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解释方法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现代试井解释时期以70年代初雷米发表关于均质油层双对数拟合图版为开始标志。
其特点为:● 建立双对数拟合分析法,可以运用早期试井数据; ● 给出半对数直线段出现时间,使常规分析更可靠;● 采用图版曲线拟合法和数值模拟法,使用计算机,解释模型多; ● 解释过程是“边解释,边检验”的过程,保证解释的可靠性。
试井解释模型可按照基本模型及边条件划分:基本模型:1. 均质油藏;2.非均质油藏:多层油藏,渗透率变化;3.双重空隙介质油藏:拟稳态窜流,不稳态窜流。
4.双孔双渗介质油藏:拟稳态窜流,不稳态窜流。
内边界条件:1. 井筒储存; 外边界条件:1. 无限大地层;2. 表皮系数; 2. 不渗透边界;3. 裂缝切割井; 3. 恒压边界;4. 打开不完善; 4 封闭边界; 5.水平井;由基本模型, 内边界条件和外边界条件,可组合出许多试井解释模型,它们的拟合图版曲线可用计算机快速计算出来。
§1 试井使用的无量纲物理量wD r r r =2wt t D rC kt t φμα=)(p p Bq khp i p D -=μα (1-1)we eD r r r =)(wf i p wD p p Bq khp -=μα 2wt c D hrC C C φα=其中c t p ααα,,是单位制换算系数,各单位制的单位及换算系数如下所示:由于无量纲物理量与单位制无关,利用此表可方便地进行单位制换算。
利用上述无量纲表达式,基本微分方程式变成:D D DD DD D r p r p r r r ∂∂=⎪⎪⎭⎫ ⎝⎛∂∂∂∂1 (1-2) 将边条件及初条件无因次化,与上式一同求解,即得问题的解)(D D t p 。
(1-1)式给出了问题解的无因次量与有因次量之间的关系。
(1-1)式取对数得: Bq khp p p D μαlglg lg +∆= , 2lglg lg wt t D r c k t t φμα+= (1-3)上式说明,若将p-t 关系绘成双对数坐标图,无因次曲线与有因次曲线形状完全相同,解的无因次量坐标与有因次量坐标之间相差同一常数。
试井测试工艺及解释方法的研究

试井测试工艺及解释方法的研究摘要: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应用试井测试的技术措施,获得井筒的地质数据信息资料,为油气田生产提供最佳的技术支持。
对测井数据的解释方式进行优化,保证试井测试资料的精准度,使其更好地为油气田生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试井;测试工艺;解释方法;研究前言:试井测试是对油气田生产现场的测试,应用各种现代化的试井测试技术措施,获得高品质的测井曲线及资料,通过高科技的解释技术措施,评价油气田开发方案的有效性。
有助于提高油气田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油气田的生产能力,满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
1、试井测试工艺技术措施试井测试技术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各种试井测试的仪器仪表设备,对油气水井的生产动态进行测试,获得真实的生产动态资料,确定井筒产物的性能参数,得到井筒的产能资料,并获得油水井的连通关系,为提高单井的产量提供依据。
1.1试井测试技术的基本类型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技术的应用,得到相关的测试信息资料,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最佳的数据,为油气田的生产动态分析,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
稳定试井属于系统试井技术措施,主要应用于对气井的测试,获得气井的产气量、流动压力、地层压力的资料。
为合理确定气井的开发方案,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保证气井生产的顺利进行,获得最佳的天然气产量,达到气田生产的产能指标。
不稳定系统试井方式的应用,当油藏处于流动状态时,当一口井的工作制度发生改变后,在井底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波动,会对周围的井筒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压力不稳定的扰动过程进行测试,并建立完善的井底的动态环境,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获得油藏的动态数据资料,判断油藏的性质,为合理开发油气藏奠定基础。
1.2常见的试井测试技术措施油气田生产中最常用的试井测试的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试井测试的效果。
启泵测试技术的应用,将井下的抽油泵起出到地面,之后对油井实施测试施工,获得井筒的数据资料,为油井的高效生产提供数据资料。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

各类表皮成因及数值范围 成 因 由储层污染或增产措施引起的表皮系数 非达西流动引起的表皮系数 由多相流动引起的表皮系数 由完井引起的表皮系数 大致数值范围 -4(酸化) ~ + 20(污染) +5~+20 +5~+15 -5.5(压裂或水平井)~+300(部分打开井)
4
4)探测半径:在距井筒一定距离的地方,因该井生产而造成的压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即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层这个范围之外的任何性质都没有探测到,这个区域的半径成 为调查半径或探测半径。探测半径只与地层及其中流体的物性和测试时间有关,而与 其他性质无关。
5)径向流动:钻穿地层的井,地层中的流体从各个方向沿平面半径方向流入井筒。地 层中的压力是离井的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即在距井的等距离位置,同一时刻的压力值 相等。
二、试井解释经常使用的概念
1)无因次量:其值与计量单位无关如2%等,试井中常用无因次量pD,tD等。
2)井筒储集效应、井筒储集系数 油井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为0,井底产量并不为0,原油仍然从地层流入井筒中,直 至井筒中压力与井筒周围压力达到平衡,这种滞后的惯性现象称为井筒储集效应。 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物理意义是,要使井底压力升高 1MPa,必须从地层中流进井筒原油体积。纯井筒储集阶段的压力变化与测试层的性质 无关,不反应任何地层特性。
8
三、试 井 分 析 方 法
简化地质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分离变量 积分变换等
数学模型求解
不同坐标系
3-6气井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附加拟压力降
12 .734 × 10 −3 q sc T ∆ψ s = ⋅ Sa Kh
14
2、气井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早期井筒储存阶段
∆pwf ∆p
2 wf
lg ∆pwf
∆ψ wf
m
2 lg ∆pwf
lg ∆ψ wf
tD P = WD CD
m=1
0
t
0
lgt
15
气井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早期井筒储存阶段
处理方法 P
4
率
Kf W
∆P =
0.021487qscTµZ hP Kf W4 φµCK
t
0.021487 qscTµZ hP Kf W 4 φµCK
4.617 ×10−4 qscTµZ 2 ( ) mhP φµCK
p
2
∆P =
2
0.042974 qscTµZ 4 h Kf W 4 φµCK
t
0.042974qscTµZ 1847 ×10−3 qscTµZ . h Kf W 4 φµCK
气井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早期裂缝双线性流 2.45 P = t 有限导流 K W
wD 4 fD fD Df
K
lg ∆pwf
2 lg ∆pwf
fD
=
K K
f
W fD
∆pwf
W = Xf
lg ∆ψ wf
m=1/4
2 ∆pwf
∆ψ wf
m
0
19
lgt
4
t
气井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早期裂缝双线性流
处 理 方 法 P 特 征 公 式 斜
压力平方
0.288 scT Z 6.367×10−3 qsc µT Z A q ∆P = t+ (ln 2 − lnCA + 0.80907 2Sa ) + Kh rw φhAC
《现代试井分析》试井解释方法

well K1
Homogeneous 均质油藏
well K1
K2
Double porosity
双孔介质:只有 一种介质可以产 出流体
现代试井分析 Modern Well Test Analysis
Pwf
(r,t)
Pi
qB 345.6Kh
ln
8.085t
r2w
Ps
qB
8.085t
Pi 345.6Kh (ln r 2w 2S)
Pi
qB 345.6Kh
(ln
8.085t
r2w
ln
e2S
)
Pi
qB 345.6Kh
ln
8.085t
(rwes )2
它对测试的数据产生了干扰,是试井中的不利因素。有条件的话进行井底关井。
现代试井分析 Modern Well Test Analysis
Slide 1
Modern well test
三. 表皮系数
现象描述:由于钻井液 的侵入、射开不完善、酸 化、压裂等原因,在井筒 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状区 域,这个区域的渗透率与 油层不同。 因此,当原油从油层流入 井筒时,产生一个附加压 力降,这种效应 叫做表皮效应。
现代试井分析 Modern Well Test Analysis
Slide 10
Modern well test
四、流动阶段即从每一个阶段可以获得的信息
第一阶段:刚刚开井的 一段短时间。可以得到 井筒储集系数C.
要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 的压力分析,必须使用 高精度的压力计,测得 早期的压力变化数据。
水平井试井解释技术-saphir

水平井试井解释技术分享作者:王留申本文内容以行业标准化试井解释软件 Saphir 软件为基础 一、水平井的分析解释方法 水平井的试井解释,通常分成三段法来分析解释:也就是早期径向流、中期线性流、 后期均质无限大拟系统径向流解释方法。
如下图所示:i. 早期径向流的解释早期径向流,是指井筒影响结束后,压力波的传播还没有到达层顶或层底的一段, 如下图,这一阶段的特征导数曲线为水平直线,用这一段特征线位置,可以确定垂 向渗透率。
2. 中期线性流的解释1001E-30.01 0J1 10IARFEarly radial How Linear flow中期线性流,是指压力的传播超过了层顶或底之后,还没超过井长范围内的流动,这段流动的特征线性或双线性流动,用该特征线可以得到水平井井筒的相关参数,主要是水平的有效长度。
3.后期拟径向流的解释后期拟径流,是指压力的传播超过了井的全部长度,它的等压线是椭圆形,这一段的特征线是一平直线,用该特征线可以得到系统的渗透率。
、水平井的影响因素1.有效长度的影响水平井有效长度越长,线性流影响时间越长、特征线越靠右,可以计算出水平井的有效长度和水平井筒内的导流能力。
1E-3 0.01 0.1 1 10 1002.偏心距的影响偏心距是井筒中心到油层底部的距离,距层顶或底越远,不稳定流动线(红色导数曲线)越靠右。
3.表皮系数的影响类似于直井的影响特征,表皮系数越大,导数和压力曲线间距越大。
10001001011EJ 1E-3 0.01 0<1 1 10 1004.井筒存储系数的影响井储大时会掩盖早期径向流的特征,使解释的垂向渗透率偏小,甚至会影响水平井的典型特征,影响解释结果。
100:k 1E-4 0.01100 k hh 石■ ■10005.垂向渗透率的影响垂向渗透率越大,早期径向流直线越靠下,水平井效果越好。
比较差的垂向渗透率 会显示部分射开井的特征。
10001E-4 1E*3 0X1 0.1 1 10 100 0*01 stb/psic =0.001 £tb/p£i 二 0.001O9.png (48.65 KB,下载次数:0)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4小时前上传6.水平非均质性的影响平面上,垂直于井筒的渗透率越大,早期径向流直线越靠下,水平井效果越好。
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常规试井解释方法一、试井的目的与任务1。
试井的目的通过对钻井取得的岩屑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及其它相关的分析研究,取得这些样品的性质数据,以判断该层的油、气、水层及岩石的物理性质和产状;进而推测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
最终确定含油、气层位及油、气、水层的界限;试油目的是尽快发现油、气藏,为油、气开采提供依据。
2。
试油的任务试油的主要任务是: (1)根据取得的岩屑样品及时分析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和含油、气情况。
(2)按一定要求,采用专门设备和工具,进行油、气的直观观察、测试,以初步判断油、气层。
(3)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结合地质、地震资料,正确评价油、气层的规模、产能,并计算储量和产量。
(4)对不清楚或没有认识的储集层,可进行综合录井,探明储集层的储层特征。
(5)取得有关资料,为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制定采油、气方案,进行增产措施等提供依据。
二、常规试井解释方法与参数(一)直接观察法①钻眼取岩心观察②电法测量③其它物探方法观察④水井抽油管下入观察(1)钻眼取岩心观察法在被解释地区内从含有工业油气流体的储层中钻取一定数量的岩心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储层的储集性能,划分储集层,进行油气储量计算。
(2)电阻率测井观察法在被解释地区内利用四极放大器(4J44)或0.4~0.5 m屏蔽大电流电极,在油层段电测并录取4~6次,测试结果绘制在沉积旋回图上,并与实际地质资料比较分析。
(3)自然电位测井观察法在被解释地区内根据井下仪器分析的结果,结合当时的资料用自然电位曲线拟合,判断油层的含油饱和度,进行油气储量计算。
(4)红外光谱测井观察法在被解释地区内根据井下仪器分析的结果,结合当时的资料用红外光谱曲线拟合,判断油层的粘度,进行油气储量计算。
(5)磁性测井观察法在被解释地区内根据井下仪器分析的结果,结合当时的资料用磁性测井曲线拟合,判断油层的磁性,进行油气储量计算。
(6)磁性示踪测井观察法在被解释地区内根据井下仪器分析的结果,结合当时的资料用磁性示踪曲线拟合,判断油层的饱和度,进行油气储量计算。
试井技术解释方法

裂缝导流率 Kf*w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诊断曲线特征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中 期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呈水 平直线段
在半对数坐标系中 P WS 与Δt 是直线关系
流动系数 KH/u 地层压力 P
段
污染系数 S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双重孔隙介质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③复合油藏
流动特征 :
复合油藏是指地层中存在岩性或流体变化 区,在两区域接逐面上,地层的流动系数( Kh /μ)发生变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径向流区。
曲线特征:
导数曲线后期上翘或下掉,然后变平。外 圈流动系数变大,导数曲线下掉,外圈流动系
诊断曲线特征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恒压 双对数曲线为水平直线 , 导
边界
数曲线下掉
半对数呈水平直线
平均地层压力 P
晚
期
单线型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同时
边界
上翘
二条半对数直线斜率 为 1:2
段
边界距离
封闭 双对数曲线斜率为 1, 导数 在直角坐标系中 PWS
边界 曲线上翘与双对数曲线相交
与Δt 成直线
储量 N
曲线特征:
双对数曲线在裂缝流段斜率为1/2,在双线性流段斜率 为1/4,在地层线性流段变为1/2,然后变为水平直线,进入 拟平面径向流阶段。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具有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尔勒华鹏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 2011年8月
目
录
一、试井的工作原理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三、凝析气藏的解释方法 四、试井软件的介绍 五、试井软件的操作步骤 六、试井测试存在的问题 七、目前测试资料分析
一、试井的工作原理
1、试井的定义: 、试井的定义 通过开关井或改变油气水井的工作制度,测试 通过开关井或改变油气水井的工作制度 测试 油气水井的压力和计量流量变化, 油气水井的压力和计量流量变化,根据试井理论 分析其中的变化规律,求出地层相应的参数。 分析其中的变化规律,求出地层相应的参数。
诊断曲线特征 恒压 边界 双对数曲线为水平直线, 双对数曲线为水平直线 导 数曲线下掉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半对数呈水平直线
平均地层压力 P
晚 期 段
单线型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同时 边界 上翘 封闭 边界 双对数曲线斜率为 1, 导数 曲线上翘与双对数曲线相交
二条半对数直线斜率 为 1:2 在直角坐标系中 PWS 与Δt 成直线
边界距离
储量 N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① 均质储层
流动特征: 流动特征:
原油的储集和流动空间是单一的孔隙介质, 原油的储集和流动空间是单一的孔隙介质,介 质的渗透性在各个方向基本相同,流体单相, 质的渗透性在各个方向基本相同,流体单相,在油藏 中的流动表现为以井筒为中心的向井流。 中的流动表现为以井筒为中心的向井流。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双重孔隙介质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③复合油藏
流动特征:
复合油藏是指地层中存在岩性或流体变化 在两区域接逐面上,地层的流动系数(Kh 区,在两区域接逐面上,地层的流动系数(Kh /µ)发生变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径向流区。 )发生变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径向流区。
一、试井的工作原理
2、试井能解决的问题: 、试井能解决的问题
a、对储层的认识,判断是否是均质、双孔介质、裂缝还 、对储层的认识,判断是否是均质、双孔介质、 是复合油藏等储层性质; 是复合油藏等储层性质 b、求取地层压力,了解地层压力布情况,分析油气水井 、求取地层压力 了解地层压力布情况 了解地层压力布情况, 的受效情况; 的受效情况 c、求取有效渗透率、地层系数和流动系数,分析地层平 、求取有效渗透率、地层系数和流动系数, 面和纵向上地层渗透率的变化。 面和纵向上地层渗透率的变化。 d、求表皮系数、分析油气水井的地层污染情况。 、求表皮系数、分析油气水井的地层污染情况。 e、求取边界等信息,判断边界性质和距离。 、求取边界等信息,判断边界性质和距离。 f、求取裂缝半长和导流率,分析压裂酸化等措施效果。 、求取裂缝半长和导流率,分析压裂酸化等措施效果。 g、判断井间连通性和断层的遮挡情况. 、判断井间连通性和断层的遮挡情况 h、判断油气的产能情况,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 、判断油气的产能情况,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 i、判断井筒内的工作情况。 、判断井筒内的工作情况。
(m3/m3)
四、试井软件的介绍
目前使用的是由英国EPS公司生产的 目前使用的是由英国EPS公司生产的 Pansystem 3.0a Windows版试井解释软件具 Windows版试井解释软件具 有强大的功能,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它 有强大的功能,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以视窗及下拉菜单形式面向用户,操作方便、 以视窗及下拉菜单形式面向用户,操作方便、 简单实用、易于学习,功能强大,是试井解 简单实用、易于学习,功能强大, 释人员不可缺少的使用工具。 释人员不可缺少的使用工具。
曲线特征: 曲线特征:
当测试遇到恒压边界时,导数曲线下掉, 当测试遇到恒压边界时,导数曲线下掉,最 后变为零。双对数曲线成一水平直线。 后变为零。双对数曲线成一水平直线。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恒压边界无因次诊断图
三、凝析气藏的解释方法
1、拟压力 气体渗流的基本方程引用的是粘性流体在多孔介质流动的方程 式,但是,气体的粘度µg、压缩系数Cg、偏差因子Z等都是压力的 函数,所以其渗流方程是非线性的,不符合达西定律。 为了使气体的渗流方程线性化,引入了”拟压力”的概念。 通过拟压力转换,我们就可以用解释油水井的方法求取地层参数。
流动特征: 流动特征:
开井时裂缝中流体开始向井筒流动, 开井时裂缝中流体开始向井筒流动,并与基岩之间建 立压差,此时反映裂缝线性流特征。压差足够大时, 立压差,此时反映裂缝线性流特征。压差足够大时,孔隙 介质中流体向裂缝流动,形成裂缝地层双线性流。 介质中流体向裂缝流动,形成裂缝地层双线性流。当裂缝 与井筒压力平衡后,反映出的仅是地层向裂缝的流动,此 与井筒压力平衡后,反映出的仅是地层向裂缝的流动, 段反映地层线性流。最后整个地层中流体向裂缝、 段反映地层线性流。最后整个地层中流体向裂缝、井筒系 统流动,形成拟平面径向流。 统流动,形成拟平面径向流。
四、试井软件的介绍
1、试井软件的功能 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 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 ----试井设计模块; 试井设计模块; 试井设计模块
----试井解释模块; 试井解释模块; 试井解释模块
----智能化数值模拟试井(PanMesh)。 智能化数值模拟试井( 智能化数值模拟试井 )。
四、试井软件的介绍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1、常规分析法(时间取对数,压力取直角坐标) 、常规分析法(时间取对数,压力取直角坐标)
m
径向流段会 出现直线段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2、图版拟合规分析法(时间取对数,压力取对数) 时间取对数,压力取对数)
图版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具有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二、现代试井解释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⑤断层边界
流动特征: 流动特征:
当压力波传播达到不渗透断层边界时, 当压力波传播达到不渗透断层边界时,压力波 由于受到阻挡而返回,此时波形叠加, 由于受到阻挡而返回,此时波形叠加,形成镜像反 映。
曲线特征: 曲线特征:
一、试井的工作原理
3、测试方法的分类
常见的油气水井测试: 常见的油气水井测试: 井筒流静压梯度和温度测试 压恢、 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脉冲试井、 脉冲试井、干扰试井 气井等时试井 二流量测试 分层测压 油井的系统试井
一、试井的工作原理
4、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 压恢、
压恢、压降和探边测试是通过油管或环型空间把压力计 压恢、 下入井底,然后关井测取一定时间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入井底,然后关井测取一定时间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② 双重孔隙介质储层
曲线特征: 曲线特征:
导数曲线峰值出现后有一“凹子” 。“凹 导数曲线峰值出现后有一“凹子” 子”的深浅反映裂缝弹性储容系数的大小,“凹 的深浅反映裂缝弹性储容系数的大小, 越深,储容系数越大,裂缝的储油能力越好。 子”越深,储容系数越大,裂缝的储油能力越好。 “凹子”出现的早晚反映越流系数的大小,“凹 凹子”出现的早晚反映越流系数的大小, 出现越早,越流系数越小, 子”出现越早,越流系数越小,表明基岩与裂缝 的介质交换越容易。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均质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② 双重孔隙介质储层
流动特征: 流动特征:
当开井时裂缝中的流体向井筒流动, 当开井时裂缝中的流体向井筒流动,裂缝系 统压力下降,并逐渐与基岩之间产生压差, 统压力下降,并逐渐与基岩之间产生压差,此段 反映裂缝特征。当压差足够大时, 反映裂缝特征。当压差足够大时,基岩中的流体 开始向裂缝补充,压力下降变缓, 开始向裂缝补充,压力下降变缓,此段反映两种 系统的介质交换。当裂缝和基岩系统压力平衡后, 系统的介质交换。当裂缝和基岩系统压力平衡后, 两种介质内压力同时下降, 两种介质内压力同时下降,反映出总系统的流动 特征。 特征。
曲线特征: 曲线特征:
导数曲线后期上翘或下掉,然后变平。 导数曲线后期上翘或下掉,然后变平。外 圈流动系数变大,导数曲线下掉, 圈流动系数变大,导数曲线下掉,外圈流动系 数变小, 数变小,曲线上翘。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④ 具有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储层
诊断曲线特征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纯井筒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重合 在直角坐标系中 PWS 井筒储存系数 C 斜率为 1 储存 与Δt 是过原点的直线
早 期 段
在直角坐标系中 PWS 无限导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平行 与Δt 的二次方根是过 斜率为 1/2 流裂缝 原点的直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 PWS 有限导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平行 与Δt 的四次方根是过 斜率为 1/4 流裂缝 原点的直线
裂缝长度 Xf
裂缝导流率 Kf*w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诊断曲线特征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中 期 段
流动系数 KH/u 在半对数坐标系中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呈水 地层压力 P PWS 与Δt 是直线关系 平直线段 污染系数 S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1、试井软件的功能
----适用井类型: 适用井类型: 适用井类型 油井、水井、气井、凝析气井;垂直井、斜井、水平井。 油井、水井、气井、凝析气井;垂直井、斜井、水平井。 ----解释类型: 解释类型: 解释类型 压力恢复、压力降落、干扰脉冲、变流量试井。 压力恢复、压力降落、干扰脉冲、变流量试井。 ----油藏模型: 油藏模型: 油藏模型 均质; 均质; 垂直裂缝(无限导流、有限导流) 垂直裂缝(无限导流、有限导流); 双重孔隙; 双重孔隙; 双渗模型; 双渗模型; 复合油藏等。 复合油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