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作文 详略得当才会精彩纷呈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一、故事导入: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二、知识介绍:什么是详写和略写什么要详什么要略?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三、题目:《在双休日里》问题诊断: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中心,应重点记叙一件事,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题目:《我喜欢夏季》问题诊断:前两段景物描写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佳作欣赏:中学生的一天“叮铃,叮铃、、、、、、”“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大学!”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

张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

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我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

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支绷紧的弹簧。

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烧烤着夏日的大地。

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

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些矢志“学理”的学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教案_8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教案_8

八上第二单元作文教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详写与略写的概念,学会确定详写与略写内容。

2、理解并运用详写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简评学生习作导入学生习作:1、上完这节课,我就可以回家了。

唉,怎么还不下课呢?2、“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我把书包往肩上一甩,三步两步跑下楼来,驾上单车,飞也似地冲出校门。

3、我穿过拥挤的人群,突然一下子撞了前面的老太太一下。

老太太回头望着我,说:“孩子啊,你骑车可一定要注意点啊!撞着了人可不是好玩儿的呀!”我抱歉地一笑,赶紧向前骑去。

4、真不明白今天哪来这么大劲儿,车轮在不停地转,越转越欢,我已遥遥领先。

5、“咔嚓”,怎么了?见鬼,链条掉了。

我急忙跳下车,摆弄起来,可半天也没弄好。

这时,老同学戴文强来了。

他忙活了好半天,终于把我的车子弄好了。

6、一路急驰,我竟也不觉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儿:“真呀真快活……”7、啊,快了,快了!村口站着的是妈妈。

“娟儿,回来了!”妈妈向我挥着手。

8、回到家里,我放下自行车和书包,直奔饭桌。

哇,这么多可口的菜。

9、“娟儿,快吃。

在学校总是吃冷菜,在家可得多吃点,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妈妈一边往我碗里夹菜,一边抚摸我的头,“看,又瘦了。

”“知道,妈,您也吃呀!”我看着妈妈日益消瘦的脸庞,深陷的眼窝,霜染的白发,心里一阵酸楚。

10、“现在学习抓得挺紧吧?可不能松劲儿。

要注意身体,离期中考试不远了。

”爸爸的话很平静,却饱含着无限深情,很深沉。

多好的父母,多好的家啊!我想。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详写与略写的概念,学会确定详写与略写内容。

2、理解并运用详写的方法来提高写作水平。

三、思考1、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2、记叙文中哪些内容要详写,哪些内容要略写?为什么呢?四、读学生习作《归途》,确定什么地方应该详写,什么地方应该略写?为什么?五、探究详写的技巧(一)探究详写的技巧一:1、示例:展开你的想象,将“她骂他混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写作叙事要详略得当【导学目标】1.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文素材。

2.在写作中分清主次,掌握详略得当的原则。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淡妆浓抹,其实就是作文写作中的详略,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今天,让我们来学一学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例文引路感受特色爱的底片杨霁文“母亲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母亲是一缕阳光,让我童稚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读着一行行情深意切的词句,她的眼前忽然泛起一层朦胧的白雾。

“啪!”一滴清澈的泪滴落在影集扉页那一行隽秀的字上,摔成一朵凄美的花儿。

记忆的闸门顿时打开了,如潮的回忆汹涌着奔入脑海。

那是7岁那年,同样是一个宁静而恬美的夜晚,就在这张书桌前,一个年轻的母亲手握着女儿的小手,在影集扉页上写下了这段美丽的文字。

写罢,母亲带着慈爱的笑说道:“这本相册送给你,让它记录我们的美好岁月,我们永远在一起!”女儿天真地笑着,使劲点点头。

这本相册伴随母女二人度过了很多美好时光。

而今晚,就在刚才的饭桌上,为了一丁点儿小事,母女二人又大动肝火,直到母亲吼道:“走吧!我再也不管你了!”女儿将门一摔:“我不要你管!”随后,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肯出去。

书橱中这本特殊的相册映入她的眼帘,她翻动相册,从小到大成长的足迹尽收眼底。

瞧,这不是她那张蹒跚学步的情景照吗?年轻的母亲面带笑容,膝下的她费劲地迈着步子,两眼紧盯着前方的路。

母亲双手牵着女儿,为女儿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

她抿嘴一笑。

又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这是在三年级时,她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母亲带她去长城旅游。

她记得当她将崭新的奖状放在母亲面前时,母亲是那么高兴、欣慰!她的眼中闪着一种奇异的光。

直到翻至最后一页:母亲节那天,她出其不意地抱着一束鲜花,出现在工作了一天的疲惫的母亲面前。

母亲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光,母女二人紧紧相拥……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如泉涌:母亲抚育我14年,那真挚的爱是一刻都不曾改变的啊!擦干泪水,她轻轻叩响了母亲的房门……【点评】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细微小事来表现妈妈的爱。

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个人案

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个人案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去看爷爷,然后又开开心心地回家。他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几分慈祥。他依然喜欢躺在竹椅上,没有太多的话,偶尔也对我讲他和奶奶的过去,那椅子也“吱呀呀,吱呀呀……”地做着最忠诚也最和谐的伴奏。
今天天气晴好,春光明媚,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看他睡得极其香甜的样子,我也很幸福,回过头一看,院子边的几株迎春花星星点点地开了,金灿灿的,在偷偷地对着我笑呢。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在灯光下,你会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其中,有我,有你,有他……
[例文简评]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以中学生活的紧张忙碌为中心,精心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中心的典型材料(如早晨那急骤的闹钟声,听成绩时的紧张,一面听课,一面复习化学等),真实地反映了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某些扭曲的心理。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如“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这个动作,表现了“我”在不情愿中的一种反抗心理;对王锋的动作、神态的刻画表现了这个优等生的可笑而又可怜,让人们不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我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支绷紧的弹簧。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凝视爷爷的一举一动,有时甚至会被他的举手投足深深吸引,算算时间,大约是在那个雨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课件_1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课件_1

五、走好第一步:
怎样列作文提纲: • 1.审清题意,确定中心 •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 3.明确中心,安排顺序 • 4.突出中心,详略得当
作文提纲的一般格式பைடு நூலகம்包括题目、中心、 段落安排、注明详略四部分。
提纲举例:
1.题目:《背影》 2.中心: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 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 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出真挚深 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 切的思念之情。
• 第二部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 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别后对父亲 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 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一)开头和结尾
好的开头,能起引领作用:既 可使文章顺利展开,又能吸引 读者阅读下文。
好的结尾,能帮助读者理解题 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背影》的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豹肚) • 第一层(2--3):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
庭情况。 • 第二层(4--5):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 • 第三层(6):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
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二)层次和段落
文章的详略安排: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详写与略写, 受主题的制约。凡与主题关系密切 的,就要写得具体、细致,可以铺 开,说得要充实;凡与主题无关或 关系不大的,要略写,可以概括, 甚至可以不写。
《背影》的详略安排安排
第一层(2--3):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 情况。(略) 第二层(4--5):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 (略) 第三层(6):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 “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详)
(三)过渡和照应
四、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根据文章中心选取写作材料。

2.根据文章中心安排材料的详略。

3.详写内容要细致刻画,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学习重、难点:1.详写内容要细致刻画;2.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课堂学习:一、合作交流,探讨写法(15分钟)(一)回忆下面几篇文章,想一想作者详写的都是什么事情?为什么详写?完成下表:篇目详写内容详写原因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信客(二)结合课本中的“写作导引”部分,完成下列各题:1.我们可以根据中心确定材料的主次,主要的材料应该___________,次要的材料应该___________。

2.预习导学第一小题的四篇课文中详写的内容和中心的关系是由与中心的___________决定的,与中心关系紧密的要___________,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的要___________,与中心无关的东西___________。

3.详写主要内容,要做到___________。

4.略写次要内容,可以___________。

二、运用写法,小试牛刀(25分钟)运用刚才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个最熟悉的一个人(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要做到以下几点:1、想写出她(他)的什么品质,准备选择哪些事件来写?2、分析所选的事件中哪个更能突出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要详细叙述,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但是不可缺少的可以略写。

3、根据文章的中心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自评找出自己的作文是否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详略安排。

2、通过互评找出同伴的作文是否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详略安排。

学习重、难点:通过修改,明确在文章中根据中心安排详略的重要性,并结合文章中心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一、回忆旧知,巩固写法二、运用写法,自我修改1、自己阅读作文,看看选了哪些事写了什么,是否根据中心安排了材料的详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教案_7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教案_7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目标:1、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引导——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流水账”作文为例引出学生对文章写作失败原因的讨论——详略不当。

本文恰似《流水账》。

详略不当,是目前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病。

比如记叙自己的经历,从呱呱坠地写到幼儿园、小学再到中学,各个时期平均用力;写一件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头到尾,平铺直叙;记叙一个人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素材无取舍,无详无略。

那么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详略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详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知识链接在双休日里,我睁开朦胧的眼睛,去洗了脸,刷了牙,突然感到家里冷清清的,我便叫了一声:妈,爸。

没人回应,我便走进他们的卧室,发现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爸妈出去办点事,下午可能就回来了,桌子上有点钱,你中午买点吃的。

我顿时心里很高兴,想:哈哈,我能出去玩了。

但是后来想了想:,不能出去,如果爸妈回来找不到我怎么办?只好在家呆着了。

在家很闷,没事做,我环视了一下家了,好乱啊!我的心里不知又有了什么想法。

我走进我的“小天地”,决定先从这里开始,。

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我的房间终于被我弄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接下来是客厅.最后是爸妈的卧室了.经多4.5个小时的努力,我们家已经被我弄得漂漂亮亮的了,虽然感觉到很累,但我觉得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高兴,我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课文回想(见材料)1、分组朗读短文及第一则材料,讨论以下问题:a 《枣核》一课什么详什么略?b 你从《背影》的第三段、第六段发现了什么?明确:三段略,六段详三段写了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谋事、回京六件事,第六段只写了买橘子。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教案_1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前指导:结合文例 讲授方法》教案_1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激趣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二、知识讲解陆游诗云:“天章云锦用在我,妙手剪裁非刀尺。

”说的是写诗作文剪裁的重要性。

所谓剪裁,就是根据写作的目的、表达的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

取舍,是第一步,决定哪些材料用,哪些材料不用。

有用的材料也不能不分主次轻重一古脑儿都写到文章里,有的要详写,有的要略写。

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指出:“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

”也就是作者要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做到繁简结合、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详写,又称“详笔”,是指那些与表达中心思想联系最紧密的地方,要写得详尽,用较多的笔墨和篇幅写充分、写清楚。

在记叙文里,表现为交代得具体、叙述得完整、描写得细腻。

在议论文里,表现为论证要充分、要全面。

在说明文里,表现为说得清楚明白,重要部分说得更详细。

略写,又称“略笔”,是指文章中次要的又必不可少的内容,用少量的字数表达得精当简略。

常用概述、压缩、删节的方法,甚至是一语道破,一笔带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写作导引】
文章恰似流水账,详略处置不得当,是目前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病。

比如记叙自己的经历,从呱呱坠地写到幼儿园、小学再到初中,各个时期都平均用力;写一件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波澜不兴;记叙一个人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素材没有取舍、未加提炼,从而使得文章平铺直叙、毫无色彩。

怎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
首先,要找到目标靶向。

文章的详略是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详写的目标。

其次,要做到“拿”与“舍”。

就像在一堆水果中挑拣出不同品质、不同等级的水果一样,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是“最大最好的果子”,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衬果”,是次要内容,可以略写。

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是“弃果”,要毫不可惜地舍弃。

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在记叙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

而要表现人物的这些特征,就要在叙事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进行详细描写,是“画龙”式详写。

对那些次要因素,则应概括叙述,以寥寥几笔来勾勒背景,是“画云”式略写;有时为了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来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是“点睛”式略写。

总之,要确立目标、有取有舍,才能做到写重点内容细致入微、充分生动,写次要内容清楚明了、简明扼要,这样就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佳作示例】
绽放的亲情
小院里的迎春花,那娇小的花骨朵,正等待着一股力量冲开花苞,绽放她的华丽与娇艳。

“吱呀呀,吱呀呀……”我不经意间回头一看,爷爷正躺在摇椅上,嘴里偶尔会溜出一两句戏词,与小猫咪的叫声融合在一块儿,如同一首婉转的曲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凝视爷爷的一举一动,有时甚至会被他的举手投足深深吸引,算算时间,大约是在那个雨天……
爷爷其实有很强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而我恰恰是他不喜欢的——女孩儿。

在我的感觉里,他从来没对我显露过亲热的样子,总是不太在乎我,一直到外婆去世,我与爷爷也只是偶尔地接触而已。

我以为我们将永远保持距离,彼此敬而远之。

直到那个雨天,我与爷爷的关系开始转变,亲情的花在我的生命里悄然绽放,灿然盛开。

那天,我正在二楼的露天平台上欣赏夕阳西下。

多雨的夏季里,雨常常会不期而至,先前还是彩霞满天,转瞬间就暴雨倾盆,我一下子慌了脚步,无处躲藏,就想赶紧跑到楼下去。

因为雨季天气潮湿,楼梯上布满了一层苔藓,加上雨水的滋润,格外湿滑,我刚到楼梯口就差点摔倒。

这时,爷爷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了把伞,仰头看了看我,然后打开一扇大门就急匆匆地闪出去了。

看着爷爷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一瞬间升腾起的温暖又一丝丝凉下去,我感到越来越冷,牙齿甚至不由自主地打起颤来,我好怨爷爷,为什么他从来不关心我,难道只因为我是个女孩?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小心翼翼的继续摸爬下去。

只听大门“哐当”一响,像被什么东西撞开的声音,寻声望去,爷爷重新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浑身已经湿透,手里的伞却并没有撑开,肩上扛着一把木梯,因为走得太急,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

爷爷把木梯架在楼梯一侧,又用脚抵住梯子的底端,雨水打在他脸上,睁不开眼,他仰起头眯着眼对我说:“小杰,给你伞,小心点儿!楼梯太滑,你从木梯这儿下来,我在这儿扶着。

你左手打着伞,右手抓牢梯子,脚底下踩稳了!”听到这些话,我的怨恨委屈霎时全都跑到九霄云外了,泪水在眼眶里打了几个转,终究还是决堤而出。

我拭去眼泪和雨水,扶着木梯向下去,我不再害怕,因为有爷爷在呵护着。

原来,爷爷的爱从未缺席,只是静水流深。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去看爷爷,然后又开开心心地回家。

他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几分慈祥。

他依然喜欢躺在竹椅上,没有太多的话,偶尔
也对我讲他和奶奶的过去,那椅子也“吱呀呀,吱呀呀……”地做着最忠诚也最和谐的伴奏。

今天天气晴好,春光明媚,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看他睡得极其香甜的样子,我也很幸福,回过头一看,院子边的几株迎春花星星点点地开了,金灿灿的,在偷偷地对着我笑呢。

【简评】
本篇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是爷爷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面对与爷爷相处十几年的生活经历、繁杂无序的众多材料,作者很巧妙地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爷爷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内心对孙女的深爱。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来表现爷爷:“跑”、“拿”、“看”、“仰”、“打开”,特别是一个“闪”字更是境界全出,爷爷迫不及待出门借梯的心情跃然纸上;接着,更是详细描摹了借梯归来的爷爷,全身湿透、脚步匆忙、视线模糊、絮絮叮嘱,慈爱的爷爷形象如在眼前。

动作、语言、神态、细节,笔笔精心,处处到位,极好地体现了详写的妙处,颇似朱自清的经典名作——《背影》。

而“爷爷的爱从未缺席,只是静水流深”,寥寥十四字,画龙点睛,是感情的升华,主题的深化,是略写的精彩之笔。

本文详略得当,形象丰满,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训练题目]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训练指导]
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

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应该均可。

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

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本题,切忌平庸。

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

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
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

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