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复习课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七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七册)单元备课洪山中心校刘慧联系电话:5811996教材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学情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单元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课时子目标(一)(1)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吴正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精选5篇)

吴正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精选5篇)第一篇:吴正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创设情境吴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开始了知识的学习。
“有4个桃子,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
“有2个桃子,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吴老师不仅不慢地说:“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突然有几个同学用右手尖点了一下右手心,“半个”,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并不合上,表示“半个”。
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说:“半个”。
吴老师继续说:“对,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图、写汉字。
吴老师认真地看着同学们的板书,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
接着,吴老师请这些同学一一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解释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
只见吴老师停在了2/1、1/2前,疑惑的问这两位同学:“这是什么意思?”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这是二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相等的。
”“你们在哪里见过二分之一?”写1/2的同学想了想回答说:“我在一本数学书上见过。
”写2/1的同学则很自豪的说:“我没有见过,是我自己想的。
”吴老师笑着说:“挺好嘛,自己创造的。
”伴着老师的声声赞许,同学们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吴老师示意大家坐下,不紧不慢地说:“小朋友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桃子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
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
当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她边说边走到黑板前,用红粉笔框住了1/2。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同学们不敢肯定地回答:分数。
吴老师边出课题边肯定大家的答案:“对啦,叫做分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2)》教案三套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5~66《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分数——《分数的再认识》。
(板书课题)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先要考考大家对分数的掌握情况。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分析:请学生说明理由,并抓住前三幅图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后一幅图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师:看来大家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嘛,原来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图形进行平均分,而且还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然后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二、探索新知出示三个粉笔盒,分别装有6、6、8支粉笔。
1、猜想:拿出一个粉笔盒,猜盒子里有多少支粉笔?2、活动铺垫 师:盒子里有4支粉笔,你能从盒子里拿出整体的 吗? (1)活动开始,体验新知 师:这里有三个粉笔盒,现在请三位同学上来拿出盒子的 。
现场组织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从粉笔盒中拿出整体的 。
结果三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两位学生拿出的是3,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
(2)发现、解决问题师:从三位同学拿出的粉笔数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生:他们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 师:真的哦,我的要求没变,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粉笔的 ,可是拿出来的粉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是不是拿错了?学生交流。
师:大家都认为是粉笔的总支数不一样,那你能估一估每一盒中各有几支粉笔吗?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粉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粉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师:哦,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数量不同造成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想说什么?(板书: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人教版苏科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经典例题)

班级小组姓名成绩(满分120)一、理解分数的意义(共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例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的分数。
例1.变式1.王军有15支钢笔,刘兰有10支钢笔,他们都拿出了5支钢笔,你知道他们分别拿了自己钢笔的几分之几吗?例1.变式2.小贝说自己吃了一块蛋糕的52,妈妈吃了一块蛋糕的104,那么妈妈比小贝吃得多。
这句话对吗?例1.变式3.甲筐苹果的51与乙筐苹果的41一样重,你能判断出哪筐苹果更重些吗?二、分数单位(共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例2.填一填。
(1)每个苹果是这盘苹果的()(),3个苹果是这盘苹果的()()。
(2)1角是1元的()(),是()()元。
1分米的107是()()分米,是()厘米。
(3)把20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3份是这些桃的()()。
(4)9支钢笔的31是()支,1时的43是()分。
(5)87里面有()个81。
(6)5个51是(),()个61是1。
(7)7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它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1了。
例2.变式1.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分数中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1,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2)一堆梨的65一定比另一堆梨的61多。
()(3)分数单位是111的分数只有10个。
()(4)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
()例2.变式2.工程队13天完成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5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例2.变式3.将一根圆木锯成8段,每锯一次的时间相同,锯一次的时间是总时间的几分之几?三、真分数的认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例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再比较每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分子比分母(),这样的分数叫()分数。
它们都()1。
有关分数的意义教案六篇

有关分数的意义教案六篇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
(二)使学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知道一个分数的单位。
(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分数单位的意义。
(二)单位“1”的理解。
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答下面各题:(2~4题用投影片)(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到这块月饼的多少?(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
(3)哪个分数表示图中“( )”部分?2.教师:观察上面(1)~(3)题的答案,都不是整数。
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就需要同一种新的数,即分数来表示。
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继续研究分数。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
(1)依次出示教材84页第一组图中的三幅图。
①把糕点图贴在黑板上,用彩条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教师:请观察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说一说把谁拿来分?怎样分?分几份?每份是多少?②把正方形图纸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口答后补充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把正方形纸平均分4份,空白部分占1份,阴影部③贴出线段图。
教师:我们把上面各题中平均分的一块糕点,一张正方形纸,一米长的线段,都叫做单位“1”。
(2)投影出图。
教师:有4个苹果,把它平均分4份,图上如何表示?(学生在投影图上用虚线表示。
)教师:①图上表示把谁平均分?谁是单位“1”?②1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③3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投影出题,学生讨论。
)(因为苹果的总数是单位“1”,把它平均分4份,1个苹果是1份,是投影出图。
教师:有6只熊猫玩具,要平均分,可以怎样分?谁做单位“1”?每份是多少?几份是多少?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出:教师: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若干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货物,一个班的同学等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及分数的简单应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
从整数到分数,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建立一个新的概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含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在这里安排分数的初步认识,不仅为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做好知识准备,也为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表达交流、解决问题提供了知识和机会。
1.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3.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4.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重点:1.理解分数的含义,认识并能够读写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难点:1.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理解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3.会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涂色。
让学生说一说涂色部分应该怎样表示。
(4)揭示分数的含义:像1 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感知几分之一。
(1)组织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2)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表示出喜欢的几分之一,并写出表示的分数。
(3)引导学生思考:要表示出几分之一,首先要怎样做?然后怎样做?(4)教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几分之一,可以用分数表示。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3中的月饼图,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观察例3中的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探究14和16的大小。
张齐华《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张齐华《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分数教学内容:书105--106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3、培养创新和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教学难点:理解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教学过程:一、认识二分之一例1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直观演示,学生操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来表示用新的数来表示二、认识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例2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一份图上颜色。
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没有图颜色的就是3个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
三、学习各部分的名称例3 看图填一填,说一说出示挂图由学生说出是几分之几师板书,介绍这些数就是分数,上面的叫分子、下面的叫分母、中间的线叫分数线。
四、课堂活动1、1题先用纸折一折,问: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填空2、2题同方同学,你读我写,互相交换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分数?第二课时练习教学内容:书107--108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交代本课的任务完成练习十九的1--7题二、基础练习1、1题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2、2题在每个图里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他下面的分数三、发展练习1、3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注意是否平均分2、4题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此题的阴影部分不是连续的3、5题看图填空4、6题写出下面的分数,并指出分母和分子5、7题1个面包切成同样大小的10片,爸爸吃了4片,爸爸吃了这个面包的()分之()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5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5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
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说课稿,我们来看看。
分数的基本性质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1)4 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2)观察例2.比较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
(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
(教师板书:)(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一、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阴影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 阴影部分是( )
分数单位是( )
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有( )个这样的单位 二、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8 中有( )个18 1里面有( )个1
3
2个111 是( ) 12
7是( )个112 把3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长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用整数表示是( )分米,每段铁丝是全长的( ),也就是1米的( )。
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
9 。
表示把( )看做
单位“1”,
平均分成( )份,( )占其中的4份。
一、 选择。
(16分)
1.上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12 B. 14 C. 18
2.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A. 13
B.16
C. 18
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 ) 米,
用小数表示是( )米。
11
1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一批货物共400吨,已经运走了250吨,运走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占几分之几?
2、一班有男生20人,比女生少5人,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一本科技书,小磊看过50页,还剩下31页没有看,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各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看过的是没有看过的几分之几?
没有看过的是看过的几分之几?
4、装配车间要装配300台彩电,已经装配了180台,完成任务的几分之几?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结果是4. 2.分数单位是
的真分数有( ).
3.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4.9个 组成的分数是( )它比1( ),是( )分数.
5.8个 组成的分数是( ),它比1( ),是( )分数.
6.把下面直线上的点用分数表示出来.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2.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l 的假分数.( ) 3.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 )
4.小于 的真分数只有6个,大于 的假分数只有2个.( )
5.凡是分子能被分母整除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 )
三、选择题
1.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个.
①3 ②4 ③5 ④6 2.当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这个分数实际上是( ).
①假分数 ②带分数 ③真分数 ④整数 3.5里有20个( ). ①
②
③
④
4.要使
x 3是真分数,同时x
5
使是假分数,x 应该是( )
①3 ②4 ③5 ④6
四、在( )里填上“>”、“<”或“=”
1.
2.
3.
一、填空
1.分母是5的真分数一共有( )个.
2.当a =( )时,分数 没有意义.
3.在 中,假分数有
( ),其中( )能化成整数.4.自然数a 和
b ,当a ( )b 时, 是真分数,当a ( )b
时, 是假分数;当a ( )b 时, =1 .
5.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分数,分数单位大的分数较大.( ) 2.带分数比假分数大.( ) 3.a
3
是真分数,那么a <3.( ) 4.
b 5
是假分数,那么b >5.( ) 5.a
8
是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那么a 是8的约
数.( )
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在一个长120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里,放入一块长方体的铁块后,水面就比原来上升2厘米。
已知铁块的长和宽都是20厘米,求铁块的高。
用一个长16分米、宽是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形容器。
(1)如果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后,通过弯曲做成容器。
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是多少升?
把12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几个不同的答案?
把45立方分米的水倒入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的鱼缸内,水面距缸边还有多少分米?
三、把下列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四、把下列各数化成假分数
分数基本性质练习题
一、判断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3、的分子加上4,分母乘2,分数值不变。
()
4、和化成分母是14的分数分别是和。
()
二、填空。
1、把
2
1
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2、写出3个与
3
2
相等的分数,是()、()、()
二、填空。
1、把
2
1
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2、写出3个与
3
2
相等的分数,是()、()、()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
2
=()
6
1
=()
72
12
=
()
98
18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24
12
=()
36
6
=()
12
3
=
()
15
3
=()
四、综合应用
1、
4
3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应加上()
2、把
7
3
扩大到原来的3倍,应该怎么办?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30厘米,宽25厘米,如果从四个角各切掉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有多少毫升?
.一个水池长6米、宽5米、高1.5米,池里所储的水是36立方米,问现在水面距池口多少米?
有一种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一对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能装水多少升。
一个带盖的长方体木箱,体积是0.576立方米,它的长是12分米,宽是8分米,做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有一个长是50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10
厘米的全封闭的容器,里面装有8厘米高的水。
如果将这个容器竖放,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如果它的高增加3分米后,体积比原来正方体增加( )立方分米。
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现在要把它溶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水泥厂要制作10根长方体铁皮通风管,管口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管子长2米。
共需多少平方米铁皮?
一个正方体木块,若把它切成3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本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