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课件)高中地理精品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等高线第1课时

▲
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 特点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中心(点) 低处突出
(线)
等高线向 高处突出 (线)
两个山顶 之间低地 (点)
等高线重 合的地方 (线)
地理 意义
无
分水岭 修长城 分界线 (县界)
集水线 发育河流
山区修建 泉水瀑布
公路、打 极限体育
隧道
运动
随堂自测 判断地形名称A、CD、EF、G
一、等高线基本特征
【 等高线 】是地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全图的等高距须一致) 闭合,一般不相交 重合为崖 疏缓密陡
同图等距(全图的等高距须一致或者为0)
等高距为0的 时候
河流两 边的等高线 数值相等。
知识拓展:示坡线(降坡线)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学会在等高线图中进行交通线路、宿营地、 大坝等人类活动的合理选择
学习目标
1. 结合等高线图和地图,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及特征。 2. 能解决生活、生产情境中两点相对高度差的计算 3. 结合等高线图和地图,学会因地制宜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 4.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线路、坝址选定,利用地形剖面图进行通视分析
示坡线 海拔降低方向
二、山体不同地形部位
山脊 陡崖 山峰
鞍部 C
山谷
A
B
E
山峰
A D
二、山体不同地形部位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岛屿内 部为低山丘陵,沿海有狭窄平原; 地势起伏较大;地势中间高,四 周低;海岸线曲折。
(2)特征:沿海(或环岛、或多分 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 原因: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 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
考向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1)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 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
(3)判读地势高低——数值大小、示坡线、河流流向
拓展: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
① 火山口等高线地形图: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
洼地。
②数值表示
①示坡线表示
② 峡谷等高线地形图:两山脊 ③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
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水库的最 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
1.基本概念: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指的是海拔,指地面 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图中 甲点的绝对高度为2500米,乙点的绝 对高度为1000米,丙点的绝对高度为 1800米,丁点的绝对高度为-500米。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甲乙的相 对高度为1500米,乙丙的相对高度为 800米,丙丁的相对高度为2300米。 (3)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且由海拔高处指向低处。它总是指向海 拔降低的方向。
高度,理解等高线 2.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区
的含义,会判读、 域特征、区位选址上的应用。
应用等高线地形 3.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径、交通线和
图和地形剖面图。 瞭望台等进行区位选择,在野外观察地貌时,明确地貌观察的步
(2)特征:沿海(或环岛、或多分 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 原因: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 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
考向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1)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 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
(3)判读地势高低——数值大小、示坡线、河流流向
拓展: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
① 火山口等高线地形图: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
洼地。
②数值表示
①示坡线表示
② 峡谷等高线地形图:两山脊 ③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
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水库的最 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
1.基本概念: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指的是海拔,指地面 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图中 甲点的绝对高度为2500米,乙点的绝 对高度为1000米,丙点的绝对高度为 1800米,丁点的绝对高度为-500米。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甲乙的相 对高度为1500米,乙丙的相对高度为 800米,丙丁的相对高度为2300米。 (3)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且由海拔高处指向低处。它总是指向海 拔降低的方向。
高度,理解等高线 2.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区
的含义,会判读、 域特征、区位选址上的应用。
应用等高线地形 3.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径、交通线和
图和地形剖面图。 瞭望台等进行区位选择,在野外观察地貌时,明确地貌观察的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3讲 等高线地形图

B
B
C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7)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
地形部位及特点
字母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A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在图中用“ ”符号表示
1 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估算陡崖的高度
项目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B
C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7)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
地形部位及特点
字母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A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在图中用“ ”符号表示
1 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估算陡崖的高度
项目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陡崖的相对高度:(n-1)*d≤ H<(n+1)*d
注意:n为相交汇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高度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
是( C )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局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范围计算: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
A.甲 B.乙 C.丙 D.丁
高考领航14页 例题引导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 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 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 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 塞;要建在经济发达、 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 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 、等深线分布图,港口 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在 海湾内,可避风浪,且 等深线较密集,水深; 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 )
地形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平原、高原、
地形类型 山地、丘陵、 盆地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满分术语
地形以××××为主;主 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 大(小);地势××高××低 、地势自××向××倾斜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等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 貌发育
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1~3题。 1.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
可能是( )
A.1280米 B.1520米
C.1480米
D.1620
米
2.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
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高考领航14页应用提升
3.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 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注意:n为相交汇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高度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
是( C )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局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范围计算: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
A.甲 B.乙 C.丙 D.丁
高考领航14页 例题引导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 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 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 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 塞;要建在经济发达、 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 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 、等深线分布图,港口 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在 海湾内,可避风浪,且 等深线较密集,水深; 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 )
地形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平原、高原、
地形类型 山地、丘陵、 盆地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满分术语
地形以××××为主;主 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 大(小);地势××高××低 、地势自××向××倾斜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等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 貌发育
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1~3题。 1.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
可能是( )
A.1280米 B.1520米
C.1480米
D.1620
米
2.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
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高考领航14页应用提升
3.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 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ppt课件

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 m之间,
所 以 高 差 为 55<Δh<65 , 最 大 高 差 无
限接近65 m,但不能是65 m。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 大高差是多少;某两点的 找到所求点及附近等 等高线地形图 相对高度是多少;陡崖的 高线;套用公式计算 相对高度是多少
学以致用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先向东,再向东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
解析 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
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
解析 答案
学以致用
解析 答案
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据 此完成3~4题。 3.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分别为 A.100米 300米 B.200米 400米 C.100米 400米 D.200米 300米 解析 因为河谷处地势最低,则河谷两侧的等高线值为最小值,故①为 100米;已知等高距为100米,从而推理②等高线值为300米。
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疗养院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向阳坡、背山面水、气 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 利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 洪暴发
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等高线地形图(复习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各种地形剖面图
各种地形剖面图各种地形剖面图各种 Nhomakorabea形剖面图
各种地形剖面图
各种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看剖面线是否经过河流、陡崖、山脊、 鞍部等特殊地形部位及海拔高度范围 特殊部位
关键点
起伏趋势
从剖面起点开始,对比分析等 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高 低起伏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同线等值 同图等距 同线封闭 异线不交 疏密不均 曲度不同
海拔与相对高度
1000m
海拔
绝对高度
相对高差 500m 500m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距
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地形图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 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 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 面上),并按一定的比 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等高线组合状态: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圆形的等高线,中间有凹陷,可从示坡线判断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梯田:等高线密集处与稀疏处,差异明显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新月形沙丘:等高线似新月,等高线背风坡密集,迎风坡稀疏
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特殊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 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 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输油、输气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面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 地、丘陵地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湖、海、水库等水 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农业生产布局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面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即地 势平坦开阔处,节省建设投资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完整)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山顶
地形特征:四周低中间高 判读方法:数值内高外低
山 脊
地形特征: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 判读方法:等高线凸向低值处;脊线高于 两侧。
山 谷
地形特征: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判读方法:等高线凸向高值处; 谷线低于两侧。
地形特征:位于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判读方法:位于两山峰之 间,由一对山谷等高线 组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是沂蒙山区典型的一种地貌景观(也叫方山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向山麓过渡等
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判读方法:等高线重合;
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若假设等高距为 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n,与断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低,最高值为H高
陡 崖
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因为同一地点不会 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地形特征:近于垂直的山坡。 判读方法: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符号。
估算断崖的高度问题:
• 首先读出等高距、断崖处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以及与断崖相交处海 拔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 (若假设等高距为 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n,与断崖相 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低,最高值为H高)
如何才能把这些高低不平的地形准确的表示在地图上 ?
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 火山锥等高线地形图(上陡下缓,近似圆,注意示坡线的标法)
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为火山锥。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 是一个圆形洼地,常积水成湖。四周有典型的放射状水系,河流 两岸较陡,多断崖。
•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课件:等高线

鞍部
山顶
山
陡
体
坡
的
不
同
部
缓
位
坡
1、判断部位的总结
山顶:等高线外低内高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中间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
2、判断方向 总结:看指向标、经纬网
3、判断河流的流速 总结:看等高线的疏、密
4、判断闭合曲线内部大小
4、规律总结: 闭合线: 若与低值相同,则内部比低 值低; 若与高值相同,则内部比高 值高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特点一 :同一条线上高度相等 特点二 :同一幅图等高距相等 特点三 :互不相交(除非陡崖)
二、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
某点到某点的垂直 距离叫相对高度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例 读下列等温线图,各地温度判断正确的是 A、A地<2℃ BB、、BB地地<<00℃℃ C、C地> 2℃ D、D地>4 ℃
5、相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
(n-1)d≤ΔH<(n+1)d
n为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 该处陡崖的相对高度: 。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读图1,完成1~3题
50 40
①
②
③
④
流速 落差
0 50m
50
等高线/m
等值线的疏密
河流、池塘
聚落
数值变化的大小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建立剖面图坐标系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 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 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 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 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 的曲线。
2、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12
16
.. . . . . . . .. . . . . . .
山顶
盆地则相反
山坡上向 上隆起的 部位。 等高线向 低处弯曲。
山谷 山脊
山坡上向 下凹的部 位。 等高线向 高处弯曲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河流一般发育在哪里?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 方向相反
4 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 山脊
凸低为高(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 山谷
凸高为低(谷)
两个相邻山顶的 中间部分。
大陆坡
大洋 底部
洋盆 海岭 海沟
A
特点
大陆向海洋的部分,等深线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架外缘的陡坡,等深线较密集
B C 大洋底部较平缓的部分,等深线较稀疏
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
深海底部狭长的洼地
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单位:米
100 200
300400 500 600
单位:米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2 步骤4:画垂线
16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B )
A.a
B.b
C.c
D.d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D( )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山
等高面
投影线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
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通常用等 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动手做】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在下图
中描绘出100m、150m和200m等高线
5千米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 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宏观地形判读: 依据:等高线的数值、疏密、形状和走向。
①五大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高原
山地
盆地
B
C
E
D
丘陵
平原
A
看一看: 说出地鞍形部名称
微
观
:
山谷
山
体
的
不 同
陡坡
部
位
缓坡
山顶 山脊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 四周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案情在线】
某公安局获悉,一伙犯罪分子将驾车潜逃,可能途经 图示地区A、B两区域。侦察员奉命前往图示地区蹲点守 候,他选择在小山顶处的C点隐蔽监视A、B两地,你认 为他的选择合适吗?
①CA沿线,坡度上陡 下缓,故从C点能看 到A点,AC坡为
凹坡;
C
②CB沿线,坡度上缓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 越小, 坡度越小。
③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下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 B 的应是
A
B
C
D
0 2千米 1:100000 0 5千米 1:500000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下陡,故从C点不能
看到B点,BC坡为
凸坡。
A
B
解决问题
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B: 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1)计算A、B两点的相对高度: H=900m-750m=150m
(2)计算C、D两点的相对高度: C点海拔高度(700m,750m) D点海拔高度(900m,950m)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 典例 (2010·广东茂名)读图,回答(1)~(2)题。
• (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B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等深线与海底地形的关系
海底地形
大陆架
难点突破一 画出沿AB线、CD线的剖面图
陡崖(可以形成瀑布)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 陡坡。 等高线重合。
我们身上“现成”的地形图
【动手做】
在下图中标出山顶、鞍部、陡崖、山谷线和山脊线。
陡
山顶 鞍 部
山顶
崖
【练一练】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某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
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B )
练习巩固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 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 ?为什么?
A
B
小结:同一幅等高线图等高线越稀疏,则地形坡度越小 ;反之地形坡度越大。
示坡线(降坡线):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 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何判断坡度源自小(图幅相同)?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 越稀疏,坡度越小。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 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相对高度(250m,150m)
计算相对高度: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 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200m<H1<300m 299m<h<300m
400 300 200 100
I H
城镇
2、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甲 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叫海拔,即绝对高度
1500米
2000米
乙
500米
海平面
-250米
丙 -500米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称作等高距。
海平面以下,深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
100
100
100
单位:米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2、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距(或为0)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 ⑥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