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合集下载

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

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

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三章聚苯乙烯珠粒制备的影响因素第四章EPS的性能及用途第一章概述1.1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介绍聚苯乙烯(PS)包括普通聚苯乙烯(GP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及间规聚苯乙烯(SPS)。

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无色透亮的热塑性塑料,质地硬而脆,无色透亮,可以和多种染料混合产生分歧的色彩。

聚苯乙烯大份子链的侧基为苯环,大体积侧基为苯环的无规排列决意了聚苯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透亮度高,刚度大,玻璃化温度高,性脆等。

其玻璃化温度80~90℃,非晶态密度1.04~1.06克/厘米3,晶体密度1.11~1.12克/厘米3,熔融温度240℃,电阻率为1020~1022欧·厘米。

导热系数30℃时0.116瓦/(米·开)。

普通聚苯乙烯的不足之处在于性脆,冲击强度低,易出现应力开裂,耐热性差及不耐沸水等。

此外另有全同和间同立构聚苯乙烯。

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结晶性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发泡聚苯乙烯又称可发性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悬浮聚合,再加入发泡剂而制得。

白色珠状颗粒,相对密度1.05。

热导率低,吸水性小。

耐冲击振动、隔热、隔音、防潮、减振。

介电性能优良。

溶于丙酮、醋酸乙酯、苯、甲苯、二氯乙烷、氯仿、不溶于乙醇、正己烷、环己烷、溶剂汽油等。

可发性聚苯乙烯为在普通聚苯乙烯中浸渍低沸点的物理发泡剂制成,加工过程中受热发泡,专用于制作泡沫塑料产品。

高抗冲聚苯乙烯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为分散相,提高了资料的冲击强度,但产品不透亮。

间规聚苯乙烯为间同布局,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是近年来发展的聚苯乙烯新种类,性能好,属于工程塑料。

1.2 EPS储存前提贮存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设备要采取良好的接地预防措施,贮存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地方要有良好的通风,远离火源、热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应密封良好,同时贮罐内应通以惰性气体;为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贮存温度应保持在20℃;湿度不能太大,并且不能有水源。

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

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

目录第一章概述1.1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介绍 (1)1.2 EPS储存条件 (1)1.3 EPS生产技术的进展 (2)1.4 EPS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第二章可发性苯乙烯工艺的设计原理和流程2.1可发性聚苯乙烯合成的原料 (3)2.2可发性苯乙烯珠粒制造 (4)2.3可发性聚苯乙烯塑料成型 (6)2.4熟化 (7)2.5成型 (7)第三章聚苯乙烯珠粒制备的影响因素1 悬浮分散体系的选择及影响 (7)2 悬浮分散剂的用量对粒径大小的影响 (8)3助分散剂的选择与作用 (8)4.搅拌桨的形式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8)5 聚合操作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8)6 浸渍条件的影响 (9)7 后处理的影响 (9)第四章EPS的性能及用途4.1 力学性能 (9)4.2 绝热性能.................... .. (9)4.3化学性能 (10)4.4 EPS的用途 (10)五.总结 (11)六.参考文献第一章概述1.1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介绍聚苯乙烯(PS)包括普通聚苯乙烯(GP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及间规聚苯乙烯(SPS)。

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质地硬而脆,无色透明,可以和多种染料混合产生不同的颜色。

聚苯乙烯大分子链的侧基为苯环,大体积侧基为苯环的无规排列决定了聚苯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透明度高,刚度大,玻璃化温度高,性脆等。

其玻璃化温度80~90℃,非晶态密度1.04~1.06克/厘米3,晶体密度1.11~1.12克/厘米3,熔融温度240℃,电阻率为1020~1022欧·厘米。

导热系数30℃时0.116瓦/(米·开)。

普通聚苯乙烯的不足之处在于性脆,冲击强度低,易出现应力开裂,耐热性差及不耐沸水等。

此外还有全同和间同立构聚苯乙烯。

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结晶性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化学综合实验二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实验目的:1、巩固萃取、水洗分离的基本操作2、巩固化学品称量的基本操作3、学会PVA悬浮分散剂的实验室制备方法4、学会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的实验室制备方法5、了解悬浮聚合的一般原理实验原理:1、苯乙烯的纯化加入5%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主要是利用酚与强碱相互作用的反应原理,除去原料单体苯乙烯中的阻聚剂(对苯二酚),再进行水洗目的在于除去残留在苯乙烯中的碱液。

2、悬浮分散剂的制备原理聚乙烯醇(PVA),聚醋酸乙烯酯部分或完全水解制得,它是一类水溶性高分子。

但高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不同于小分子,高分子的溶解过程首先是小分子扩散到大分子链间,使高分子形体溶涨,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减弱;随着溶涨程度进一步加深,高分子链活动性变大,最终导致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成为均一透明的高分子溶液。

磷酸钙作为分散剂必须是是一种具有一定活性的无机细微粉末。

为了提高分散效果,一般采用氯化钙溶液和磷酸钠溶液直接反应制备。

3、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的原理(1)悬浮聚合是将不溶于水的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这是自由基聚合一种特有的聚合方法。

(2)基本组分有单体、引发剂、水、悬浮剂等。

(3)悬浮剂是一类能将油溶性单体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悬浮液的物质,例如聚乙烯醇,悬浮机理就是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磷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硅藻土、白垩等。

所制备聚合物粒子粒度均匀、表面光滑、透明度好;粉末越细,分散和保护能力越强,得到的聚合物粒子越细;因此,通常采用在水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临时制备。

用量为体系总水量的 0.1% - 1% 。

无机分散剂的悬浮机理就是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如图所示:单体液滴在搅拌和分散剂作用下形成较稳定的悬浮液滴而聚合的过程,原理如图所示:(4)悬浮聚合得到的粒状树脂,粒径在0.01 ~ 5 mm 范围。

一般情况下单体是聚合物的良溶剂。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实验操作方法。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探讨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悬浮聚合中,单体不溶于水,借助搅拌的作用,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分散成小液滴,并在油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结束后,经过分离、干燥等处理,得到粉状或粒状的聚合物产品。

苯乙烯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反应式如下:```nCH2=CH(C6H5) → CH2-CH(C6H5)n```三、实验药品与仪器1、实验药品苯乙烯:化学纯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析纯聚乙烯醇(PVA):化学纯去离子水2、实验仪器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锅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在三口烧瓶上分别安装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

2、配制水相在烧杯中加入 100ml 去离子水和 05g 聚乙烯醇(PVA),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备用。

3、配制油相在小烧杯中称取 20g 苯乙烯和 02g BPO,搅拌均匀。

4、聚合反应将配制好的水相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转速控制在 200-300r/min。

然后将油相用滴管逐滴加入三口烧瓶中,形成小液滴。

调节搅拌速度,使液滴分散均匀。

将三口烧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升温至80-85℃,反应 2-3 小时。

5、产物处理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物多次,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分散剂。

将过滤得到的产物放在表面皿中,放入烘箱中,在 50℃下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以下现象:1、油相滴入水相后,形成了乳白色的悬浮液,液滴大小较为均匀。

这是由于搅拌作用和分散剂的存在,使苯乙烯单体能够较好地分散在水相中。

2、随着反应的进行,悬浮液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乳白色变为浅黄色。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探究聚合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并观察聚合物的形成情况。

实验原理:苯乙烯是一种单体,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可以将其聚合成聚苯乙烯。

悬浮聚合是指将单体悬浮在溶剂中,通过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逐渐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将其加入苯乙烯和溶剂的混合物中,通过加热反应使聚合反应进行。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苯乙烯、过硫酸铵、溶剂等材料,并将苯乙烯和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倒入反应器中,并加入适量的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

3. 将反应器密封,并加热至一定温度,使聚合反应开始进行。

4.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包括颜色的变化、溶液的浑浊度等。

5. 当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得到聚苯乙烯。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苯乙烯和溶剂混合物在加热后逐渐变得浑浊,颜色也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这是因为苯乙烯发生了聚合反应,形成了聚苯乙烯颗粒。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得到了一定量的聚苯乙烯产物。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悬浮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

在实验中,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起到了催化聚合反应的作用。

聚合反应的进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此外,溶剂的选择也对聚合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合适的溶剂可以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

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它可以用于制作塑料制品、电子产品外壳等。

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可以控制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和粒径,从而调节其性能。

因此,悬浮聚合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验总结: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我们了解了聚合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并观察到了聚苯乙烯的形成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悬浮聚合反应是一种有效的聚合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反应条件和材料配比,以获得所需的聚合物性能。

聚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方案

聚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方案
聚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方案
主讲:崔敏
组员:赵进 张旭 武婉君 蒋娜娜
什么是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无 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高于100摄氏 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 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 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物理性质
聚苯乙烯质地硬而脆,无色透明,可以 和多种染料混合产生不同的颜色。
大小不均
聚苯乙烯的实验成果
实例 5
降低原材料成本
本文反映结束!
谢谢大家 观看!
同步糖化发酵工艺 ,能耗下降30%
一套,布氏漏斗, 100mL锥型瓶一个
油溶性 BPO AR
0.3g
引发剂
分散剂 聚乙烯 1.5%水 20 ml

溶液
分散介 水 质
蒸馏水 130mL
四、实验步骤
1、安装仪器(如图)
图1 苯乙烯聚合装置图 1-搅拌器; 2-密封套; 3-温度计;4-温度计套管;
5-冷凝管;6-三口瓶
2、加料:用天平称取0.3gBPO放入100mL锥形
二、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微珠形式分散 于介质中进行的聚合。苯乙烯(St)通过 聚合反应生成如下聚合物。其反应历程 如下:
CH-CH2 n
CH=CH2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250mL三口烧瓶一只, 名称 试剂 规格 用量
电动搅拌器一套,冷
凝管一只,0~100℃ 单体 温度计一只,加热套
苯乙烯 加碱除 15g 去引发 剂
黏,此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搅拌速度。在反应后期可
将温度升至反应温Biblioteka 上限,以加快反应,提高转化率。当反应1.5~2h后,可用吸管取少量颗粒于表面皿中进

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悬浮聚合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悬浮聚合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悬浮聚合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悬浮聚合是一种聚合反应方法,通过将单体分散在连续相中,形成微小悬浮液滴,使单体在悬浮液滴中聚合成聚合物颗粒。

苯乙烯和二乙烯苯是两种常用的单体,可以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制备聚苯乙烯和聚二乙烯苯。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和交联反应制备得到。

1.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的反应过程如下:(1)将苯乙烯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使得苯乙烯形成微小悬浮液滴。

(2)加入引发剂并进行聚合反应。

引发剂可以是过硫酸铵等,需要提供足够的温度和搅拌条件来加速反应。

(3)控制聚合反应的时间,待聚合物颗粒形成后,停止反应。

(4)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将聚合物颗粒分离出来并溶剂去除。

(5)对聚合物颗粒进行干燥或烘焙,最后得到聚苯乙烯产品。

2.悬浮聚合制备聚二乙烯苯悬浮聚合制备聚二乙烯苯的反应过程和制备聚苯乙烯的过程类似,具体步骤如下:(1)将二乙烯苯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

(2)加入引发剂并进行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促使单体在悬浮液滴中进行聚合反应。

(3)停止聚合反应并分离出聚合物颗粒。

(4)溶剂的去除和聚合物的干燥,最终得到聚二乙烯苯产品。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较为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聚合反应和交联反应。

具体过程如下:(1)选择合适的单体和交联剂。

单体可以选择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单体,如含有胺基、羧基等的单体。

交联剂可以选择双官能团的化合物,如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2)将单体和交联剂混合,并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3)调节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促使单体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4)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如水解、交联等,得到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聚合物颗粒。

(5)对于固态离子交换树脂,需要将其颗粒进行干燥或烘焙。

总结:悬浮聚合方法可以用于制备聚苯乙烯和聚二乙烯苯等高分子聚合物。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悬浮共聚制备聚苯乙烯白球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悬浮共聚制备聚苯乙烯白球

利用比表面测定仪测定聚苯乙烯 白球的比表面积,以研究其表面 性质对性能的影响。
化学性能表征(如耐溶剂性、热稳定性等)
耐溶剂性
将聚苯乙烯白球置于不同溶剂中, 观察其溶解、溶胀或变形情况, 以评价其耐溶剂性能。
热稳定性
通过热重分析仪测定聚苯乙烯白 球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失重曲线, 以评估其热稳定性能。
化学组成
国外在悬浮共聚法制备聚苯乙烯白球 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实 现了工业化生产。同时,国外还在不 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 步,悬浮共聚法制备聚苯乙烯白球将 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研究方向将 主要集中在优化制备工艺、提高产品 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同时,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聚 苯乙烯白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也 将不断拓展和创新。
优化制备工艺
针对现有制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如产率、成本等 ,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 济效益。
加强理论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白球的形成机理和性能特 点,未来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为实际应 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贡献
05
丰富了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为高分子材料的 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促进了聚苯乙烯白球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 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对白球性能研究的深入,未来聚苯乙烯 白球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环境治理 、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02
实验部分
实验原料与设备
苯乙烯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芳香气味,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 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悬浮聚合的反应原理及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2.了解珠状聚合实验操作及聚合工艺的特点。

3.通过实验,了解苯乙烯单体在聚合反应上的特性。

二、学时:8
三、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指在较强的机械搅拌下,借悬浮剂的作用,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分散在另一与单体不溶的介质中(一般为水)所进行的聚合。

根据聚合物在单体中溶解与否,可得透明状聚合物或不透明不规整的颗粒状聚合物。

像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其悬浮聚合物多是透明珠状物,故又称珠状聚合;而聚氯乙烯因不溶于其单体中,故为不透明、不规整的乳白色小颗粒(称为颗粒状聚合)。

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单体小液滴内的本体聚合,在每一个单体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与本体聚合是相类似的,但由于单体在体系中被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因此,悬浮聚合又具有它自己的特点。

由于单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水中,散热表面积大,水的比热大,因而解决了散热问题,保证了反应温度的均一性,有利于反应的控制。

悬浮聚合的另一优点是由于采用悬浮稳定剂,所以最后得到易分离、易清洗、纯度高的颗粒状聚合产物,便于直接成型加工。

可作为悬浮剂的有两类物质:一类是可以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明胶、聚甲基丙烯酸钠等。

另一类是不溶于水的无机盐
粉末,如硅藻土、钙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等。

悬浮剂的性能和用量对聚合物颗粒大小和分布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讲,悬浮剂用量越大,所得聚合物颗粒越细,如果悬浮剂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悬浮剂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所得的树脂颗粒就越大,因此悬浮剂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会造成树脂颗粒分布变宽。

如果是固体悬浮剂,用量一定时,悬浮剂粒度越细,所得树脂的粒度也越小,因此,悬浮剂粒度的不均匀也会导致树脂颗粒大小的不均匀。

为了得到颗粒度合格的珠状聚合物,除加入悬浮剂外,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随着聚合转化率的增加,小液滴变得很粘,如果搅拌速度太慢,则珠状不规则,且颗粒易发生粘结现象。

但搅拌太快时,又易使颗粒太细,因此,悬浮聚合产品的粒度分布的控制是悬浮聚合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掌握悬浮聚合的一般原理后,本实验仅对苯乙烯单体及其在珠状聚合中的一些特点作一简述。

苯乙烯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单体,易起氧化和聚合反应。

在贮存过程中,如不添加阻聚剂即会引起自聚。

但是,苯乙烯的游离基并不活泼,因此,在苯乙烯聚合过程中副反应较少,不容易有链支化及其它歧化反应发生。

链终止方式据实验证明是双基结合。

另外,苯乙烯在聚合过程中凝胶效应并不特别显著,在本体及悬浮聚合中,仅在转化率由50%~70%时,有一些自动加速现象。

因此,苯乙烯的聚合速度比较缓慢,例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较,在用同量的引发剂时,其所需的聚合时间比甲基丙烯酸甲酯多好几倍。

四、实验仪器及试剂
250mL 三口瓶,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冷凝管,温度计,吸管,抽滤装置苯乙烯,聚乙烯醇,过氧化二苯甲酰,甲醇
五、实验步骤
1.在250 mL 三颈瓶上,装上搅拌器和水冷凝管。

量取45 mL 去离子水,称取0.2 g 聚乙烯醇(PVA)加入到三颈瓶中,开动搅拌器并加热水浴至90 ℃左右,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20 min 左右),将水温降至80 ℃左右。

2. 称取0.15 g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于一干燥洁净的50 mL 烧杯中,并加入9mL 单体苯乙烯(已精制)使之完全溶解。

3.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倒入到三颈瓶中,此时需小心调节搅拌速度,使液滴分散成合适的颗粒度(注意开始时搅拌速度不要太快,否则颗粒分散的太细),继续升高温度,控制水浴温度在86~89 ℃范围内,使之聚合。

一般在达到反应温度后2~3 h 为反应危险期,此时搅拌速度控制不好(速度太快、太慢或中途停止等),就容易使珠子粘结变形。

4.在反应3 h 后,可以用大吸管吸出一些反应物,检查珠子是否变硬,如果已经变硬,即可将水浴温度升高至90~95 ℃,反应1 h 后即可停止反应。

5.将反应物进行过滤,并把所得到的透明小珠子放在25 mL 甲醇中浸泡20 min(为什么?),然后再过滤(甲醇回收),将得到的产物用约50 ℃的热水洗涤几次(为什么?),用滤纸吸干后,置产物于50~60 ℃烘箱内干燥,计算产率,观看颗粒度的分布情况。

七、问题与讨论
1.试考虑苯乙烯珠状聚合过程中,随转化率的增长,其反应速度和相对分子的变化规律。

考虑自动加速
2.为什么聚乙烯醇能够起稳定剂的作用?聚乙烯醇的质量和用量在悬浮聚合中,对颗粒度影响如何?
⑴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液滴连接时不会粘结,同时加入水溶性高分子物质以后,介质粘度增加,也有碍于液滴的粘连;另外还有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有利于液滴变小,因此聚乙烯醇能够起稳定剂的作用
⑵悬浮剂用量越大,聚合物颗粒越细,若悬浮剂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悬浮剂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所得树脂颗粒就越大,若是固体悬浮剂,用量一定时,悬浮剂粒度越细,所得树脂的粒度也越小
3.根据实验的实践,你认为在珠状聚合的操作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严格控制搅拌速度,随着聚合转化率的增加,小液滴变得很粘,如果搅拌速度太慢,则珠状不规则,且颗粒易发生粘结现象,搅拌太快时,又易使颗粒太细,因此,粒度分布控制是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