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教材

合集下载

油井二流量试井技术试验应用培训资料

油井二流量试井技术试验应用培训资料

油井二流量试井技术试验应用油井二流量试井技术试验应用情况总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一项目部2011年12月目录一、概述二、二流量试井技术三、现场试验研究的理论依据四、完成的工作量和做法五、现场试验情况六、典型井例分析七、结论与认识一、概述1前言超一项目部作业区是一超低渗透砂岩油田,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隙度多在10%左右、渗透率多为几个毫达西,甚至还有不少油藏低于1个毫达西的。

由试采资料分析,大部分井需压裂投产,采用机抽方式,单井产能低,具有低渗、低产、低压,储层物性较差,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强,压力恢复速度慢等特点。

此类油田在动态监测工作中(1)常规压力测试用时很长,大大增加了测试工作量,而且明显影响产量;由于机杆泵的限制无法直接下测试仪器测试。

(2)油井起泵测压导致早期恢复资料缺失,很难取得完整的测试资料,无法诊断径向流数据点,使得测试数据很难处理解释,或者造成地层参数解释不准确;(3)对于下管柱联作测试仪器,井下关井精细测压的方式,不仅存在关井测试时间长,而且增加了管杆泵起下作业过程,加大了工作量,抬高了成本,有时井下开关失效起不到井下关井减少续流的作用。

超低渗储层是超一项目部未来储量接替的主要储层,从发展趋势来看,需要有一套适应超低渗储层长期开发的配套动态监测技术。

2、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超低渗透油藏二流量测试工艺技术现场试验研究关键(1)以不关井不停产、缩短测试时间为出发点,不仅解决开发测试影响油井正常生产这个矛盾,而且要准确地获得超低渗透油田的地层压力、地层参数,认识油藏储层类型、渗流特征和储层污染程度,验证构造及工艺措施效果,为编制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合理配产以及进行选井选层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2)针对超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形成超低渗透油田油藏的开发测试配套技术,以利于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使难动用储量得以科学经济开发。

实现油田的持续稳产和发展。

二、二流量试井工艺技术方法油井二流量测试技术以低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机理等理论为基础,以交流变频调速器和液面自动监测仪为技术手段,通过不停抽连续测量抽油井改变工作制度前、后油井环空液面恢复(或下降)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变化资料。

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2014年第7期内蒙古石油化工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张博原1,徐文宁2,张军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83;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152500)摘要:宝力格油田是二连油田开发后期的主要产能接替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高水平开发该油田,现场引入了多种试井技术,以加强地质、开发等多类研究评价工作。

实施后,在宝力格油田高水平开发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完善作用,对于完善开发方案、确定注采井网、保证试采试注效果、预防储层伤害、合理确定注水政策等,均获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试井开发建设;试采试注;压裂;储层评价;注水政策中图分类号:T E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7—0083—05宝力格油田是二连油田的主要产能接替区块,已投入开发5个断块,地质储量1958×10‘t,建成产能25.32×104t。

油田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地质特点较为复杂,大体可概括为“两多、一大、一强”:即构造类型多,不同断块的构造破碎程度不同,差别较大;储层类型多,从高渗透储层到特低渗透储层皆有发育;原油性质差别较大,地层原油粘度从13.66m Pa s~110m Pa S;油田具有强~极强的水敏和盐敏性。

由于油田复杂的地质特点,决定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难度较大,为此,在现场开发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多类试井技术,加强地质、开发等研究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实现高水平开发宝力格油田,做出了重要贡献。

表1宝力格油田主力断块地质特点对比表1宝力格油田试井监测系统的建立为适应宝力格油田的复杂地质情况,实现高水平开发,在开发初期,就针对性引进先进的试井技术,进行监测系统优化,建立了适合宝力格油田开发建设需要的动态监测系统。

为编制油田高水平开发方案,合理部署开发井网,在正式开发前,安排了D ST、地应力和干扰试井等地层监测系统,实现了储层物性、油井产能、地应力方向、裂缝发育状况等的准确认识。

试井知识培训(最全面的试井学习资料)教学内容

试井知识培训(最全面的试井学习资料)教学内容

7.91 5.40 6.31
SAPHIR
C and N
LIT
n
AOFP
AOFP
0.927 12.13
8.13
0.742 6.53
5.39
0.7
5.89
6.59
Darcy AOFP 8.09 6.19
8.27
五、试井基本方法类
单井试井
不 稳 定 试 井 法
多井试井
.
原理:当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处于平衡状态
6、原始地层压力
是指油田未开发时的地层压力,即为原始状态下的地层压 力。
通常通过勘探阶段或评价阶段的探井、评价井试油时下井 下压力计至油层中部测得,也可通过试采阶段的试井及压力 梯度法求得。
推算原始地层压力=38+0.082(中部深度-补心海拔)--投入开发后
7、基准面压力--折算压力
将不同深度测得的地层压力折算到某一基准面(海 平面或油水或气水接触面)的压力。利用基准面压力 概念可以正确对比井与井之间的压力高低。
4 用产量计测定油水井的分层产量(分层注水量), 同时用压力计可测定分层压力。 5 用微差压力计可测定井间之间的干扰,判断油层的 存在及密封性等。
四、井下电子压力计分类
地面直读井下电 井下存储电子 地面直读井下永置或 子压力计系统 压力计系统 随时提取压力计系统
单芯电缆下入 井底,数据通
存储到集成电路的记 忆块内或磁带上,仪
2
六、渗流力学基础知识
流线平行于水平平面
.


流线平行,压力沿一个方向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辐射状汇于一点
1

《油井试油技术培训》课件

《油井试油技术培训》课件
采用适当的压力控制方法 ,如调节泵排量、关闭井 口阀门等,确保试压压力 稳定。
压力监测与记录
在试压过程中,应实时监 测压力变化,记录压力数 据,为试油结果分析和评 价提供依据。
试油液体的选择与处理
试油液体的选择
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和试油目的,选择合适的试油液体,如清水 、泥浆等。
试油液体的处理
对选定的试油液体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添加药品、搅拌混合等,以 满足试油要求。
某气田的试油技术应用
总结词:高效检测 总结词:环境保护 总结词:安全保障
详细描述:该气田采用试油技术,快速准确地确定了气 层的分布和储量,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详细描述:在试油过程中,该气田注重环境保护,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对周围生态的影响,确保了气田的可 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通过严格的试油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该气 田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 安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人才培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试油技术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 障。
05
油井试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油井试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油井试油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
展。智能化技术能够提高试油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远程监控和自
废液处理与环保要求
在试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
04
油井试油技术应用实例
某油田的试油技术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成功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该油田采用先进的试油技术,成功地检测到了 油层的位置和储量,为后续的开采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

二氧化碳驱油藏试井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二氧化碳驱油藏试井技术与应用PPT课件
注气前6口生产井进行压力恢复试井; 注气时6口生产井监测压力、温度变化情况; 注气井注入测试及压降测试。
樊142-7-X4井组井位图
地质科学研究院现代试井室
三、矿场应用实例
(二)樊142-7-X4井组
使用多种测试工艺,成功测取6口观察井原始压力温度数据。
F142-6-2井压力监测曲线
F142-6-3井压力监测曲线
备注 注气前 注气后
取点时间 13-02-01 13-03-08
工作制度 关井 关井
温度梯度 ℃/(垂直)
5.27
5.09
下深温度 ℃
136.34
140.19
第一阶段注气后,井底温度比注气前下降5.0 ℃。
静温
中部温度 ℃
148.49
143.49
中部深度 m(垂直)
3215.55
备注 注气前 注气后
地质科学研究院现代试井室
三、矿场应用实例
目前,在樊142块和高89块开展了四个井组的试井测试,取得 了合格的原始压力、温度数据,进行了初步的资料分析处理。
(1)樊142-3-X7井组(2口井) (2)樊142-7-X4井组(7口井) (3)高89-斜试2井(1口井) (4)高891-12井组(3口井)
井储系数、表皮系数; 压裂井:裂缝半长、导流能力、裂缝表皮; 水平井:水平渗透率、垂直渗透率。
储层类型及其参数
均质:流动系数、渗透率; 双孔介质:裂缝系统流动系数、裂缝系统渗透率、储能比、窜流系数; 双渗介质:流动系数、渗透率、储能比、窜流系数、地层系数比; 复合油藏:内区渗透率、内外区流度比、内外区储容比、内区半径。
Pressure [kPa]
58000 54000 50000 46000 42000 38000

试井技术在油田中的开发与应用

试井技术在油田中的开发与应用
××井压力和温度梯度测试图
二、测试资料的处理解释
2、压恢、压降、探边、干扰脉冲等测试处理解释
流程图
通信线
读取 压力温度
回放 软件
电脑
电 子



试井解释软件
编写
输入数据库
报告
共享
二、测试资料的处理解释
2、压恢、压降、探边、干扰脉冲等测试处理解释
二、测试资料的处理解释
3、 试井解释软件介绍
由英国EPS公司生产的Pansystem 3.0a Windows2000版试井解释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目 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它以视窗及下拉菜单形式面 向用户,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易于学习,功能强 大,是试井解释人员不可缺少的使用工具。
二、测试资料的处理解释
3、 试井解释软件介绍
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 ----试井设计模块; ----试井解释模块; ----智能化数值模拟试井(PanMesh)。
二、测试资料的处理解释
3、 试井解释软件介绍
试井软件的功能
----适用井类型: 油井、水井、气井、凝析气井;垂直井、斜井、水平井。
----解释类型: 压力恢复、压力降落、干扰脉冲、变流量试井。
环空测试井口防喷系统
一、测试资料的录取
2、设备简述
c、井口防喷系统(直读)
直读测试井口防喷系统
一、测试资料的录取
2、设备简述
d、电子压力计
GRC—520电子压力计(美国) Spartek电子压力计(加拿大)
Slimline电子压力计(加拿大)
技术参数:
量程可达15000Psi,耐温 190℃,精度0.24‰
钢丝
资料处理
绞车
井口防喷器

[实用参考]大庆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与应用.ppt

[实用参考]大庆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与应用.ppt

关井时间 (hr)
1000 理论值
解释方法
常规方法 早期新方法
13.55
常规方法 早期新方法
常规方法
5.08 早期新方法
常规方法 1.73
早期新方法
0.807
常规方法 早期新方法
0.286
常规方法 早期新方法
K 10-3(µm2)
10 10 13.2~8.8
11.16~9.27 34.2~5.61
12~9.6 99.15~2.76 10.63~9.64 142.34~2.22 12.2~7.99 286.5~0.039 12.93~7.3
S 1 1 1.8~ 0.4 1.8~ 0.68 18.75~ -1.96 1.83~ 0.59 60.91~ -3.55 1.39~ 0.5 90.55~ -3.97 2~ 0.4 123.13~ -6.05 2.92~ 0.2
0.00156
K µm2
0.00368
C m3/MPa
0.341
S -0.28
影响半径 m
51.34
外推压力 MPa
14.66
平均压力 MPa
11.15
提捞井、间歇采油井试井解释方法适用条件
对于间歇采油井和提捞井采用连续监测3-4个采油周 期再关井测压力恢复的方法,应用相应的解释方法可以提 供较准确的地层参数。
大庆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与应用
目录
一、试井资料特征及存在问题 二、提捞井、间歇采油井试井技术
及应用 三、早期试井解释技术及应用 四、建议 五、下步攻关
一、试井资料特征及存在问题
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物性差,油井产量低,存在多 种采油方式:提捞采油、抽油机采油或间歇采油。

《试井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试井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目前,现场常见的二流量试井(不关井压力恢复)属于 多流量试井的特例,但与多流量试井有所不同。多流量试井 解释要求测试每一个流量下的井底压力变化,而不关井压力 恢复无法测得第一产量下的压力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产量损失小,但技术上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变流量试井示意图
——压力恢复前产量不稳定
等时试井示意图
等 时
延时流 量
要求稳 定
2、 常用试井方法
(9)、修正等时试井
修正(改进)等时试井是等时试井的简化形式。 在等时试井中,每一次开井生产后的关井时间要求足 够长,使压力恢复到气藏静压,因此各次关井时间一 般来说是不相等的,如果不采用地面直读测试方式, 则盲目性很大。
修正等时试井与等时试井的操作相同,不同的是 每个关井周期的时间相同(一般与生产时间相等,但 也可以与生产时间不等,不要求压力恢复到静压)。
• 提供信息:井底完善程度,流动效率,储层流动 系数,地层系数,渗透率,边界信息等,动态储 量等。
压力降落试井示意图
Pw
t=0
t
2、 常用试井方法
(3)、变流量试井
变流量试井产生的情形有二:一是测试过程中人为的有 目的的产生多级流量(包括稳定试井资料的不稳定压力段); 二是受井的产能等因素决定无法实现长时间恒流量生产(压 力恢复测试前产量不稳定或压力降落测试过程中无法保证恒 流量生产)。
试井技术及其应用
一、试井技术简介 1、试井概念 2、常用试井方法
二、试井成果及其的应用 1、稳定试井 2、不稳定试井
三、油田开发后期试井技术所面临的 困难及问题
四、试井技术的最新发展
一、试井技术简介
1、试井的概念
试井是通过油藏压力动态反应来研 究油藏特性的一门学科。是油藏工程学 的重要手段。试井是通过给油藏一系列 “信号”,这个信号通常是改变井的工 作制度而产生的。测试在给定信号作用 下,油藏的压力动态反应。在同样的信 号作用下,不同特性的油藏其压力反应 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井的工作原理
3.2、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储层认识:
• 评价储层渗透能力 • 分析渗透率平面分布状况 • 分析储层剖面渗透性能差异
试井的工作原理
3.2、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评价注水状况:
• 评价注水井周围储层状况 • 分析注水前缘及注水推进速度 • 分析注采对应情况 • 分析储层物性随时间变化规律
试井解释发展历史
1、发展历史
30~40年代,稳定试井分析,1933年 Mocre
40~50年代,常规不稳定试井分析,1950年Honer的
半对数分析方法
60年代,1967年马修斯、 拉塞尔的专著《油层压力 恢复和油气井测试》,标志试井分析成为渗流力学具 体应用的一个分支 70~80年代,现代试井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试井分析, 以Ramey和Gringtart等为代表。典型无限、导数分析 方法
外边界类型:(性质)
1、无限大外边界 2、封闭边界 3、恒压边界 4、弱渗透边界
外边界类型:(形状) 1、圆形边界 2、一条线性边界 3、两条平行边界 4、两条夹角边界 5、U型边界 6、矩形边界
试井的工作原理
3.2、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储层认识:
分析油水井储层渗透性能、污染程度随着油田开发过程的变化规律
3.2、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是通过油管或环型空间把压力计
下入井底,然后关井测取一定时间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试井的工作原理
3.2、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储层认识:
• 判断储层类型:
1、均质地层模型 2、双重孔隙介质地层模型 3、双重渗透介质地层模型 4、三重介质地层模型 5、多重介质地层模型 6、复合地层模型 7、多层地层模型 8、分形介质储层模型
目录
前言 试井的工作原理 资料录取处理的方法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试井软件的介绍 试井测试存在的问题
试井的工作原理
1、试井的定义:
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水井生 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层各种物理参数和生产能力,为加深对油 层的认识、制定合理的油田开发和措施而提供依据的方法。
试井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2010年6月
目录
前言 试井的工作原理 资料录取处理的方法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试井软件的介绍 试井测试存在的问题
三个阶段
1、油层内的径向入井流
试井:地层产能 动态监测:了解层位油气水含量 产层监测:了解层位油气水分布
2、分类
依据不同标准,分类不同:
试井的工作原理
3.2、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完井和增产措施效果评价:
• 评价储层污染状况 • 评价增产措施效果 • 判断压裂裂缝形态 • 计算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率 • 分析压裂措施有效期
通过开关井或改变油气水井的工作制度,测试和计 量油气水井的压力和流量变化,根据试井理论分 析其中的变化规律,求出地层相应的参数。
试井的工作原理
2、试井能解决的问题:
a、对储层的认识,判断是否是均质、双孔介质、裂缝还 是复合油藏等储层性质;
b、求取地层压力,了解地层压力分布情况,分析油气水 井的受效情况;
c、求取有效渗透率、地层系数和流动系数,分析地层平 面和纵向上地层渗透率的变化。
d、求表皮系数、分析油气水井的地层污染情况。 e、求取边界等信息,判断边界性质和距离。 f、求取裂缝半长和导流率,分析压裂酸化等措施效果。 g、判断井间连通性和断层的遮挡情况. h、判断油气的产能情况,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 i、判断井筒内的工作情况。
强有力的个人微机
1986年
水平井
1990年
1983年
试井的发展方向
试井与地质结合,解决复杂地质情况下的试 井分析问题。 试井与生产测井相结合,加快试井分析。 试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解决复杂内外边界 问题、多相流试井分析问题。 试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建立试井分析专家 系统。 复杂结构井的试井分析问题。 研制高精度的试井测试工具。 试井在油气藏描述中的深化和应用。
d、了解气举井的井筒压力梯度变化,从而判断 气举阀是否工作正常。
试井的工作原理
3.1、井筒流静压梯度和温度测试
应用 e、了解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分析地层亏空情 况和注水收效情况,为动态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f、通过压裂、水井调剖前后的井温曲线对 比,可以判断压开层段和压裂效果的好坏。
试井的工作原理
试井的工作原理
3、测试方法的分类
常见的油气水井测试: 井筒流静压梯度和温度测试 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脉冲试井、干扰试井 气井等时试井 二流量测试 分层测压 系统试井
试井的工作原理
3.1、井筒流静压梯度和温度测试 通过油管或环形空间把压力计下入井底,测取当前工
作制度下不同深度的压力温度。
压力和温度梯度测试图
据流态分类:稳定与不稳定 据流体分类:油井、气井、水井 据生产分类:压降、压恢 据时间分类:DST测试、生产试井 据目的分类:干扰试井、单井试井 …………….
试井的分类(续)
试井
产能试井 £
不稳定试井
稳定试井 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单井试井
多井试井
压降试井 恢复试井 探边测试 干扰试井 脉冲试井
发展历史(我国)
40年代玉门油田开始 50年代中期试井分析起步 60年代大庆油田的开发,试井技术有 了较快的发展
80年代引进、吸收、消化、开发,试 井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
2、环境的变化
机械压力计
1970年
电子压力计
1975年
地面测产量和压力
1980年
地面和井底同时测
1983年
产量和压力非框架式试井解释软件
试井的工作原理
3.1、井筒流静压梯度和温度测试
应用 a、评价油气水井的流压变化情况,分析目前 工作制度是否合理。
b、反映井筒流态变化特征, 判断井筒是否 有水存在,井筒脱气情况。
试井的工作原理
3.1、井筒流静压梯度和温度测试
应用 c、准确判断井筒和环空油气界面、油水界面, 确定抽油井的工作制度合理性。(部分低压测 试探不出液面可以用此方法)
渗透率10-3
丘陵油田注水井渗透率随时间变化图
4
3.5
3 2.5
2 1.5
1 0.5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0
表 皮 系 数 (S)
-0.5 -1
-1.5
-2
-2.5
43井次
-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时间(年)
丘陵油田注水井表皮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