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儋州民俗文化
儋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儋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儋州市花鼓戏花鼓戏是儋州市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起源于儋州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花鼓戏是由鼓点和唱腔相结合,通过演员们的表演,来展示出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情感。
花鼓戏的演出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对唱的形式,也有群体演出的形式。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通过唱、念、说、打、做等多种表现手法,来诠释剧情和人物性格,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花鼓戏的表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历史故事,也有现代题材。
演员们在表演中通过唱腔、动作和表情等,来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气质。
花鼓戏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有些节目富有幽默感,有些节目则充满了悲壮感,充分展现出儋州市的文化特色和民间风情。
花鼓戏已经成为了儋州市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演出,还在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儋州市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花鼓戏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儋州市渔歌渔歌是儋州市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是儋州市人民在捕鱼和海上生活中创作的,具有着浓厚的海洋和渔村文化氛围。
渔歌的歌词多为古朴、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渔民们对海洋和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渔歌的演唱方式多样,既有独唱,也有对唱、群唱等形式。
在演唱过程中,演员们通过声音的起伏和抒情的表达,来表现出渔民们在大海上挣扎求生的艰辛和不屈的精神。
渔歌的曲调优美动人,歌词朴实真挚,充分展现了儋州市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精神风貌。
渔歌已经成为了儋州市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演唱,还在渔村和海岛等地方保持着浓厚的人气。
通过渔歌的传承和发展,儋州市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得渔歌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儋州市龙舟赛龙舟赛是儋州市的一种传统赛事,起源于古代的龙舟文化,见证着儋州市人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儋州风俗调声作文

儋州风俗调声作文
儋州的风俗调声,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作为一个在这里长大的儋州孩子,我对家乡的这种特色民俗可是了熟透彻。
从小就听着父老乡亲们在田间地头、菜园子里声吆喝,那悠扬婉转、富有节奏感的调门儿可不仅仅是在劳作,更像是在吟诵一曲优美的田园诗。
每逢节假日,家家户户就会你唱罢我登场,大伙儿相互着祝福的吉语,把喜气洋溢的心情传递开来。
儋州的声文化,可不只是一种发声方式那么简单。
它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
比如声的高低起伏,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顺应自然的谦逊态度;而丰富的技巧变化,则彰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我总觉得,这份源远流长的民间智慧和艺术瑰宝,是儋州人宝贵的文化瑰宝。
它就像一面古镜,映射出这片热土孕育的质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人文精神。
所以啊,我常怀着自豪和虔诚的心情,去倾听家乡这动人心弦的声咏叹调。
儋州介绍-儋州简介PPT(经典版)

儋州
儋州文化底蕴深厚。 公元1097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传 播中原文化,留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书 院;地方特色文化发达,有调声、山歌、诗词、楹 联等,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先后荣获“中国民间 文化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 “中国书法之乡”的称号。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儋州城市概况
下辖地区:16个镇;地理位置:中国华南,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面 积:3400平方公里; 人 口:95.51万;地区生产总值:322.97亿元。
2、城市概况
儋州
儋州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海、江、河、湖、泉”。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3℃,年均降 雨量1800—2000毫米。
儋州城市介绍
优
秀
旅
游
城
市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儋州历史悠久。西汉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置儋 耳郡,是海南最早设置行 政建制的地区;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 称儋州,1912年改为儋县;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 儋州撤县改市(县级市)。
剪堆
剪堆,村里有人嫁娶,家里总会分到煎堆,是 童年是对于嫁娶和甜蜜的味道的代表。
味道口感与北方的麻团相似,整体口感较麻团 会厚重一些。
谢谢大家
4
美食文化
米烂
米烂,海南儋州的一种米粉,其形状较粉丝粗 些,较海南粉丝些。一般配以虾米、花生、酸 菜、芹菜、叉烧或牛肉干等材料,加上调味料, 搅拌均匀而食用。是大多数的儋州人早餐的不 二首选。
新英炒粉
儋州市旅游攻略

儋州市旅游攻略儋州市位于海南岛东部,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的南海观音圣地所在地,也是海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
儋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目的地。
下面将为您介绍儋州市的旅游攻略。
儋州市的自然景观儋州市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市内有众多美丽的海滩,如洋浦湾、光坡湾等,适合游客休闲度假。
此外,儋州市还有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可以进行徒步探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文化历史之旅儋州市是海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前往儋州市博物馆、海南黎苗文化博物院等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渊源,感受海南独特的文化底蕴。
此外,儋州市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民居可以参观,如南山寺、白鹿洞书院等。
美食体验儋州市是一个美食之城,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和特色小吃。
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如海鲜大餐、海南鸡饭等,满足味蕾的享受。
此外,当地的特色小吃也不容错过,如椰子饭、椰汁糯米饭等,让您感受海南特有的美食文化。
休闲娱乐除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儋州市还有许多休闲娱乐项目供游客体验。
游客可以选择在海滩上沐浴阳光,尽情享受海岛度假的惬意;也可以参加水上活动,如冲浪、帆板等,感受海洋的浪漫。
此外,儋州市还有温泉养生会所,提供舒适的温泉浴和按摩理疗,让您放松身心,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
总结儋州市作为海南省的重要旅游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活动,适合各类游客前来体验。
无论您是热爱自然风光、文化历史、美食还是休闲娱乐,儋州市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希望以上的旅游攻略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儋州市,规划一次愉快的旅程。
儋州的饮食文化和文化特点总结

儋州的饮食文化和文化特点总结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
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
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
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
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
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孰厚粗犷,古风犹存。
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儋州人喜爱唱歌。
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
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
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
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
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儋州山青水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儋州市的森林资源居全省首位,拥有森林面积1万公顷。
珍稀树种资源更是首屈一指,仅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就保存有上千个珍贵树种。
儋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的东坡书院、热带植物园、蓝洋温泉、光村银滩,还有一批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儋州方言繁杂,有客家话、粤语、军话、村话、临高话、黎话等方言,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色,也展现了与东部迥异的民俗风情。
近年来,儋州市曾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示范市”。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讲解词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讲解词1. 引言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哎呀,今天的天气真不错,阳光明媚,微风徐徐,简直是个游玩的好时光。
说到东坡,大家一定会想到那个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吧!没错,咱们今天就要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一下这位文人雅士留下的文化魅力。
准备好了吗?那咱们就开始吧!2. 东坡文化的背景2.1 苏东坡的传奇人生首先,得给大家科普一下苏东坡。
他可是个传奇人物,诗人、书法家、画家,还有当过官的哦!从小就聪明过人,读书时就像吃了菠菜一样,脑袋瓜子长得飞快。
他的生活可谓是跌宕起伏,历经磨难却从不气馁。
你看,谁说“人生如梦”?东坡大人活得就像一场戏,时而悲情,时而欢乐。
2.2 东坡文化的影响说到东坡,当然不能忽视他的文化影响。
东坡文化可谓是儋州的一张名片,散发着浓浓的文人气息。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绘画,东坡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感觉。
他那种洒脱和豁达,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他的诗词,还能领略到他那份独特的人生哲学,简直是一种享受啊!3. 旅游区的亮点3.1 东坡书院来到旅游区,咱们得先去东坡书院。
这里可是东坡文化的发源地,走进书院,就仿佛能听见东坡吟诵的声音。
墙上挂着他的书法作品,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站在这里,真有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书院里还时常举办一些书法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
3.2 东坡广场接下来,咱们要去东坡广场。
广场的设计可是别具一格,周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真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在这里,大家可以悠闲地散步,或者找个长椅坐下来,感受一下东坡留下的文化气息。
偶尔有小朋友在这里嬉戏打闹,真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啊!如果运气好,还能碰上文艺青年们在广场上吟诗作对,生动得很呢。
4. 结尾好啦,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咱们的行程就要结束了。
在这里,不仅领略到了东坡文化的深厚,还感受到了儋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儋州文化 (1)

1、儋州调声 2、儋州美食
3、儋州景点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
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
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 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 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 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
是中国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东坡先生传播的东坡肉
兰洋的莲花寺
兰洋温泉
来啊,快活啊,一起来泡温泉啊
温馨的宾馆
龙门客栈的夕阳西下
美丽的儋州风景儋州文化不仅仅是这些图片,你 若想来看看,我愿带你逛逛(๑• . •๑)
儋州调声比赛Leabharlann 际化中和月饼米 烂
白膜片
豆腐花
位于海南岛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 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候是儋州府所在地,弯弯曲 曲的村街,全用青石板铺成,古 庙古寺石碑随处可见。古老的东 坡书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东坡 书院坐落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宋 哲宗亲政,再度起用新党。苏轼先 被贬黄州,行至途中,又接诰命被 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再贬海 南儋州
记忆中的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

记忆中的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儋州人来说,不会说儋州话真的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不过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我出生的小镇虽然是处于儋州地域,但是因为靠近临高,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临高话,还夹杂着说客家话,这也导致了我直到去那大镇(儋州市政府所在地)读书才开始真正接触儋州话,学会那么一点儋州话。
但我开始知道调声的时候,是我还在小学的时候,而调声又是用儋州话来唱的,跟我之前说的有点矛盾?其实不然,往后看便知。
说到儋州调声,不是海南人甚至不是儋州人都会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作为2006年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儋州调声来说,过了十多年知名度还这么低,感觉有点凉凉,但对于儋州人来说还是很自豪的。
先来官方点简要介绍一下儋州调声:儋州调声是从儋州民歌活动中演变过来的。
它最初产生在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北部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
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
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中国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通俗点说就是男女分两队手牵着手,用儋州话对唱情歌山歌。
男女调声儋州调声在我记忆中最早出现是在我小学的时候,据说是为了弘扬儋州调声艺术,当时整个儋州市每到中秋节都会在体育广场举办隆重的儋州调声艺术节,真的是非常隆重。
当时有几十只调声队伍聚集在体育广场,有从下面各镇来的群众队伍,还有儋州各个中学高中生队伍,好不热闹(当时还小不知道,还是看当时的录像才知道的)。
记忆最深刻的不知道是零几年了,就记得那年中秋节在国庆的假期中,我和表姑还有几个住在我家附近的朋友一块走路去体育广场(距离我家大概3、4公里)说是去看调声。
当时大家一块走过去,到了体育广场后一点也不觉得累,就是喜欢凑热闹。
走到体育广场后,那时体育广场门口已经挺慢了车,人山人海,天空各种有绳绑着的大气球,气球还挂着各种带字的竖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尤其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课程的评价最终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来评定。评价时既要注重对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艺术的最终结果,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变化和发展。
校本课程开课纲要
2013-2014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感知儋州民俗文化
开课人:
xxx
课题负责人:
邮箱:
联系电话:
招生对象:
初二学生
招生人数:
35
上课地点:
一号楼13班
招生简介
本课程招收对象为初二的学生,结合儋州文化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他在学习中获得对儋州文化的感性认识,更深刻地了解儋州山歌及调声等民俗文化,使他们可以辩证的看待儋州文化,从中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民俗文化的鉴赏力,吸取其中精华,摒弃不良内容,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评审意见
第三周:了解儋州的民俗风情(10月31号)
第四周:儋州的民俗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第五周:欣赏儋州的民俗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六周:诵读鉴赏儋州的文人诗词及特色
第七周:了解儋州山歌起源及发展
第八周:鉴赏儋州山歌《孝顺》
第九周:鉴赏儋州山歌《打工妹》
第十周:鉴赏儋州山歌《泥水工》
第十一周:了解儋州调声起源、发展及特色
课时计划
每周四第8节,共16学时。
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儋州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现存有的表现形式。
2、让学生感受到儋州民俗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3、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鉴赏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课程内容
第一周:认识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10月17号)
第二周:认识海南各地的民俗文化(10月24)
第十二周:鉴赏儋州调声(一)
第十三周:鉴赏儋州调声(二)
第十四周:鉴赏儋州调声(三)
第十五周:欣赏海南儋州欢乐节表演
第十六周:测试,总结。
课程实施
1、关注学生的爱好、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记忆。
3、重视对学生诵读能力和赏析能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