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区剪发基础理论
剪发理论知识点总结

剪发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剪发的基本理论知识1.头发的生长原理头发是由角质蛋白组成的,它们从头皮的毛囊中生长出来。
头发的生长速度、方向、厚度等特征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有关。
了解头发生长的原理,有助于理解剪发的基本要点。
2.头发的结构头发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表皮、皮质和髓质。
了解头发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其特性,从而在剪发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3.剪刀的种类和功能美发专用的剪刀有直剪刀、薄剪刀、齿状剪刀等不同种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了解剪刀的种类和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工具,提高剪发的质量。
4.头型结构头型结构是指头部的形状、曲线、轮廓等特征。
剪发师需要了解头型结构的基本原理,才能根据顾客的脸型和发型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出适合的发型。
5.发型设计原理发型设计原理是根据顾客的面部特征、头发的状况等因素,科学地设计出适合的发型。
了解发型设计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剪发的技巧和方法1.洗发和吹干在剪发之前,需要先进行洗发和吹干的步骤。
这些步骤能够清洁头发,使头发更加服帖和顺滑,方便后续的剪发操作。
2.结合头型设计发型剪发师需要根据顾客的头型结构,合理地设计出适合的发型。
在剪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头部的曲线和轮廓,精准地进行修剪和塑造,使发型更加合理和美观。
3.掌握剪刀的姿势剪发师需要掌握正确的剪刀姿势,才能准确地进行操作。
正确的剪刀姿势不仅可以提高剪发的效率,还能减少手部的疲劳感和不适感。
4.掌握剪发的技巧剪发有很多技巧,例如平剪、立剪、推剪、拉剪等。
剪发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型和需要,掌握不同的剪发技巧,使发型更加合理和美观。
5.掌握剪发的方法剪发的方法有干剪、湿剪、干湿结合等不同的方式。
剪发师需要根据顾客的需要和发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剪发方法,确保剪发的效果和质量。
三、剪发的注意事项1.顾客的需求分析在剪发之前,剪发师需要先进行顾客的需求分析,了解顾客的希望和要求,从而可以提供符合顾客需求的服务。
日式二分区技术

日式二分区节选至【顾问式整体形象设计师】发型量身定制文驰峰一、日式二分区日式二分区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日式二分区技术它的核心是什么,日式二分区技术与风格修剪技术有什么区别?其实二分区技术是标榜或沙宣经典技术的再延伸而已。
发型师在标榜的经典剪发技术中会学到固体、边沿、渐增、均等经典技术,在沙宣的经典技术中发型师学到了齐长:方、圆、三角;堆积:方、圆、三角;去除:方、圆、三角。
这些经典的技术手法所产生的发型形式非常单一,而日式二分区技术理念是以二分区作为分区修剪的基本分区模式,分区修剪是为获得更多发型形式。
日式二分区是采用经典的技术手法再配合基本的二分区形式,来获得更多的发型形式。
日式二分区技术的创始人井上和英一定是悟到了这种理念,并且配合打薄与不连接的形式,开创了二分区式的空气灵感剪发技术,然而日式二分区技术,虽然提出了二分区简单组合实用发型的技术理念,形成了符合亚洲人风格特点的发型形式,这与沙宣当代发型简单组合发型的技术理念几乎是同出一辙,只不过二分区所产生的发型适合亚洲人,而沙宣的当代发型更适合欧洲人而已。
二、风格发型技术日式二分区发型虽然简单实用,适合了大部分亚洲人,但这也不能说是符合了每个人的风格,发型师学日式二分区更像是在顾客头上扣帽子,因此发型师必须要掌握风格发型技术。
(一)风格剪发技术进入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
又一影响世界的权威剪发体系——风格剪发,已经登场,这将是美发界刮起的又一次强劲的剪发技术升级风暴,由风格剪发引起的这场风暴,不会因发型师的意志为轻移,这个风暴是由二十一世纪顾客的需求决定的,一个长期压抑在顾客内心的问题“我到底适合剪什么样的发型”已经是发型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过去发型师的基础技术薄弱,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当顾问式形象设计师课程的出现,发型师解决这个问题会变得非常容易。
而如今发型师正面临解决顾客这样的问题,并且尤为突出,甚至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其中很多发型师还没找到方法,以前学习过的基础技术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因此许多发型师现在都感叹,一个忠于自己的顾客可能为她剪了五年头,甚至十年头了,现在有心想为其变化,真的不知道从哪下手,哪个发型是最适合她的,发型师自己始终还是一头雾水。
剪发理论

剪发理论作为一个享誉国际的发型设计大师,维达·沙宣既是潮流革新者、艺术家、教育家、企业家,也是倍受赞赏的作者、节目主持人和慈善家。
他热衷于发展有关发型设计的教育事业,并不断创造品质优良的美发产品。
他充满创意、独树一帜的发型设计概念和力求轻便简洁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造型与实用性的密切关系,对20世纪时尚潮流的变迁影响深远。
创始人维达·沙宣维达·沙宣一家是西班牙的犹太人后裔,而他本人则在伦敦的犹太人区长大。
14岁那年,维达·沙宣的母亲梦见他成为一名理发师,于是便送他到葛恩教授(Professor Adolph Cohen)门下学艺,从此打开了他发型设计生涯之门。
有两件事对维达·沙宣影响至深。
其一是他已故兄弟伊弗对他的鼓励;此外,维达·沙宣1948年在以色列军队服役的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1950年,维达·沙宣声名日噪,并屡获殊荣,成为发型艺术家协会的资深会员。
四年后,首间沙宣发廊在伦敦邦德街108号开业了。
维达·沙宣在这里创造了他全新的剪发艺。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充满刺激与创造力的时代。
当时的伦敦,出现了如披头士乐队(Beatles,又称甲壳虫乐队)和设计师玛丽关等格调独特、作风自由开放的人物。
维达·沙宣亦是其中的佼佼者,为那个年代的创造突破,提供了无限创意。
1963年,玛丽关邀请维达·沙宣为她的模特儿设计全新发型,要求既不能掩盖服装的优点,又要设计独特、充满时代感。
结果维达·沙宣根据个别模特儿的不同轮廓,配合几何形状的线条,设计出造型简单别致的沙宣短发(Sassoon Bob),这个大胆创新的发型设计,轰动了时装界和传媒,女士们蜂拥而至邦德街的沙宣发廊。
简洁、实用是沙宣的发型设计理念维达·沙宣创造的发型,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轮廓与几何形状的搭配关系设计。
剪发基础知识美发初学者必看的详细剪发基础教程

剪发基础知识美发初学者必看的详细图文剪发基础教程一、基本原理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img]1.中心点2.前顶点3.头顶点4.黄金点5.后脑点6.枕骨点7.颈背点8.顶部、黄金间中点9.黄金、后部间中点10.前侧点(左、右)11.侧部点(左、右)12.侧角点(左、右)13.耳上点(左、右)14.耳后点(左、右)15.颈侧点(左、右)2.线(1)分区线: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见下图)(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见下图)(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轮廓的重要关系: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层次构成的原理1.角度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
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见下图)2.角度与层次的关系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一、层次构成的原理3.提拉发片方向与层次的关系(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2)发片向前提升垂直修剪,形成前短后长的层次。
(3)发片向后提升修剪,形成前长后短的层次。
4.线与层次的关系发片同时提升90°角修剪,剪刀刀口在头发上剪切,用剪切线的不同角度来控制的层次。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发型基本原理1.点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
头部基准点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1.中心点2.前顶点3.头顶点4.黄金点5.后脑点6.枕骨点7.颈背点8.顶部、黄金间中点9.黄金、后部间中点10.前侧点(左、右)11.侧部点(左、右)12.侧角点(左、右)13.耳上点(左、右)14.耳后点(左、右)15.颈侧点(左、右)2.线(1)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见下图)](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的层次。
(见下图)(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1.角度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
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见下图)2.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3.提拉发片方向与发型层次的关系(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2)发片向前提升垂直修剪,形成前短后长的层次。
(3)发片向后提升修剪,形成前长后短的层次。
4.剪发线与发型层次的关系发片同时提升90°角修剪,剪刀刀口在头发上剪切,用剪切线的不同角度来控制发型的层次。
日式二分区裁剪理论体系之十二大原理

控制发片纵向的重叠(厚 重,轻盈)
如同在发片移动所介绍的一样, 发型的厚重感,轻盈或是由发片 的纵向重叠(上下发片的长度均衡) 而呈现,发片长度为上面长下面 短的状态是属于(厚重),发片 是长度为上面短下面长的状态是 关于轻盈(图2) 将提起发片后再做修剪,而在造 型上控制(厚重感,轻盈感)的 技术称为(提起动作LIFTING)
逆向提拉发片动作 (reverse over direct)
通常发片提拉动作的引导为最 短,往进行修剪的方向移动发 片,因此最终点的发片的长短 差距为最大(图6) 相反的,引导为最长,往进行 修剪的方向移动引导,修剪的 发片是比引导更短的作法为 (逆向发片提拉动作 REVERSE OVER DIRECT)(图7)。逆向 发片提拉动作与发片提拉动作 互相比较起来,逆向发片提拉 动作的控制性较不稳定,所以 建议只在特殊状况下使用。
作。、但是,反应原理的同时,单单纯
的剪发动作将会成为技术。唯独专业人 士 能够以自然的原理(道理)为基础的
技术打造造型。我们设计师是占了顾客
的时间,收了顾客的金钱,而提供发型、
所以作者认为设计师必须学习如何使用 合乎道理且正确的技术 。
将发片从自然落下的位置移动 后再进行修剪
一、发片移动的原理
将发型的样式以头发长度构造 来做分析。1前后的长短=外围 轮廓线的角度表现(图1)。2 上下的长短=可分为由于头发 纵向重叠而产生的厚重感与轻 盈感(图2)两种表现。前后, 上下长短的均衡控制也是造型
10
控制造型的前后长短 差距(横向的重叠)
二、提拉发片的原理
一般而言(修剪发片hair cut) 是先设定引导发片的发长, 而朝着引导发片控制下一段 发片的提拉距离,而逐渐呈 现各段发片的发长。若往引 导发片的提拉距离越大,与 引导发片的长短差距也会越 大(图1) 所谓的(发片提拉 overdirection=od)是ON BASE (对于头皮呈现90度),或 是从自然落下的位置移动发 片做修剪,而呈现出发片长 短差距的原理。
二分区剪发技术2

二分区剪发技术2多重分区的发型设计基本的裁剪加上小分区修剪技术与二分区的技术。
营业现场的设计提案力一定大大增强。
到此为止谈的都是基础阶段,现在要开始谈的就是属于应用篇。
第四章是二分区以上分区设计(也就是三个分区以上的设计)。
这些都是对于质感操作与动感补助及细部处理非常有效的技术,现在就对这些特殊分区做一番介绍。
三个分区以上的不连接裁剪,我们就称之为多重分区。
这就是将分割出的几个分区,在剪发技术上做性质变化的复合发型设计方法。
基本上独自造型都由复数分区组合,是极为容易发挥设计操作控制的技术。
可根据头发状态特性增加分区做对应修剪。
也是再现性非常好的技术。
不连接的技能与造型现今极端不连接裁剪设计技术,一般都能被消费者接受。
但是这只是看到此种剪发技术的某一层面而已。
的确不连接裁剪与当初源于西欧的一般造型印象偏离很多。
说的白一点就是设计上较极端。
回归技术本身来看,从有趣的造型变化;进而开始追求不连接裁剪。
此种技术具有优点就是能使造型反复操作变化。
进行分区裁剪时,其间产生大的空间,通常与一分区裁剪相比较,是将基本裁剪阶段的造型做量总调节。
也就是说利用不连接裁剪技术做造型变化的同时,也一并可以调节发量总,以及表现轻盈的动感,看不见的发型再现性亦相对效果性也提高。
当然不连接裁剪强调分区设计的重点,也倾向强调印象的表现。
这些技术是现在提高自然轻盈质感发型设计,不可缺少的技术。
另类二分区二分区以外的二方分区分割脱离二分区线的二分区分割不连接设计有下列造型。
这些单独成立的二分区造型比较稀有,一种设计造型有其它分割分区一起并用,都几乎是属于此种类型。
在此介绍各种分区设计效果,单独分区实例造型。
一般前额区与头顶区的二分区设计,是强调发束韵律感有效。
颈背区的分区(高层次除外),则强调颈背的处理与重量感为目的,是自古以来即常用的不连接裁剪方法低层次一分区低层次基本裁剪一分区纵向发片鲍勃加以小分区削剪处理的基本裁剪二分区低层次(前额区不连接)前额部分赋予动感,侧边轮廓线往前下斜的锐利印象造型,欧洲常使用的分区法,也容易撮作的二分区裁剪法之一二分区低层次(头顶区不连接)头顶分区设定头发较短的不连接,表现头顶发束耸立与动感这样产不完全,可使用二分区线下的二分区分割复台设计实现造型二分区低层次(颈背区不连接)这是日本的剪发技术,从以前就潜在使用的不连接裁剪技术这是适合外轮廓线发束易耸立日本人的最适合分区高层次一分区高层次基本裁剪前额方区稍微维持圆弧状.做内侧声能次打薄修剪线条打薄则以滑剪方式,表现出自然的质感二分区高层次(前额区不连接)前额部分可做鲍勃味道的设计表现前额区多用线条打薄,减低与后脑部的对比,营业现场也可建议采用此种造型二分区高层次(头顶区不连接)与低层次相比较头顶区不连接.保留较长的头发,这样便难以看到分区线头顶部做不连接裁剪,可以表现更大拉头发动感二分区高层次(颈背区不连接)二个分区都使用高层次的案例非常少上方看起来比较重,分区线可活用设于何处可减轻发量三分区与纵向分区三分区低层次(头顶不连接+二分区线)与二分区的头顶区不连接相同,以下则加上二分区分割的造型上方分区分成头顶分区与颅顶分区,产生大的动感.表现跃动造型三分区低层次(前额不连接+二分区线)与二分区的前额分区相同,后面则采用二分区不连接裁剪前额分区的动感加上方分区动感。
美发入门修剪与7大剪法[教材]
![美发入门修剪与7大剪法[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32e421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9.png)
美发的基本理论知识美发入门修剪与7大剪法发式造型主要是通过修剪来完成,修剪要根据发式要求、头发长短、发量多少、轮廓形状、层次结构、发梢流向等要求进行修理。
但不管什么样的修剪,夹剪、抓剪、挑剪、锯剪、削剪都是最基础的修剪技巧,只有掌握好最基础的技法,才能变化自如,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靓丽发式。
一修剪轮廓修剪轮廓是美发的第一个步骤。
通常先将头发梳通顺,再根据发式要求,将头发分区,用大发夹将各个区域夹住,然后分层分步进行修剪。
通常由后颈开始,剪向两侧及头顶,最后修剪前额处的头发。
修剪后颈部及两侧头发时,先剪出一个平齐的标准线,再将后部头发由下而上分层放下,按标准线剪齐。
并以同样的方法修剪两侧头发。
修剪顶部头发时,将顶部头发全部向四周梳下,梳齐后按发式轮廓线剪齐。
最后将前额的头发挑出一部分,形成倒三角状,根据发式要求修剪刘海宽度,便完成了整个轮廓的修剪。
二调整层次剪法盘点基础剪法1 夹剪夹剪是手指夹住头发进行修剪的一种利用频率非常高的技法,其特点是操作方便。
夹剪时先用梳子按顺序分发片将头发纵向或横向梳起,用左手中、食二指将梳起的头发夹住,随木梳拉直,与发根呈直角,梳到发式所需要的长度,沿着手背或手心徐徐剪切。
沿手背剪叫外夹剪,沿手心剪叫内夹剪。
夹剪时注意夹起的每股头发要平直,每股头发还要相互衔接,即要注意夹起每股头发的角度,避免脱节。
要了解剪发角度与层次的关系。
层次是指头发有次序的排列,其发梢呈一定的坡度,它是发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剪头发的角度与层次有密切关系。
一般平行分片夹剪,形成低层次或一层次(又称无层次或齐叠层次),而垂直形分片夹剪则形成高层次。
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修剪形成不同的层次。
顶部头发向上垂直形分片水平形修剪,则形成层次比较适中;如向上修剪则形成低层次,向下修剪则形成高层次。
侧部头发向侧面垂直地分片剪,按90°角垂直地修剪,层次比较适中;按45°角向上斜剪,则形成高层次;按45°角向斜剪,则层次低或齐叠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区剪发基础理论
分区
1、前额分区:发型设计的表面部分,与动感和质感有重要关系。
2、头顶分区:环绕脸周边的头发,与脸部的均衡感有很大关系。
3、颅顶分区:影响发型动感设计表现的部分。
发型轮廓非常重要的部位,头盖骨隆起最大的部位,也是影响整体发型量感最大的部分。
4、枕骨分区:主要控制量感的部分,不易从表面看到。
5、镊部分区:形成侧头部外轮廓的形状与质感的部分,也是耳前靠近脸部的地方,这个地方面积较宽的话,也有重的感觉印象。
此处也是量感调节的重要部分。
6、颈背部分:形成后脑外轮廓线条与质感的部分。
上方分区:主要是用于二分区裁剪时,所使用的分割单位。
是前额分区,头顶分区与颅顶分区等三个分区的统和名称。
下方分区:主要是用于二分区裁剪时,所使用的分割单位。
是枕骨分区、镊部分区与颈背分区等三个分区的统和名称。
二、小分区与大分区的基本概念
从字典上查看ZONE是地带、地区、区域等意思。
SECTION是部分、部门、党派、切断等意思,也有地区、区域、地带等意思。
依照现在最新流行的剪发技术,最适当的解释是这样的,SECTION(大分区)是要剪出基本的发型时,所做的分割单位。
头部的颅顶线将头分为上下两区,则为二分区。
如果再加上前额分区及头顶分区,则成为三分区。
所以说为了剪出基本的发型。
拟做的分割切断面的集合体总称,就叫做SECTION(大分区)。
这是基本裁剪操作上必要的分区(就如同后脑部分三区,最后再将全体顺接裁剪的方式一样)ZONE(小分区)就是基本裁剪后,要进行削剪时所做的分割单位。
SECTION(大分区)与ZONE(小分区)所指的头部特定部位名称不相同,SECTION(大分区)是剪基本型时所利用的分割断面与数量;ZONE(小分区)则是指打薄削剪时的部位,以剪发的性质来讲,利用SECTION(大分区)裁剪时,与发型的基本形态变化有直接关系。
基本上都只用高层次与低层次的剪法,几个大分区做不连接裁剪时,层次段落会产生空间,会影响到非接续面周边的量感于动感。
ZONE(小分区)主要是量感调节及动感、质感表现有关的裁剪方式。
当然小分区的细部削剪,剪刀切入的方法多少也受到基本型的影响,与大分区比较的话,只是影响程度较低而已。
以后本书所谈的大分区慨念,都是属于非接续的不连接层次。
另外设一其次引导线,做续接裁剪的方式,全部都连接修剪的发型,则叫做一分区,以便与不连接裁剪有所区别。
三、分区与骨骼的特征
下面都是用小分区与大分区图解说明。
将头想象成地球仪的径度,设定坐标线,那个部分要怎么修剪,就可以正确表示出来。
大分区图的部分是将头发融合在一起,小分区修剪则是做量感调节。
至此操作的具体位置及特定的内容项目都尚未谈到。
决定削发的位置时,不可单凭感觉尽情发挥,这样的结果会因理解度不够,而造成削不到适当的位置。
分区概念初次见到可能会认为复杂,但是以此坐标方法定位就能适当地做细部修剪。
在现场营业中,助理帮助卷烫时,亦能适切地指示部分。
成都锦风美容美发培训学校
在此对于大分区图与小分区图的构造特性,做简单的说明,首先看大分区图,依骨骼起伏分割为7个分区,一般将头看成是一个球体,但详细看又不完全是球体形状,是由几个弯曲骨结构的曲面集合体。
因此要做到适合头形的发型设计的话最重要的是要对基本骨骼的构造要充分了解粗线条的四方位置,一般是骨骼隆起较为明显的部分,不连接的分割线设定在这里。
可调节发量感,其特征是发型设计的再现性较高。
接下来看小分区图,这里以七个线条纵横均等分割,形成象一个坐标。
我们以各种方法实验过,使用这样的坐标做修剪,处理小分区时效率较佳。
例如我们以后会谈到内侧打薄,从坐标线内通过修剪,即可顺利调节整体发量。
要表面发束动感时的线条打薄,从坐标线内通过修剪,即可顺利调节整体发量。
要表面发束动感时的线条打薄,是将坐标范围内的发束削剪成细片状。
小分区(ZONE)在大分区的特定范围内,再分出小分区是削剪操作时的部位。
基本上前额分区、头顶分区、枕骨分区、镊背分区等六个分区都分出小分区,小分区修剪就是打薄削剪作业,根据修剪位置的骨骼起伏于毛发密度,做适切地打薄。
如上图。
分出前额、头顶、颅顶、枕骨、镊部、颈背等分区后,再做纵横均等分割所形成的坐标。
小分区裁剪是进行打薄时的作业单位。
本书使用基本的标准坐标,但是为了配合造型,有时设定为30度倾斜坐标或八字形坐标。
打薄(THINNING)
英文的意思是使其薄,亦即减少发量感、调节发型、表现动感于质感时所做的修剪。
本书中所谈到的打薄分为内侧打薄与线条打薄二种。
内侧打薄(INNER THINNING)
将拉出的发片规则地做间隔打薄,发挥调节毛发密度、减少发量感、造型调整、各个补正等机能的打薄技巧。
依据打薄的规道形状,可分区内侧高层次与内侧低层次二种打薄方式。
基本上是接纵向发片操作,从小分区坐标图的格目中通过取出打薄的轨道。
内侧打薄不连接(INNER THINNING DISCONNECTION)
这是内侧打薄中使用最频繁的手法之一。
用内侧高层次打薄调整有厚度的发束,再用内侧低层次打薄保持圆弧状并达减重效果收尾,而打薄的轨道操作变化就是技术所在。
颈背部要整齐收尾时,就会常用到下方小分区的操作方法较为有效。
线条打薄(LINE THINNING)
依据小分区坐标图设定的一个各目发束,上下左右进行削剪,主要是用于控制动感与表面质感操作的打薄手法。
侧边打薄是削剪发束左右侧诱发动感。
下放打薄是表现浮力与减少发量。
上方打薄是呈现表现质感与减少发量。
线条打薄就氛围这三种。
发根打薄(ROOTS THINNING)
在发根处做出间隔,以滑剪方式大量减少发量总的打薄方法。
在处理骨骼补正与絮缀毛发时最具效果。
根据头发长度与不同小分区的操作,削发时会造成向上支撑力道,形成其程度的发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