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三篇)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三篇)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1.试井前的准备(1)被测井井下情况要清楚,井下无落物,套管无变形、井口无渗漏等。

(2)井口设备齐全良好,各闸门开关灵活好用。

(3)测压前生产工作制度要稳定,连续三天产量波动不超过技术要求。

(4)测流压前必须先清腊,清腊后应停30~40min,待油压稳定到原状态后,再下仪器测试。

(5)录井钢丝质量要好,要用焊锡焊三个死活记号(每隔30~50m 焊一个)。

(6)测深器架子量轮完好无损,两齿轮比例符合技术要求,咬合良好;计数器转动灵活,无跳字、卡字等现象。

(7)试井绞车应停在上风头,离井口20~30m为宜,并与井口滑轮对正。

(8)若用井上的清腊扒杆测试,应检查滑轮和绷绳的安全可靠性。

(9)自装测试装置时,若防喷管高度超过1.8m以上时,需用绷绳加固或采用地滑轮导向减载,以防负荷过大造成拉断防喷装置事故。

(10)准备齐全所需仪器、工具,按仪器的使用技术要求选用适当的仪器。

(11)班长开好班前会,向岗位人员交清工作任务、内容、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各岗位人员按照分工做好本岗位试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现场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技术(1)起下仪器时坚持三点一线,做到一呼两应。

起下仪器操作要平稳,起下速度不超过100m/min。

(2)下过油管喇叭口,在油层中部测试,上提仪器时,应用手摇绞车起过喇叭口15~20m后,再改用动力上提。

(3)上提仪器距井口约200m时,起速减慢,并通知井口岗手摸记号。

摸到记号后抱知中间和绞车两岗,最后一个记号出来,绞车岗改为手摇至井口堵头。

(4)中间岗关闸板闸门,关2/3后一定试探闸板,听到声音证实后方可关严。

(5)防喷管余压未放净,严禁强行卸堵头。

(6)中间岗开关闸门时,身体必须侧于一边,严禁胸部正对手轮和闸门丝杆操作。

(7)上提仪器过程中,严禁用棉纱、毛毡等物在盘根帽与滑轮之间摩擦钢丝、以防加坏手指或钢丝跳槽。

(8)高产井测试,为防止顶钻,必须在仪器下端加带适当重量的加重杆或控制生产闸门下放。

现代试井分析技术

现代试井分析技术
现代试井分析技术
西安石油大学
一、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试井基本概念
试井是一种通过获得有代表性储层 流体样品、测试同期产量及相应的 井底压力资料来进行储层评价的技 术。 试井包括试井测试和试井解释两部 分。
试井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流量、 压力、温度和取样等等。 试井解释:通过对井的测试信息的 研究,确定反映测试井和储层特性 的各种物理参数。
油藏 模型
(网格粗化)
井动态预测
完井设计 措施, 人工举升
油藏模型 动态模拟
模拟模型 (黑油, ,凝析, 组分, 热采) 标定模拟模型
井动态完善
开发方案 油藏动态预测 管道设备模型 油田动态预测 经济模型 油藏管理决策 生产内部结构
(递减曲线分析)
二、试井的测试技术的发展
回压试井 产能试井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一点法试井 压力降落试井 压力恢复试井 单井不稳定试井 试井 注入能力试井 压力落差试井 不稳定试井 段塞流试井 干扰试井 多井不稳定试井 脉冲试井 实时动态监测
wf
地质模型所能包括的储层基本特性概括如 下:
(1)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如岩石的压缩性、 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大小分布及表面积等。 (2)储层中的流体特性,如流体质量、密度、 压缩性、粘度及其组分等。 (3)流体与岩石的综合特性,如相渗透率、润 湿性、毛细管压力特征和流体的饱和度分布等。 (4)储层的构造特性,如储层厚度、深度、范 围大小(断层等)、倾斜度和孔隙裂缝的发育 程度及其分布情况等。 (5)储层能量大小,如储层压力、温度和流体 储藏量等。 (6)沉积相特征。
(3)各种测试的探测距离

哈石油大四期末复习之试井技术

哈石油大四期末复习之试井技术

试井技术名词解释名: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测试来研究和确定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性参数,生产动态判断测试井附近的边界情况,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2.产能试井:是改变油气井的工作制度若干次,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和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层的生产能力,即产能。

3.不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是改变测试井的产量,从而在油层中形成一个压力的扰动或变化,并测量由此引起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不稳定变化过程。

4.压力降落试井:油井以定产量生产,油井井底压力不断降低,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适于新开发井或油井关井时间长到已达到周围井底压力稳定后)。

5.压力恢复试井: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突然关井测取关井后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6.干扰试井:A井(激动井,active well)施加一信号,记录B井(观察井,observation well)的井底压力变化,分析A, B井是否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

名: 7.脉冲试井:A井(激动井,active well)的产量以多脉冲的形式改变,记录B井(观察井,observation well )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1.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量 2.比采油指数:采油指数除以产层厚度 3.气井无阻流量:井底流压为零,此时产生压差放大到了最大极限限度,对应的产量也应该是最大的畅喷产量 3.气井回压试井:连续以3~4个稳定产量生产,通常采取由小产量逐步加大的程序,每个产量生产都要求流动压力达到稳定,测量其稳定产量和相对应的稳定流压,最后关井测量底层压力 5.气井等时试井:是连续以3~4个稳定产量q gi(i=1 2 3 4)开井生产相同的时间T,而不管流压是否达到稳定,不过要求一定要进入径向流动阶段 6.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连续以3~4个稳定产量q gi(i=1 2 3 4)开井生产相同的时间t,而不管流压是否达到稳定1.导压系数:是一个表征底层和流体传到压力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2.弹性储能系数:表征油气藏这种弹性空隙介质靠其本身的弹性储存油气能力的大小7.井筒表皮效应:当原油从产层流入井筒时在这里产生一个附加压力降。

《试井技术培训》课件

《试井技术培训》课件

实施试井:钻井、 完井、测试等
分析试井数据: 压力、流量、温
度等
优化油田开发方 案:调整井位、
井型、井径等
油藏评价:通过试井 技术对油藏进行评价, 了解油藏的性质、储 量、产能等
开发调整:根据油藏 评价结果,调整开发 方案,提高油藏的开 发效率和效益
试井技术在油藏评价 中的应用:通过试井 技术获取油藏参数, 为油藏评价提供依据
收集数据:收集与 案例相关的数据, 包括井口压力、流 量、温度等
分析数据:运用试 井技术对数据进行 分析,如压力测试、 流量测试等
得出结论:根据 分析结果,得出 试井技术的应用 效果和改进建议
案例总结:总结案 例分析的经验和教 训,为今后的试井 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问题分析:井筒压力异常, 导致试井失败
和产量
压力动态分析是试井技术的核心 压力动态分析可以预测油井的产量和寿命 压力动态分析可以优化油井的生产方案 压力动态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油井的问题并采取措施
试井技术实践
目的:获取地层参数,评估油藏潜力
设计原则:安全、高效、经济
设计步骤:确定井位、设计井身结构、 选择试井方法
设计内容:井身结构设计、试井方法选 择、试井参数设置
案例背景:某油田试井作业
解决方案:采用新型试井技 术,提高井筒压力稳定性
建议:加强试井技术培训,提 高员工技能水平,确保试井作
业安全高效
试井技术发展趋势 与展望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试井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实现试井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安全性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试井对环境的影响 精准化:提高试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智能化:利用 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 实现试井过程 的自动化、智

试井原理与解释

试井原理与解释

当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 稳定状态)时,若改变其中某一口井的工作制度 ,即改变流量(或压力),则在井底将造成一个 压力扰动,此压力扰动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 不断向井壁四周地层径向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 的平衡状态。这种压力扰动的不稳定过程与油藏 、油井和流体的性质有关。 因此,在该井或其它井中用仪器将井底压力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出来,通过分析,就可以 判断井和油藏的性质。这就是不稳定试井的基本 原理。
不稳定试井分析的用途: 估算测试井的完井效率、井底污染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增产措施(如酸化、 压 裂) 分析增产措施的效果 估算测试井的控制储量、地层参数、 地层 压力 探测测试井附近的油(气)层边界和井 间 连通情况
结合ld10-1 昨天,中法地质对A2井进行变产量试井,电 潜泵在30Hz生产6小时,计量产量。同样测 量35Hz、40Hz、45Hz下6小时的产量。同时, 记录井底压力数值。
2、确定两井之间的连通性 、
1、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well test)A井施 加一信号,记录B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分析 判断A、B井是否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 2、脉冲试井(Impulse well test) A井产量 以多脉冲的形式改变,记录B井的井底压力 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
试井研究的实质是:
试井中实际是:
–控制产量 产量Q 测量压力: 压力降
压力恢复
时间
时间
2、试井的种类
试井
产能试井
稳定试井 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不稳定试井
单井井 探边测试 干扰试井 脉冲试井
(1)产能试井
产能试井是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
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 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 (或测试层)的产能方程和 无阻流量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的数学模型
01
02
03
达西定律
描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的渗流规律,是试井分析 的基础。
产能方程
描述了储层产能与储层参 数之间的关系,是试井分 析的核心。
压力恢复方程
描述了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是试井分析的重要 工具。
试井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建立 物理模型,模拟储层的渗 流过程。
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井数据量大且复杂,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 引入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实现对试井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提高试井效率和准确性。
高压油气藏的测试
对于高压油气藏,试井技术需要面对更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如何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和准 确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和 准确性。
多相流体的测试
油气藏中常常存在多相流体,如何准确测试多相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特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 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多相流体的准确测试和分析。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层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解释, 为油气藏的评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试井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直接测量地层参数
通过直接测量地层参数,如渗 透率、孔隙度、压力等,为油 田开发提供准确的地层信息。
快速、准确
试井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 准确地获取地层信息,为油田
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适应性强
试井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 藏和不同的开发阶段,可以根
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地热田开发
地热资源评估
通过测试试井技术,可以了解地热田的资源量和品质,为地热田的开发提供依据 。
开发方案优化
测试试井技术可以评估地热田的开发方案,优化开发参数,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 率。
煤层气开发
煤层气资源评估
通过测试试井技术,可以了解煤层气的储量和产能,为煤层 气开发提供依据。
煤层气开发方案优化
未来测试试井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对油藏的认识和理解,为石油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谢谢
THANKS
发展趋势Βιβλιοθήκη 智能化多相流测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测 试试井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 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
多相流测试技术是针对油气多相流动 特性的测试技术,能够准确测量油气 水等多相流体的流动参数。
高压高温测试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海、沙漠等复杂 地区拓展,高压高温测试技术成为发展 趋势,以满足极端环境下的测试需求。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测试试井技术概述 • 测试试井的流程 • 测试试井技术的应用场景 • 测试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测试试井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评估 油藏的储量、生产能力、油水界面等 参数,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测试试井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效率和精度 ,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试试井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完善,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自动化和高效化的测试手段,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数值试井介绍

数值试井介绍
t t 1 2 n 1 2 n
l 1 l 1 l 1 l
0 n n 1 l 1
一. 数 值 试 井 技 术 简 介
数值试井技术
maxe t ,产生一个有限元数值模 最后得到一个收敛值 V 型,并将得到的解通过图形方式表达出来,生成动态 压力响应特征曲线(图1-2、1-3、1-4)在实际分析过程 中通过将生成的理论数值模型的特征曲线与实际特征 曲线进行对比调整,最终达到最佳的匹配,准确描述 油藏。
数值试井技术
一. 数 值 试 井 技 术 简 介
数值试井技术
数值试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试井 解释技术,它是通过大量的数学模拟运算来精确 描述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 该项技术汲取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中描述复 杂油藏属性方面的成熟技术。诸如:描述地层流 体性质的变化、储层分布厚度变化、流渗条件非 均质性和油藏特殊外边界形状等,同时又采纳了 高精度压力计录取的压力资料作为模型拟合检验 实际的参照,这就为非均质油藏试井动态描述提 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一. 数 值 试 井 技 术 简 介
数值试井技术
(二)数值试井技术描述 为了能够更加精确描述油藏的动态特性, 准确分析诸如邻井生产影响、复杂形状油藏等 一系列在空间和时间都发生变化的现象,在试 井资料的分析和评价中成功引用了有限元数值 模拟技术。和其他数值分析方法一样,有限元 数值试井分析方法也是先从建立基本的物理模 型开始。对于一个特定的油藏对象,通常由井 的内边界模型、储层模型、外边界模型以及流 体模型四个基本模型组成,这一点无论是数值 分析还是解析分析都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在 分析对象的范围、表达方式有所差异。
式1 -7
式 1- 8
一. 数 值 试 井 技 术 简 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R曲线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④采油指数Jo
单相液体渗流条件下,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产量,m3/(d· MPa)它 是一个表示油井产能大小的指标,Jo越大,油井生产能力越强。
qo Jo( P R pwf ) 油井流动方程 Jo qo P R pwf
q 2 q1 1 pwf 2 pwf 1 斜率
Jo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⑤井筒储集系数
当刚开井或关井时地面产量和井底 产量不等。在关井时地面产量立即为0, 但在井底仍有流体从地层流向井筒,从 而使井筒压力增加,直到与井筒周围地 层压力平衡,这时井底产量才变为0。 这叫续流效应。开井则井底产量则滞后, 经过一段时间后,井底产量才达到地面 产量,这叫卸载效应。 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用井筒储集系 数表示。主要受流体压缩系数影响。
(9)地层测试:用钻杆(油管)将测试工具下入井内,使封隔器封
隔环空压井液和其它层段,由地面控制井下测试阀任意开关实现井下
开关井,由压力记录仪记录测试全过程压力温度变化,从而获得地层 流体样品、产量、压力、温度、计算地层参数和确定测试层工业产能
的各项资料。
A1 A
D1
H D2
H1
C2 C1 B1 B2
PCT
环空打压
LYNES 膨胀式
HST
旋转座封 上提下放
上提下放
MFE:multipe flow evaluator APR:annular pressure evaluator HST:hydranlic spring tester PCT:pressure control tester
多次动测试器 环空压力控制测试器 液力弹簧测试器 压力控制测试器
二、地层测试简介
3、测试原理
二、地层测试简介
3、测试曲线的识别—以二开二关为例
A1 A D1 H D2 测试阀 H1
C2
B1 C1 B2
旁通阀 封隔器
筛管 压力计
A1段:下管柱,随工具下井深度增加,静液柱压力增加。 A点:初始静液柱压力。满井筒接近压力计下深的静水柱压力。 B1点:初流动开始压力,座封开井后,测试阀打开,因管柱内压力小于初始静 液柱压力,静液柱压力急速释放,地层流体开始流入管柱内。若管柱密封且 未加液垫,则初始压力接近管柱内的大气压力。 C1点:初流动结束压力。 B1-C1段:初流动段,开井后,随着地层流体进入管柱,压力上升。 D1点:初关井压力。 C1-D1段:初关压力恢复段,关井后,压力恢复上升。
Q AOF
Qg 1.8PD 0.8PD
2
Q AOF
6Qg 1 48PD 1
QAOF
Qg 1.0434PD
0.6594
PD
Pe2 Pwf Pe2
2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5)压降试井:是在测试前已关井一段时间,地层内压力已趋于平
衡,然后把压力例计放入井内,记录井以恒定产率生产时井底压力的
电子压力计托筒
二、地层测试简介
2、测试工具
名称 MFE 操作方式 上提下放 适应用范围 常规井测试,应用普遍 缺 点 不适用于高压高产、稠油、斜井
APR
环空打压
全通径,高产井、大斜度 井、超深井、浅井、稠油 工具保养调试、管柱复杂,承受的压 井,可与绳索、酸化等联 差大,仅限于套管内 合作业 全通径,高产井、大斜度 井、超深井、浅井、稠油 工具保养调试、管柱复杂,承受的压 井,可与绳索、酸化等联 差大,仅限于套管内 合作业 井筒不规则的裸眼井 常规井测试 封隔器易损坏 使用较少
有效渗透率是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于地层中时, 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能力的大小。
通过试井求得是地层有效渗透率。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⑧地层有效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是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于地层中时, 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能力的大小。
通过试井求得是地层有效渗透率。
一、基础知识
9、井下压力、温度录取手段开井关井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⑥表皮效应、表皮系数
在钻井和完井作业中,产层面受完井液 (如泥浆、水泥浆、射孔液和压井液等)侵 入的影响,在地层造成污染,使井壁附近地 层渗透率受到损害,流动阻力增大,形成一 个与原地层特性不同的“表皮”区。当流体 通过这一“表皮”区时,便产生一个正的附 加压降;另一些井采用深度射孔、酸化和压 裂的措施,使井壁附近的渗透率变大,流动 能力增强,形成所谓的负“表皮”区。当流 体通过负“表皮”区时,产生一个负的附加 压降。这种现象称为表皮效应。
指示曲线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②系统试井曲线
产量、流压、含水、生产油 气比等与工作制度的关系曲 线.
系统试井曲线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③IPR曲线:
流压(MPa)
30 25 20 15 10 5 0 0 50 100 150 200 250 产量(m3/d)
井底流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称为 井底流入状态曲线即IPR曲线。 是确定油气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 据,又是分析油气井动态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常将这些命名方法组合命名。
二、地层测试简介
1、地层测试分类
管柱图 管柱名称
油管
管柱图 油管
管柱名称
管柱图
管柱名称 油管 校深短节
校深短节
油管
油管
断销式循环阀
断销式循环阀
油管 提升短接
油管
MFE
提升短接
电子压力计托筒
单 封 测 试
循环阀
油管 提升短接 MFE测试器 锁紧 提升短节 PT封隔器 绕丝筛管 油管
均质油藏
双孔隙、垂直裂缝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⑦探测半径
探测半径也有的称之为 影响半径是指当井的产量 (或注入量)瞬时改变后, 在某一给定时间内压力扰动 前缘所达到的距离,应该注 意:探测半径是一种不稳定 流动属性,所以不应超出泄 油半径的范围。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⑧地层有效渗透率
试井技术介绍
一、基础知识 1、什么是试井 试井是对油、气、水井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总称。它是油 气田开发过程中用专门的仪器定时测量油、气、水井压力、 产量、温度及工作状况等的一种作业。也就是在一定时间
内通过记录一口井压力或流量的变化,来分析油藏特性,
了解油藏的生产能力,或得到油藏管理方面的数据。
一、基础知识
信号,可判断激动井与观测井之间是否连通;根据激动井和观测井压
力变化的时间和规律,可以计算导压系数、流动系弹性储容系数、井 间渗流参数等。
pw
pr
1:10000
监测井 q 监测井
t
q
0
激动井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8)脉冲试井: 是干扰试井的另一种方式,产量以多脉冲的形式改
变。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一、基础知识
5、现代试井的特点
(1)高精度测试仪器测取准确的试井资料,高精度电子压 力计和分离计量为代表 (2)用现代解释方法解释得到更多更可靠的解释结果,双 对数和导数图版为代表 (3)测试过程控制、资料解释和试井报告计算机化,自动 拟合、数值试井为代表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油 井
稳 定 试 井
修 正 等 时 试 井 一 点 法 试 井 压 压 降 恢 井 边 层 试 试 试 测 测 井 井 井 试 试
气 井
试 井 方 法
不稳定试井
干 扰 试 井
脉 冲 试 井 中 途 测 试 完 井 测 试
多 探 地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1)系统试井(回压试井):其具体做法是依次改变井的工作制度, 待每种工作制度下的生产处于稳定时,测量其产量和压力以及其它相 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绘制指示曲线、系统试井曲线;得到井的产能 方程,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合理工作制度。
①机械压力
②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
④遥测式电子压力计系统
⑤永置式电子压力计系统
一、基础知识
10、试井与测井、生产测井的区别
二、地层测试简介
1、地层测试分类
按地层测试井和测试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按井的类型:分为钻井中途测试和完井测试。 按井眼的类型:分为裸眼井测试和套管井测试。 按封隔器坐封方式:分为井底支撑式、卡瓦支撑式、膨胀式测试。 按封隔器封隔方式:分为单封隔器测试、双封隔器跨隔测试。 按测试联作方式:分为射孔测试联作、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射孔测试与排 液联作、测试、酸化与再测试联作。 按测试工具分类:MFE、APR、PCT、膨胀工测试、HST测试等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⑥表皮效应、表皮系数
表皮系数是表征井壁附近地层污染和完善程度的一个无因次系数,表皮 系 数 S 可 用 完 井 半 径 rw 与 井 的 折 算 半 径 rc 之 比 的 自 然 对 数 来 表 示 , 即
S=lnrw/rc,一般都是通过试井分析求解。
S S<-3 S=-3 S>-3 井的类型 表明是超完善井 表明是完善井 表明是不完善井,S值越大, 不完善程度越高
变化。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6)压力恢复试井:产量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然后关井
并记录井底压力恢复过程。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7)干扰试井: 一般以一口井作为激动井,一口或数口井作为观测
井。通常是在激动井改变工作制度(如开井、关井、改变激动量等),
使油层中压力发生变化,在观测井中下入高精度压力计,测量由于激 动井改变工作制度所造成的压力变化。从观测井能否接收到压力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