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框架概述及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的体系解读共2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及评估模型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及评估模型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及评估模型智慧医疗是指通过应用新兴技术,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为目标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

智慧医疗是当前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医疗需求分析是指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智慧医疗应用的具体需求和功能。

需求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需求,包括医院、诊所、医生等相关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需求;二是用户的需求,包括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智慧医疗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资源整合:智慧医疗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医疗机构的各类资源,包括医生、设备、药品等,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

2.医疗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智慧医疗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远程诊断等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3.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智慧医疗可以通过对医疗信息的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驱动的医疗管理,帮助医疗机构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于用户而言,智慧医疗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服务的便捷和高效:智慧医疗可以通过在线挂号、在线问诊等功能,提供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减少挤车的情况。

智慧医疗评估模型是指通过对智慧医疗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效果的模型。

评估模型可以从多个维度对智慧医疗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

在技术评估方面,需要评估智慧医疗的技术成熟度、可靠性和兼容性等方面。

在经济评估方面,需要评估智慧医疗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收益分析等方面。

在社会评估方面,需要评估智慧医疗对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影响。

综合评估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对智慧医疗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智慧医疗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医疗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它将深刻改变医疗服务的传统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2
流程。 (五)4 级: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医疗信息在
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 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
(六)5 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 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 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 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 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 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 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 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 5 个类别共 17 个评估项目(见附件 1)。 2.评估方法:围绕 17 个评估项目分别对医院智慧服务信 息系统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进行评分。功能评估按照实现 的功能等级获得等级评分,有效应用范围评估按照实际应用 情况获得相应的比例系数评分。将两个得分相乘,得到此评 估项目的综合评分。即: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推送服务
5 诊中服务
标识与导航 具备院内导航系统
6
患者便利保障服务 Βιβλιοθήκη 备患者便利保障系统并有应用7
患者反馈
电子调查人次占全部调查人次比例
8
患者管理
应用电子随诊记录的随诊患者人次数 占总随诊患者人次比例
9
诊后服务
4
其评估总分应大于等于 30 分。 (2)基本项目完成情况。基本项目是医院智慧服务信
息系统中的基础、关键项目(见附件 3)。医院智慧服务信息 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基本项目应当全部达标。 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 80%以上(见附件 3)。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总体框架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总体框架

运营支持系统
诊断信息 医嘱信息 病历信息 工作量信息 护理执行信息 质控信息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入出转 物价信息 药品信息 物资信息 库存信息 体检报告
HIS 绩效考核 成本核算 护理部管理 物资管理
……
病历信息共享
临床信息整合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
健康档案信息共享
病历信息共享
区域医疗协作
远程医疗
04
后勤业务解决方案
7
建设目标与原则
易用 安全 共享 体系 标准 架构
易操作、模块化、平台化 快速部署、可扩展、易维护
角色管理、权限管理、 日志管理、数据安全、应急方案
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医院内部系统之间、内部和外部系统之间
全面信息化的建设 不只是业务实现,更是管理、决策支持
遵循业界标准规范 如HL7、IHE、ICD10、SNOMED等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目录
01
智慧医疗概述
02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0033
前勤业务解决方案
04
后勤业务解决方案
2
智慧医疗的定义
IBM于2009年提出“智慧医疗”这一理念。作为“智慧的地球”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在服务 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可及性三方面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从而优化医疗实 践成果、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和业务市场,并提供高质量的个人医疗服务体验。
影像中心
临检中心
分级医疗
区域电子病历
……
17
临床医疗业务系统(三)—影像信息系统
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是集医学影像的采集、 传输、存储、查询、诊断、报告、综合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采 用DICOM3.0国际标准设计,以高性价比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准则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准则体系(试行)-卫健委

精心整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六)5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

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

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见附件1)。

分。

为100%,无实际应用则视为0。

要求比例的项目,计算该项目在医院内的实际应用比例,所得比值即为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整体应用水平评估。

是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评估。

具体方法是按照总分、基本项目完成情况、选择项目完成情况得到评估结果,分为0—5级共六个等级(各级评估要求见附件2)。

(1)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评估总分。

是反映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量化指标,即局部应用情况评估各项目评分的总和,且该得分不低于相应级别最低总分标准。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含分级评估项目、基本要求、具体要求)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含分级评估项目、基本要求、具体要求)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