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介绍参考文档

合集下载

试井评价技术

试井评价技术

1 p
井底压力变化表达式:
2.12110 kh
3
pws t pwf t p
quB
tp kt 0.9077 0.8686S lg uC rw 2 t t t p
试 井 评价技术 压力扩散示意图
1 0
1
WTC
1 0 Δ P
1
1 0 A H a
0
双对数曲线在径向流段的开
口距离越大。
1 0 1 0
2 3




b
③第Ⅲ段为径向流段,导数曲线的特征为水平线 1 0 1 0
2 1
1 0
0
1 0
1
Δ1 t 0
2
④第Ⅳ段为外边界反映段,a线为不渗透边界特征反映,b线为恒压边 界特征反映。
试 井 评价技术 Horner压降/压恢分析法图
3
l

Vu 9.80665 10
3

通常井筒储集系数的一般范围为:
对于井底关井:0.001m3/MPa
对于井口关井:0.01m3/MPa 液面上升情况:0.1m3/MPa
试 井 评价技术 (2)表皮效应和表皮因子
WTC
在钻井和完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渗入等因素使得井眼
附近地层渗透率下降,以及射孔过程中造成的井底不完
1 0 Δ P
2
实际井:
1 0
1
1 0
0
试 井 评价技术 (3)有限传导垂直裂缝地层
WTC
无限大均质地层,有一条与井相交的垂直裂缝,长度为2Xf,裂缝 具有一定的渗透率(Kf ),沿着裂缝存在压降,即裂缝具有有限 传导性。适用于水力压裂、加砂支撑且粒度比适当而形成的有限 导流垂直裂缝井。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

IPR曲线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④采油指数Jo
单相液体渗流条件下,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产量,m3/(d· MPa)它 是一个表示油井产能大小的指标,Jo越大,油井生产能力越强。
qo Jo( P R pwf ) 油井流动方程 Jo qo P R pwf
q 2 q1 1 pwf 2 pwf 1 斜率
Jo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⑤井筒储集系数
当刚开井或关井时地面产量和井底 产量不等。在关井时地面产量立即为0, 但在井底仍有流体从地层流向井筒,从 而使井筒压力增加,直到与井筒周围地 层压力平衡,这时井底产量才变为0。 这叫续流效应。开井则井底产量则滞后, 经过一段时间后,井底产量才达到地面 产量,这叫卸载效应。 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用井筒储集系 数表示。主要受流体压缩系数影响。
(9)地层测试:用钻杆(油管)将测试工具下入井内,使封隔器封
隔环空压井液和其它层段,由地面控制井下测试阀任意开关实现井下
开关井,由压力记录仪记录测试全过程压力温度变化,从而获得地层 流体样品、产量、压力、温度、计算地层参数和确定测试层工业产能
的各项资料。
A1 A
D1
H D2
H1
C2 C1 B1 B2
PCT
环空打压
LYNES 膨胀式
HST
旋转座封 上提下放
上提下放
MFE:multipe flow evaluator APR:annular pressure evaluator HST:hydranlic spring tester PCT:pressure control tester
多次动测试器 环空压力控制测试器 液力弹簧测试器 压力控制测试器

测试及试井技术

测试及试井技术

测试及试井测试及试井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油层物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渗流理论、计算机技术、测试工艺和仪器仪表、设备等多个领域。

作为勘探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基础工作之一,该技术是唯一在油气藏处于流动状态下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分析结果最能代表油气藏的动态特征。

一、工艺部分塔河油田在吸取其它油田经验基础上,针对稠油特性,结合本油田实际情况,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满足现场生产实际需要的试油工艺,主要包括原钻具求产测试工艺、中途试油工艺、试井测试技术以及井筒降粘、油气诱导、产液性质评价等配套工艺。

(一)原钻具求产测试工艺原钻具放喷求产测试试油工艺是在钻井过程钻遇孔、缝、洞发育的Ⅰ类储层,当发生井漏、井涌,测试工具无法下入井内时,为及时了解地层产液性质和产能,利用原钻井钻具,进行快速短周期的试油施工。

目前现场进行的有钻杆放喷求产和环空放喷求产两种方式,分别是在钻杆和环空接地面管汇等控制工具,进行控制求产。

1 工艺测试管柱采用原钻井钻具进行测试,管柱组合(自上而下)为:5″常规钻杆 + 变丝+31/2″常规钻杆+ 31/2″加重钻杆 + 震击器 + 变丝+ 57/8″钻头。

2 工艺测试流程①、首先对活动弯管及钻台方管汇进行试压,在高压30MPa、低压2MPa下不渗不漏并且稳压30min。

然后安装、固定地面测试管线,在15MPa下试压不渗不漏并且稳压30min。

井口防喷装置必须试压到35MPa,并做到开关灵活好用。

②、井口若有压力显示则直接开井放喷,否则注入一个钻具容积的清水进行诱喷。

若仍无压力显示,再注入一个钻具容积的轻质原油(0.86g/cm3)进行诱喷。

③、开井先敞喷,待有喷势后选择合适油嘴控制求产,求取稳定压力和油、气、水产量,并取稳定压力及稳定产量下的油气水样。

3 工艺特点简便、快捷,主要适用于油气显示较好、能够自喷的油井。

4 工艺缺点它只能在产量较高时(地层流体可以流至地面)求取产量及产液性质,无法求取地层参数,不能对储层进行更深入的评价,尤其对低产低渗储层无法做出准确评价。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的数学模型
01
02
03
达西定律
描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的渗流规律,是试井分析 的基础。
产能方程
描述了储层产能与储层参 数之间的关系,是试井分 析的核心。
压力恢复方程
描述了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是试井分析的重要 工具。
试井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建立 物理模型,模拟储层的渗 流过程。
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井数据量大且复杂,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 引入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实现对试井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提高试井效率和准确性。
高压油气藏的测试
对于高压油气藏,试井技术需要面对更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如何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和准 确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和 准确性。
多相流体的测试
油气藏中常常存在多相流体,如何准确测试多相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特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 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多相流体的准确测试和分析。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层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解释, 为油气藏的评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试井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直接测量地层参数
通过直接测量地层参数,如渗 透率、孔隙度、压力等,为油 田开发提供准确的地层信息。
快速、准确
试井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 准确地获取地层信息,为油田
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适应性强
试井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 藏和不同的开发阶段,可以根
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地热田开发
地热资源评估
通过测试试井技术,可以了解地热田的资源量和品质,为地热田的开发提供依据 。
开发方案优化
测试试井技术可以评估地热田的开发方案,优化开发参数,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 率。
煤层气开发
煤层气资源评估
通过测试试井技术,可以了解煤层气的储量和产能,为煤层 气开发提供依据。
煤层气开发方案优化
未来测试试井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对油藏的认识和理解,为石油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谢谢
THANKS
发展趋势Βιβλιοθήκη 智能化多相流测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测 试试井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 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
多相流测试技术是针对油气多相流动 特性的测试技术,能够准确测量油气 水等多相流体的流动参数。
高压高温测试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海、沙漠等复杂 地区拓展,高压高温测试技术成为发展 趋势,以满足极端环境下的测试需求。
测试试井技术介绍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测试试井技术概述 • 测试试井的流程 • 测试试井技术的应用场景 • 测试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测试试井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评估 油藏的储量、生产能力、油水界面等 参数,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测试试井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效率和精度 ,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试试井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完善,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自动化和高效化的测试手段,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自喷井试井是用于确定油井产能以及评估储层性能的一种重要工艺。

然而,由于试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试井前充分了解试井操作的安全技术。

本文将从井盖、井眼、油气流体、施工设备等方面介绍自喷井试井的安全技术。

1. 井盖安全技术井盖是自喷井试井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井口的溅油、溅水等,并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平台。

为确保井盖的安全性,需要进行以下技术措施:(1)井盖的选择:应选择合适的井盖,要求井盖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试井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和冲击力。

(2)井盖的固定:井盖应固定牢固,采取可靠的螺栓、链条等方式将井盖与井口连接,以防止试井过程中井盖的意外移动。

(3)井盖的密封:井盖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试井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油漏气等情况。

2. 井眼安全技术井眼是自喷井试井中另一个重要的安全环节,它主要用于控制油井的压力,防止超压或开放井口时的溅油等情况。

以下是井眼的安全技术措施:(1)井眼的设计:井眼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以保证试井过程中不会发生井眼破裂等情况。

(2)井眼的监测:在试井过程中需要对井眼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井眼的开启方式:在开启井眼之前,必须确保压力和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开启井眼时油气喷溅。

3. 油气流体安全技术试井过程中油气流体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1)油气处理:试井过程中产生的油气流体需要通过分离、脱气、过滤等处理方式,确保油气的纯净性,并减少油气对环境的污染。

(2)油气监测:试井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油气的性质、流量等参数,同时密切关注油气的压力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油气排放:试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放处理,确保试井过程的环保性。

(4)油气防爆:试井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器、防爆电缆等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试井过程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自喷井试井是一项重要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其安全技术是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井下操作、设备管理等方面介绍自喷井试井的安全技术。

一、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完好性:在进行自喷井试井前,必须对试井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包括检查井下设备(如泵、压力表、阀门等)和地面设备(如泵车、控制阀、管道等)是否存在损坏或漏气等情况。

2. 清理井口区域:清理井口区域是为了防止作业人员受到物体或杂质的伤害。

必须清理井口周围的杂草、石块等杂物,并设置好防护栏等措施。

3. 检查井下通风状态:自喷井试井作业过程中,井下通风情况的好坏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必须检查井下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通风畅通。

二、井下操作1. 进行安全会话:在进行自喷井试井前,必须进行安全会话,向作业人员介绍试井的目的、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要明确工作责任,确定每个人员的角色和任务。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外界伤害。

3. 遵守作业规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按照操作指导书进行操作。

不得随意更改工艺流程或操作方式。

4. 注意井下气体检测:自喷井试井过程中,井下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其中可能存在有害气体。

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设备管理1. 定期检查设备:对于井上和井下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这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气、松动或磨损等情况,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 委托合格企业维护:自喷井试井设备属于特种设备,需要经过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企业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对设备进行维护,并保持设备运行良好。

3. 做好消防工作:自喷井试井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的风险较大。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枪等),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4.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自喷井试井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必须建立应急救援机制。

二流量试井技术

二流量试井技术

二、技术原理
2、试井分析原理
根据油藏水动力学原理,当一口井改变工作制度时,将 引起井底压力和井周围附近地层压力变化,这种压力变化的 过程反映了地层和流体性质以及井泄油面积的内外边界情况。 由迭加原理可知,关井只不过是改变油井工作制度的一种方 式 ,如果不关井只改变工作制度,连续测取井底压力随时 间的变化(或环空液面变化),将资料整理分析,同样能得 到和关井压力恢复等效的分析资料。为油井优化最佳工作制 度和开发好油田提供依据。
五、现场测试与应用
2010年5月-7月开展抽油井二流量试井4井次(姚219、姚6-13、冯48-57、姚08-27等)),取得了地层压 力、流压、平均渗透率、表皮系数、采液指数、无阻流
量等多项地层参数。测试不仅减小了因关井测压造成的
产量损失,又缩短了测试时间,为油井开发提供了有价 值的地层参数,为进一步优化抽油井设计方案,了解油 井目前工况,选择合理工作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取 得关井测试等效的资料,单井平均减少因测试造成的产
一小段 油柱
密度是深度的函数, 通过迭代法求解。
技术原理
3)液柱压差的计算
当油管未下至油层中部时,在油管进 油口至油层中部之间,将依据其液柱内 的压力是否高于泡点压力,呈现油水或 油气水混合物的流动,通过Beggs-Brill 方程求解。
g f G V sin m m m m dP gc 2 gc d V V dh 1 m m sg gc P
技术指标 液面测深范围: 10 ~ 2000m ,精度: 0.5%; 套压测量范围: 0 ~ 8MPa ,精度: 0.5%F· S; 时间误差:≤20 s/d。
测试工艺技术
4、适用条件
油井日产液量≥3t/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