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欣赏:《梅花》---王安石(超精品!!)
王安石《梅花》全诗

王安石《梅花》全诗第一篇:王安石《梅花》全诗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句古诗吧,这句诗其实是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中最经典的一句,此诗句被千古传诵。
如果你想知道全诗的内容,那就继续往下读:原诗:《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全诗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全诗赏析:“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
北宋王安⽯《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
【译⽂】远远⼀看便知道那不是雪花,因为有淡雅的清⾹飘过来。
【出典】北宋王安⽯《梅花》注:1、《梅花》王安⽯墙⾓数枝梅,凌寒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
2、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的。
为:因为。
暗⾹:指梅花的幽⾹。
3、译⽂1:墙⾓⾥有⼏枝梅花, 迎着寒风独⾃开放。
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花⾹飘过来。
译⽂2:那墙⾓的⼏枝梅花,冒着严寒独⾃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
4、王安⽯(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
宋仁宗庆历⼆年(1042)中进⼠后,曾任过地⽅官。
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弊政,遭到⼤官僚⼤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
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学家,⽂学成就颇⾼,影响甚巨。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
词虽不多,却风格⾼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格。
有《临川集》。
王安⽯⾯相不佳,史料上记载⾔:“安⽯⾯⿊,⽜⽿虎头,⽬睛如龙,⼜⽪肤粗糙如蛇⽪。
”其年少之时锐意读书,胸怀⼤志。
其舅为进贤,王安⽯欲寻举进⼠,乃作⼀诗寄其舅云:“世⼈莫笑⽼蛇⽪,已化龙鳞⾐锦归。
传语进⾔饶⼋舅,如今⾏货正当时。
”从诗中可以见王安⽯有⼀种当仁不让之风。
年少意⽓,欲乘长风破万⾥浪,如此壮志豪情,实应为当世年轻者所学。
但也由于这种性格让王安⽯个⼈主义感⽇益增强。
昔⽇曾巩在其⾯前⼒荐才⼈欧阳修,⽽王安⽯终不肯相见,此为憾事。
⼤凡才⼦有特殊之处,王安⽯性不喜修饰,常时不洗沐,⾐服也是污迹连连⽽不洗濯。
与吴仲卿同为群牧判官时,两⼈相约每过⼀两⽉即去定⼒院浴洗,⽅换新⾐。
真是读之让⼈瞠⽬结⾆,千古名相竟有如此癖好,完全同⼈们⼼中的那个孤⾼⽓洁的形象不符。
王安⽯妻吴⽒,好洁成癖。
⼜王安⽯此⼈性坦率,由是两⼈多有不合。
夫⼈不仅恐污⼰,亦恐污⼈。
昔制得华丽⾐物数件,欲赠其甥。
梅花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 / 梅原文及赏析梅花 / 梅原文及赏析《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 / 梅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
知:知道。
为: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简析: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
“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
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
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
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
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
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
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
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
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
“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
“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
《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梅花·王安石》原文与赏析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格高韵胜,古代诗人分外欣赏,吟咏它的诗篇极多。
王安石这首《梅花》诗列入优秀之林,也绝不过分。
咏物诗贵在体物工细,能摹其形,写其神,又不即不离,有所寄托。
这首《梅花》诗便是如此。
梅花,从外在的主要特征来看,是其色之洁白,其味之芳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两句,正是抓住其洁白与芳香这两点特征来写的。
这两句,后一句是主,前一句是宾,是衬托后一句的。
梅花洁白颇似白雪,唐诗人戎昱对梅花有过“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的描写。
而此诗却说梅花“不是雪”,因为它有暗香飘来,所以远远地就知道它是梅花而不是白雪了。
“暗香”,幽香,有用以形容荷花、菊花和桐花之香气的,这里用以指梅花,很可能出自林逋咏梅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两句只是从外在的主要特征着眼来摹其形,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两句,便是把握了梅花的内在品格而写其神了。
“墙角数枝”,意在表明其所处之地,既不是在画堂前,也不是在名园中,而是极不显眼之“墙角”,数量又不是满树,而是“数枝””。
看似平凡,却正反衬下句“凌寒独自开”的不平凡,即梅花甘于孤独,敢于直犯严寒的高尚品格。
这里充满了诗人对梅花这一品格的赞赏之情。
梅花本是按照自身的生长规律而开放和凋谢的。
“凌寒独自开”,实是诗人赋予它的性格,也可以说是诗人自己精神的表现。
就这一点说,便是不即不离,有所寄托。
僧惠洪《冷斋夜话》记载:“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云云。
”如果可信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借梅以赞美那些乡居野处、德才过人、不附权贵,自甘寂寞之高士的了。
李璧《王荆文公诗笺注》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荆公略转换耳,或偶同也。
”笺注举出前人诗以见这首诗的承袭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但说是“偶同也”,“略转换耳”,却不当,贬低了这首诗的独创性。
无庸讳言,这首诗同前人诗的意象、章法和用韵等固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是迥然有别的胜过前人的新诗。
梅花的象征意义和相关古诗词名句

梅花的象征意义和相关古诗词名句梅花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释义: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1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墙角竖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这首诗出。
王安石《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潘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梅雪纷纷不肯降,迁客骚人赋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描写梅花的诗句古诗大全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3.关于描写梅花的古诗山园小梅林和靖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一)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王安石《梅花》译文

王安石《梅花》译文王安石梅花的意思引导语:王安石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应社会矛盾之力,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下文是小编整理他的五言绝句《梅花》的诗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梅花/ 梅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
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鉴赏“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评析《梅花》这首诗主要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通过借梅花的高洁与坚强来颂扬那些坚贞不屈的人。
王安石《梅花》诗词原文及赏析PPT课件

从《梅花》诗词中得到的启示
1 2 3
坚持自我
梅花在风雪中独自傲立,散发着幽香,启示我们 要有自信和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欣赏美好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 赏和追求,启示我们要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 温馨。
思考人生
诗人在诗中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启 示我们要思考人生,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王安石《梅花》诗词原文及赏析
汇报人:XXX 20XX-XX-XX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诗词原文 • 主题思想 • 艺术手法及特色 • 历史地位及影响 • 个人感悟与启示
01
背景介绍
王安石的生平与成就
生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 。
个性风格
王安石的个性风格以严谨、务实、坚韧著称,他的诗歌 也体现了这些特点。他的诗歌不仅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还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形象表现,展现出其独特 的艺术个性和人生态度。
05
历史地位及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价值
王安石的诗歌被高度评价为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其运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和凝练生动的语言,使作品 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安石的文学风格及特点
风格
王安石的文学风格以豪放、雄浑著称, 富有创新精神。他的诗词意境深远,寓 意深刻。
VS
特点
王安石的诗词中常常寄托着他对社会现实 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表现出他坚定 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诗词语言 简练、质朴、生动,用字精准,寓意深远 。
02
诗词原文
《梅花》诗词的原文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远远一看便知道那不是雪花,因为有淡雅的清香飘过来。
[出典] 北宋王安石《梅花》注:1、《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3、译文:墙角里有几枝梅花, 迎着寒风独自开放。
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花香飘过来。
4、王安石生平见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和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
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
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
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
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
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
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
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
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
“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
“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
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
“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角屹立着几枝白梅。 冒着严寒在独自盛开。 远看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为有幽香随风飘来。
早梅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唐· 齐己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
早梅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王安石(1021-1084), 字介甫,晚号半山,谥 “文”,曾任宰相,封荆 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 临川人,著有《临川先生 文集》,在文学方面有突 出成就,且与韩愈、柳宗 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并称“唐宋 八大家”。是中国古代有 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 ”。
梅花
梅
花
梅花知识:
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喜欢温暖稍带湿润的 气候,不畏严寒,有200多个品种,生长很有特 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瓣也很有特色,如 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瓣是五瓣, 或者是五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梅花有的 结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瓣只有一层,那 么它多数都能结果,味道好酸,如果它的花瓣有 两层或两层以上,一般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 赏了,梅花有大红、粉红、白色、黄色等好多种 颜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颜色的梅花呢! 好让它在百花凋零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 受。
依然新白抱新红。
宋 李公明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墨梅图》吴昌硕(清)
谢谢大家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数枝 墙角数枝梅
数枝:几枝 句意:墙角屹立着几枝白梅。
凌寒独自开 凌寒
凌寒:冒着严寒
句意:冒着严寒在独自盛开。
遥知不是雪 遥
遥:很远 句意:远看就知道那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为 暗香
为:因为 暗香:幽香,淡淡的香气
句意:因为有幽香随风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