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基础编程作业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的什么特性?A. 物理特性B. 化学特性C. 生物特性D. 经济特性答案:A2.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哪一种?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3. 地球的外核主要由什么物质构成?A. 铁B. 硅C. 氧D. 氢答案:A4. 地球磁场的产生主要与地球内部的哪个部分有关?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答案:C5. 地球物理学中,用于探测地下结构的技术是?A. 遥感技术B. 重力测量C. 地震勘探D. 地磁测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6.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地震学B. 气象学C. 地热学D. 地磁学答案:ACD7. 以下哪些是地球物理学中常用的勘探方法?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遥感勘探答案:ABC8.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A. 岩石类型B. 温度C. 压力D. 湿度答案:ABC9. 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B. 预测地震C. 寻找矿产资源D. 研究气候变化答案:ABC10.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是地球磁场的异常现象?A. 磁偏角B. 磁倾角C. 磁极漂移D. 磁暴答案:A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物理学中的“三极”指的是地壳、地幔和______。
答案:内核12.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波是唯一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波。
答案:纵波13.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______测量来研究地球的重力场。
答案:重力测量14.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是研究地球磁场变化的学科。
答案:地磁学15. 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______。
答案:地震预测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地震波的类型及其传播特点。
答案: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地球物理学基础答案版

地球物理学基础(2010) 作业011、通过这两次课对地球物理学的介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地球物理的认识和看法(如什么是地球物理,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等)。
结合原来专业、现在专业,谈谈地球物理将在你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答: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地面形状的大地测量学,研究海洋运动的海洋物理学,研究低空的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际空间的空间物理学,研究地球本体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一些小分支如火山学、冰川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
狭义的地球物理一般指固体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包括地震学、地球电磁学与古地磁、重力学、地球动力学等。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震学(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势能场(重力场、电磁场)、地热流等方法。
地球物理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应用于防灾减灾、资源能源探测、考古、工程建设、国防安全等各个领域。
2、查资料:估算1)地球每秒所释放的能量;2)全世界以及中国总的电力装机容量;3)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或评价答:1)、参考HN Pollack, SJ Hurter, JR Johnson. Heat Flow from the Earth's Interior: Analysis of the Global Data Set. Reviews of Geophysics,1993. 的文章中给出的全球热流值,海洋和大陆平均大地热流值为102±2.2 mWm-2和65±1.6mWm-2,计算得到全球总的热流损失为44.2*1012W。
2)、中国总的电力装机容量在2009年约为9亿千瓦时,全球总的电力装机大概为30亿千瓦时。
3)、地球释放的能量要远大于装机容量,地热是一个庞大的能源来源,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将会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3、试画出几种断层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受力情况答:正断层:地层两侧受到水平拉伸力,上下面受到挤压力,一般的情况是,在水平拉伸力和垂向挤压力的作用下,下盘上升,上盘下降。
中学编程基础练习题集及答案

中学编程基础练习题集及答案1. 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要求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处理除数为0的情况。
答案:```pythondef calculator():operator = input("请选择运算符(+、-、*、/):")while operator not in ['+', '-', '*', '/']:operator = input("输入错误,请重新选择运算符(+、-、*、/):")num1 = float(input("请输入第一个数:"))num2 = float(input("请输入第二个数:"))if operator == '+':result = num1 + num2elif operator == '-':result = num1 - num2elif operator == '*':result = num1 * num2else:if num2 == 0:print("除数不能为0")returnresult = num1 / num2print("计算结果:", result)calculator()```2. 编写一个程序,接受用户输入的一个整数n,计算并输出1到n 的所有整数的平方。
答案:```pythondef square_numbers():n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n:"))for i in range(1, n + 1):print(i, "的平方为:", i ** 2)square_numbers()```3. 编写一个程序,接受用户输入的一个字符串,判断该字符串是否为回文。
地球物理勘探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1、动校正时如果速度取小了所产生的后果是校正不足。
(错)2、Dix公式主要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正确)3、偏移处理后的最终成果显示在深度域则为深度偏移。
(正确)4、侧面反射波可以用二维深度偏移的处理方法加以消除。
(错)5、Widess 模型是用于讨论横向分辨率的一种典型模型。
(错)6、闭合就是正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界面的铅垂深度相等。
(错)7、用反射波的t0 时间与叠加速度计算的深度就是界面的法线深度。
(错)8、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
(正确)9、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错)10、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
(错)11、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
(正确)12、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
(错)13、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错)14、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的速度不相等(对)15、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
(正确)16、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错)17、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振动图获取。
(错)18、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面埋藏深度或t0 时间的增大而变陡(错误) 19 、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称为纵测线(正确)20、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勘探、测井(正确)21、把追踪对比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含义的过程称为层位标定。
(正确 )22、速度的倒数通常称之为慢度(正确)23 、实现层位标定的基本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 VSP 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三种。
(正确)24、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正确)25瑞雷面波的振幅随深度增加呈线性衰减(错误)26.简单线性组合只能压制沿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 ,而不能压制垂直或斜交与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
(正确)27.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错误)28.静校正参数来源于低降速带的测定。
地球物理反演作业题目

地球物理反演作业题目摘要:1.引言2.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设计目标3.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内容设置4.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设计方法5.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实际应用案例6.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效果评估与优化7.结论正文:【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利用动画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地理科普教育,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设计案例,以供参考。
【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设计目标】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内容设置】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科学、气象学、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方面。
例如,可以设置地球的构造、气象现象、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等主题。
【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设计方法】在设计地理科普动画课程时,应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可以采用故事情节、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也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以“地球的构造”为主题的地理科普动画课程。
通过动画,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等知识。
同时,动画中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地球的构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地理科普动画课程的效果评估与优化】在课程结束后,我们需要对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对课程进行优化,提高课程的质量。
【结论】地理科普动画课程是一种有效的地理教育方式。
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013秋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讲解1-4

4、 经验公式 Log10(E)=4.8+1.5Ms (Gutenburg, 1956) 已知 Ms1-Ms2=0.5 所以有 log10(E1)-log10(E2)=1.5*0.5=0.75 E1/E2=5.6234
5、
6、
7、(附加题)
8、(附加题) 见板书
4 3 4 3 sin d 0
2
I
dI
2R sin d 2R
0
2 mR 2 3
K=
2
= 0.67
(C)将地球看成由地幔和地核两层组成,厚度均等于地球半径一半,地核的密度是地幔的 3 倍,原理同(a),只不过要分段积分,可得
17
K=
2
= 50 = 0.34,与题目所给的相差 0.01
8、三维波动方程的推导 1)X方向的作用力
(x,y,z) (u,v,w)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代入应力-应变关 系,并整理得
三维波动方程可以得到两种形式的波动 A、纵波波动方程 同理,可得y、z方向的运动方程
B、横波波动方程
其中:
作业02
1、翻译略 2、各向同性:介质中所有方向的参数都相等,称该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各向异性:介质中不同方向的参数不相等,称该介质是各向异性的。 地震波:地震产生的振动在地球内部中传递,形成地震波。一般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宽频带地震仪:宽频带数字地震仪(broad band digital seismograph)主要由拾震系 统、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系统、时间服务系统和电源系统组成。具传统的用于记录 远震以进行全球地震学研究的中长周期地震仪和用于记录近震与地方震以进行区域 性地震学研究的短周期地震仪的功能于一身,并具有动态范围大、记录易储存和易 联机分析等优点,是新一代地震仪。 品质因子:品质因子Q是描述岩石弹性的重要参数,也是指示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 志之一。常用品质因数Q及其倒数Q-1来度量衰减。表征了地球作为传输地震波介质 的品质,称为地球介质的品质因子。能描述介质对地震能量的吸收和散射。 3、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 方向垂直,瑞利波的质点运动轨迹是沿着传播方向逆时针转的直立椭圆,洛夫波 的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传播方向,并且位于介质表面。
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

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磁法勘探习题与解答(共8题)1、什么是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解答:地磁场T是矢量,研究中令x轴指向地理北,y轴指向地理东,z 轴铅直向下。
地磁场T 分解为:北向分量为X,东向分量为Y,铅直分量为Z。
T在xoy面内的投影为水平分量H,H的方向即磁北方向,H与x的夹角(即磁北与地理北的夹角)为磁偏角D(东偏为正),T与H的夹角为磁倾角I(下倾为正)。
X、Y、Z,H、D、I,T统称为地磁要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
图1-1 地磁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各要素间以及与总场的关系如下:T2?H2?Z2?X2?Y2?Z2,X?HcosD,Y?H?sinDH?T?cosI,Z?T?sinI,tanI?Z/H,I?arctaZn(H/ tanD?Y/X,D?arctaYn(X/2、地磁场随时间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解答:地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地球内部场源缓慢变化引起的长期变化;(2)地球外部场源引起的短期变化。
其中长期变化有以下两个特点:磁矩减弱:地心偶极子磁矩正在衰减,导致地磁场强度衰减(速率约为10~20nT/a)。
磁场漂移:非偶极子的场正在向西漂移。
(且是全球性的,但快慢不同,平均约0.2o/a)。
短期变化有以下两个特点:平静变化:按一定的周期连续出现,平缓而有规律,称为平静变化。
地磁场的平静变化主要指地磁日变。
扰动变化:偶然发生、短暂而复杂、强弱不定、持续一定的时间后就消失,称为扰动变化。
地磁场的扰动变化又分为磁暴和地磁脉动两类。
3、地磁场随空间、时间变化的特征,对磁法勘探有何意义?解答:在实际磁法勘探中,一般工作周期较短,主要关心的是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即地磁日变化、磁暴以及地磁脉动。
在高精度磁测中,地磁日变化是一种严重干扰,一般在地面磁测、航空磁测过程中设有专用仪器进行地磁日变观测,以便进行相应的校正,称为日变改正。
2017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6及参考答案

1.参考椭球-reference ellipsoid地球椭率-earth ellipticity地形校正-terrain correction自由空气异常-free-air anomalysemi-diurnal tide-半日潮进动-precession颤动-wobble geoid-大地水准面Chandler wobble-钱德勒摆动solid tide-固体潮A simple way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the marine tide might be to fix a stake to the sea-bottom at a suitably sheltered location and to record continuously the measured water level(assuming that confusion introduced by wave motion can be eliminated or taken into account).The observed amplitude of the marine tide,defined by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ee water surface,is found to be about70%of the theoretical value.The difference is explained by the elasticity of the Earth.The tidal de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a redistribution of mass,which modifies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of the Earth and augments the elevation of the free surface.This is partially counteracted by a bodily tide in the solid Earth,which deforms elastically in response to the attraction of the Sun and Moon.The free water surface is raised by the tidal attraction,but the sea-bottom in which the measuring rod is implanted is also raised.The measured tid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rine tide and the bodily Earth-tide.测量海洋潮汐高度的一个简单方法大概就是在海底一个适宜的受保护的位置固定一个桩来连续地记录测量地水位(假设由波浪运动引起地误差可以被消除或考虑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地球物理学基础编程作业
1、编程计算均匀球模型在地面产生的重力异常,探讨球的半径、埋深及密度差对重力异常的影响,画出重力异常的剖面图和平面等值线图,讨论其重力异常的特征。
2、编程计算,将均匀球模型换成水平无限长细线模型,探讨埋深对重力异常的影响,画出重力异常的剖面图和平面等值线图,讨论其重力异常的特征。
要求:1、本次作业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计10分,考试当天提交;
2、提交打印文档(包含自己设置的输入数据、图形、分析过程以及附上
源程序),并将源程序电子文档发给助教(通过邮箱、QQ均可);
3、编程语言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