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配电设计计算论文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论文供配电系统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供配电系统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供配电系统设计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物其自身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供配电系统与普通建筑物的特点不同。

针对高层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其实际状况和用电需求、建筑物结构等,尽量在设计中满足供配电的经济性、灵活性、实用性以及合理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为了满足人们持续增加的用电量,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对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将传统供配电系统中的不利因素全部排除,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式来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不断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保证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持续快速发展。

1高层建筑配电设计的主要原则1.1用电负荷要确定在制定高层建筑的配电设计方案之前,要充分掌握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性质,以确定建筑的用电预算和用电负荷量。

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量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生活用电范畴,用于建筑暖通空调、排水、照明;(2)负责区内景观照明的用电范畴,用于绿化区域的照明和道路照明;(3)负责高层建筑内公共设施的用电范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内的用电负荷量也随之不断上升,因此,制定的配电设计方案中的用电负荷量必须比实际调查中的用电量高出一定的程度,以保证用电量充足。

1.2强弱电设计要注意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内的室内用电在交房给住户之前就已经完成安装了,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插座,电话线,照明电路线等等。

以上这些用电设备的配置与强弱电系统的配置紧密相关,因此,必须要注重强弱电系统的科学设计,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指导标准。

1.3配电布局要合理由于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其配电布局进行合理划分。

(1)要根据高层建筑特有的装修设计风格,制定出相应的配电设计方案,使其与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不发生视觉上的美感冲突,从而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良好外观。

(2)在安排高层建筑的配电布局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些住宅小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电力设施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需求,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

二、设计目的1. 为住宅小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服务,满足住宅小区的日常电力需求。

2. 优化住宅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3. 保障住宅小区的电力安全,防止电力事故发生。

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

设计应符合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到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

2. 稳定高效。

设计应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配置,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

3. 节能减排。

设计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供配电设备,尽可能减少电能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设计内容1. 设计住宅小区的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位置和规格,确定供配电线路的布置。

2. 计算住宅小区的用电量,并根据负荷计算确定供配电设备的配置及容量。

3.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

4.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步骤1. 确定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所处的电力网的供电电压等级。

2. 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进行负荷计算,然后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3. 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和电缆敷设方案。

4.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确定相关的配电设备和容量。

5.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六、设计结果1. 完成了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负荷计算,并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毕业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住宅小区配电设计含电气图、预算)

【毕业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住宅小区配电设计含电气图、预算)

摘要本毕业设计主要介绍的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小区供配电系统进行电气设计。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单位面积法、单位指标法进行负荷计算。

其次,选择降压箱式变电站的形式及位置。

最后,根据电压和计算电流选择低压电缆型号和低压配电设备。

简要介绍了箱式变电站的防雷与接地,并绘制出相关的电气图纸。

最后依据电气施工图纸设计编制出一套施工预算书。

关键词:负荷计算;箱式变电站;电缆;接地;预算书目录第一章设计说明 (2)1.1.住宅小区基本情况 (2)1.2.设计范围 (2)1.3.设计原则 (2)1.4.环境条件 (3)第二章住宅小区负荷计算 (4)2.1.供配电系统概述 (4)2.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4)2.3.电源及高压供配电系统 (5)2.4.负荷计算 (6)第三章住宅小区供配电措施 (12)3.1.箱式变的台数与容量、类型的选择 (12)3.2.高、低压分线设备选择 (16)3.3.高、低压电缆类型及截面型号选择 (17)第四章防雷接地 (21)4.1电力设备防雷 (21)4.2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和基本要求 (21)4.3接地种类 (22)4.4接地装置 (22)第五章施工图设计预算书 (24)参考文献 (40)致谢 (41)第一章设计说明1.1.住宅小区基本情况该住宅小区占地面积约73000平方米,共有建筑27座,其中高层住宅楼6座(3#、4#、13#~16#楼,3#、4#楼带2层底商),多层住宅楼10座(1#、2#、5#~12#楼,#10楼带2层底商),写字楼4座(19#~22#),小区西、北侧临街建筑均带有底商(17#、18#),此外还有小区物业(23#)、泵房(24#)、热力交换站(25#)及车棚(26#、27#)、地下车库等公共用电设施。

(详见附图6)1.2.设计范围按照市区供电部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设计的规定,对于住宅小区配电工程,设计范围为:高压侧从市区公用10kV配电线路起,在接引10kV电源处设置明显断开点,低压侧至小区内各建筑低压用电计量装置上表位。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摘要】超高层建筑所承载的人员量较大、楼层较高,因此对火灾等危急情况时消防等设施的持续供电要求较高,漏电火灾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疏散人群。

由于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和普通建筑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和特殊的关键性设计处理,照建筑行业及电气安装设计中的规定及标准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的结果上,达到安全可靠,全面合理,节能节电的目的。

引言:超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的高层建筑而言,层数较多,供应电能的可靠与否以及消防安全疏散等要求也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需要的建设用的资金投入大,需要的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也比较多,所以,其设计的复杂程度也比一般高层建筑要高很多。

1、供配电系统1.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根据现在国家规范的要求来说,超高层建筑需要按一级的负荷要求供应电能的有应急照明、客梯电力、电话机房、保安和排污水泵等用电设备,还有其他的用电设备,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和消控中心等消防用电设备。

其他一般照明、空调、风机等用电设备可按二级负荷供电。

10kV的电压等级是供电电源一般采用的电压等级,并且往往由来自同一或不同变电站的两段不同母线引进10kV电源。

两路电源同时供电,分列运行,每路电源均应能承担工程中全部用电负荷。

为确保超高层建筑中消防等用电设备的可靠供电,以满足超高层建筑的高要求供电,保证超高层建筑持续、稳定、安全的供电,另外可设置一组柴油发电机以作为备用电源,增强消防等用电的可靠程度。

1.2变配电所的设置变配电所的所址选择宜接近负荷中心,应方便进出线,不应在厕所、浴室等经常有积水场所的正下方。

超高层建筑地下部分主要用电负载为风机、水泵。

地上部分以中央空调、风机、水泵等为主要用电负载。

因此,在地下室可设置变电所给地下室设备供电,当地下室较大时,可分散设置变电所,供电半径不超过规范要求时也附带地上部分一起供电。

从变配电所引至屋顶需要用电的设备所需的输电费用仍是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合理的。

而对于那些高度较高的超高层建筑物,上部的避难层和屋顶相对于一般建筑物而言多了许多用电设备,设置单个的变配电所供电可靠性较差,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在避难层、设备层和屋顶设置配电所、变电所,但应设置设备的垂直搬运及电缆敷设的措施,与地下一层的变配电所同时运行,以达到配电要求。

建筑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电气设计论文首先,建筑电气设计对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电气系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为建筑提供电力供应。

如果电气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电路过载、电线老化、漏电等安全隐患。

因此,建筑电气设计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建筑电气设计对建筑的可靠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设计的电气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的电力供应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规划电源线路、选用合适的电器设备以及设置备用电源等措施,可以减少电力故障及停电的风险,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和运营。

此外,建筑电气设计对建筑的节能性也起到关键作用。

电气系统是建筑中耗能较大的部分之一,合理设计和规划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通过合理布局电线、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以及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建筑电气设计,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需考虑:1.功率需求和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需求,合理计算建筑的功率需求和负荷,确保电气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的需求。

2.电气线路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建筑的布局和需求,合理规划电源线路、照明线路、安全电源线路等,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

3.设备选型:选择符合建筑需求和标准的电器设备,包括电力配电设备、照明设备、安全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长期可靠性。

4.室内照明设计: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和光照强度,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同时考虑节能效果。

5.智能控制系统:考虑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电力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对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认真考虑以上关键要素,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毕业论文高层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高层供配电系统设计

摘要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本文对符合计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就重要设备的容量选择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一些进一步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负荷计算,计算结果证明本文所述方法是正确合理,可在实际中应用。

高层建筑比一般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一旦遭受雷击,损失将非常严重。

另外,普通建筑物防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反而可能会引入雷电。

因此,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就越显重要,相应地对防雷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于高层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做了较为仔细的分析。

本设计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弱电部分设计及安防部分设计。

即完成对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设计的侧重点是该居民楼电气系统中供配电系统设计和照明系统设计,其中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负荷等级、负荷计算、变压器选择、互感器的选择、电缆的选择等。

照明系统主要包括照明系统简介、照度方式种类、照度计算、电气照明设计等。

关键词:配电系统,照明,防雷接地Abstract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high-rise buildings To correct choice of the capacity of various types of distribution equipmentMust be scientific, reasonable load calculation Right to comply with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capacity of choice for critical equipment, and made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distribution system reliability, and load calculation,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calculationsto prove that the approach described here is correct and reasonable,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e High-rise buildings the probability of being subjected to lightning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average building, and once being struck by lightning, the loss will be very serious In addition, ordinary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will not only fail to protect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omputer systems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but may introduce lightning. Therefore, the high-rise buildings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the more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and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high-rise buildings, a more careful analysis.In this essay there are mainly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design of 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and light current. Complete cell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lighting system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ire alarm systems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The design focus i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and lighting system design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ncluding load level, load calculations transformer selection choice of transformer cable choice the lighting system consists mainl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lighting systems illumination mode types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s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designKeywords: Distribution system Illumination Light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1绪论 (1)1.1设计概况 (1)1.2设计内容 (1)2供配电系统设计 (3)2.1负荷等级 (3)2.2供电电源 (3)2.3变配电所系统 (3)2.4负荷计算的依据和目的 (4)2.5需要系数法计算 (4)2.6系统无功补偿计算 (6)2.7变压器选择 (7)2.8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7)2.9低压断路器选择 (9)2.10互感器的选择 (10)2.11电缆的选择 (11)3电气照明设计 (13)3.1照明系统的概述 (13)3.1.1照明系统的发展现状 (13)3.1.2照明计量单位 (13)3.2照度方式和种类 (13)3.2.1照明方式 (13)3.2.2照明种类 (14)3.3照度计算 (14)3.3.1利用系数法 (14)3.3.2单位容量法 (15)3.4 该小区的电气照明设计 (17)3.4.1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17)3.4.2电气照明详细设计计算 (17)3.5 插座系统 (22)3.5.1插座系统的概述 (22)3.5.2一般规定 (23)3.5.3插座的安装 (23)3.5.4该小区住宅的插座系统设计 (24)4综合布线(弱电)系统设计 (26)4.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26)4.2电视系统设计 (26)4.3电话、网络系统组成 (27)4.4公共广播系统 (27)5消防系统 (29)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9)5.2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原则 (29)5.3火灾探测器安装间距的确定 (30)5.4探测器平面布置的步骤 (30)6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32)6.1防雷与接地系统概述 (32)6.1.1 防雷系统概述 (32)6.1.2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32)6.1.3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3)6.1.4接地系统概述 (33)6.2接地设计 (35)结论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1)1 绪论1.1设计概况本设计是某居民楼电气设计,该工程系实际工程。

建筑电气设计论文 电气设计规范论文

建筑电气设计论文 电气设计规范论文

建筑电气设计论文电气设计规范论文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等效负荷计算问题【摘要】现行有关电气设计参考书和工程上对线间负荷等效为三相负荷的计算均按部颁电气设计规范规定执行,即单台时取线间负荷的3 倍,多台时取最大线间负荷的3 倍加上次大线间负荷的(3–3 )倍。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提出了等效计算公式,并探讨了电气设计规范规定的不完整性。

【关键词】电气设计规范;线间负荷;等效三相负荷计算1 引言当前,有关建筑电气设计参考书中所论述的线间负荷换算成等效三相负荷以及实际建筑工程上进行电气设计时对线间负荷换算成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均按建设部颁发的《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30页第3、4、5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线间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为:单台时取线间负荷的3 倍;多台时取最大线间负荷的3 倍加上次大线间负荷的(3–3 )倍[1]。

上述规范中所提及的线间负荷是指视在功率还是有功功率,以及各线间负荷的功率因素是否相等,均未作明确规定,本文从理论计算和分析入手,探讨了在功率因素相等与不相等两种情况时线间负荷等效为三相负荷计算的不同点,并探讨了规范规定的不完整性。

2 理论计算分析与探讨2.1 计算公式推导,现有作三角形连接的线间负荷电路[2]如图1所示:图1 线间负荷电路图设Sab≥Sbc≥ScaIab≥Ibc≥Ica且三相负荷Zab,Zbc,Zca均为感性令Sab=Smax,Sbc=Smid,Sca=Smin;ψab=ψmax,ψbc=ψmid,ψca=ψmin;Iab=Imax,Ibc=Imid,Ica=Imin;G=SmaxSmid =ImaxImid ≥1式中Smax——线间最大视在容量(KV A)Smid——线间中等视在容量(KV A)Smin——线间最小视在容量(KV A)Ψmax——线间最大视在容量的负荷功率因素角;Ψmid——线间中等视在容量的负荷功率因素角;Ψmin——线间最小视在容量的负荷功率因素角;G——负荷不平衡系数;由图1可得:IA=Iab -IcaIB=Ibc-IabIC=Ica-Ibc作相量图如图2示:图2 负荷相量图由图2中可得:IB值最大,则选择电气设备(空气开关和导线)时应以IB值为选择依据[3],并且由余弦定理可得:I2B=I2bc+I2ab-2IbcIabCosBIB=I2bc+I2ab-2IbcIabCosB=I2bc+I2ab-2IbcIabCos(Ψbc+120º-Ψab)=I2bc+I2ab+2IbcIabCos(Ψbc+120º-Ψab -180º)=I2bc+I2ab+2IbcIabCos(Ψbc-60º-Ψab)将G=Iab/Ibc代入上式得:IB=(IabG )2+I2ab+2IabIabG (Ψbc-Ψab-60º)=Iab 1/G2+1+ 2G Cos(Ψbc-Ψab-60º)=Iab1+1/G2+ 2G Cos(Ψbc-Ψab-60º)(1)∵Iab=Sab/Ue;IB=Sx/3 Ue∴Sx=3 UeIB=3 SabIab IB=3 SabIab Iab1+1/G2+2G Cos (Ψbc-Ψab-60º)=3 1+1/G2+2G Cos(Ψbc-Ψab-60º)Sab现以Sab=Smax;Ψab=Ψmax;Ψbc=Ψmid代入上式:Sx=3 1+1/G2+2G Cos(Ψmid-Ψmax-60º)Smax(2)式(2)中Sx——等效三相容量(KV A);Ue——线电压(KV)。

(参考资料)建筑供配电设计论文

(参考资料)建筑供配电设计论文
2.1 负荷分级 ....................................................2 2.2 电力负荷和平时运行的消防负荷计算 ............................ 2 2.3 火灾时的消防负荷计算 ........................................ 3 2.4 10/0.38KV 变电所计算负荷.....................................4 3.供电电源、电压选择与电能质量...................................... 6 3.1 供电电源.....................................................6 3.2 电压选择.....................................................6 3.3 电能质量.....................................................6 4.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7 4.1 变压器容量选择 .............................................. 7 4.2 变压器型式及台数选择 ........................................ 7 5.低压配电干线系统设计.............................................. 9 5.1 低压带点导体接地形式与低压系统接地形式.......................9
1
2 负荷分级、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的配电设计计算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供电要求高等特点,对配电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电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建筑设计的配电设计计算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电气配电设计;导线开关选择;电压损失计算照度计算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odern building for 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complexity, electricity load,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put out a higher demand on the distribution design. distributio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paper launched a series of distribu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design; wire switch to select; voltage loss calculationsillumination calculation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筑设计施工文件电气专业的设计文件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电气施工图设计的配电设计计算主要包括负荷计算、电压损失计算和照度计算。

负荷计算主要是为选择导线和开关,电压损失计算是看所选导线是否满足国标《gb50052-2009》5.0.4的要求,照度计算主要是为选择灯具。

本文主要分析一下负荷计算、电压损失计算和照度计算的方法和简易计算公式。

本文以一个住住宅建筑和一间普通办公室来加以分析说明,该住宅建筑为十一层四单元住宅建筑,每单元每层两户,该建筑采用两个进户进户点(强电井)与分线开关箱(进户箱)的最远距离为17米,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计量箱间的距离为14米。

一.计算依据:以《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照明设计手册》、《建筑灯具与装饰照明手册》、大连市住宅有关规定和《住宅电气设计规范》gb242-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的提供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资料为计算依据。

二、单元1开关、分支开关及导线选择:1.第一单元5层共10 户.①pl1=24kw② pl2=18kw③ pl3=18kw④ pe=60kw⑤kx= 1(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下同)⑥ cosφ =0.85⑦ pjs=60kw⑧ijs=121a因为ijs=121a所以单元隔离开关选择ndm2-125a/4p单元分线开关选择mlrb65-125a/4p导线为yjv-1.0kv-4x50+1x25导线载流量为 160a。

2.第二单元5层共10 户.①pl1=24kw② pl2=18kw③ pl3=18kw④ pe=60kw⑤kx= 1(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下同)⑥ cosφ =0.85⑦ pjs=60kw⑧ijs=121a因为ijs=121a所以单元隔离开关选择ndm2-125a/4p单元分线开关选择mlrb65-125a/4p导线为yjv-1.0kv-4x50+1x25导线载流量为 160a。

3.第三单元5层共10 户.⑤kx= 1(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下同)⑥ cosφ =0.85⑦ pjs=60kw⑧ijs=121a因为ijs=121a所以单元隔离开关选择ndm2-125a/4p单元分线开关选择mlrb65-125a/4p导线为yjv-1.0kv-4x50+1x25导线载流量为 160a。

4.第四单元5层共10 户.①pl1=24kw② pl2=18kw③ pl3=18kw④ pe=60kw⑤kx= 1(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下同)⑥ cosφ =0.85⑦ pjs=60kw⑧ijs=121a因为ijs=121a所以单元隔离开关选择ndm2-125a/4p单元分线开关选择mlrb65-125a/4p导线为yjv-1.0kv-4x50+1x25导线载流量为 160a。

总负荷统计与计算:进户1负荷①pl1=42kw ② pl2=42w③ pl3=36kw ④pe=120kw⑤kx=0.80⑥cosφ=0.85因 pj=kx*peijs=pjs/√3uecosφue=0.38kv故 pjs1=96kw ijs1=162a。

进户2负荷⑤kx=0.80⑥cosφ=0.85因 pj=kx*peijs=pjs/√3uecosφue=0.38kv故 pjs1=96kw ijs1=162a。

四、进户导线与电源总开关的选择:进户1导线因为ijs1=96aijs1=162a 所以电源进户1总开关为ndw2l-225/4p/200a根据电力外网规划要求与电源总开关配合选择进户导线为yjv22-0.6-4x95进户2导线因为ijs2=96aijs1=162a 所以电源进户2总开关为ndw2l-225/4p/200a根据电力外网规划要求与电源总开关配合选择进户导线为yjv22-0.6-4x9五、电压损失计算:电压损失等于导线的电阻乘以通过导线的电流,单相电路的电压损失为u=2xrir=2xρl/s ρ=0.0175(铜的电阻率) i=p/uxcos∮ r—单根导线的电阻p—用电负荷(kw)l—单根导线的长度s—单根导线的截面⊿u=u/220x100﹪=2x0.0175l/sxp/(ux0.9)=0.078125lxp/s 由于这个数不好记,用0.078125=1/cc=1/0.078125=12.8 ⊿u=pxl/cxs 则单相电路的电压损计算公式为(cos∮=0.85时)⊿u=pxl/12.8xs同样可算出三相相电路的电压损计算公式为(cos∮=0.85时)⊿u=pxl/77xs(一)电源进户点至最远分线开关箱间电压损失计算:c=77s=95p=120 l=6δu0%=σm/c*s=σpl/c·s=0.10(二)从分线开关箱到期最远单元(第 1 单元)之间电压损失计算:c=77s= 50p=60l=14δu1%=σm/c*s=σpl/c·s=0.22铜线电阻率为0.0172(三)从单元表箱到六层用户之间电压损失计算:根据大连市住宅有关规定和《住宅电气设计规范》gb242-2011年规定,每户6kw-8kw,进户线为10 mm2电压损失为:c=12.8s=10mm2 p=6l=12δu2%=σm/c*s=σpl/c·s=0.6(四)从六层用户开关箱至此用户最未端之间电压损失计算:c=12.8s=2.5mm2p=2kwl=9δu3%=σm/c*s=σpl/c·s=0.56所以从电源进户处至最远单元六层用户最末端电压损失为:δu=δu0%+δu1%+δu2%+δu3%=0.16+0.22+0.6+0.56=1.54<±5%满足要求分线开关最远单元六层最末端δu0% δu1% δu2% δu3%··进户点0.16 0.220.60.56通过以上归纳总结,记住铜导线的电阻率计算公式和常数,可以很快捷完成建筑设计的配电设计负荷计算和电压损失计算。

六、照度计算:照度的计算以一个普通的办公室为例来说明1房间条件:房间名称或功能:办公室长度:l=6.41米宽度:w=4.14米房间面积:a=26.5平方米顶棚反射比:ρc=0.8墙面反射比:ρw=0.5工作面高度:h=0.75米室空间高度hrc:= 2.25米室空间比:rcr=4.47室形指数ri=1.12序号房间内表面情况反射比1 刷白的墙壁、顶棚、窗子挂有白色窗帘80%2 刷白的墙壁、窗子未挂白色窗帘;刷白的顶棚,但房间潮湿;墙壁顶棚未刷白,但净亮50%3 有窗子的水泥墙壁、顶棚;木墙壁、顶棚;糊有浅色纸的墙壁、顶棚;水泥地面30%4 有大量深色灰尘的墙壁、顶棚;无窗帘遮蔽的玻璃窗;未粉刷的砖墙;糊有深色纸的墙壁、10%顶棚;较脏污的水泥地面;广漆、沥青等地面2、灯具条件:灯具名称:t5三管节能格栅灯盘灯具型号:pak-307-318-mv 光源类型:t5节能荧光灯光源容量:3x18w灯具效率:≥60﹪装灯高度: 3米灯具维护系数k= 0.73、照度要求:照度要求eav=300lx4、计算过程:由eav = nφuk / a得n = (eav a) / (φ u k)=5.45套5、校核:采用本灯具6套行数2 列数 3实际照度 e = (n φ u k) / a=3305.lx设计照度值与照度标准值的偏差率为10﹪实际计算照度满足照度要求计算功率密度w=灯具数量x单灯功率(含镇流器)/室面积a=13瓦/平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此类房间的功率密度x=12瓦/平米按比例调整后的功率密度要求为x=11瓦/平米∵w≤x∴满足功率密度(节能)要求.本文是本人实际设计中的总结,可以作为一些专业设计软件的补充说明,对一些计算公式常量的来源给出了推导过程及数据,限于本人水平,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