

=?=++ (4)[4]电压表示数表达示为 11R t U U R R =

+ 电压变化量为

11(

)11R t t U U R R R R R

?=-+++? 如果想要电压表更加明显地显示温度的变化,即在可测温度范围内,将电源电压适当调大,或将R 换成阻值更大且适当的定值电阻,或保持其他部分不变,在R t 两端并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定值电阻(增大定值电阻分压比例),则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会更大;故A 、C 、E 符合题意。

7.学校科技创新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3V ,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电阻约为10Ω。

(1)如图甲所示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实物图(______)。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且发生明显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移动(选填“左”

或“右”);

(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I -U 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

(5)完成测量后小明认为还可以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你认为小李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6)小金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电阻的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在M 、N 中可接待测电阻R x 。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源电压为12V 。

①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B 端;

②先将M 、N 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的0.6A 刻度上标注的电阻值为0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______Ω。

③电流表的0.2A 刻度处,标注的电阻值为______。

④请写出电流表的刻线I 与待测电阻R x 的关系式:______。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答案】 小灯泡短路 左 12.5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Ω 40Ω 20x

U I R =

Ω+ 不均匀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连接,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无法起到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作用,连接正确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2)[2]小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且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电路发生了短路,且小灯泡不亮,说明是小灯泡短路。

(3)[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2.1V ,小于2.5V ,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所以应该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

(4)[4]由图丙可知,电压为2.5V 时,电流为0.2A ,所以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V L L 2.5V =12.5Ω0.2A

U R I == (5)[5]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丝的电阻是在发生变化的,所以,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

(6)[6]因为电源电压为12V ,将M 、N 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的0.6A 刻度上标注的电阻值为0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P 112V ===20Ω0.6A

U R I [7] 电流表的0.2A 刻度处,标注的电阻值为

P 212V =-=-20Ω=40Ω0.2A

U R R I 标 [8]已知电源电压为U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和R x 串联,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写出电流表的刻线I 与待测电阻R x 的关系式为20x

U I R =Ω+。 [9]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是不均匀的,因为电流和电压不是成正比关系。

8.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5Ω,1A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

(1)图甲是电路图,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端(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后,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0.9V,电流表示数如图甲所示,接着继续探究,把所得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1234

电压U/V0.9 1.2 1.5 1.8

电流I/A0.080.100.12

①甲中电流的示数为______A;

②图乙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像,并记为a,________;

(3)图乙中b、c两条I-U图线,是其他组同学选择5Ω和10Ω的定值电阻,按图电路测量数

据所画,分析a、b、c、图像,可知,对于同一段导体_______________。

【答案】A 0.06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由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2)[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的地方,由图知滑片P应调到A端,此时滑动变阻器连接到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3]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读数为

I

=0.02A3=0.06A

[4]

(3)[5]由图乙知I-U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得出对于同一段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9.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小明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保持电源电压和电阻箱R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测得的电流、电压如表1所示,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表1

次数U1/V I/A

① 1.00.20

② 1.50.30

③ 2.00.40

表2

次数R1/ΩI/A

① 3.00.50

② 6.00.33

③9.00.25

(2)小明接着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不再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仅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分析表2中的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将电阻箱R1换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如图乙所示,测小灯泡发光时的实际功率。

①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发光,但是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

0V。经检查后发现是电路中一根导线断路,则发生断路的导线是a、b、c、d中的________(填字母)

②更换导线后,小明完成了三次实验测量,并把数据填写在表3中。其中第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________A;

表3

③小明在该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其测量目的是________(填下面的字母)。

A.求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功率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B.找出灯泡的亮度与灯泡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断开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不能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 0.24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为保护电路,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2]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数的增大,故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3][4]由表2可知,当R1=3Ω时,I=0.50A,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1=IR1=0.50A×3Ω=1.5V

当R1′=6.0Ω时,I′=0.33A,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1′=I′R1′=0.33A×6.0Ω=1.98V

显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而本实验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不能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①[5]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V,说明与灯泡并联的电压表出有断路,故只能是c导线断路了。

②[6]图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③[7]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同,求功率的平均值无意义;小明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其测量目的是找出灯泡的亮度与灯泡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故选B。

10.小丽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 。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要求:导线不交叉,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正确测量后记录了多组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画出了待测电阻R x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若R x两端所加电压如图丙所示,则其电压为__V,通过它的电流为___A;

(5)利用下面的实验电路图,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 x阻值的电路是_______。

A.B.C.

(6)将甲图中的电路元件进行重新组装,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探究是(_______)A.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B.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关系

C.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答案】

U

R

I

= C

2.5 0.625 AC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该实验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U

R

I

=

(2)[2]电压表选用的最大量程为3V,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大约为5Ω,故电流表的最大量程应选0.6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连接的实物图如下所示: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答案附后) 1.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揭示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B.伏特C.焦耳D.欧姆 2.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①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③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④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A.①与④B.②与④C.②与③D.①与③ 3.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 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4.以下是对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由I=U R 可得R=U I ,表示在通过导体电流一定时,R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 比 B.由I=U R 可得R=U I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R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 反比 C.I=U R 表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I=U R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5.如图所示电路图,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 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 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A.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 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 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实验专题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训练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 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填序号)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按照设计的电路进行元件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请你用笔划线完成图1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图示位置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较大,移动滑片两表示数不变,原因可能是。更正后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1乙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并得出结论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东将小灯泡、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连成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探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通过实验,记录多组灯泡两端电压U和电流I的数据,通过分析来找出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 ①他的设计中有什么错误?应怎样更正? ②他通过来改变电压的。 ③他改变电压的方法与小明的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好? (二)小丽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 Ω、15 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三)。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 (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表,接在____ 。 (3)选好器材正确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5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便捷高效.那么,①如图4将5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5 Ω的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会怎样 变化:_________.要使电压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应将滑片向 端滑动。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 序号); 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 流表示数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③他们进行三次实验后,觉得实验次数太少,于是又找来50Ω、 100Ω的电阻再继续实验,他们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他们换上100Ω的电阻后,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而且示数始终偏小,原因可能是。 (5)图5中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 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由此得到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结论是 ______ . (6)综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可知。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2.同学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知识后,进行了电阻的测量: (一)小明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电阻R X 的阻值.给出下列器材: A、电压为3V的电源; B、量程为3V的电压表; C、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D、量程为0.6A的 电流表; E、量程为3A的电流表; F、滑动变阻器; G、开关及导线. (1)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F、G 和、(填写器材代号)。 (2)实验的原理(用公式表示)是

成都市石室外语学校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函数概念与性质》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2,+∞单调递减,且(4)()0f x f x -+=,则使得不等式( ) 2 (1)0f x x f x +++<成立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x -<< B .1x <-或3x > C .3x <-或1x > D .1x ≠- 2.已知定义在0, 上的函数()f x ,f x 是()f x 的导函数,满足 ()()0xf x f x '-<,且()2f =2,则()0x x f e e ->的解集是( ) A .( )2 0,e B .()ln2+∞, C .()ln2-∞, D .( ) 2 e +∞, 3.已知0.3 1()2 a =, 12 log 0.3b =, 0.30.3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a b << C .a c b << D .b c a << 4.已知()2 x f x x =+,[](),M a b a b =<,(){}4,N y y f x x M ==∈∣,则使得M N 的实数对(),a b 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已知函数(1)f x +是偶函数,当121x x <<时,()()()21210f x f x x x ??-->??恒成立,设1,(2),(3)2a f b f c f ?? =-==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a c << B .c b a << C .b c a << D .a b c << 6.若函数()f x 同时满足:①定义域内存在实数x ,使得()()0f x f x ?-<;②对于定义域内任意1x ,2x ,当12x x ≠时,恒有()()()12120x x f x f x -?->????;则称函数 ()f x 为“DM 函数”.下列函数中是“DM 函数”的为( ) A .()3 f x x = B .()sin f x x = C .()1 x f x e -= D .()ln f x x = 7.已知函数(1)f x +为偶函数,()f x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则满足不等式 (21)(3)f x f x ->的x 的解集是( ) A .31,5? ?- ??? B .3(,1),5??-∞-?+∞ ??? C .1(,1),5??-∞-?+∞ ??? D .11,5??- ??? 8.若定义在R 的奇函数()f x 在(],0-∞单调递减,则不等式()()20f x f x +-≥的解集为( ) A .(],2-∞ B .(],1-∞ C .[)1,+∞ D .[)2,+∞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当滑片向左滑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灯泡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2.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 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左 C. 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D. 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A不符合题意; B、电磁铁的B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即N 极水平指向左,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磁铁,C错误,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得出螺线管中磁场的变化. 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 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D.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B、由图象可知,乙元件中电流与两端电压图象不是过原点直线,说明乙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乙的电阻不是定值,故A、B错误; C、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甲和乙电压都为2V, 由图象可知,I甲=0.1A,I乙=0.2A,故干路电流I=I甲+I乙=0.1A+0.2A=0.3A,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和乙电流都为0.2A,由图可知U甲=4V, 所以甲的功率P甲=U甲I甲=4V×0.2A=0.8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读出图象中对应的电压,根据P=UI计算甲的功率. 4.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练习题

初三物理辅导资料 温馨提醒: 善听,好思,勤练。 欧姆定律 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知识框架 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一定时,I与U成反比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公式:(变形式,)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 原理: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 应用实验步骤: 串联电路:R=R1+R2+R3+……+R n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并联电路: =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 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安全用电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注意防雷 (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实 验 电 路 图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 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论证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 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 图 实验目的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 验 电 路 图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论证 电流和电阻有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 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图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 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注意事项: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中考四模化学化学试卷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中考四模化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 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 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沉淀2不可能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沉淀2、溶液2和气体1生成。因为目前所学的除了银离子和稀盐酸产生氯化银沉淀,其他任何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均无法生成沉淀,根据题意不含银离子,所以沉淀1中包含两种沉淀,为碳酸钙和沉淀2,且可知沉淀2不和稀盐酸反应,结合题意,所以该沉淀2一定是铜,铜的来源是第一步骤硫酸铜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锌、硫酸铜和碳酸钙。分四种情况讨论:①若固体粉末X只存在锌、硫酸铜和碳酸钙。取固体粉末X,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溶液1和沉淀1,溶液1为硫酸锌。a:硫酸铜与锌反应时,硫酸铜过量,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所以沉淀2为铜,溶液2为氯化钙,气体1为二氧化碳。符合题意。b:硫酸铜与锌反应时,锌过量,沉淀1为碳酸钙和铜和锌。在沉淀1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所以沉淀2为铜,溶液2为氯化钙和氯化锌,气体1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符合题意。②若固体粉末X中存在锌、硫酸铜、碳酸钙和硫酸亚铁,且锌的量只能和硫酸铜反应,锌全部反应完全,无法继续和硫酸亚铁反应,硫酸亚铁存在于溶液1中,即溶液1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其他与①a相同。③若固体粉末X中存在锌、硫酸铜、碳酸钙和硫酸亚铁,且锌与硫酸铜反应后剩余,锌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作者:————————————————————————————————日期:

欧姆定律典型题 四、滑动变阻器电路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 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如图所示,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9、右图所示,R 1=10Ω,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 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 、0.2A 。 求:⑴、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电流表的示数如 右下图所示,求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0、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11、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0Ω,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1=0.2A ;当滑动变阻器P 移动到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2=0.1Ω。求:滑动变阻器ab 间的阻值 Rab 是多少? 三、取值范围 滑动变阻器专项 1、如图所示,R 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范围是0~50Ω,若电压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R 1=10Ω,电源电压U=12V ,(1)则R 2? V U R 1 2 R R 3 A R 1 S R 2 P V A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及其运用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 2.下列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大 B.电阻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小 C.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无关 D.导体中的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 3.某同学想探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选用的器材有:阻值约为 4 Ω的铅笔芯一根,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0~0.6 A 的电流表,0~3 V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 Ω,2 A),开关,导线等.

实验序号U/V I/A ①0.4 0.1 ②0.8 0.2 ③ 1.2 ④ 1.6 0.4 ⑤ 2.0 0.5 (1)该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 A.滑动变阻器最上端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B.滑动阻器最下端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表中,当采集第三组数据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由表中数据可知,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________比.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5.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的电阻是_________Ω。若将A、B并联后接 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A。 若将A和B串联联接在电路中,当流过A的电流为0.2A 时,A、B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 6.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 甲图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成都市石室外语学校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 1.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导出下面这个等式: ()()()12222222a b c ab bc ac a b b c c a ??++---=-+-+-? ?. 该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不仅保持了结构的对称性,还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简洁美. (1)请你展开右边检验这个等式的正确性; (2)利用上面的式子计算: 222201820192020201820192019202020182020++-?-?-?. 【答案】(1)见解析;(2)3. 【解析】 【分析】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将等式右边的式子进行化简,从而可以得出结论; (2)根据题目中的等式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 【详解】 解:(1) 12[(a-b )2+(b-c )2+(c-a )2] = 12(a 2-2ab+b 2+b 2-2bc+c 2+a 2-2ac+c 2) =12 ×(2a 2+2b 2+2c 2-2ab-2bc-2ac ) =a 2+b 2+c 2-ab-bc-ac , 故a 2+b 2+c 2-ab-bc-ac=12 [(a-b )2+(b-c )2+(c-a )2]正确; (2)20182+20192+20202-2018×2019-2019×2020-2018×2020 = 12×[(2018-2019)2+(2019-2020)2+(2020-2018)2] = 12×(1+1+4) =12 ×6 =3.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时,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

中考物理专题《欧姆定律》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两江的物理大组长在测完电阻后, 把测量过的一个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起来进行实验.图甲中的A 、B 分别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I U -图象, 小灯泡和电阻的连接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8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B .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0.6 W C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0.05Ω D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为0.8 W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由图甲结合U R I =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泡的电阻增大;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 错误; B .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由图甲知,当电流为0.3A 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V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6V ,总电压为8V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 2V 0.3A 0.6W L L P U I ==?= 故B 正确; C .由B 项数据可知,电阻的阻值: 6V 20Ω0.3A R U R I = ==, 故C 错误; D .电阻的实际功率: 6V 0.3A 1.8W R R P U I ==?=, 故D 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4Ω 0.8A ”,灯泡标有“3V 1.5W ”字样。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4Ω 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0.5A C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V~3V D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54W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电功率公式P UI =可知灯的额定电流是 L L L 1.5W 0.5A 3V P I U = = =额额额 还可知道灯泡的电阻是 L L L 3V 6Ω0.5A U R I = = =额额 因为电压表的量程是0到3V ,所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V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大小是 max L 0.5A I I ==额 由此可计算得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是 min max 9V 18Ω0.5A U R I = ==总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L min min -18Ω-6Ω12ΩR R R ===滑总 而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电流也是最小的,电路是安全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2Ω~24Ω;电路中的最大总电阻是 L max 6Ω24Ω30ΩR R R =+=+=总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 min max 9V 0.3A 30Ω U I R = = =总 所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A~0.5A ;也可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值是 Lmin min L 0.3A 6Ω 1.8V U I R ==?= 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8V~3V ;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大小是 ()2 2 Lmin min L 0.3A 6Ω0.54W P I R ==?=

成都479中学分类简介及其他

成都479中学分类简介及其他 2011-07-31 20:33 来源:479教育网作者:479教育网 四中: 4中高中在文庙街,旗下有两个初中部,一个是建设路那个学校,与成华区联办的,属公立,就是30中,无高中,一个是位于三环路龙潭立交内侧的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有高中,市教委管,是四中高中的亲生子,2010年才开始招生,住校。石室联合中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初中的4中,现在与4中高中没有任何关系,属青羊区教委管,无高中,陕西街那里石室联中有两个分校,一个是蜀华分校,是人民公园那边,就是14中,正在改建,目前在青羊区少年宫办学;另一个是石室联合中学(西区)是原来的石人中学,在峨眉山大酒店那里二环路边上,近年学校老师抓得较紧,但仍属三类学校;还有一个叫石室外国语学校,在西三环路上,是私立学校,与石室联中没有多大关系,是打着招牌的,学校质量一般。 七中: 七中高中部在林荫街,旗下有两个初中部在高新区,一个是天环街那里,是七中高中与高新区幸福中学联办的,高新区内最好的学校,有初二学生,没有初三学生,2011年开始可以住校,公立,质量上乘,无高中。一个是位于高新区剑南大道西侧盛锦三街(新会展西面约2公里)的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新会展中心过去一点,是2010年才办的,属市教委管,有高中,2010年才开始招生,要住校,也是公立,这个是七中高中部的亲生子,自已办的,血缘纯正,以后据说效果很好,升七中高中部可能会有一些优惠。七中育才学校,原来的35中,后来叫七中西区,无高中,据说2011年要办四个精品高中班,现在与七中高中部没有关系,属锦江区教委管,锦江区九眼桥水井坊街,是初中顶级学校,排名一二位,学生大部分升入479,比例不会少于60%,七中育才学校旗下有两个分校,一个是学道街分校及三圣乡分校,地址我就不说了,你们查吧,但办学质量就是不好说了,最多二类偏下,七中东区就是七中嘉详学校,私立顶尖学校,小班教育,每班45人,学校极重视数学好的同学,有实验班,七中嘉祥有两个分校,一个是成华分校,一个是郫县分校,这些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本部学生分流出去的,质量与本部有很大差别。七中西区就是七中育才学校,公立顶尖学校。然后,西门这边,有一个七中实验学校,光华大道,是私立学校,虽然学校一再申明与七中有关系,但确实关系不大,但学校质量还是过得去,二类学校吧,凡是分校,质量其差, 九中: 9中高中部在宁夏街,旗下有两个分校,一个是9中光华校区光华大道一段东1341号。是公立,可以住校,质量很不错,有高中,而且全成都市学生都可以参加摇号进校,是9中亲生子,479就只有9中是超生,多了一个亲生子,9中另一个亲生子是位于锦江区成龙路辖区粮丰村成龙大道芙蓉西路(东三环路卓锦城旁)的成都树德外国语学校,也叫成都第一外国语学校,在锦江区三环路航天立交桥那边,有高中,2010年才开始招生,初一学生要住在四中北湖校区学习,树德外国语学校也是公立,要住校,全成都市学生得通过它的英语考试后才能参加它的摇号,质量不好判断,因为没有一个初中生。然后,树德实验中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479初中的9中,树德实验中学在东马棚街,是公立不住校,质量一类学校偏下,树德实验中学有个西区,在成都市草堂北支路5号,就是光华中学,质量一般,树德实验东区在实验小学边上,后子门原24中。再一个是犀浦那边的叫树德联合中学,是私立学校,质量二类偏下,要住校,但据学校说他们学校中考毕业生上重点线前30%直升9中高中部, 我们通常不是听说老的479初中吗,就是如下三所学校,请记住全名: 4中石室联合中学,7中成都育才中学,9中树德实验中学,但现在他们与479高中没有任何关系,划归相对应的区教育局管理了。

初中物理专题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欧姆定律 考点剖析: 1.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单位是库仑(C ) 2.电流强度(I ). (1)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定义:1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3)定义式: (4)国际单位:安培(A )1 A =1000 m A 1 m A =1000 μA (5)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 3.电压(U ) (1)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公式:U = Q W ,其中W 表示电功,Q 表示电量. (3)国际单位:伏特(V )1 kV =1000 V l V =1000 mV (4)测量工具:电压表,符号 4.电阻(R ) (1)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3)国际单位:欧姆(Ω) 1 M Ω=1000 k Ω=106Ω 1 k Ω=1000 Ω (4)超导现象: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它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5.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 R U 变形公式U =IR R =I U 6.串、并联电路I 、U 、R 特点 图 电流 I =I 1=I 2 I =I 1+I 2 电压 U =U 1+U 2 U =U 1=U 2 电阻 R =R 1+R 2 R 1 =11R +2 1R

2.考查并联电路的电阻 复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 R 1=1 1R +21R +…… 因为并联电路的电阻公式是一个分数公式,不易计算,记住下面的规律,可以帮助你计算电阻 (1)两个电阻并联:R =2121R R R R . (2)n 个相同的电阻R 1并联;R =n R 1. (3)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分电阻中最小的一个. (4)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当R 1不变,R 2增大时,总电阻变大. 3.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I 、U 、R 4.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 例题精析: 例2、关于公式 R = I U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例3、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例4、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例5、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

成都石室中学简介

成都石室中学 四川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校”、首批“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第五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石室是一所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的学校。 学校延聘社会名流、博学之士以及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学校有成都市教育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3人,特级教师21人,市学科带头人23人,省市级学会负责人23人, 多年来,石室中学以一流的办学水平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绩著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不断努力,形成了“活路、和谐”的办学特色。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双语课的开设、研究性学习的规范性管理、科技创新活动连创佳绩、学科竞赛保持优异成绩、对外开放合作办学不断加强等,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每年源源不断地为国内外大学输送大批优秀学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学生艺体特长突出,学生管弦乐团在省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交流中获得高度赞誉。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有109人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61人获全国二等奖;有151人次获全国、省、市各级各类科创发明奖,有743人次艺体特长学生获得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我校女子篮球多次进入全国决赛,两次获得冠军。 为适应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石室中学国际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近十个国家的教育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定期交换师生,将长期进行的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石室中学以重点学校的优势,与省市多所学校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重点学校的辐射指导作用。为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9年初中物理真题欧姆定律难题汇编

第三部分难题 一、填空题 1、在甲、乙两地之间架设有两根输电线。在一次狂风暴雨之后,这两根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电力工人这样操作:他在甲地把这两根输电线的线头分别接到电压为3V的电池正负极上,并且测出了这时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毫安。已知输电线每米长的电阻是0.01欧,那么发生短路处离甲地米。 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两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的电阻,小明同学想了解其连接方式,于是用3V的电源、电流表和开关进行了检测,闭合开关后,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0.2A。则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是。若要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给你一只标有“10Ω0.3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30Ω0.6A”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A,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_____,电压表V2 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要使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则S1,S2接通或断开的情况应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下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通过灯L1、L2、L3的电流分别是3A、4A、5A,则电流表A1、A2、 A3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Ω,R2=10Ω,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 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到 A之间.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10Ω.R2=15Ω。当S1、S2都闭合时.甲、乙都是电压表,则U甲:U乙= ;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甲、乙都是电流表,则I甲:I乙= 。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测试 (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箱有20个,快要吃完了,现在箱子里有()个。 A. 20 B. 2 C. 18 2.哪个数比16大?() A. 8 B. 12 C. 19 3.20里面有几个十?() A. 1 B. 2 C. 20 4.和15相邻的两个数是()。 A. 15,16 B. 16,17 C. 14,15 D. 14,16 5.20前面第4个数是()。 A. 9 B. 16 C. 18 6.下边计数器上的数读作()。 A. 一四 B. 四一 C. 十四 7.12>9+() A. 2 B. 3 C. 4 8.在4,16,7,12,8,20,9,10,14中,比12大的数有()个。 A. 3 B. 4 C. 5 9.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于15()。 A. 10+5 B. 15-5 C. 7+9 10.比18多1的数是()。 A. 19 B. 18 C. 17 D. 16 11.从8到16,最中间的数是( )。 A. 11 B. 12 C. 13 12.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 16-6=10 B. 16-10=6 C. 6+10=16 D. 10+6=16 二、填空题 13.按顺序填数。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8________11 17________12 19________20 17________7+7 13+3________16 18-6________15 15.从0开始,2个2个数,8和16之间有________个数。 16.8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________,合起来的数再加上________个一就是20. 17.淘气再计数器上拨比12多5的数,要表示这个数,个位上要拨________颗珠子。18.在横线上填上“ ”,“ ”或“=” 17________9 14+2________18 16-3________8+4 11________15 15________6+8 9+5________7+7 19.妈妈买回来12个苹果,如果一个一个地数,要数________次,如果2个2个地数,要数________次。 20.看图写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 21.青蛙妈妈和儿子一共捉了18只虫子,儿子捉了8只虫子,青蛙妈妈捉了几只虫子? 22.

物理专题训练---欧姆定律的综合题分类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R1和R2是串联,V1测量的是电源电源,V2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所以A是正确的. 2.如图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3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值电阻R1的最大功率为3.6W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15A~0.45A C.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为0.45W 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0Ω~20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在一起,电压表V1测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要

求定值电阻R 1的最大功率,那么需要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最大,由题意可知,当R 1两端的电压是3V 时,电压表V 1的量程没有超出,流过R 1的电流为 1113V ==0.3A 10Ω U I R = 此电流大小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电流,那么滑动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为 21 4.5V 3V 1.5V U U U =-=-= 这个电压大小也没有超过电压表V 2的量程,所以当R 1两端的电压是3V 时能够保证电路安全,此时定值电阻R 1的最大功率为 ()2 21113V 0.9W 10Ω U P R === A 错误; B .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时,电路中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即 220ΩR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12 4.5V 0.15A 10Ω20Ω U I R R = ==++ 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电流,也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此时R 1两端的电压是 1R 10.15A 10Ω 1.5V U IR ==?= R 2两端电压为 21R R - 4.5V -1.5V 3V U U U === 这也没有超过两电压表的量程,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为0.15A ; 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时,假设0.45A I =,此时R 1两端的电压是 1R 10.45A 10Ω 4.5V U IR ==?= 这个电压大小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所以0.45A I ≠,所以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范围不为0.15A~0.45A ,B 错误; CD .当滑动变阻器R 2的电阻最小时,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R 1两端的电压最大,只能是3V ,由上述可知0.3A I =,R 2两端的电压为2R 1.5V U =,R 2的最小值为 2 R 2 1.5V 5Ω0.3A U R I = = = 由上述可知,滑动变阻器R 2的电阻可取20Ω,这也是R 2的最大值,所以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5Ω~20Ω;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 ,由题意可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2 222 22222 121212121 2 -4-4U U U P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完整版)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1. 某同学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他保持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把表中合金线分别接入该电路中测出通过合金线的电流大小进行对比研究,则正确的是: () A、采用序号1与2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 度有关 B、采用序号1与3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 度有关 C、采用序号2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材 料有关 D、采用序号3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横 截面积有关 2. 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1和L2 的亮度变化是() A、L1和L2都变亮 B、L1和L2都变暗 C、L1变亮,L2变暗 D、L1变暗,L2不变 第4题 3. 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1A和2A,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干路电流为3A B.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 C.L1两端的电压小于L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则() A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5V C、向右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变小D、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5题第6 题 5. 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 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 伏. 则电源电压为() A.6 伏 B.7.5伏 C.9伏 D.15 伏 6. 在图中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小灯发光较暗.过了一会儿,小灯亮度明显变亮,而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阻R 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选择题 欧姆定律》测试题 序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材料 110.1镍铬 20.50.1镍铬 310.2镍铬 410.2锰铜 第2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