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与路径。
一、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政府应鼓励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加大研究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将现代农业技术引入到农田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农产品储存和运输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此外,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业物流,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政府应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村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五、加强农业生态保护。
农业现代化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政府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六、加强农业合作与国际交流。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政府应加强农业合作与国际交流,引进国际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促进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提升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七、加强农业政策支持。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政策保障。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方案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方案一. 调研目的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农业也逐步从传统落后的方式转向现代化、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模式,这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如何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
二. 调研内容1. 现代农业概念了解现代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了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和联系。
2. 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调查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等,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如科技进步、优惠政策、市场需求等。
3. 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效了解现代农业建设的实际效果,包括农业生产效益、农民收入、耕地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现代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4. 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调查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开发、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挑战,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保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5.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通过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包括政策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
三. 调研方法1. 现场调查前往一线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
可以选择一些现代化农场或者农业合作社进行访谈,包括业主、农民工作人员等人员,了解他们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收集相关的实证数据。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向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者进行调查,收集他们的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态度和情况,了解他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和期望,并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更好地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问题和建议。
3.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家访谈,在他们的帮助下,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发展瓶颈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选择,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深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推行了农村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农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农村农业进一步推进了现代化转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持续增长。
第四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的绿色农业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推行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选择。
首先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科技水平较低,需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其次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再次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包括农田水利、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条件。
最后是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
总之,中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初步现代化、深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和绿色农业发展等几个阶段,并采取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战略选择。
这些阶段和战略选择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指导和支持,推动了农村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战略规划,才能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向前发展。
本文将就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展开讨论。
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加强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主要以小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效益低。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走向农业产业化,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应加强农业灌溉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抗涝能力;加强农业用电设施建设,提高电力供应质量,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四、提升农业人才培养水平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应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农业院校与农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懂农业、能创新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严重,农产品供给过剩,农业加工业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应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村产业链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
七、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应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路与目标定位

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路与目标定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现代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科技的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收入的提高等方面,探讨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路与目标定位。
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应加强土地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应注重土地权属制度的改革,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鼓励农民参与土地经营。
二、农业科技的创新农业科技的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导科技成果向农业转化。
同时,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的自动化水平。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要点。
通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逐步实现农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估,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五、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完善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六、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前提。
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七、农产品市场化经营农产品市场化经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
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战略选择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战略选择1.加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加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培育出一批高效、低耗、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竞争力。
2.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的良性循环体系,推动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的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
建设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升农村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草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土地、水、气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农业生产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5.支持农民转型创业和就业。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农民转型创业和就业,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
6.加强农业农村综合。
推进农业农村综合,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的自由化和市场化。
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制度,提高农民的发展包容性和参与感。
总之,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战略选择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化为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资源环境保护为前提,创新创业为途径,综合为支持,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引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
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加强培训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结构优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要发展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率和利用率,改善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田保护,合理规划农田利用,保障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手段。
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机化水平。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农机操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
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
同时,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七、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二、宏观环境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需要在国内宏观环境的支持下进行推进。
目前,我国农民数量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这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此外,我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技术创新与科技支持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包括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低效、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通过研发先进的农业科技,如机械化种植、智能化管理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需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主要依靠天然资源和传统农业知识进行生产,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也不稳定。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需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市场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经济繁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之一。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七、保障农民权益和生活改善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农民的权益和生活改善。
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提升农民技能,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农业结构优化度 Optimized of agriclutural structure
农业就业占总就业的百分比 /%
指标性质 Index properties
373 3 111 599 564 391
1 960 8 036 2 962 7 360 6 080 7 390 6 444 6 876 7 097 3 771 6 233 5 807 3 040 5 057 3 725 3 191 4 984 3 149 2 725 4 278 2 391
1. 9 10. 13 3. 83 4. 91 6. 08 4. 05 1. 15 1. 95 3. 98 0. 58 0. 52 0. 87 1. 77 1. 68 1. 85 2. 18 0. 11 0. 47 1. 05 0. 49 0. 1
农产品贸易总额
占农业 GDP 农业
综合指标
比重 Trade share 就业率 / %
排名
Composite
of total Agricultural
Ranking
index
agricul
澳大利亚 荷兰
加拿大 新西兰
丹麦 爱尔兰
美国 法国 英国 阿根廷 韩国 日本 西班牙 意大利 以色列 波兰 中国 巴西 泰国 印尼 印度
人均耕地面积 / ( hm2 ·人 - 1 ) 灌溉率( 灌溉地占作物用地的百分比) /%
单位可耕地化肥消耗量 / ( kg·hm - 2 ) 单位耕地拥有的拖拉机数量/ ( 台·100 -2·hm -2)
单位劳动力的农业增加值 /( 元·人 -1 ) 每公顷谷物产量 / ( kg·hm - 2 )
( 1) 农业规模经营 Agricultural scale ( 2) 农业水利化 Agriclutural irrigation ( 3) 农业化学化 Agriclutural fetilization ( 4) 农业机械化 Agriclutural mechanization ( 5) 农业劳动生产率 Agriclu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 6) 农业土地生产率 Agriclutural land productivity ( 7) 农业开放度 Agriclutural openness
詹慧龙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业发展与投资研究所,北京 100125)
摘要: 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世界排位,作出我国尚处于现代农业发展起 步阶段的总体判断。运用指标评价法,对我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农业 的有关特征,将我国划分为 5 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分析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综 合各种因素,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强化五大支撑、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 5. 4 47. 2 54. 7 20. 3 24. 9 45. 4 0. 7 35. 4 4. 4 26. 6 13. 3 32. 7
46. 5 428. 6 54. 9 570. 4 139. 3 530. 8 110. 1 222. 1 314. 1 29. 5 431. 7 306. 6 160. 5 181. 9 259. 8 114 257. 8 120. 1 103. 9 132. 1 104. 4
表 1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排名 Tab. 1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degree in the world ranking
国家 Country
人均耕地 面积 / hm2
Arable land per capita
可耕地化肥消耗量 耕地拥有的
灌溉率 / ( kg·hm - 2)
64 1 641 160 507 540 1 360 273 685 877 108 1 239 4 588 689 2 031 718 1 025
65 137 144 45 141
27 058 39 358 38 509 27 660 37 443 23 318 36 863 40 521 26 897 9 311 9 996 26 557 19 132 21 553 9 636 1 408
2. 49 0. 06 1. 46 0. 38 0. 42 0. 29 0. 6 0. 31 0. 1 0. 74 0. 03 0. 03 0. 33 0. 14 0. 05 0. 35 0. 11 0. 33 0. 24 0. 1 0. 15
5. 1 59. 9 1. 5 8. 5 19. 6 37. 8 12. 7 13. 3
拖拉机数量
/%
Lrrigation
Fertilizer
/ ( 台·10 - 2hm - 2)
consumption
Tractors of
rate
of arable land
arable land
单位劳动力 的农业增加
值 /美元 Agricultural added value
per labor
每公顷 谷物产量 / ( kg·hm -2) Cereal production per hectare
第一步,测算现代农业单项指标实现程度:
第5 期
詹慧龙: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1069·
表 2 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Tab. 2 Modern agricultur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riteria
指标 Index
指标含义 Indicators
标准 Criteria
收稿日期: 2010 - 08 - 16 基金项目: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 TA - 7306) 作者简介: 詹慧龙( 1968—) ,男,江西广丰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 牧兽医系兽医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校团委副书记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等 职; 2000 年 9 月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3 年 7 月分配至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工作,2004 年任项目二 处处长; 2006 年调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为农业发展与投资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发展与政策、农业 经济与管理等。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 2 项,主持国家级课题子课题 3 项,主持亚行课题 1 项( 112 万美元) ,参与主持省 部级课题 5 项,主持司局级课题 12 项; 主编并公开出版专著 5 部,副主编及参编 10 部,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 获省部级 科研成果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6 项、省部级学会( 协会) 奖多项。
·1068·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第 32 卷
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研究战略问题,首要的是明确方位,其后才是研究未来走向,提出相应措施。所谓方位,即事物所处 的现实坐标。 1. 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排序
参考已有的研究,并考虑数据可获得性,选取农业规模经营、农业水利化程度、农业化学化程度、农 业机械化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农业开放度和农业结构优化度等 8 项指标作为现代 农业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运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对 2008 年全世界 148 个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新西兰、丹麦、爱尔兰、美国、法国、英国的现代农业综合 水平最强,位居世界前茅; 东亚的韩国和日本的现代农业综合水平分别位于全世界的第 21 位和第 25 位,而就此 8 项指标比较,我国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处于世界第 62 位( 表 1) 。
1. 04 7
1. 02 8
0. 85 9
0. 45 21
0. 45 21
0. 41 25
0. 41 25
0. 4 27
0. 32 34
0. 01 61
0
62
- 0. 02 66
- 0. 18 85
- 0. 21 88
- 0. 37 106
1. 2 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 在对 148 个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排序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假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排
名前 30 位的国家属于现代农业发展同类型国家,并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 的标准可以近似等于这 30 个国家现代农业各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表 2) 。
将现代农业单项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可确定现代农业单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并根据现 代农业各单项指标实现程度的算术平均值确定现代农业综合水平实现程度,其步骤和计算公式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32( 5) : 1067 - 1074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http: / / xuebao. jxau. edu. cn E - mail: ndxb7775@ sina. com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关键词: 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 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2286( 2010) 05 - 1067 - 08
Strategy Research o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AN Hui-long
(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 In comparison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the level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estimated in the world ranking,which shows that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its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regions are evaluated with Index Evaluation Method. On this basi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e,all provinces of China a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which need different strategic ideas and paths to realiz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By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griculture,five majo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