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古城旅游景区平越驿站.doc

合集下载

论贵州福泉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

论贵州福泉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

论贵州福泉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作者:龙敏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11期摘要:福泉是一座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的古城,福泉古城有三个文化特质:军城、驿城、名城。

福泉古城的文化特质决定了福泉的城市精神。

关键词:福泉古城;历史文化;特质城市的历史文化有鲜明的个性与特征,是城市的集体记忆,是连结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厘清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与变化,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

福泉是一座古城,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质。

福泉古城有三个文化特质。

第一个特质,军城——大明卫城。

为什么将大明卫城作为福泉的第一张历史名片?是因为这座城市兴于明朝、盛于明朝,明朝是这个城市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时期。

同时,福泉卫城历史近1000年,军事气息浓厚并对福泉城市文化特质产生影响,福泉现今重建的雄镇楼、平越驿站等也都是与军事有关的。

城墙是军城的标志。

在古代,一座城的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城墙。

在贵州能够保存完整城墙的,只有福泉。

福泉的城墙是与南京同一时期开建的,福泉这个城市在明朝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明朝统治西南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福泉1381年起开始修筑城墙,先是土城,后改为石城。

因为有了这道固若金汤的城墙,福泉成了自明代以来各个时期朝廷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福泉古城墙对福泉今天的城市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军城对福泉的人口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福泉干部相比较周边县市干部来说是“人高马大”,这也与福泉的历史有关。

从明朝开始,朝廷派遣外地军事官员和士兵来福泉,因为遗传等方面的因素,福泉人的身材相比于贵州其它地方来说,确实都比较高大。

也因为是军城,外来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少。

2015年福泉总人口3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54万人,占比26%。

此外,千百年的军城文化造就了福泉人率真直爽的军人性格特质。

第二个特质,驿城——千年古驿。

福泉交通发达、优势便利。

从春秋时期开始,福泉就是进入云南的首冲之地。

福蕴山水,泉流仙踪

福蕴山水,泉流仙踪

福蕴山水,泉流仙踪——福泉古城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

我叫我叫XXX,大家就叫我X导。

我将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

首先,欢迎来到人杰地灵的福泉古城观光,福泉古称平越。

我们即将进行今天的旅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沿途两侧是草坪、花圃,“小花小草微微笑,大家走路绕一绕。

”我们即将到达的第一站是“平越驿站”。

平越驿站位于福泉城南南门桥处,在原址上恢复修建的,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也有2万多平方米。

驿站,是中国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在明、清两代承担了国家几次大的运兵任务,还有许多达官和名流曾下榻驿站,留下不少诗文和故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驿站文化。

驿站大厅,我们可以看到浮雕《贵州古驿道交通示意图》和《平越府驿道交通示意图》及其《福泉赋》。

哲学大师王阳明谪龙场驿丞时,途经平越七盘古驿道深感:“黔道难,黔道更比蜀道难,黔道难于上青天”的艰险。

草地上雕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学术。

平越驿站现在主要是旅游接待和住宿餐饮。

平越驿站再现的不仅是暮鼓晨钟、驼铃声声的古驿道美景,更是向世人展现一幅波澜壮阔、源远流长的平越历史。

福泉历史源远流长,早到可以追溯到商周3000多年历史。

我们现在来到的福泉胜景。

这里主建“三丰太极馆”。

一排排宫殿金碧辉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栩栩如生的龙。

福泉以“全域旅游”新理念为引领,把特有的历史文化、三丰文化、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城一山一峡谷,一神一仙一福地”旅游胜地。

福泉太极宫现由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大弟子、武当正宗传承人钟云龙首长主持,在此修行传播道家文化。

请稳步随我前往灵官殿,拾级而上,大家可以看见“武当得道”四个篆字,在台阶的顶部,大家还会看到另外四个大字“福泉成仙”,这八个字,讲述的是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得道,最终在福泉山修炼八年成仙的典故。

福泉风景名胜

福泉风景名胜

距市区6公里,离火车站约5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98公 里,交通便利,是黔南州最大的水果种植基地。现路通、 电通、水通、通讯通。
“金谷春雪· 花海双谷”梨花节系列活动
梨花节期间,将举办金谷牛王争霸赛、有奖徒步及骑行游园体验活动、旅游运动商品及农特产品展销 会等一系列游玩活动,使游客在观赏梨花美景、品尝特色小吃的同时,还能参与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越差 鞋 在 草 百不 井 福 鞋 姓多 。 泉 井 留。 只 山 下这 是 上 在 的个 这 一 福 一“ 只 脚 泉 处鞋 草 踏 还 小印 鞋 出 有 型” 就 一 很 饮有 算 口 多 水半 姚 水 有 工米 明 井 关 程多 来 , 张 。深 试 因 三 ,都水丰 终嫌井的 年脚外传 有小沿说 泉,形。 水估如相 溢计一传 出和只当 ,人草年 是猿鞋平 张泰,越 三山所大 丰的以旱 为脚被, 造板称张 福尺作三 平码草丰
东线旅游第一站。
“风景名胜”解释
雄镇楼
福泉山
小西门水城
福 泉
沈万山馆
平越驿站
太极宫
太极表演
洒 金 谷
葛 镜 桥
关于张三丰的传说
从历史上看,不少高人都是在贵州悟道成 功。其中著名的一位是王阳明,另一位就是张 三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有张三丰 在福泉山修炼过,福泉山名声大振,明初就成 为蜀பைடு நூலகம்十大道场之一。
黄丝江边
夜景
姊妹崖
民俗 ---- 打糍粑
风雨桥
岔河一线旅游之:高车水库
位于福泉市岔河,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清水江干流重安江支流上游鱼 梁江左岸支流围阻河,距城区9.3 km,福泉至岔河的乡村公路通过坝 址左岸,交通便利。是一座以城镇及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等 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亚洲磷都”加封“旅游之城”——福泉打造“太极养生·古城福泉

“亚洲磷都”加封“旅游之城”——福泉打造“太极养生·古城福泉
域旅游构建大旅游格局的成 果之~。 在 “ 一 核发 光 ・多点 绽放” 的旅
古 城 寻 古 打造 文化旅游新品牌
古城 福 泉迄 今 已有 2 3 0 0 年 的 历
办 千人太极 大赛 ,努 力把 福泉培 育为 太极之都 ;举办 阳戏文化 节 、二 郎歌 会 、清水江 杀鱼 节和越野 车赛 、自行 车 赛 、山地露营 等旅游 文化 活动 。 福泉 以 “ 一城一 山一峡 谷 ,一 神

游产业格 局下 ,福 泉将 文化 、生态 、 农业等和旅 游融 合发展 ,促进农旅 、 体 旅 、康旅 、工旅 结合的 多种旅 游形
史 ,是贵州 开拓最 早的地 区之一 ,是
春秋 时期的 且兰古 国 , 也是秦汉时期 夜郎 王的都城 。作 为曾经 的军事重镇
和古驿 要冲 ,这里 留下了 明代 古城墙
态衍生 ,文物和 自然观 光游览 、田园
和山野运动 休闲 、文化体 验和度 假相
国家级 重点 保护文物 ;张 三丰真 人在 此 “ 成仙) ” ,福 泉山见证 了其在道教 中的神圣地 位 ;中华商圣 沈万三在此
太极 养生 、沈 厅三商道 、古城文 化 为
国庆节首 日, “ 2 ( ) 1 6 首 届 多彩 贵 州文 化艺术 节非遗 展示篇之福 泉文 化 周末 聚”在 多彩贵州 文化创意 园举 行。活动 当天 。福 泉市非遗 活态 展演
以福泉阳戏和三丰太极拳为特色 ,伴有
舞蹈 、弹 唱、歌伴舞等文艺节 目表演 , L ' 上 游客领略 “ 太极 养生”文化。
富如L 1 精神 ;投资3 . 7 亿 元复建了雄 镇楼 、平越驿站 、文庙 、潮 音阁和明 代城墙 ,让千年 古城 、黔 中瑰宝 重新
屹立。

福泉附近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福泉附近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福泉附近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福泉位于XX省XX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市。

福泉地处山水环绕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和名胜古迹。

这里的景点可以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感受到人文历史的底蕴。

福泉景区是福泉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山脚下蜿蜒而上的山路,将您引向一个犹如仙境般的世界。

在这片广袤的山水间,您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山峦、绿茵如锦的田园和古老的村落。

而且,福泉景区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种类,对于自然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去处。

除了福泉景区,福泉附近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

其中包括古老的庙宇、历史悠久的古镇以及古代遗址等等。

这些名胜古迹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够了解到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游览这些古迹,就像穿越时空一样,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总之,福泉附近的景点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不论是喜欢大自然的风光,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福泉附近的景点都能够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如果您计划前往福泉旅游,不妨安排一些时间来探索这些美丽的景点,相信您一定会度过一个难忘的旅程。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展开,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比如可以介绍如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这些部分在整个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介绍阐述和总结归纳的作用。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对整篇文章内容的预览和整体认识。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福泉附近景点的主题和范围,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则明确了整篇文章的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的主题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整体框架。

而目的部分则说明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读者对文章的关注度。

正文部分则是对福泉附近景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其中包括了福泉景区和附近的名胜古迹两个主要内容。

福泉古城旅游景点介绍

福泉古城旅游景点介绍

屹立在水与石之间——福泉古城旅游景点介绍小西门水城,聚福泉古城垣的精华于一隅,将军事、文化、地质及建筑学上的奇迹作了长达600余年的演绎,登临福泉市小西门古城垣,凝眸远瞩,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宋代词人辛弃疾《清平乐》中的词句,不由冲口而出:“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福泉古城就像一只船。

它装满了故事,装满了沧桑,装满了文化,载着福泉从古代驶到今天。

南北呈圆弧状,东西为半圆形的古城垣,无不体现了古代城池的特征。

建在西边沙河上的水城,更是别具匠心,实属罕见。

让我们对这座古老的城池有无限的探究。

翻开悠悠的历史岁月“福泉”因城内的福泉山而得名,不过,在1953年之前都被叫做“平越”。

元代在贵州推行以地方少数民族首领实现中央统治的土司制度,大者设立宣慰司、宣抚司,小的建立长官司。

明朝初年朝廷沿袭了元代的土司制度,平越也在明洪武八年(1375)被升格为平越安抚司。

随着明王朝边疆政策的愈发强硬,扼守湘黔要道的平越也逐渐成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为加强防卫,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兵30万自湖南沅州进入贵州、继而兵进云南。

也是在这一年,明朝廷在大军进出滇、黔的必经之地平越设置守御千户所,次年即升为平越卫,辖天坝安抚司及乐平、平定、丰宁上、丰宁下四个长官司,并与湘黔古道上的偏桥卫(今施秉)、平溪卫(今玉屏)、镇远卫(今镇远)等相互呼应成为西南边陲一道重要军事防线。

明万历年间,平越卫成为与镇远相似、“府卫同城”的平越民府,从此奠定了古城的规模。

到洪武三十四年(1401),指挥李福又将土城改建为石城,成为重要军事设施。

古城垣依山而建,用加工的长方形石块筑成,灰口齐平,工艺讲究。

城垣周长4700米,高7米,厚3米。

按当时的规定,平越设卫,准开四道城门,于是,建石拱四门。

南北门洞各长约20米,宽约4米,高4米;东门洞长17米,宽4.5米,高4.48米;西门洞长8.2米,宽3.4米,高3.15米。

贵州福泉古镇景点介绍

贵州福泉古镇景点介绍

贵州福泉古镇景点介绍Title: Exploring the Enchanting Fengquan Ancient Town in Guizhou, China贵州福泉古镇景点介绍贵州福泉古镇位于中国贵州省,是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小镇。

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福泉古镇被青山环抱,水网纵横,景色秀丽宜人。

漫步在石板街上,仿佛时光倒流到古代。

这座古镇保留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街道,如钟楼、古亭、街边的民居等。

这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展示了福泉镇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福泉古镇还有许多令人着迷的景点和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黔北特色文化体验区。

这是一个重建的古代农村,展示了黔北地区独特的风俗和传统手工艺品。

游客可以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如纺织、陶瓷制造和制作手工艺品等,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特色文化体验区,福泉古镇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博物馆值得探索。

例如,福泉古亭是福泉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这里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

古亭内展示着许多关于福泉镇历史和文化的展品,让游客更多地了解这座古镇的过去和现在。

在福泉古镇,您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贵州美食。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小吃摊位和餐馆,供应当地特色的辣味美食。

不要错过尝试当地的酸汤鱼和酸辣粉,它们的口味独特而美味。

福泉古镇还举办各种传统的节日庆典和表演。

在特定的时期,游客可以欣赏到当地的民俗表演、舞蹈和音乐演出。

这些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深入了解贵州文化的机会。

总体而言,福泉古镇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氛围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欣赏古老的建筑、探寻传统的手工艺,还是品尝当地美食,这个小镇都能给游客带来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福泉必去的10个景点

福泉必去的10个景点

福泉必去的10个景点
《福泉,那些必去的地儿》
嘿呀,要我说福泉啊,那可有好多好玩的地儿呢!让我来给你数数必去的 10 个景点哈。

先来说说洒金谷吧,那地方可美啦!我上次去的时候啊,沿着小路走,旁边的山壁就像被大自然这个大画家画过一样,五颜六色的。

还有那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我还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呢,哇,凉凉的,可舒服啦!
还有福泉山,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哟!听说张三丰都在那待过呢。

我去的时候就在想,哇,说不定我走的路就是当年张三丰走过的路呢,感觉好神奇呀!
还有葛镜桥,那桥可老有历史啦!站在桥上,看着下面的河水,就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还有那个蛤蚌河,夏天去简直太棒啦!我记得那次去,和朋友们一起在河里打水仗,哎呀,那叫一个欢乐呀,浑身都湿透了,但开心得不得了!
双谷生态体育公园也很不错哟,里面特别大,可以尽情地撒欢儿。

我在那还看到有人在放风筝呢,那风筝飞得高高的,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水城也值得一去呀,晚上的时候灯光一亮,特别漂亮,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还有黄丝江边布依寨,在那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风情呢,那些布依族的阿姐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可好看啦!
福泉古城垣也不能错过呀,摸着那古老的城墙,就好像能感受到过去的岁月。

最后说说仙桥石林,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大象,可有意思啦!
哎呀呀,福泉真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呀,这 10 个景点你可一定要去看看哦,保证让你流连忘返!相信你去了也会和我一样爱上福泉这个地方的哟!嘿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泉古城旅游景区---平越驿站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平越驿站,位于福泉城南南门桥处,在原址上恢复建设的。

平越驿站占地面积31851.94㎡,建筑面积26536㎡,现代功能主要是旅游接待和住宿餐饮,共分为大堂、客房、餐饮、健身、会议、茶文化等六大功能区块。

客房共计163间,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平越驿道的修建,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支苴兰人部落从黄河流域南下洞庭,辗转西进来到这里,开辟了简易的人行古道,汉武帝征“西南夷”、杀竹王,开辟了一条从洞庭湖溯沅而上经都兰古渡(今重安江)到苴兰,而后转夜郎(今安顺一带)入滇池的古道交通线。

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马忠即开辟了由益州(今成都)经南中到牂牁郡(今福泉)的古道。

这就是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形成的古驿道交通线。

平越驿站始于明洪武年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史悠久。

它担负着国家的运兵作战、粮秣运输、情报送达、政令布宣、官员接待、人犯押解、物资承运、商旅往来等业务,具有军事、交通、邮传、接送、商贸等多种功能。

平越驿站是贵州著名的十六个驿站之一,许多达官名流曾驰驿和下榻平越驿站,留下了不少诗文和故事,形成一种独特的驿站文化。

为重现驿站当年旧貌,浓缩平越驿道景观,竖“平越驿站牌坊门”,古色古香,明代风格,站内道路石板铺砌,高低错落。

楼、亭、厅、舍等建筑物命名,均用驿站文化元素,整个园林布局都应用明代驿站遗风,让游人如入古驿道之境,感受古驿道风情。

平越共有三个驿站,配备驿马三十匹,夫役二十名。

洪武十九年在平越卫城南二十里设酉阳站。

平越境内的驿路,经过历代的开辟、增修和改建,到明代已形成了一个古驿道的交通网络。

它担负着国家的运兵作战、情报送达、物资承运、商旅往来等业务,具有军事、交通、商贸等多种功能。

明代对驿站的管理十分严格,有着不同的称呼,在京称会同馆,在外称驿站,驿站和转运所设有驿卒,每处所设置的驿马和人员不同。

依据规定,一般重要处需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非重要处则为二十匹、十匹、五匹。

并且各个驿站还要储备充足的粮食,以供过路差人食用。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

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

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

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

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

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

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

明太祖朱元璋就用严法对某些特权者进行了限制:只要不是国家与军事大事,一律不许滥用驿马或动用驿站的邮递设施。

平越驿站在明、清两代承担了国家几次大的运兵任务,还有许多达官和名流曾驰驿和下榻平越驿站,留下了不少诗文和故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驿站文化。

驿站大厅,我们可以看到浮雕《贵州古驿道示意图》和《平越府驿道交通示意图》及其《福泉赋》。

哲学大师王阳明谪龙场驿丞时,途经平越七盘古驿道深感“黔道难,黔道更比蜀道难,黔道难于上青天”的艰险,平越古十景之一的“七盘晚照”便是古驿道景观。

两广总督林则徐经平越古驿道葛镜桥时,为葛镜独资建桥三十年矢志不遗的精神所感动,下榻平越驿站,留下著名《葛镜桥》诗。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天命之年的徐霞客赴贵州高原进行考察,四月初三从清平县沿驿道进入平越府杨老堡,考察了竹王城,当夜下榻杨老驿馆。

次日乘轿上驿道西行,经官停营“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时,他凝视碑文,心想自己既不是文官,又不是武官,要不要下轿呢?结果他还是下轿步行下七盘坡。

七盘坡道路崎岖,七盘旋转,不下轿也不行。

可是不慎在七盘险道崴伤了足,无奈,只好扶在轿里,赶到平越驿馆下榻。

所以,在《徐霞客游记》中只遗憾的留下“在平越城养足伤三日”的记载。

他的好友黄道同的妻子蔡玉京看到徐霞客的《黔游记》手稿时,还看到
这样的诗句:高峰直继张三丰,一扙飘然访赤松。

快把奇书游记读,顿如甘露豁心中。

平越驿站再现的不仅是暮鼓晨钟、驼铃声声的古驿道美景,更是向世人展现一幅波澜壮阔、源远流长的平越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