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农业
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探讨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城市将以工业发展为主,城市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农业土地将被大量征用。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失去了大量农业用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分析和研究其他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为我国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1]。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及成因,提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1.1美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美国作为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国土面积达到了93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占1.87亿hm2,美国总人口30071万人,平均0.62hm2/人(2006年)。
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和个人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农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美国最先推行农业现代化。
美国在农业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
1933年美国就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用法律规定的方式保证农产品价格,以此来保证本国农场主的经济收入。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美国会将其列入政府应急处理事件,同时为受灾的农户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
1.2日本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日本拥有37.79万km2国土面积,其中479.4万hm2为耕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全国总人口达1274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不足0.04hm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日本人口密度比较大,多山丘岭、国土狭长,耕地分布相对较零散,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是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
日本的现代农业开始于明治维新,当时的日本政府偏向于西方化发展策略。
自1870年开始,日本不断从西方引进大型农业机械,想通过机械化作业来改变现有的农业耕种方式,但是由于日本国土与资源结构的限制,大型机械化生产模式并没有在日本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初识日本农业

苏 沈
. 由
玉
如《 农产品价格安定法 》 还有农业组织 ; 方面的法律 , 《 如 农业协 同组台法》。其
内容涉及整个农业计划 、 生产 、 组织 流
庄
社 明
通 信贷等诸 多方面。日本政府在完备农
业立法 的同时 .结台农业发展不 同阶段 的特点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战后经 济恢 复 阶段 ( 9 5 1 5 1 4 — 9 5年 】 推行 了 以保护 自耕农体 制和增 产粮食 为 目的 自耕在主义 的农业政策 ; 在发展阶段 ( 9 6 - 9 0年 】 推行以改革农 业结 15- 17 . 构为 目的的农业 生产现代 化政策 日本 的农业政策机动 、 灵活 针对性强 . 有放 松对在地所有权转移的限制 ;承认农业 法人 ; 提倡土地所 有经营分离 ; 鼓励有选 择地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 奖励发展蔬 菜、 水果和畜牧 多种经营 ; 加强农产 品加 工、
本花卉种植管理水平也很高 ,我们所见 的菊花都长得一样高低 、 大小 . 像从工厂
模型中压制 出的一样 。 超市所见的黄瓜 .
大量进 口的葱、椎茸 香菇 以及席草征收
高额关税 .像大米等农产 品的进 口关税
直 长度一 样 . 颜色基本相 同 . 同 “ 如 克
隆”产品一般 , 超市柜 台上的糙米 , 现场 加工成净白晶亮 的精米 .其工艺技术是 很精 湛的。1 9本农业科 技的快速健康发
1 9本长期禁用化肥 、 农药 , 大量使用
有机肥料 , 土地质量很好 , 沿途所 见土地 都十分松软肥沃 , 呈黑色 , 随便抓一把 土
都像我们花盆 中的营养土。种 出来的产
品品质很高 .在 1 9本的饮食 中很 多部是 直接生吃蔬 菜、瓜果 ,根本没 有有毒 残 余。 他们 的大米 白净但没有腹白, 做的大 米饭香甜可 口. 不用菜就能吃一大碗。日
国外都市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国外都市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启示都市现代农业是一种将农业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农业形式。
国外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典型模式和经验启示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典型模式1. 都市农业园区模式都市农业园区是一种将现代农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业园区内的农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城市住宅、商业和工业区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集生产、生活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
这种模式下的都市农业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食品和休闲农业的需求,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和农产品销售渠道。
典型的都市农业园区模式有美国的“南加州农业机械园区”和荷兰的“阿尔梅勒大农场”。
城市型农业模式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田和温室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被直接建设在城市内部,充分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和市场需求。
这种模式下的都市农业能够缩短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和距离,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典型的城市型农业模式有日本的“东京都城市农业”,蔬菜等农产品在高楼大厦内生产并销售。
二、经验启示1. 科技创新国外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和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国外的都市农业能够实现高产、高效、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
温室设施的先进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市场导向都市现代农业要与城市市场需求相匹配,实现市场导向的发展。
通过调研和分析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确定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方向,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渠道。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 生态保护都市现代农业要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能够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经验及启示

日本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及启示北海道位于日本四个大岛的最北部,北纬41度到46度之间,四面濒临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太平洋。
北海道的农业在全日本处于领先地位,它是日本最大的食粮供给基地,农业产量全日本第一。
北海道的现代农业之所以如此发达,除了拥有最大最富饶的土地资源和温和的夏秋气候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北海道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才环境。
这种投资及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对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北海道现代农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数量逐年递减,但专业农户数所占比例大。
截至2005年,北海道拥有农户总数59千户,全日本有2838千户农户总数,北海道只占全日本的2.1%,但北海道专业农户数有27千户,日本有442千户专业农户,北海道的专业农户数占到了6.1%。
究其原因,北海道的农业就业者与其他县相比比较年轻,拥有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加上附近工厂较少等,所以专业农户比较多。
2005年时,以农业收入为主(50%以上)的农户占全农户的87.7%,远高于全国平均指数的38.4%。
二、北海道发展现代农业人力资本的主要经验1、广开门路,进行农业接班人的培养与扶持北海道是日本最大的农业区域,然后由于接班人不足等原因,弃农者在增加,故培养接班人成了当务之急。
北海道政府于1974年创建了一所农业大学,学费较便宜,学生学两年,寄宿制,学习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
毕业后,基本上都回乡接替父母务农,肩负着经营现代化农业的重担。
2004年道内新农业就业者达728人。
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及农村生活的关心程度的提高,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从其他产业转为务农的71人。
除了让新务农者在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接受指导外,还为他们提供务农所需要的资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援。
为了寻找和支援新务农者,1995年设立了北海道农业后继人才培训中心,在东京和大阪进行营农咨询、务农资金的贷款等的咨询。
日本构建发展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散 的小规模 经营等。 日本农业最终在这种独特的经济条件基础 上实现 了现代化 , 究其原 因, 主要是 日本政 府在 发展 现
代农业过程 中不断对农业政策进行创新和完善 , 形成 了独具特 色的现代农业政策体 系, 为农 业现代化 的实现奠定 了坚
实的基础 。因此 , 究 日本在构建现代农业政策体 系的主要做法及其对我 国的借 鉴作 用, 研 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 实意义。
221 价格 支持 日本农 产 品都 程度 不 同的受 到 了 . .
政 府 的价 格支 持 , 以大米得 到 的价格 支持 为最 。 尤 价 格 支持成 为 日本农 业保 护 的最 重要 手段 ,价 格支 持
度 。 民联合购买拖拉机 、 农 插秧机 、 联合收割机 、 育苗 设施 , 大型米 麦加 工 、 干 、 藏设 备 以及某 些灌 溉 、 烘 贮 施肥设施等 , 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 贴的数量一般 可占到全部费用的 5 % 0 左右 。④ 基础设施补贴制 度 。农 民联合建设温室和塑料大棚 、建设现代化养 猪、 养鸡 、 牛场 等 , 可 以得到 政府 的补 贴 , 贴 的 养 也 补
从 2 世纪 7 年代起, 本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进 ^ 0 0 日 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日 本农业的现代化, 主要表现为 生产全盘机 械化和栽 培科学化 , 农业机械 日益趋 向大型
化、 高性能。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 夺取了高产高收。
在 17 — 97 8 8 13 年间迅速增加 。 民从技术教育 、 农 作物 2 日本现 代农 业政策体 系的主要 内容 改良等方面的政府投资中享受到很多利益 。 尤其值得 21 日本 农地 法律 和政 策的 基本框 架 . 注意的是 , 在推广采用新农法时 , 明治政府结合近代 国民教育 的普及 , 十分重视 对农 民实行直 接或 间接 的
《现代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现代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JST)》收录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研究》
【年(卷),期】2024(30)3
【摘要】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最新公布名单显示,《现代农业研究》被列为收录检索源期刊,这是本刊首次被国外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
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7年首次建立,是在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被誉为世界六大署名检索期刊之一)的基础_上发展起来的网络版,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管
理组织。
JST检索.源期刊的遴选采取独立评选方式,不接受推荐期刊。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现代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2.《现代
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3.《现代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4.《现代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5.《现代农业研究》首次被《日本科
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考察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956-61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考察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考察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考察报告12月,我随省农委设施园艺农业技术培训团,在日本进行了21天的学习考察。
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园艺农业,保障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一、日本农业经济概况日本是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岛国,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农业人口1279万,城市人口占77.4%。
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29人,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日本资源匮乏,耕地短缺,土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和泛碱土,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
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分为北海道、关东、九州等9个农业区。
,日本人均GDP3.75万美元,农业增加值1125亿美元,占2.5%,农户平均年总收入为1000万日元,非农业收入占70%左右。
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35:60。
二、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举全国之力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比较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从农业的长期发展进程来看,现代农业主要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粗放型农业经营发展模式。
就是不计成本追加各种资源投入和盲目扩大生产来增加农产品.的产出,以此作为提高农业收入的手段。
另外就是集约型农业经营发展模式。
就是通过改进生产管理技术、更新品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来扩大农业经济收入,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逐步采用这种增长方式。
一、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同时西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基础均不尽相同,因此西方各个现代农业大国实现其农业现代化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各异。
美国、日本和法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分别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以下介绍一下美国、日本和法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美国由于国土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建立在农场的基础上。
农场制的存在充分发挥了美国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美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模式可以概括为规模化、机械化、高投入型模式。
(1)“个人农场+合伙农场+公司农场”的规模化组织形式幅员辽阔的土地资源为美国实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以农场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发挥美国地理优势,并在美国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下获得最大利润。
这种农场制为美国现代农业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一般美国农场以个人或家庭农场(Individual)、合伙农场(Partllershipfarms)和公司农场三种形式存在。
个人或家庭农场以个人或家庭成员作为农场的主要管理者和生产者,基本通过家庭内部的劳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且农场作物基本以营利为最终目的,作为商品向外出售。
农场经营权属于个人或家庭所有,农场土地则以个人所有或部分个人所有部分租赁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农业极其发达,其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农民勤劳吃苦的精神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无借鉴价值。
日本农副产品品质优良。
无论是大路货,还是新优品种,都是色泽亮丽,规格统一,令人赏心悦目。
在市场上,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包装的,没有散装,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
农产品的包装箱上都印有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姓名。
白菜有卖整箱的、一颗的,也有切成半颗或四分之一颗的,全都用塑料纸密封包装。
切开的白菜如当天卖不掉,晚上就扔掉。
辣椒有10个、也有5个一盒的,全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货架上。
萝卜、甜瓜、草莓、樱桃、番茄的漂亮外观和鲜美口味,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种优是质量优的先决条件,精明的日本农民深谙此道。
日本政府除对大米的生产和流通实行一定的干预外,对其余农产品一律放开,由农民根据农协提供的市场信息和良种自行选择栽培。
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
以稻米为例,一般每亩产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
所以日本农产品不但销路畅,而且价格优。
生产模式先进、管理细致,是日本农产品质量佳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无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能体现出日本农民“绣花”般的细心与精致。
在一些地区,实行了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草莓、番茄等,其培育管理比苗圃、花圃还要精细,就像花卉盆景展示园一样。
因此,称日本农业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并无夸大之嫌。
外在美的背后,是日本农民对农产品品质的刻意追求。
例如,在梨园,每根梨树的枝条都被绑在钢丝网上,引导其平行向四周伸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和空间。
由于坚持科学栽培,梨个大、肉嫩、味美、每只梨都在0.25千克以上。
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
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
日本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格局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
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品种,而且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极高。
日本农户没有“小而全”,只有“大而专”;不为自给自足,而是专业化分工、工厂式生产。
除了自己生产的几个品种外,其余生活所需的食品和农产品全都从市场上购买。
这样既扩大了种养规模,获得了规模效益,又促进了农户与农户、农协与农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繁荣了市场。
日本农户的生产规模都较大,一般农户全家只有2~3个劳动力,拥有土地50~70亩,个别农户达到200多亩,一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农业企业。
在日本,农民种地比较轻松,原因是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每个农户都拥有所需的农机具,如收割机、喷药施肥机,以及土地起垅机、产品清洗包装机等。
而且档次都比较高,使用起来很方便。
同时,日本农家一般还设有一个专门用于清洗、整理、加工农产品的车间。
家庭经营与农协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是日本农业生产的显著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日本农协已发展成为集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于一体的民间团体,不仅负责组织农业生产,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出售农产品等经济活动,而且还负责将政府的各种补助金分发给农户或有关团体,同时代表农民向政府行政部门反映意见,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日本农业因为农协周到的服务而得以迅速发展,日本农协也因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迅速壮大。
日本对资源保护高度重视,且卓有成效,在耕地保护方面更是这样。
在日本,耕地保护不仅体现在“量”的维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的保护上。
在日本农村,人们可以看到,所有刚翻耕过的耕作层均呈深褐色,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土质细而均匀,像海绵一样。
日本农民除了使用有机肥,也使用化肥,不过,使用的是专用复合肥。
作物品种不同,复合肥的配方也不同。
日本土质优良的另一个原因,要归功于土地的配套设施,无论种花、种菜,绝大多数农田在田垄下都埋有水管,土地干旱时打开水龙头就可灌溉;而叶面灌溉和施药则通过大棚顶端的管道喷雾。
先进的生产设施对土壤的保护和土质的优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农民以其自身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而菜农之家联合社在做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件事,联合社以村两委领办合作社为中心,引导分散的菜农趋于组织化,开展标准化生产,努力让寿光蔬菜产业跨越升级。
日本精致农业代表项目1 北海道(Hokkaido)为日本除了本州以外最大的岛,是日本的传统粮仓、食品原料基地和主要农牧业基地。
这里的小麦、牛肉、牛奶、甜菜和马铃薯产量一直居日本全国之首。
可体验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精细农业。
欧斯托领先农场——日本最大的玻璃大棚建于1999年,总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日元,年产西红柿170吨,产值7亿日元,建设第三年已开始有利润。
富田农场——第一花世界位于富良野地区,介于上富良野町及中富良野町之间;为北海道最先驱的花田之一。
农场规划180亩,是一个私家农场,目前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园内种植也由昔日以熏衣草为主,变成有多达一百五十种花卉,从每年4月花季开始,直至10月中旬,游人络绎不绝。
有五大景观花田,还有制造香水与粹取熏衣草精油的工厂,更自行研发了五花八门的熏衣草各加工制品,如富田香水、香皂、线香、沐浴球、熏衣草糖、蜂蜜、熏衣草咖啡……农场内有8个商品销售处。
2 山梨县(Yamanashi)位于日本本州中部,离东京市区约120公里。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圣地,富士山所在县,贵金属、宝石加工工艺发达,首饰加工业闻名全日本。
日本第六产业化(第六产业指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在一起的产业)的样本,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常居日本首位。
是全日本数一数二的日照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日本重要的水果生产地区,号称果树王国,葡萄、桃子和李子的产量居日本之首且品质最优。
甲府市胜沼町——葡萄乡葡萄酒产量约占日本的三分之一,“甲府葡萄酒”美誉全日本。
主要产地为甲府盆地东部的笛吹川地区、特别是以胜沼町为中心,这里是日本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葡萄产区。
许多葡萄园成为种植、观光两用园。
这里的葡萄园几乎都是藤架式栽培,葡萄藤像是粗壮的树,每棵距十公尺之远,种植的大多是一种名为甲州的粉红色葡萄。
一宫町——桃乡日本桃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农户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
桃园多分布在山地的缓坡地带。
大部分农户参加农民协会农户生产的桃果采摘后经初步筛选送到农协的选果场。
3 青森县(Aomori City)位于日本本州岛最北端,位于东京以北500公里。
日本屈指可数的食品宝库,日本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方之一,日本的长寿县之一。
是富士苹果的发源地,苹果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一个苹果能卖100元人民币以上。
津轻地区出产大米和苹果,南部地区以蔬菜种植和畜产业为主。
青森温泉也多,有些温泉提供苹果泡汤。
片山苹果园号称日本唯一通过欧洲零售业公会对农产品进行严格认证的果园。
一棵苹果树只留40~50个果子,果农每天要“转球”,让阳光均匀照射苹果;收获后,按5个标准分等;一摘下来立刻保存在0度的冷库,运输过程温度控制在2度。
青森县富士苹果种植园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园,园主是青森县弘前市北津轻郡苹果种植大户成田束敏。
80亩苹果树,最高亩产8吨,比青森县苹果均产高2~3倍,年收入纯利200万元人民币。
1亩果园仅基础设施投入就达6万元人民币,但当地政府在果园初创时补贴了其投入的85%,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种植户选择生态种植方式,保护好环境。
葛西幸男的苹果园葛西幸男是苹果“土专家”,从事了35年的苹果种植和生产管理,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
片山苹果园号称日本唯一通过欧洲零售业公会对农产品进行严格认证的果园。
一棵苹果树只留40~50个果子,果农每天要“转球”,让阳光均匀照射苹果;收获后,按5个标准分等;一摘下来立刻保存在0度的冷库,运输过程温度控制在2度。
青森县富士苹果种植园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园,园主是青森县弘前市北津轻郡苹果种植大户成田束敏。
80亩苹果树,最高亩产8吨,比青森县苹果均产高2~3倍,年收入纯利200万元人民币。
1亩果园仅基础设施投入就达6万元人民币,但当地政府在果园初创时补贴了其投入的85%,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种植户选择生态种植方式,保护好环境。
葛西幸男的苹果园葛西幸男是苹果“土专家”,从事了35年的苹果种植和生产管理,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
自2002年后,他先后四次到过陕西的延安、铜川、洛川和白水等苹果基地县授课和示范。
其果园的特点是高高大大“乔化种植”和精益求精的园艺化管理。
齐藤三郎的果园津轻市果农,特点是“矮化种植”,即通过新的密植方式扩大行距、加密株距并控制树高,为的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既适应苹果生产者老龄化需要又能提高产量。
青森县田馆舍村艺术稻田一个2000多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古村,1993年为振兴农业,利用不同颜色、品种的水稻在15000平方米的田地上种出惊人的艺术作品;年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带动了稻田艺术在日本各县的蔓延。
每年4月艺术家设计图案,在不同区域做上记号,村民协作运用不同品种的稻子播种,5月开始稻田不断生长,图案逐渐显现,每年7月是最佳观赏季。
4 鸟取县(Tottori )位于日本列岛本岛的西端,是全日本人口最少的县。
日本梨果的主要产地之一,因盛产“二十世纪梨”和“富有柿”而闻名于日本,二十世纪梨的产量位居全日本第一位,也是著名漫画柯南侦探和鬼太郎的家乡。
汤梨滨町:町名取自本地的特色“温泉”、“二十世纪梨”、“砂滨”(砂滩),合为“汤梨滨”。
鸟取花回廊地处鸟取县西伯郡南部町,是日本最大的花卉主题公园。
建于大山山脚下,占地面积750亩。
仓吉市20世纪梨纪念馆是日本人的骄傲,这是日本唯一以梨为主题的展览馆。
馆方以一株74岁的老梨树为标本,开展梨的故事,现场陈列世界300个梨品种,日本占了70种。
另设计有3D动画,让游客看20世纪梨的发展过程。
游客还可以到附近的梨园采梨,产季到11月初。
5 栃木县(Tochigi)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为关东地区最大的县。
农业比较发达,呈远郊农业的特征,草莓与韭菜等的产量位居日本首位,草莓产量连续40多年位日本第一,被誉为“草莓王国”。
农产品主要销往栃木县内及日本首都地区,优质草莓及梨等同时也出口海外。
栃木县草莓种植园上野忠男是栃木县河内郡鹿沼市上三川町三村的草莓种植园主,已种植草莓40年,部分产品特供日本天皇。
他同时也是当地“地力保全研究会”副会长,由此可见当地种植户们对土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之强。
他种的草莓品种是自己研发的,草莓种植季节可从上年10月份持续到第二年5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