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名校模拟试题(18)—湖师附中二次月考

合集下载

2010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

2010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

2010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a、b、c、d四村庄,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中()A.a村庄热量条件最好B.b村庄降水条件最好C.c村庄水源条件最好D.d村庄光照条件最好2.计划在甲、乙村庄之间修筑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A.b村庄B.c村庄C.d村庄D.e村庄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3~4题。

3.甲曲线所代表城市()A.人口一直在增长B.人口压力较大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人口只有迁入没有迁出4.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B.新疆C.河南D.江苏下表为我国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读表回答5~6题。

5.四地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多与风化壳最厚的地点分别是()A.①与④B.③与②C.③与④D.①与②6.自然状态下陆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读下列四幅图,回答7~9题。

7.图中所示四个国家中,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8.图中乙的自然特点是()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9.图中四个国家中,灌溉农业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某运河图,回答10~11题。

10.该运河长度约为()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C.190千米D.240千米11.该运河()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B.台风(或飓风) C.赤潮D.梅雨13.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的频率最小的地区是()A.东南亚B.中美洲C.孟加拉湾D.几内亚湾14.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代表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0届高三月考试题(二)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蹊.跷(qī)饮.马(yìn)惩.罚(chénɡ)面目可憎.(zèng)B、拘泥.(nì)挑剔.(tī)痉.挛(jìng)翘.首以待(qiáo)C、应.届(yìnɡ)柏.油(bǎi)晕.车(yùn)如法炮.制(páo)D、着.眼(zhuó)狡黠.(xiá)哨卡.(qiǎ)椎.心泣血(zhuī)1、B / A面目可憎.(zēng) C应.届(yīnɡ) D椎.心泣血(chu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轫坐落山清水秀真知灼见B、仓皇抱憾穷而后功皓首穷经C、通牒摩挲裨官野史钟灵毓秀D、宣泄熨帖以身作则积众难返2、A / B、功——工 C、裨——稗 D、众——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凡身体健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_______者,都可以申请参加2010年高考。

(2)新来的局长姓李,并不如先前我们所揣想的那样可怕,他业务能力很强,_______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3)有些公司过于强调执行与服从,却忽视员工的意见沟通机制建设,并对提出_______的员工进行报复与打击,缺乏应有的宽容。

A.学历处世异议 B.学历处事疑义C.学力处世疑义 D.学力处事异议3、D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或者没有在某一班级肄业而具有相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如:大学学历。

处事:处理事物。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立身处世,处世为人。

疑义:可以怀疑的道理,可疑之点。

湖南师大附中2010年高考模拟仿真试题高考模拟卷高三总复习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湖南师大附中2010年高考模拟仿真试题高考模拟卷高三总复习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湖南师大附中2010年高考模拟仿真试题高考模拟卷高三总复习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湖南师大附中2010年高考模拟仿真试题语文(压轴卷)2010年5月28日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打盹/吨位逾越/瑜伽撅嘴/昏厥船舷/眩晕B.蓊郁/酒瓮檄文/缴纳悭吝/铿锵犒赏/缟素C.龃龉/囹圄篡改/编纂漩涡/旋风噱头/戏谑D.洗涮/刷白呼吁/芋头漱口/簌簌揶揄/椰子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凋敝燥热以身作责天网诙诙,疏而不漏B.防碍翔实披沙拣金一叶嶂目,不见泰山C.忤逆制裁歃血为盟言者无罪,闻者足诫D.坦露版图开源节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这些博学的老先生身体每况愈下;若不及时将他们宝贵的治学成果抢救下来,将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B.警察化装为“赌友”,向赌徒发出召唤,开门揖盗,一举擒获了十多名赌徒,成功破获了这起地下赌博案。

C.封建官员如果能抵制名利的诱惑,洁身自好,一心为民,那么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的局面便指日可待了。

D.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若不按照题目要求来写,纵然锦心绣口,写的文采斐然,恐怕最终也是文对不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27日,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不会引发这些疾病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B.近年,浙江省致力予编制一张“预警网”,在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区设立“信息采集点,以监测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情况。

C.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大会,通过认真学习,家长们都认识不适当地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D.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张珂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榆地震与汶川地震相关,其起因可能是地壳应力力释放所致。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农民精耕细作,在较少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这是中国农业高产的重要原因。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英语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英语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would it cost to stay at the Swiss Chalet for two weeks?A. $18.B. $115.C. $230.2. What color of the carpe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A. Red.B. Brown.C. Yellow.3. Who was ill according to the two speakers?A. John’s father.B. John’s mother.C. John’s friend.4. Why did the teacher keep Jack in the office after school?A. Because the teacher wanted to help him out.B. Because Jack had broken the school rules.C. Because Jack had broken a window.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woman stops her father remarrying.B. A woman’s husband is as old as her father.C. The man is as old as the woman’s fath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A. The woman knew Jim very well.B. The woman looked down upon Jim.C. The woman thought Jim fooled her at first.7.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dialogue?A. The woman will decide to separate herself from Jim.B. The woman will love Jim more than before.C. The woman will scold Jim for his being late.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2010年福建师大附中高考模拟(英语)

2010年福建师大附中高考模拟(英语)

2010年福建师大附中高考模拟试卷英语(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I.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should the man take?A. A winter coat.B. A winter jacket.C. A light jacket.2.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 Buy a new watch.B. Buy a new battery.C. Have her watch checked.3. Why is the man going to Germany?A. To visit a factory.B. To open a factory there.C. To have a look at the country.4.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think of the movie?A. Touching.B. Exciting.C. Boring.5. How often does the man lift weights?A. 3 times a week.B. 4 times a week.C. 7 times a wee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Where Justin comes from.B. Where Justin lives at present.C. Where Justin spent last Christmas.7. Where is Caldy?A. In the north east of England.B. In the north west of Scotland.C. In the north west of England.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man doesn’t know much about Justin.B. Justin often sends letters to the speakers.C. The woman and Justin aren’t close friends.听第7段对话,回答第9至11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How does the man prefer to go to work?A.By car.B.By bus.C.Standing up.2.Where does Should come from?A.Japan.B.America.C.China.3.Where did the woman live before she moved?A.In an apartment on University Avenue.B.In an apartment in the city.C.In a house in the city.4.Where is Mr.Baker now?A.At his office.B.At lunch.C.At the travel agency.5.How many people were injured in the accident?A.One baby.B.None.C.Three wome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at is the favourite colour of the man?A.Green.B.Yellow.C.Grey.7.How did the woman get the bike?A.Her parents sent her as a birthday present.B.She bought it in a department storeC.She borrowed it from her friend.8.Why couldn't the woman go shopping with him?A.She wanted to take part in a speech contest.B.She wanted to listen to the speech about Wenchuan Earthquake.C.She had to stay at hom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命题人:李勇审题人:韩湘萍、袁建光命题范围:必修1、选修1、选修3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西周利簋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根据“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说明西周是按照级别规定祭祀用品数量,充分体现了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故选B项。

2. 柳宗元被贬谪湖南永州时所创作《封建论》中说:“周之兵,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解析:柳宗元《封建论》是对分封与郡县两种政治体制的优劣利弊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评述的哲学论文。

故选A项。

3. 《水经注? 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

” 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

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C.郡守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D.县令、县长也由皇帝直接任命解析:秦朝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需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而非皇帝,因此B项错误。

4.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月考试题(一)物理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月考试题(一)物理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月考试题(一)物 理 试 题(考试范围:高中物理,侧重选修3—5)命题:湖南师大附中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 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ph=λ,p 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 是普朗 克常量。

同样光也有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λhp。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v ,则光子能量 hv E =,光子动量c hv hp ==γ,被电子吸收后有221υe m hv =,υe m chv =,由以上两 式可解得:c 2=υ,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对此,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推理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 光子 B .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推理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 光子 C .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 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D .以上分析、判断都不对2.如图所示,一束单无双光沿折射率为n 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半径 垂直ab 面入射,有光线 从ab 面射出。

以O 点为圆心,将玻 璃砖缓慢转过θ角时,恰好没有光线从ab 面射出。

则θ为(反三 角函数表示法:例,若A =θsin ,则A 1sin -=θ) ( )A .)1(cos 1n-B .)1(sin 1n-C .n 1cos - D .n 1sin-3.在下运动状态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 A .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 B .秋千摆动过程中到达最高点时 C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货物 D .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进入轨道做圆周运动时4.在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用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并产生了光电流, 则 ( ) A .若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B .若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出射的电子数目将增多C .若改用红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产生电效应现象D .若改用蓝光照射该金属,饱和光电流一定增大5.一个质点受到外力的作用,若作用前后的动量分别为1p 、2p ,动量变化量为p ∆,速度 变化量为υ∆,动能的变化量为k E ∆,下列关系有可能的是( )A .p ∆与1p 垂直B .p ∆与υ∆垂直C .p ∆=0k E ∆≠0D .p ∆≠0而kE ∆=06.氢原子核外电子分别在1=n 、2=n 的轨道上运动时,下列相关物理量的关系正确的有 ( ) A .电子运动的向心力21F F < B .电子的轨道半径21r r <C .电子运动的角速度21ωω<D .氢原子总能量21E E <7.某人正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T 将质量为m 的物体竖直向上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名校模拟试题(18)—湖师附中二次月考湖南师大附中2010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蹊跷(q)饮马(yn)惩罚(chn)韦编三绝(wi)B.拘泥(n)挑剔(t)痉挛(jng)翘首以待(qio)C.应届(yn)柏油(bi)晕车(yn)如法炮制(po)D.着眼(zhu)狡黠(xi)哨卡(qi)椎心泣血(zhu)1.B/A韦编三绝(wi);C应届(yn);D椎心泣血(ch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轫骠勇山清水秀真知灼见B.仓皇抱憾穷而后功皓首穷经C.神采文身立杆见影钟灵毓秀D.宣泄熨帖以身作则积众难返2.A/B功→工;C杆→竿;D众→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凡身体健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_______者,都可以申请参加2010年高考。

(2)新来的局长姓李,并不如先前我们所揣想的那样可怕,他业务能力很强,_______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3)有些公司过于强调执行与服从,却忽视员工的意见沟通机制建设,并对提出_______的员工进行报复与打击,缺乏应有的宽容。

A.学历处世异议B.学历处事疑义C.学力处世疑义D.学力处事异议3.D/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或者没有在某一班级肄业而具有相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如:大学学历。

处事:处理事物。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立身处世,处世为人。

疑义:可以怀疑的道理,可疑之点。

异议:不同的意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3G价格不低廉,信号不稳定,所以目前在我国市场方兴未艾,并未得到多数用户的青睐。

B.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连配角也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C.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些国家提高关税壁垒,实施以邻为壑式的自保政策,最终也将损害本国利益。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军还只是个中学生,犯了点小错误是不足为训的,你也不要太过责备。

4.C以邻为壑:把邻国当成排洪水的沟壑,后来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A项中,方兴未艾:事物正当兴旺之时,没有停止发展。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B项中,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来形容电视人物角色不妥。

D项中,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8月22日,北京奥组委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正式宣布依法解散,个别未尽事宜将由北京奥组委善后办公室继续处理。

B.各国都将保护水资源和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增强创新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举措。

C.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到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这次寒假学术研讨班的学员,除我们本校的教师外,还有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也参加了学习。

5.A/B项中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是一项增强创新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

C项成分残缺,句首当透过。

D项结构杂糅,可将也参加了学习去掉。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科学界最伟大的革命,往往由现实和预期之间最细微的差异所引发。

16世纪,哥白尼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他的立论基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天体运动中一些深奥难懂的细枝末节。

今天,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已经随着11年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而拉开序幕。

超新星亮度上的细微差异,曾让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构成宇宙的所有物质成分当中,有70%是完全未知的。

也就是说,空间中充斥着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成分——它们始终推动着宇宙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膨胀。

这种成分被称为暗能量(dark energy)。

10多年过去了,一些宇宙学家依然对暗能量的存在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开始重新思考那些最初令他们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

其中一个假设正是早期科学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

这个原理认为,地球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宇宙中心,也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如果我们抛弃这一基本原理,一套能够解释这些观测现象而又不需要借助暗能量的宇宙图景,就会令人惊讶地显现出来。

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这样一个观念:我们这颗行星不过是一粒宇宙微尘,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星系边缘附近,围绕着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旋。

在我们这个宇宙当中,类似的星系至少有数十亿,分布之广甚至超过我们的宇宙视界(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边界)——这使我们相信,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任何独一无二之处。

不过,有什么证据能够支持如此谦卑的宇宙观?我们又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上呢?天文学家通常会跳过这些问题,假定我们的微不足道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进一步探讨。

我们或许真的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的位置——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这正是世界各地一些物理学家小组最近正在认真思考的观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假设自己在宇宙中无足轻重,恰恰给宇宙学家提供了强大的解释能力。

根据哥白尼原理归纳而成的宇宙学原理声称:任何时刻,从空间中的任意一点朝任意方向看去,宇宙的模样都是一样的。

这个假设让我们可以把自己在宇宙一隅看到的东西外推到整个宇宙。

宇宙学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宇宙学原理为基础,构建起了代表科学最高水准的宇宙学模型。

结合现代科学对空间、时间和物质的理解,宇宙学原理暗示:空间正在膨胀,宇宙正在变冷,其中充斥着炽热宇宙开端的遗迹——所有这些预言都被天文观测一一证实。

比如说,天文学家发现,遥远星系发的光似乎比邻近星系发的光更红一些。

这种被称为红移的现象就能够用空间膨胀来巧妙解释,因为光波也会随空间的膨胀而被相应地拉长。

微波探测器还发现了宇宙极早期发出的辐射——宇宙微波背景。

这种大爆炸原始火球的遗迹,像一层帷幕包裹在空间各个方向,平滑得几乎完美无瑕。

公平地讲,能成功解释这些现象,我们自视谦卑的态度实在功不可没——假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越不重要,我们就越能够全面地探讨宇宙。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5期,有删改)6.下列关于暗能量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有天文学家认为,暗能量是一种充斥在宇宙空间中的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特殊成分。

B.在有些科学家看来,暗能量始终推动着宇宙空间的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宇宙膨胀。

C.一些宇宙学家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早期科学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

D.让一些宇宙学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暗能量,目前已成为解释许多天文现象的重要依据。

6.D/此项的说法在原文无据。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哥白尼认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这一观点太过深奥,所以被认为是天体运动中的细枝末节。

B.根据哥白尼原理归纳而成的宇宙学原理,帮助科学家们构建起了代表科学最高水准的宇宙学模型。

C.科学家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宇宙空间正在膨胀、变冷以及大爆炸原始火球遗迹已经消失等预言。

D.科学家观测遥远星系发的光似乎比邻近星系发的光更红一些,主要是因为其光源有强弱之分。

7.B/A项中,被认为是细枝末节的是哥白尼观点的立论基础,观点太深奥不是被认为是天体运动中的细枝末节的原因。

C项中,大爆炸原始火球遗迹已经消失一说有误。

D项中,主要是因为其光源有强弱之分在原文并未提及,这种红移现象可以用空间膨胀的观点来巧妙解释。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在其它数十亿类似于太阳系的星系中,存在和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的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

B.根据宇宙学原理,我们站在南极、北极或者赤道仰望天空,所看到的宇宙模样都是一样的。

C.经过世界各地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位置的观点必将被证实。

D.运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极其重要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宇宙微波背景、太阳系迷你黑洞等现象。

8.B/A项中,由太阳系外存在数十亿类似于它的星系,不能推断出存在和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的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的结论。

C项中,必将被证实的说法太绝对。

D项中,运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极其重要的观点前提是错误的。

三、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

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审堂下之阴审:察看B.军惊而坏都舍都:都城C.守法弗变则悖悖:背谬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惑:糊涂9.B/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故察己则可以知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有过于江上者乃设九宾礼于廷10.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语气词,用在判断句中;代词,……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