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结构

合集下载

填充墙砌体结构构造柱腰梁施工要点

填充墙砌体结构构造柱腰梁施工要点
• 防火:原料主要是无机材料,所以具有良好的耐火性且遇火不散发有害气体。耐火650 度,为一级耐火材料。300厚墙体耐火时间可达到520分钟。
• 隔音:因其特有的多孔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吸声能力。 • 保温:因材料内部有大量的气孔和微孔,因而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导热性是粘
土砖的1/5~1/4。 • 抗渗:材料由许多独立的小孔组成,吸水导湿缓慢,同体积吸水至饱和所需时间是粘
• 灰缝有横缝有竖缝,并要求横平竖直,不得有通缝、瞎缝、假缝、透明缝等。横缝砂 浆饱满度≥80%,竖缝应填满砂浆。 1. 通缝:砌筑填充墙时应错峰搭接,混凝土加气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 ,当小于1/3时就出现了通缝。(2.0.11中规定上下皮块体搭接长度小于规定数值的 竖向灰缝) 2. 假缝:只在砌筑砌体靠近表面处抹有砂浆,内部无砂浆的竖向灰缝,叫假缝。 3. 瞎缝:砌筑时排砖不合理导致最后砌筑的几块砖缝宽达不到最小缝宽8mm,只能 干砌,这样就形成了瞎缝。 4. 透明缝: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砂浆不饱满导致墙体透光,多出现在竖缝中。
• 构造柱模板顶部应留置漏斗形灌浆口,待构造柱浇筑完成后及时剔除多余的部分。 • 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 上述布置原则适用于一般情况,遇特殊情况时需因地制宜。
填充墙施工要点:
• 构造柱施工:
• 有构造柱的墙体应先进行植筋再进行砌筑, 本工程采用化学植筋,钻孔直径为d+4mm(d 为植筋钢筋直径),植入深度不应小于10d, 外露搭接长度50d。
灰缝:
• 灰缝的作用:均匀传递压力和粘结,增加墙体的整体性。灰缝小了影响粘结,灰缝大 了由于砂浆的干缩影响墙体尺寸和抗压能力。所以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9.3.5中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当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 土砌块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

砌体墙与填充墙

砌体墙与填充墙

请教填充墙与砌体墙的概念是什么?各怎么使用?
在图新算量里,加气混凝土砌块属于填充墙还是砌体墙?
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的内外墙均为砌体墙也称承重墙。

在现在的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建筑中,所有的内外砌体砖为非承重砖墙,如各种多孔、空心砖及加气混凝土砌块均属于填充墙。

加气混凝土砌块属于填充墙,与其他砌块不同的是仅用于内墙使用。

有梁板系指梁(包括主、次梁)与板构成一体并至少有三边是以承重梁支承的,其工程量应按梁、板体积总和计算。

框架有梁板外边悬挑水平部分板带并入有梁板计算。

无梁板系指不带梁而直接用柱头支承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及围梁体积之和计算。

平板系指无柱、梁直接由墙承重的板。

平板由剪力墙支承的,执行平板相应子目软件在板的属性类别中可以直接选择类别,实现自动套做法。

填充墙的规定及构造

填充墙的规定及构造

填充墙的规定及构造《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填充墙有以下规定: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如工程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则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2d浇(喷)水湿润。

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

块材湿润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

(2)非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33%~50%。

(3)砌筑上墙块材的含水率不得为饱和含水率。

注意采用“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对其浇(洒)水湿润。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开凿的沟槽内,并用加气混凝土黏结砂浆填实。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对与框架柱、梁不脱开方法砌筑的填充墙,填塞填充墙顶部与梁之间的缝隙可采用其他块体。

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出现沉降收缩裂缝;否则可能出现墙体抹灰裂缝。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填充墙砌体(GB50203-2019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填充墙砌体(GB50203-2019
• 增加填充墙砖、小砌块强度等级的进场复验要求
• 增加蒸压假期砼砌块砌筑时含水率的规定;蒸压 加气砼砌块采用薄灰砌筑发的施工要求;填充墙 与框架柱、剪力墙、梁之间的连接构造按设计的 脱开方法和不脱开方法进行施工
• 增加填充墙与主题结构件连接钢筋采用植筋方法 时锚固拉拔力检测及验收规定
增加及变更内容
• 4.0.10(修改条文)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拌随用, 拌制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 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预拌砂浆 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的使用时间应按 照厂方提供的说明书确定。
• 在一般气候情况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在 3h和4h使用完,砂浆强度降低一般不超过20%, 虽然对砌体强度有所影响,但降低幅度在10%以 内。修改便于记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9)
主讲人:程志
2019年11月26日
1
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 本次经修订后的规范工162个条文和3个附录,较原规范增加了18个条 文和2个附录
增加及变更内容
• 规范更名为《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砌体材料补充砼多孔砖、砼实心砖、预拌砂浆、 蒸压加气砼砌块专用砂浆
• 2019版:4.0.7 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 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9 规定,砌体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剪强度、轴心抗拉 强度、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均以水泥混合砂浆砌 体确定;当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砌体的抗压 强度以及抗剪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 度设计值应分别乘以0.9以及0.8的调整系数。
计);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 • 3.0.13 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

填充墙砌体施工注意事项

填充墙砌体施工注意事项

填充墙砌体施工注意事项一、填充墙砌体的构造要求(一)填充墙底部与结构的连接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

(二)填充墙顶部与结构的连接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空隙补砌挤紧,如图3-18所示。

(三)填充墙两端与结构的连接填充墙应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进行锚固,锚固拉结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可采用在构件上预埋铁件加焊拉结钢筋或植筋的方法。

植筋是在混凝土构件上按需要钻一定深度和直径的孔,然后用专用结构胶将拉结钢筋粘于孔洞中的方法。

为了施工方便,目前常采用植筋的方式,效果较好。

(四)填充墙与门窗洞口的连接由于空心砌块与门窗框直接连接不易达到要求,特别是门窗较大时,施工中通常采用在洞口两侧做混凝土构造柱、预埋混凝土预制块或镶砖的方法。

空心砌块在窗台顶面应做成混凝土压顶,以保证门窗框与砌体的可靠连接。

(五)墙体填充墙的构造要求墙体填充墙的构造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填充墙平面位置不得随意更改。

按要求预留墙体插筋。

(2)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包括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全高每隔500mm设置2Φ6的拉筋,拉筋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填充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3)当因填充墙转角部位、底部无梁而未能设置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转角拉筋。

(4)砌体填充墙内的构造柱一般不在各楼层结构平面图中画出,一律按以下原则设置:①填充墙长度大于层高的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②外墙及楼梯墙转角处,一般填充墙转角无混凝土墙柱处,设置构造柱。

③填充墙端部无翼墙或混凝土柱时在端部增设构造柱。

构造柱尺寸:墙宽240mm,配筋为4Φ12,Φ6@200。

(5)填充墙长度>5米时,墙体填充顶部与梁板应有可靠连接。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文档一】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砌体填充墙结构的构造细节和相关建筑规范要求,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基本概念2.1 砌体填充墙砌体填充墙是一种由砖或石材砌筑而成,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等材料的墙体结构。

3. 构造细节3.1 基础3.1.1 基础种类常见的基础种类包括扩大梁基础、连续墙基础等。

3.2 墙体砌筑3.2.1 砌体材料选择砌体填充墙常用的砌体材料有空心砖、实心砖等,其选择应符合建筑规范的要求。

3.2.2 砌筑技术要求砌体填充墙的砌筑应满足砌筑质量要求,要注意砖与砖之间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3 填充材料3.3.1 填充材料选择填充材料常用的有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选择时应考虑结构强度和隔热性能等因素。

3.3.2 填充材料施工填充材料的施工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意填充层的均匀性和充实度。

4. 相关建筑规范要求4.1 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填充墙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荷载标准、墙体厚度等。

4.2 施工工艺规范砌体填充墙的施工应符合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包括砌筑工艺、填充工艺等。

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建筑规范、施工图纸等。

6.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建筑设计规范:国家关于建筑设计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标准。

- 施工工艺规范:国家关于建筑施工工艺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文档二】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砌体填充墙结构的构造细节和相关建筑规范要求,以供参考和指导使用。

2. 构造细节2.1 基础设计2.1.1 基础种类常见的基础种类包括扩大梁基础、连续墙基础等,其选择应根据墙体的荷载要求和土壤条件进行设计。

2.2 墙体砌筑2.2.1 砌体材料砌体填充墙常用的砌体材料有空心砖、实心砖等,其选择应考虑墙体的强度和隔热性能。

砌体结构填充墙连接方式

砌体结构填充墙连接方式

砌体结构填充墙连接方式填充墙砌体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方法。

每一填充墙与柱的拉结筋的位置超过一皮块体高度的数量不得多于一处。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条文解读】:地震灾害表明,填充墙尽管作为非结构构件,但仍参与承担地震作用,而且往往在中等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尚未破坏,填充墙就遭到严重破坏。

填充墙的破坏,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增加了修复费用,严重的填充墙破坏甚至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造成人员伤害。

根据受力分析,一般认为填充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仍然参与了结构体系的剪力分配,并与框架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便是填充墙的刚度效应。

这种刚度效应可导致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软弱层破坏或扭转破坏,从而引起结构严重受损甚至倒塌。

除了填充墙的刚度效应之外,填充墙还会对主体结构的梁、柱和墙产生约束效应,改变主体结构的受力状态,可能使结构的实际状态与设计假定发生较大的偏离,这无疑增加了结构在地震中的危险性。

例如,当填充墙开洞口时,与填充墙相接的框架柱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会形成“短柱”而剪坏。

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2)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梁之间宜用柔性连接,墙体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中间应加设构造柱;柱的宽度不小于100mm。

柱的竖向钢筋不宜小于Ф10,拉筋或箍筋宜为ФR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

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4)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填充墙宜采用轻质砌体材料。

填充墙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不应低于MU5;全烧结陶粒保温砌块仅用于内墙(不得用于外墙),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 、密度不应大于800Kg/m2。

2.烧结空心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不应低于MU5。

3.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2.5,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不应低于A3.5。

对于建(构)筑物防潮层以下、长期浸水或化学侵蚀环境、砌体表面温度高于80℃以及长期处于有振动源环境的填充墙不应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防潮层以下应采用实心砖或预先将孔灌实的多孔砖或灌孔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耐久性相关规定。

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蒸压普通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s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a5;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房屋顶层墙体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 5 (Ma7.5、Mb7.5、Ms7.5)。

填充墙砌筑砂桨宜采用预拌砂桨或干混砂浆。

室内地坪以下及潮湿环境应采用水泥砂浆、专用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

构造柱、水平系梁、过梁等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5。

钢筋:箍筋、拉结钢筋采用HPB300或HRB400; 水平系梁、圈梁主筋采用HPB300或HRB400;构造柱和芯柱主筋采用HRB400。

预埋件:预埋件锚板宜采用Q235、Q355级钢,锚筋应采用HRB400或HPB300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5 皮砖)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按要求沿墙高度设置拉结筋。马牙槎应先退后进,留凹槎 ,留槎不小于60mm。
(8)、墙顶与梁、板处处理
填充墙砌至板、梁底附近后,应待砌体沉实后(14d),可用斜砌法把下部砌 体与上部板、梁间用砌块逐块敲紧填实,构造柱顶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捻实。 斜砌体倾斜角度宜为60°。也可在墙顶放通长高强弹性材料(如泡沫交联聚 乙烯等),再用防腐木砖楔紧。
构造柱的砌筑要求
设有钢筋混凝 土构造柱的墙 体,应先绑扎 构造柱钢筋, 然后砌砖墙, 最后支模浇注 混凝土。砖墙 应砌成马牙槎
砌筑方法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 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 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 最为常用。
“三一”砌砖法: 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
另外,砖材料在砌筑前需浇水湿润 ,而砌块一般不需浇水或不可浇水 。
砌筑形式
砌筑施工工艺
一顺一丁
一顺一丁砌法是一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
中全部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皮间的竖缝 相互错开1/4砖长,如图(a)所示。
三顺一丁
三顺一丁砌法是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 全部丁砖间隔砌成,上下皮顺砖与丁砖间 竖缝错开1/4砖长,上下皮顺砖间竖缝错 开1/2砖长,如图 (b)所示。
梅花丁
梅花丁砌法是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隔,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
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如图(c)所示
砌筑施工要求
填充墙、隔墙应采取措施与周边构 件进行可靠连接。例如在框架结构 中的填充墙可在框架柱上预留拉结 钢筋,沿高度方向每隔500mm 预 埋两根直径6mm 的钢筋。锚入钢 筋混凝土柱内 200mm 深,外伸 500mm(抗震设防时外伸 1000mm) ,砌砖时将拉结筋嵌入墙体的水平 灰缝内。
填充墙砌体结构
基本概念—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指由天然的或人工合成 的石材、粘土、混凝土、工业废料 等材料制成的块体和水泥、石灰膏 等胶凝材料与砂、水拌和而成的砂 浆砌筑而成的墙、柱等作为建筑物 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基本概念—砖
我国目前用于砌体结构的砖主要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两大类。烧结砖可分为烧结普通砖与烧结多孔砖,一般是 由粘土、煤矸石、页岩或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压制成土 坯后经烧制而成。非烧结砖包括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 砖。蒸压灰砂砖是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 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灰砂砖。蒸压粉 煤灰砖是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集 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 简称粉煤灰砖。
基本概念—砖砌体结构、砌块、砌块砌体结构
由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作为块体与砂浆砌 筑而成的结构称为砖砌体结构。
砌块一般指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硅酸盐实心砌块。此外还有 用粘土、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焙烧而制成的烧结空心砌块。
我国目前在承重墙体材料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它是由 普通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成,主要规格尺寸为 390mm×190mm×190mm,空心率一般在 25%~50%之间,一般简称为混 凝土砌块或砌块。
由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空心砌块作为块体与砂浆砌筑而 成的结构称为砌块砌体结构。
基本概念—砌块、砌块砌体结构
砖与砌块的区别
凡是称之为砖的,在制作过程中都 要有加热的过程,一般是焙烧或是 蒸汽加热;而称之为砌块的,一般 都是预制的,不需要加热,类似于 混凝土,原料按配合比经下料、搅 拌、浇捣、养护后定型,需要一定 时间。
砌筑工艺
(3)排块:砌筑时应根据弹好的轴线进行排列砌块,对砌体中沟槽、管 道、水、电、暖、卫洞槽等应在砌筑中按照施工图留出或砌入,不宜在 砌好的砌体上开槽凿洞。 (4)弹线:用墨线弹出轴线及墙体两侧边线
(5)设置皮数杆:在砖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应 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皮数杆间距不应大于15m, 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
(9)、清理:清除砌筑部位处所残留的砂浆、杂物等。
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这种砌法 的优点:灰缝容易饱满,粘结性好,墙面 整洁。故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砖 法。
砌筑工艺
砌块砌筑操作工艺流程: 植筋→砌块浇水→砌块试摆→清扫、弹线→
立皮数杆→盘角挂线→制备砂浆→砌筑 (1)植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沿墙高每
500mm设置墙体拉结筋。钻孔直径应为钢 筋直径d+2~4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15d 。钻孔完成后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 内粉尘清理干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植筋 。植筋后3~4天,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 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砌体。
(6)盘角、挂线: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5层,新盘的大 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调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 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 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才可以筑法, 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
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形式,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60mm。砖基础的转角处、交接 处,为错缝需要应加砌配砖(3/4砖、半砖或1/4砖)。当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 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厚度宽度宜为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 于80%,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竖缝采用挤浆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 禁用水泥浆灌缝。水平灰缝要平直,竖向灰缝要求不得有两砖以上的通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