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 尿酸 肌酐 胱抑素C

合集下载

常见肾脏疾病检查指标在慢性肾病检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

常见肾脏疾病检查指标在慢性肾病检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

常见肾脏疾病检查指标在慢性肾病检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目的探讨常见肾脏疾病血液检查指标,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胱抑素C、在慢性肾病(CKD)检测时,各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肾病患者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及所有健康体检者血液中的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ea)和胱抑素C(Cys-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四个指标的检测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尿素、尿酸、肌酐、胱抑素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1%、68%、85%、94%,健康对照组尿素、尿酸、肌酐、胱抑素检测结果阴性率分别为:84%、79%、92%、93%。

结论胱抑素C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好,肌酐其次,特异性较好,灵敏度不如胱抑素C,尿素和尿酸灵敏度和特异性较胱抑素C和肌酐都稍差。

标签:慢性肾病;尿素;尿酸;肌酐;胱抑素C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它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近年来,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肾脏病的基础研究、肾活检和临床治疗手段的发展,我们对CKD的发生机制和疾病转归有了更深了解,CKD的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和方法学也都有很大进步。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临床上较常用的CKD检查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做一个比较,以便为各种原因引起的CKD的检出和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CKD患者10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34~72岁,平均56.3岁。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排除高血压病史、泌尿系感染、其他肾脏疾病以及能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疾病。

肾功能化验单项目

肾功能化验单项目

肾功能化验单项目
肾功能化验单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体内代谢废物的总称,如果升
高说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就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损害,并且损害的程度比较严重。

2.血肌酐(Scr):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正
常情况下,血肌酐的值应该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果血肌酐升高,则表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

3.胱抑素C(CysC):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如果升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功能出现损害,比肌酐尿素氮要敏感。

4.尿酸: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应该
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果尿酸升高,则表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

5.尿常规:尿常规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尿常规出现
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尿潜血阳性等,则表明患者肾脏功能出现损害。

6.肾脏影像学检查:如肾脏CT、肾脏彩超等,可以反映肾脏形
态的大小和肾脏血流情况。

如果肾脏出现萎缩、肾脏血流量减少等异常情况,则表明患者肾脏功能出现损害。

这些项目在肾功能化验单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医院和医生的检查需求。

当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时,应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血清胱抑素C异常指标解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和肾损伤的评估

血清胱抑素C异常指标解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和肾损伤的评估

血清胱抑素C异常指标解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和肾损伤的评估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在肾小球滤过后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蛋白酶抑制剂。

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可以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对肾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血清胱抑素C的异常指标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和肾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一、血清胱抑素C的异常指标血清胱抑素C的异常指标主要包括增高和降低两种情况。

增高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

降低则可能与高蛋白饮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解读血清胱抑素C的异常指标时,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血清胱抑素C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中的应用1. 血清胱抑素C作为无肌酐GFR估算器的替代指标传统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多采用血肌酐作为指标,但由于肌酐的生成与肌肉量有关,因此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GFR的估算结果不够准确。

而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与GFR密切相关,与肌肉量无关,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因此,血清胱抑素C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无肌酐GFR估算器。

2. 血清胱抑素C在特殊人群中的优势在特殊人群中,如儿童、老年人、肥胖者等,使用肌酐来估算GFR 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血清胱抑素C不受年龄、肌肉量和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肾功能。

因此,在这些特殊人群中,血清胱抑素C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血清胱抑素C在肾损伤评估中的应用除了作为GFR指标,血清胱抑素C在肾损伤评估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早期肾损伤的筛查和预测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浓度的变化可以在肾功能受损前进行早期预警。

通过监测血清胱抑素C的异常变化,可以尽早发现肾损伤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进一步的肾功能损害发生。

2. 肾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与肾小管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肾损伤的严重程度的指标。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inulin)、碘海醇(iohexol)、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 C)。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的生成率;⑵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的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

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测定在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测定在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c s a l n c n r lg o p,c m p n a o y r n l i s fiin y g o p,d c m p n a e e a n u fce c y t t C i o t o r u n o e s t r e a n u fce c r u eo e s t d r n li s fii n y g o p,r n lf i r r u n r mi r u r ,5 . ,7 . ,1 0 0 a d 1 0 0 .Th b o — ru e a a l e g o p a d u e a g o p we e 0 7 6 u 50 0 n 0 . ea n r
Ap lc to f S r m s a i ,S r a d Ur a p i a i n o e u Cy t tn C c n e
Te t i na s n Re lFunc i n D a a e Di g s s to m g a no i
Z HU a -yn LUO n - q a Qio ig Ho g u n

we e 0,1 . ,2 . ,8 . a d 1 0 0 .Th b o ma a i fs r m y t t smu h h g e r 06 5O 89 n 0 . e a n r l t o e u c s a i C wa c i h r r o n
论 :血清胱抑 素 C是 反应 肾脏损 伤的敏 感指标 。
关键词 :血 清胱抑 素 C;肌 酐 ;尿 素 ;肾小球 滤过 功能 ;肾损 害 中图分类号 :R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5 2 ( 0 9 1 0 3 -0 6 2 8 4 2 0 )0 - 0 6 3

胱抑素C临床意义

胱抑素C临床意义

胱抑素C临床意义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胱抑素C(Cys 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理想的内源性物质,对肌酐、尿素不能检出的早期肾脏损伤反应非常灵敏。

①对肾脏疾病的肾功能评价当肾功能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迅速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大量研究证实Cys C 是优于血肌酐(Scr) 的内源性标记物。

②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胱抑素C在肾移植术后对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而言,比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都敏感,可以快速诊断出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的肾损害。

③在糖尿病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人数不断增加,1/3患者发展为肾衰竭及需要肾透析。

Cystatin C检出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为40% ,特异性为100%。

所以,血Cystatin C是一个比较敏感和实用的指标。

④肝硬化患者中应用肝硬化伴肾功能损伤时血浆体积明显降低,因此早期发现患者肾功能受累极其重要,可防止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研究者对9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肾功的血Cys C、Scr、尿素三项指标的实验评价后认为,Cys C诊断的敏感度最高。

用Cys C来鉴别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是较好的指标。

⑤与妊娠的相关性产妇和婴儿间Cys C的水平显著的相关性,相对于肌酐而言,婴儿中Cys C的水平不受产妇血清水平的影响,所以Cys C可以用来监测围产期妇女GFR的情况。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Cys C与血清尿酸盐和肌酐相比,对先兆子痫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功能变化的观察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功能变化的观察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功能变化的观察目的:了解胱抑素-C在肾功能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胶乳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对192份标本进行胱抑素-C测定,同时检测尿素氮、尿酸、肌酐。

尿素氮采用速率法,尿酸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肌酐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

对胱抑素-C测定≤1.15 mg/L的116例和≥1.15 mg/L的76例结果分为两组:胱抑素-C正常组和胱抑素-C异常组,将两组测定值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尿素氮、尿酸、肌酐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

结论:胶乳胱抑素-C对肾功能早期损伤及损害程度检测是一个灵敏、特异、稳定、简便的检测方法。

标签:胱抑素-C;肾功能;监测意义胱抑素-C(Cystatin C,简称Cys-C)是近年来发现的反映肾功能受损的良好标志物,由于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循环中的Cys-C又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作为肾功能试验的Cys-C,敏感于其他肾功能的检测指标[1]。

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在测定Cys-C 的同时,对其他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也同时进行了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均为来我院就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计192例,将其分为Cys-C≤1.15 mg/L 组(Cys-C正常组)116例和Cys-C≥1.15 mg/L的76例(Cys-C异常组)。

1.2 检测指标对两组肾功能指标BUN、UA、Cr、Cys-C进行了检测。

1.3 试剂与方法Cys-C试剂盒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胶乳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

尿素氮试剂盒由烟台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的是速率法,尿酸试剂盒由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的是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肌酐试剂盒由上海云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的是肌氨酸氧化酶法。

胱抑素C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标记物

胱抑素C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标记物

国内临床研究证实:胱抑素C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标记物大量临床实验表明,胱抑素C(CystatinC)比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目前常用的肾功能检测项目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干扰因素较少,不仅在早期诊断肾功能损伤上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肾移植、儿童肾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等疾病中也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5月17日,在北京九强公司主办的“临床检验新项目研讨会”上,来自全国近百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就胱抑素C的临床检验研究等进行了广泛交流。

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方法以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检测为主,但它们不能灵敏地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且会受到性别、年龄、操作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导致众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漏诊。

专家介绍,为确定胱抑素C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参考值范围,并比较胱抑素C与肌酐在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测中的灵敏度,专家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116例正常成人、130例婴幼儿及儿童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对其进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比较,同时还测定了109例各种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并分别比较了胱抑素C和肌酐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正常成人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在同一性别三个年龄组中差异无显著性。

将不同年龄组合并后统计其参考值范围为:男性17~60岁年龄组0.62~0.91毫克/升;女性17~60岁年龄组为0.52~0.83毫克/升;0~13岁儿童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较大,出生后4个月内水平明显高于成人,出生5个月以后则下降至接近成人参考值范围。

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有显著正线性相关(P <0.001),与肌酐清除率的对数值呈显著负线性相关。

在肌酐清除率的检测上,胱抑素C比肌酐有更显著的符合率。

实验中他们发现,在肌酐清除率>80毫升/分钟的患者中,有48%的人显示胱抑素C异常;6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中,有30%的人可见胱抑素C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尿酸肌酐胱抑素C医学资料可上(丁香园)看,极其有帮助,很好的。

肾病是终身性疾病,肾脏受损后基本不可逆,一定要终身随访,只要及早诊断并坚持阻断性治疗和注意饮食及生活规律,绝大部分早期肾病患者都能到70、80岁都保持良好肾功能,与平常人一样自然衰老。

但切记切记要坚持治疗及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

在发达国家,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查尿,可以把非常早期的慢性肾脏病发现,这样就可以追踪、随访,使孩子到70岁、80岁都保持良好的肾功能。

感觉到腰部不舒服,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腰肌劳损,中医讲的肾虚都可以引起,但并不等于肾炎,肾炎必须是尿里有改变,血液里检查有改变,或者做影像学诊断有改变的才是肾炎,不是说你觉得是肾炎就是肾炎。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每天产生很多尿液并排出,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是它对人最最最重要的功能,人也最最最需要内环境稳定及良好,如果人体内环境不稳定,比如有过多的酸、或过多的碱性,或者水电解质不平衡,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防不胜防,并且治好后又复发。

所以肾脏在维护人体内环境稳定里是最重要的器官。

肾脏不仅参与了排泄废物,还参与了水盐代谢、血压调控,所以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

慢性肾病---CKD。

肾脏病是一个非常广义的笼统的诊断。

不管是血里检查、尿液里检查,还是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只要肾脏有损伤超过三个月的,都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炎。

在我国最多见的是IGA肾脏病(免疫球蛋白A沉积在肾小球)。

另外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有40%左右都会出现不同的肾脏损害,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肾脏损害越多。

还有肝炎,也会有相关的肾脏损害,还有红斑狼疮,会有一些免疫系统的损害。

还有老龄化,老年人血管硬化、大的动脉硬化和肾脏内的血管硬化,也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这些都是慢性肾脏病的病因。

肾炎可以概括地分为两大类,即是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的没有其他原因,包括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进展很快的肾炎),还有肾病综合征。

只有链球菌肾炎感染是急性肾炎,其他都是慢性。

有些像急性肾炎,但是它并不一定就是,也许是有一段时间有肾炎,这次由于感冒、感染或者劳累,像急性肾炎那样表现出来了,必要的时候还要做一个肾穿刺,看到底是哪种类型的。

如果一发病就肿得很厉害,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蛋白很低,血脂也很高,这时候就叫肾病综合征,这是由很多原因引起来的。

总的来讲,在肾小球疾病里,最常见的还是“免疫球蛋白A”,简称为IGA,特征性地沉积在肾脏里,肾小球里,这就叫IGA。

继发的肾小球疾病呢,我们刚才也说过,比如糖尿病肾炎、狼疮性肾炎、内分泌相关的、骨髓流(老年)、血管炎(老年),都很多。

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肾穿刺做组织病理学的诊断。

肾病有以下重要的病理学指标:血肌酐(CRE、Scr、CR都指血中的肌酐serum creatinine)、血尿酸(UA)、胱抑素(CysC)、CFR(肾小球滤过率)、Ccr(内生肌酐清除率)尿酸参考值是208~428 (各医院可能有点不同)但男性应控制在340以下为理想值。

嘌呤的产生量与排出量基本相等,正常下只有很少量在肝脏氧化代谢后变成尿酸,所以当血中尿酸高时,即嘌呤不能及时排出。

嘌呤的产生量三分之一来自食物,三分之二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量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出。

单纯性血液尿酸高危害,首先是尿酸沉积在关节和肾脏,当出现痛风时,肾脏一般已经被累及。

痛风危害在于长痛风石并转移,最严重是要截肢。

但相比痛风,肾脏受损后果更不堪设想,先是肾功能不全,分5期,倒数第二期是肾衰竭,最后一期是尿毒症,此时只能洗肾和换肾。

所以必须定期一个月验一次肾功能,确保通过服药或控制饮食已经控制住尿酸。

肌酐参考值是62~115 (各医院可能有点不同)但肌酐为不敏感项,当其值异常时已经实质性肾损50%以上,明显升高时则肾损70%以上,血CR还受肌肉量、肉食摄入良及体内代谢水平的影响,儿童、老年人、消瘦者的测值偏低。

此项异常即已经错过了肾功能不全的早期治疗,再不进行阻断治疗,发展下去一定是尿毒症。

肾小球滤过率GFR ( aGFR(即MDRD)是其中一种,c-aGFR据说是针对中国人的改良版,不知是否权威,CKD-EPI GFR又是一种,据说这种对结果在60、70以上的校准) 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据说是早期衡量GFR用的),是用来衡量肾病程度的,Ccr值与GFR接近的,现在还有一种肾CT检查,可以分别测出每个肾的GFR:(1)aGFR=186 × (Scr)-1.154 × (年龄)-0.203 × (0.742 如果女)× (1.210 如果黑种人)c-aGFR=aGFR × 1.233 (这个乘以1.233不知道是不是权威的)(2)Ccr=[(140-年龄) ×体重] / (72 × Scr) × (0.85如果女)(3)CKD-EPI GFR = a × (Scr/b)c × (0.993)agea值b值c值黑人女= 0.7 女性女= 166 男= 0.9 血清肌酐≤ 0.7 mg/dL = -0.329男= 163 血清肌酐> 0.7 mg/dL = -1.209白人及其他人种男性女= 144 血清肌酐≤ 0.7 mg/dL = -0.411男= 141 血清肌酐> 0.7 mg/dL = -1.209 注:Scr即血清肌酐,即验单上的CRE,以上公式需把肌酐的umol/L转为mg/dL,1mg/dL=88.4umol/L,GFR单位为mL/min根据计算出的GFR,有以下两个分期,分期只是大致,且公式算出值也是大致,且肾病有可能因感冒菌等迅速发展,因此边缘的患者切记不能大意(并且一定要结合定期验尿和肾功能七项):1期GFR正常或升高,伴肾脏损害。

GFR:>902期轻度GFR下降,伴肾脏损害。

GFR:60~893期中度GFR下降。

GFR:30~594期重度GFR下降。

GFR:15~295期肾衰竭。

GFR:<15第1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80 Scr:132~186umol/L第2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20~50 Scr:186~442umol/L第3期:(肾功能衰竭期),GFR:10~20 Scr:451~707umol/L第4期:(尿毒症或肾衰终末期),GFR:<10 Scr:>707umol/L有认为GFR=70是临界值胱抑素C(CystatinC)是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新指标,研究表明GFR下降时,血CystatinC升高的发生早于SCR的升高,既血CystatinC的改变更为迅速。

Elisabeth等通过观察,血CystatinC的水平在GFR下降至88时即明显升高而SCR水平在GFR下降至75时才开始升高。

而且CysC不受肾外因素的干扰。

另因其变异系数小,所以是检测GFR变化的良好内源性指标。

当然,若要作为能写进教材的金指标从而取代GFR的话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

以下是CysC的一些研究报告看出其作为肾损指标的优越性。

GFR 降至血肌肝血清胱抑素C89—71 mi/min1 全部正常45‰—70‰正常70—61 mi/min1 50‰左右正常90‰以上异常61—51 mi/min1 24‰左右正常100‰异常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CysC 95% 97% 91%Scr 85% 71% 95%有一些基于CysC的公式,但没写进医科教材:(1)GFR= 87.1/Cysc -6.87(2)GFR= 84.6/CysC -3.2归纳CysC好的原因(参考《胱抑素C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pdf》):(1)CysC敏感度优于血肌酐Scr(2)CysC不受肾外因素的干扰(3)CysC变异系数小,所以是检测GFR变化的良好内源性指标.(4)肾移植后出现排斥时,CysC与Scr基本同时升高,但CysC升高幅度(100%)比Scr(40%)高(5)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于Scr,CysC与Scr敏感性分别94.8%和64.9%肾病的保健与治疗的首要项是:控制血尿酸;多喝水排尿与排汗;低盐、低蛋白、低嘌呤摄入;尽最大可能避免感染感冒,感冒时避免吃抗菌消炎药,必须吃时则要足量按时避免拖延反复服药,中药不能含马兜磷酸;运动要保证时间量(4天/周以上),时间量比运动量重要,并且以不疲劳为标准。

控制血压血糖保持肾脏环境。

尿酸男性控制在340以下为理想值。

尿酸高分产量高和排泄差两种病因。

用利尿剂会引致尿酸上升,因为它会阻碍血液分泌尿酸的过程,使尿酸无法排出。

高血压患者越能降低尿酸,中风几率越低。

维生素E 对制造尿素的细胞有保护作用,所以不缺VE的人,尿酸的产量就很低.。

痛风患者应吃完全(优质)蛋白质。

痛风患者应当服酸乳酪或酸牛奶,即以维持肠细菌的繁殖与滋长。

绿色的多叶蔬菜。

水果蔬菜,果汁,橙汁使尿酸结晶处于溶解状态而容易排出体外。

注意痛风发作时不能服降尿酸药。

注意多喝水排尿(2000ml/天,最好梳打水碱性水,不易浓茶咖啡),还有就是不要忘记出汗,运动出汗(一定要以不疲劳为限)或桑拿出汗或热水澡出汗均可,因为出汗对调节体液平衡、电解质平衡和排毒有排尿替代不了的作用。

无尿的尿毒症患者通过排汗可以在透析间期排掉部分毒素。

不过要注意高血压问题。

感冒会让原来肾脏有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在感冒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吃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包括抗菌素,氨基糖代类的抗菌素,像庆大霉素、卡纳霉素等药物尽量不要用。

有人可能经常用一些中药,中药毒性较轻,但最重要是要不含有马兜磷酸,只要含有马兜磷酸的也会对肾脏有损害。

肾脏病病人饮食应该是低盐,尤其是盐会令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又会直接损坏肾微血管网。

GFR在70以下的时候,就要考虑低蛋白饮食(最多50克蛋白/60公斤的人每天)。

高尿酸就要低嘌呤摄入(降尿酸药看《降尿酸的四类药》),吃火锅喝啤酒,贪吃内脏、海鲜鱼类、豆制品都是极不利的。

总之饮食清淡为主、蔬菜水果为主、五谷杂粮为主(膳食看《素食食谱》)。

吃肉可用煮后去汤的方法,因为50%以上嘌呤会溶入汤中。

有以下常用肾脏保健品:Omega3脂肪酸:它对神经、心血管系统、肾脏的健康极为重要,能提高认知能力,降低心脏病、中风、癌症和肾脏病的发病率。

它的主要成分是EPA和DHA,主要食物来源是鱼类和核桃等,如市售的鱼油。

维生素B族、C、E:维生素B族,这是所有"保肾"营养素中最实用的一种,帮助身体蛋白质代谢。

它是水溶性的,会随体液排出,所以人体极易缺乏。

主要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酵母、小麦胚芽和米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