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晶体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晶体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晶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晶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B.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 晶体和非晶体在结构上没有区别D. 晶体和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完全相同答案:A2. 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用来确定晶体的:A. 化学成分B. 晶体结构C. 晶体颜色D. 晶体密度答案:B3.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 玻璃B. 珍珠C. 石英D. 沥青答案:C4. 晶体的熔点与其结构稳定性的关系是:A. 无关B. 结构越稳定,熔点越高C. 结构越不稳定,熔点越高D. 结构稳定性与熔点无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晶体的熔点与非晶体相比,晶体具有_________。

答案:固定的熔点2. 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用来确定晶体的_________。

答案:晶体结构3. 石英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_。

答案:晶体4. 晶体的熔点与其结构稳定性的关系是:结构越稳定,熔点越_________。

答案: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晶体与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其物理性质也不如晶体规则。

2. 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有何应用?答案: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用来确定晶体的晶体结构,这对于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至关重要。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已知某种晶体的熔点为1000℃,其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化热为200 J/g。

求该晶体1kg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答案:晶体1kg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200,000 J。

2. 假设一种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其温度从800℃升高到1000℃,已知其熔化热为150 J/g。

求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每克吸收的热量。

答案: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每克吸收的热量为150 J。

课时作业1:3.2.2 原子晶体

课时作业1:3.2.2   原子晶体

第2课时原子晶体40分钟课时作业[基础过关]一、原子晶体有关概念的理解及应用1.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原子晶体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不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化学键答案 B2.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分子”B.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C.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D.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答案 D解析在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不存在具有有限固定组成的分子。

由于碳的原子半径比较小,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键能高,所以金刚石的硬度很高,因此A、B、C选项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在高温下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3.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一般不被破坏B.白磷晶体中,结构粒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C.石英晶体是直接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D.构成分子晶体的结构粒子中可能存在共价键答案 B解析分子晶体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熔化时,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未发生变化,破坏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则A正确;白磷晶体是分子晶体,在P4内部存在共价键,而结构粒子(P4)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则B错误;石英晶体是原子晶体,则C正确;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也属于分子晶体,而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在分子内部不存在共价键,在干冰晶体中,CO2分子内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二、原子晶体类型的判断4.下列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与SiO2B.CO2与H2O2C.金刚石与HCl D.CCl4与SiC答案 B解析题目中所给八种物质属分子晶体的是SO2、CO2、H2O2、HCl、CCl4,属原子晶体的是SiO2、金刚石、SiC,只有B项符合题意。

31 金属晶体(分层作业)(解析版)2023学年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31 金属晶体(分层作业)(解析版)2023学年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3.1 金属晶体★基础过关练★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形成的水晶柱是晶体,从水晶柱上切削下来的粉末不是晶体B.晶胞中任何一个粒子都属于该晶胞C.玻璃制成的弹珠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所以玻璃弹珠是晶体D.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答案】D【详解】A.晶体形成后,其结构是有序性和可复制性,所以即使是粉末,其微观结构也是晶体的有序结构,描述错误,不符题意;B.晶胞的顶点、棱上、面上的离子均为多个晶胞共用,描述错误,不符题意;C.玻璃属于混合物,不是晶体,描述错误,不符题意;D.晶体的自范性能使结构有缺损的晶体结构在适当的环境中恢复晶体完整,描述正确,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D。

2.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玻璃B.石蜡和沥青C.塑料D.干冰【答案】D【详解】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玻璃、石蜡、沥青、塑料均属于非晶体,综上所述,D项正确;故选D。

3.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答案】B【详解】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这一适宜条件一般指的是自动结晶析出的条件,A项所述过程不可能实现,错误;C项中的圆形并不是晶体冰本身自发形成的,而是受容器的限制形成的,错误;D项中玻璃是非晶体,错误。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英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可能是晶体C.粉末状的固体肯定不是晶体D.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固体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答案】B【详解】A.石英玻璃是非晶态(玻璃态)的SiO2,石英玻璃不是晶体,水晶是晶体,A项错误;B.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会表现出各向异性,B项正确;C.许多粉末状的固体用肉眼看不到晶体外形,但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规则的晶体外形,说明这些粉末状的固体仍是晶体,C项错误;D.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D项错误;答案选B。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考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 B.食盐是非晶体 C.云母是晶体 D.石英是非晶体巩固练习1.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一定有各向异性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晶体的结构,增大分子势能考点2.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例题2.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巩固练习2.关于单晶体和多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晶体内物质微粒是有序排列的 B.多晶体内物质微粒是无序排列的C.多晶体内每个晶粒内的物质微粒排列是有序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3.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方法例题3.关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巩固练习3.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考点4.晶体的微观结构例题4.如图所示为食盐晶体结构示意图,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 g/mol,食盐的密度是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试估算食盐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

巩固练习4.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A.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B.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C.单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D.单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B.只要是不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非晶体C.只要是具有确定的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D.只要是不具有确定的熔点的物体必定是非晶体2.下列关于白磷与红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是由不同的物质微粒组成 B.它们有不同的晶体结构C.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白磷的燃点低,红磷的燃点高3.在两片材料不同的均匀薄片上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分别接触两薄片的中心,结果薄片a上熔化的石蜡呈圆形,薄片b上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由此可以断定()A.a一定是晶体 B.b一定是晶体 C.a一定不是晶体 D.a一定不是单晶体4.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果是()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内部微粒的排列不同B.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C.由于它们内部微粒排列规则不同,所以金刚石为晶体,石墨是非晶体D.金刚石是单晶体,石墨是多晶体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 )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B.有的物质能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是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5.由同一种化学成分形成的物质()A.既可以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B.是晶体就不可能是非晶体C.可能生成几种不同的晶体 D.只可能以一种晶体结构的形式存在6.下列关于晶体空间点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晶体空间点阵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所有物质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缚在空间点阵的结点上不动C.所谓空间点阵与空间点阵的结点,都是抽象的概念;结点是指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动的平衡位置;物质微粒在结点附近的微小振动,就是热运动D.相同的物质微粒,可以构成不同的空间点阵;也就是同一种物质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从而能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7.下列哪些现象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A.食盐粒是立方体,蜂蜡没有规则外形 B.金刚石的密度大,石墨的密度小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 D.石墨可导电,沥青不导电8.下列关于探索晶体结构的几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用X射线来探测固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才证实了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的确是按一定的规律整齐地排列起来的B.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没有一定的规则在空间杂乱无章地排列着,并且晶体的微观结构没有周期性特点C.晶体内部各微粒之间还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就像可以伸缩的弹簧一样,将微粒约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D.热运动时,晶体内部的微粒可以像气体分子那样在任意空间里做剧烈运动9.不同晶体的内部物质微粒间结合的方式不相同。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⑤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⑧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A. ①②③⑥B. ①②④C. ③⑤⑦D. ③⑤⑧2.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A. 半径:F−>Na+>Mg2+>Al3+B. 沸点:H2O<H2S<H2SeC. 酸性:HClO4>H2SO4>H3PO4D. 熔点:SiO2>NaCl>C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B. 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 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D. 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分子比较稳定B. 晶体中有阴离子则必然有阳离子,有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C. NH 4HSO 3溶液与足量NaOH 溶液混合加热:NH 4++HSO 3−+2OH − △  NH 3↑+SO 32−+2H 2OD. 电解水生成H 2和O 2的实验中,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增强导电性5. 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及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C. 该物质的熔、沸点比食盐高D. 该物质22g 含硫原子的数目约为1.806×10236. CaC 2和MgC 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CaC 2和MgC 2都能跟水反应生成乙炔②CaC 2在水中以Ca 2+和C 22−形式存在 ③C 22−的电子式④MgC 2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7. 经X 射线研究证明PCl 5在固态时,其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的两种离子构成,下列关于PCl 5的推断正确的是( )A. PCl 5晶体是分子晶体B. PCl 5晶体由[PCl 3]2+和[PCl 2]2−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C. PCl 5晶体由[PCl 4]+和[PCl 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D. PCl 5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8.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 二氧化硅的熔点、硬度均比二氧化碳高C. 冰融化时水分子时,仅共价键发生断裂,分子本身没有变化D. 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故属于化学变化9. 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专题07 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

专题07 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

专题07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固体一定是金属晶体B.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可能存在饱和性和方向性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子越稳定D.由共价化合物构成的晶体都是共价晶体【答案】B【解析】A.石墨也能导电,但石墨不属于金属晶体,A错误;B.离子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是离子晶体中也可能存在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正确;C.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C错误;D.由共价化合物构成的晶体也可能是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等,D错误;故选B。

2.(2021·河南洛阳·高二期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般较低B.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共价键没有被破坏C.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化学性质越稳定【答案】D【解析】A.因为是分子晶体,熔化的时候克服的是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分子晶体的熔点一般较低,A项正确;B.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被破坏,B项正确;C.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C项正确;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不影响分子的稳定性,D项错误;答案选D。

3.(202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期末)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水、二氧化碳、金刚石B.单质碘、石墨、白磷(P4)C.氯化钠、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D.硅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答案】D【解析】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A 错误;B .单质碘属于分子晶体,由碘分子构成;白磷不是原子晶体,白磷空间是正四面体的分子,是属于分子晶体,B 错误;C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 错误;D .硅晶体、二氧化硅、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D 正确; 故选D 。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学业要求素养对接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

3.认识简单的晶胞。

微观探析: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模型认知:晶胞的判断与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一、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无原子排列相对无序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特点(1)自范性:①定义: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②形成条件: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③本质原因: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2)各向异性:某些物理性质常常会表现出各向异性。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4)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自主思考】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提示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二、晶胞1.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结构习惯采用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是由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2)“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3)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3.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1)平行六面体(立方体形)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①晶胞的顶角原子是8个晶胞共用;②晶胞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用;③晶胞面上的原子是2个晶胞共用。

如金属铜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均摊到的原子数为8×18+6×12=4。

(2)几种晶胞中原子数目的确定。

结合下图,钠、锌、碘、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原子的数目分别为2、2、8、8。

【自主思考】2.晶胞是否全是平行六面体?提示不一定,如有的晶胞呈六棱柱形。

3.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是否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提示不表示,只表示每个晶胞中各类原子的最简整数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共价晶体(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共价晶体(同步练习含答案)

课时把关练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第2课时共价晶体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晶体的单质是()A.水晶B.碳化硅C.金刚石D.干冰2.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共价晶体的是()A.干冰B.石英C.烧碱D.晶体硅3.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共价晶体的是()A.金刚石B.水晶C.金刚砂D.干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含4 mol 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B.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C键数目之比为1∶2C. 30 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0.5N A个二氧化硅分子D.晶体硅、晶体氖均是由相应原子直接构成的共价晶体5.单质硅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单质硅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三维骨架结构的晶体B.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硅原子相连C.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目为8D.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目为66.在金刚石的三维骨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碳原子数是()A. 2B. 3C. 4D. 67.共价晶体具有的性质是()A.熔点高B.易导热C.能导电D.有延展性8.碳化硅又称金刚砂(SiC),它的分解温度很高(约2 200℃),硬度极大,溶解性很差,性质很稳定。

由此推断,下列物质中可能与它有相似结构的是()A.晶体硅B.硅酸C.干冰D.水玻璃9.有人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N2,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

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A.碳、氮原子构成三维骨架结构的晶体B.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长C.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D.碳、氮单质的化学性质均不活泼10.下列关于SiO2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标准状况下,3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 60 g SiO2晶体中,含有2N A个Si—O键C.晶体中一个硅原子与周围相连的4个氧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 SiO2晶体中含有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11.有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D.②①③12.根据量子力学计算,氮化碳的结构有五种,其中一种β-氮化碳的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一种超硬新材料,已知该氮化碳的二维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根据结构和性质只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四大类B.任何晶体中都含有化学键,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等C.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属于离子晶体D.干冰和冰都属于分子晶体【解析】A项,还有混合晶体,如石墨;B项,由稀有气体组成的分子晶体中不含任何化学键,只有范德华力,且氢键不属于化学键;C项,金属晶体中含有阳离子。

【答案】D2.(2008·四川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运动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解析】离子晶体的结构不同,每个离子周围吸引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数目不同,A错误;金属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但自由电子并不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B 错误;分子晶体在常温下也有呈固态的,如硫、白磷等,C错误;组成原子晶体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间以共价键结合,D正确。

【答案】D3.NaCl的晶胞如图,每个NaCl晶胞中含有的Na+和Cl-的数目分别是()A.14,13B.1,1C.4,4D.6,6【解析】在NaCl晶胞中有8个Cl-位于顶点,6个Cl-位于面心,所以一个NaCl晶胞中含有Cl-:8× +6× =4(个);每个晶胞中有12个Na+位于棱的中点,1个Na+位于体心,所以一个NaCl晶胞中含有Na+:12× +1=4(个)。

C项正确。

【答案】C4.(2007·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的每个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B.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解析】单原子分子内不存在共价键,如He、Ar等,A项错误;某些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晶体中原子间存在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还可能含共价键,如N aOH是由Na+和OH-结合而成的离子晶体,如OH-中含O—H共价键,C项正确;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高,但也有部分金属的熔、沸点较低,如常温下汞为液态,D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答案】C5.有下列离子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若以M代表阳离子,以N代表阴离子,则各离子晶体的组成表达式完全正确的组合是()A.①MN ②MN2③MN2④MNB.①MN ②MN2③MN3④MN4C.①MN2 ②MN2③MN2④MN[来源:21世纪教育网]D.①MN ②MN ③MN2④MN2【解析】①中M的个数为4× = (个),N的个数为4× = (个);②中M的个数为8× +1=2(个),N的个数为4× +2=4(个);③中M的个数为4× = (个),N有1个;④中M的个数为8× =1(个),N有1个。

【答案】A6.下列关于晶格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格能指形成1 mol离子键所放出的能量B.晶格能指破坏1 mol离子键所吸收的能量C.晶格能指1 mol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离子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D.晶格能的大小与晶体的熔点、硬度都无关【解析】晶格能指1 mol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离子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

【答案】C7.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A.具有较高的熔点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可溶于水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解析】A选项,原子晶体熔点也较高;B选项,有些分子晶体如HCl的水溶液也能导电;C 选项,有些分子晶体也溶于水;D选项,离子晶体固态不导电,在熔融时可导电。

【答案】D8.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A.二氧化硅分子量大于二氧化碳分子量B.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21世纪教育网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解析】干冰和SiO2所属晶体类型不同,干冰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SiO2为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化学键,所以熔点较高。

【答案】C9.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B.氢键;氢键;极性键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解析】因为O的电负性较大,在雪花、水中存在O—H…O氢键,故在实验雪花水水蒸气的变化阶段主要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而由水蒸气氧气和氢气则破坏了O—H极性共价键。

【答案】B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2大,因为O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高【解析】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了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且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熔、沸点越高。

有些金属的熔点较高,如钨。

【答案】D11.结合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下列金属晶体:Na、Po、K、Fe、Cu、Mg、Zn、Au,其堆积方式为:①简单立方堆积的是。

②体心立方堆积的是。

③六方最密堆积的是。

④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是。

(2)根据下列叙述,判断一定为金属晶体的是。

A.由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熔点很低B.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网状晶体,熔点很高C.固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3)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B.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C.钙的熔、沸点高于钾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解析】(1)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太低,只有金属Po采取这种方式。

体心立方堆积是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比简单立方堆积的高,多数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

六方最密堆积常见金属为Mg、Zn、Ti,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常见金属为Cu、Ag、Au。

(2)A项属于分子晶体;B项属于原子晶体;而C项是金属的通性。

(3)常温下,Hg为液态,A错;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故金属键在一定范围内不因形变而消失,B正确;钙的金属键强于钾,故熔、沸点高于钾,C正确;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性减弱,D错。

【答案】(1)①Po ②Na、K、Fe ③Mg、Zn ④Cu、Au(2)C(3)B、C12.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 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1)该晶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

(2)该晶体中X n+离子中n= 。

(3)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4)晶体中每个N3-被个等距离的X n+离子包围。

【解析】(1)Xn+位于晶胞的棱上,其数目为12× =3(个),N3-位于晶胞的顶角,其数目为8× =1(个),故其个数比为3∶1。

(2)由晶体的化学式X3N知X的所带电荷为1。

(3)因为K、L、M三个电子层充满,故为2、8、18,所以X的原子序数是29。

(4)N3-位于晶胞顶角,故其被6个X+在上、下、左、右、前、后包围。

【答案】(1)3∶1(2)1(3)29(4)621世纪教育网13.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的数据:A组B组C组D组金刚石:3 550 Li:181 HF:-83 NaCl:801硅晶体:1 410 Na:98 HCl:-115 KCl:776硼晶体:2 300 K:64 HBr:-89 RbCl:718二氧化硅:1 723 Rb:3921世纪教育网HI:-5121世纪教育网CsCl:6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组属于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5)D组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Cl>KCl>RbCl>CsCl,其原因解释为:。

【解析】通过读取表格中数据先判断出晶体的类型及晶体的性质,应用氢键解释HF的熔点反常,利用晶格能的大小解释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原因。

【答案】(1)原子共价键(2)①②③④(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只要答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4)②④(5)D组晶体都为离子晶体,r(Na+)<r(K+)<r(Rb+)<r(Cs+),在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14.下列是A、B、C、D、E五种元素的某些性质:A B C D E化合价-4 -2 -1 -2 -1电负性 2.55 2.58 3.16 3.44 3.98(1)元素A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之一,下列分子中含有sp和sp3杂化方式是。

A. B.CH4 C.CH2CHCH3D.CH3CH2C≡CHE.CH3CH3[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3)相同条件下,AD2与BD2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写分子式),理由是。

(4)下图表示元素D与锌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D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合物的晶体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

【解析】根据化合价可知B、D同主族,电负性D比B大,所以B是S、D是O;同理C是Cl、E是F。

(4)题中提示Zn与O通过共价键结合,且图中显示4个Zn原子处于立方体的中心,O原子分别在顶点和面上,Zn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ZnO,属于原子晶体,而CO2是分子晶体,所以ZnO的熔点比干冰高。

【答案】(1)D(2)F—H…F、F—H…O、O—H…F、O—H…O(3)SO2因为CO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较大(4)ZnO ZnO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15.(2009·福建理综)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 n mp n;[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