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景名胜(教案)

合集下载

祖国的名胜古迹教案

祖国的名胜古迹教案

祖国的名胜古迹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祖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

2.关注、知道自己所生活地方的风景名胜,特产,文化等,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美好的体验。

〖活动准备〗1、学生收集、查找旅游过的城市的风景名胜的相关资料,并与同去的家长共同进行回忆整理,填写好调查表格,准备自一张自己在名胜古迹的相片,并做好介绍相片中景点的准备。

2、完成调查。

3、收集广州新八景的相关资料,并准备介绍。

4、教师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

1、导入: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中国最冷的省-黑龙江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吉林雾凇,黄河流域的山西壶口瀑布,世界文化遗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世界自然遗产—黄山,自然遗产-湖南张家界,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四川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最后是陕西的著名秦始皇兵马俑。

二、了解学生去过的名胜古迹。

看到这么多名胜古迹,同学们一定很想去旅游吧。

来,让我们坐上小火车,跟我出发吧!。

三、分享相片故事。

啊,我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么多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这么多有着文化内涵的古迹,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相片,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好吗?有哪位同学愿意把他的相片故事和同学分享呢?四、游戏看见同学们说的那么好,一定对祖国的名胜古迹认识很多了。

我们就来玩游戏,好吗?五、金牌导游大比拼点击课件:2010年广州举行第十六届亚运会,到时将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广州参观,游览。

广州市旅游局将派出“金牌小导游”去接待外国的小朋友。

今天,我们就将举行一场“金牌小导游”的大比拼。

比拼规则是。

夏老师---我是今天的主持,请参赛的小导游出场!今天的评委是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将担任大众评判。

请各位评委在参赛导游们讲述后,在你最喜欢的导游背后贴上你的贴纸,贴纸最多的就是今天的金牌小导游。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
咱家乡啊,那可是有不少名胜古迹呢!就说那座古老的寺庙吧,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每次走进那寺庙,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

那朱红色的大门,斑驳中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你说它像不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推开大门,里面的庭院宽敞而宁静,地面的石板都被磨得光滑发亮,这得经过多少人的踩踏呀!院子里的大树郁郁葱葱,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给人们带来一片清凉。

再往里走,就是大雄宝殿了。

那雄伟的建筑,高高的屋顶,精美的雕刻,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走进殿内,庄严的佛像让人肃然起敬,那慈祥的面容仿佛在告诉人们要善良、要宽容。

周围的壁画色彩鲜艳,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就像一部部生动的电影在眼前播放。

寺庙旁边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潺潺流淌,就像一曲欢快的乐章。

河上有一座小桥,站在桥上,看着河水倒映着寺庙的影子,那画面真美啊!这小河不就像是寺庙的好朋友吗,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它。

还有那古老的城墙,虽然已经有些残破,但依然能看出它当年的雄伟。

它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趴在那里,守护着我们的家乡。

城墙上的砖头都有着独特的纹路,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啊!你想想,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多少人在这城墙上走过,又有多少故事在这里发生呢?
咱家乡的这些名胜古迹,可都是宝贝啊!它们不仅仅是一些建筑和景点,更是我们家乡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它们让我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们可得好好保护它们,让它们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感受到我们家乡的魅力。

难道不是吗?这些名胜古迹可都是我们的骄傲啊,我们能不好好珍惜吗?。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幼儿园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幼儿园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幼儿园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2.学习有关家乡名胜古迹的基本知识;3.增进对家乡的认知和了解;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介绍家乡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并将其打印出来;2.教师准备幼儿专用的地图,并标出家乡的名胜古迹;3.教师准备家乡轮廓模板、干燥面条和胶水;4.教师准备介绍家乡名胜古迹的课件,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家乡名胜古迹,并让幼儿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

引入活动主题,并问幼儿是否看过或去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地方。

2. 活动一:地图寻宝1.教师发放地图,让幼儿边观看边标出家乡名胜古迹;2.幼儿在找到所有名胜古迹后,根据地图上的提示,寻找其中一个指定地点;3.幼儿找到指定地点后,教师检查答案并鼓励答对的幼儿赞扬。

3. 活动二:制作家乡轮廓模板1.教师将家乡轮廓模板发放给幼儿,并放上干燥面条和胶水;2.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所需的帮助;3.幼儿利用面条来轮廓,再用胶水固定,在模板的后面按照轮廓剪裁,最后教师让幼儿完成装饰。

4. 活动三:贴图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分别摆放在桌子上;2.教师将家乡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打印好,并将其分发给幼儿;3.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审美,选择一个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并在轮廓模板上贴上;4.幼儿贴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的作品和想法。

5. 活动四:小课件介绍1.教师放上介绍家乡名胜古迹的小课件,让幼儿跟随进度了解家乡名胜古迹的基本知识;2.教师适时地问一些问题,以检查幼儿本次活动的消化和领会程度。

四、活动总结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家乡的名胜古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制作家乡轮廓模板,学习了家乡名胜古迹的基本知识,增进了对家乡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

大班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

大班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

大班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一、目标1.启发幼儿回忆介绍一些城市的名胜古迹及土特产。

2.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知道我国有很美、很大、很好玩的地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准备1.大大小小的风景图片若干套。

2.名胜古迹及土特产(实物)若干,相关名胜古迹与土特产的介绍卡片。

三、过程引发兴趣节日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许多地方旅游,也收集了许多旅游地著名景点的照片,带来了许多的土特产。

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告诉其他朋友,今天我们就做做“小导游”的游戏,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向大家介绍我们中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土特产。

(二)分组操作1.“小小展览会”――将所有带来的土特产布置出来,标明出处,幼儿介绍。

2.“小小导游”――介绍环境中收集布置的地图、名胜古迹的图片。

3.“听一听、找一找”――听录音圈出相应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4.你会玩吗?玩法:(1)掷子一个,小动物玩具若干只,纸上标好1~5的数字及代表的城市名称。

(2)“掷到几”就拿该城市的风景图片或土特产名称。

拿对了纯汉字卡片,可得到小动物玩具两个,而拿对了图片,只可得小动物玩具一个。

最后看谁得的小动物和玩具最多。

5.“请你连一连”――将景点、土特产与相应的汉字连起来。

6.“旅游日记”――运用书写、绘画、填空等各种孩子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

7.“旅游手册”――根据“手册”上的图文提示书写相应汉字。

(三)分享交流介绍自己玩过的地方和各地名胜古迹的特征,引发探索收集其他旅游点的兴趣。

四、建议与提示1.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标上相关汉字介绍,可以结合环境(布置信息栏),让幼儿自然感受。

2.先认识一些较熟悉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随后再扩展到其他的城市。

3.材料投放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层次:可以是图文并茂,也可以是单纯的图片或汉字。

4.交流可以增加情节性和趣味性,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中班科学教案家乡的名胜

中班科学教案家乡的名胜

中班科学教案家乡的名胜中班科学教案:家乡的名胜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描述家乡的名胜。

2. 了解名胜背后的历史文化。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和地域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图片、图片集或相册,展示家乡的名胜景点。

2. 介绍名胜背后的历史文化的简要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打开幻灯片或使用图片展示组织学生观看家乡的名胜景点,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

例如:“这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山,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点?”2. 名胜欣赏(15分钟)老师依次展示家乡的不同名胜景点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名胜的外观和景观特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每个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

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老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这座大桥叫什么名字?我们知道它有多久的历史吗?这座大桥有什么特别之处?”3. 历史文化知识介绍(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每个名胜景点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使学生能够理解。

例如:“这是我们家乡最古老的寺庙,它有800年的历史。

它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4. 学生参与(20分钟)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名胜景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展示。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手绘图、模型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名胜的理解。

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彼此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5.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家乡的名胜对我们的意义,并鼓励学生保护和传承家乡的文化遗产。

四、课后延伸1. 小组再次整理展示内容,进行班级内的展示,并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观摩和交流。

2. 带领学生观察家乡的名胜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索。

3.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名胜的文章或绘制一幅描绘家乡名胜的图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和历史文化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名胜景点。

通过学生的参与,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了解。

幼儿园家乡风景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地理教育

幼儿园家乡风景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地理教育

幼儿园家乡风景教育活动方案一、前言家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们情感依托的地方。

地理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家乡风景教育活动是一种融合地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方法,不仅能够增进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家乡风景教育活动方案,旨在提出一套可行性方案,为幼儿园地理教育提供参考。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地域情感。

2. 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基本地理知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发现、探索家乡风景的能力,促进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活动内容1. 走进家乡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家乡的大街小巷,观察家乡的建筑风格、交通状况等,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分布等基础地理知识。

2. 参观地标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著名地标建筑,例如公园、博物馆、古迹等,引导幼儿认识家乡的文化特色与历史底蕴,同时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3. 探索自然景观组织幼儿前往家乡的山水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地方,开展野外拓展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4. 体验传统生活安排幼儿在家乡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民风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体验,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四、活动方式1. 导览式讲解请家乡地理专家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担任导游,对幼儿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与解说,将地理知识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所学的地理知识。

2. 亲身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可以让他们亲自触摸、动手操作,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知识更具体、更鲜活。

3.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幼儿展示家乡的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地理特点等,让他们在视听之间感受家乡的魅力。

五、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进行相关评估以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成果。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绘画作品等方式,让幼儿表达对家乡风景教育活动的认知和体验,以便更好地总结和改进活动方案。

幼儿园发现家乡名胜古迹教案

幼儿园发现家乡名胜古迹教案

幼儿园发现家乡名胜古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等文化遗产;2.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爱家乡、关注家乡、了解家乡文化的意识;4.激发孩子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家乡文化遗产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相关传说故事3.介绍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活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呢?(点名学生回答)2.观看相关图片或短片,呈现家乡的美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展开(30分钟)1.介绍什么是文化遗产:老师: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的古诗词、故事,绘本角色等都是我们经典的文化遗产。

它们有特殊的含义,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我们的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来探索。

3. 组织讲述家乡的名胜古迹相关的传说故事:老师:花岗山、燕子岩、张家庄神农庙等等都是我们的家乡的名胜古迹,你们知道这些古迹的背后有哪些传说吗?让我们听听彼此分享一下。

三、巩固(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名胜古迹。

2.老师展示家乡文化遗产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知分析、把它们分成相似的类别,并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老师用家乡文化遗产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儿童文化节日,让学生了解与家乡文化遗产相关的一些活动。

四、家庭作业(5分钟)1.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2.让学生与家长一同探讨自己家乡的文化,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习俗等,鼓励他们口述家庭故事、老家传说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2.展示学生的文化遗产手工及图片,并结合传说故事分享。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用以下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 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及传说故事;2. 学生是否能够参与讨论家乡文化遗产相关知识;3.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手工活动和图片创作展示自己了解的内容。

五、教材参考书目名古迹、传说故事、乡土文化相关图书和资料。

幼儿园中班园本课程教案:”住“《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园本课程教案:”住“《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园本课程教案:《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名胜古迹,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名胜古迹介绍: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2. 名胜古迹的相关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3. 手工制作:用纸张、彩泥等材料制作名胜古迹的模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其美丽和独特。

2. 难点: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名胜古迹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

2. 视频资料:介绍名胜古迹的视频。

3. 制作材料:纸张、彩泥、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

2. 讲解:介绍名胜古迹的名称、特点和文化背景,讲解相关的历史故事。

3. 观看视频:播放介绍名胜古迹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名胜古迹的美丽。

4. 手工制作: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胜古迹,使用纸张、彩泥等材料制作模型。

5.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延伸1. 参观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名胜古迹的魅力。

2. 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工制作,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

3. 社区互动:邀请社区的爷爷奶奶来幼儿园,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搜集幼儿在参观活动中的照片和反馈,评价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以便改进后续教学。

八、教学总结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目标和成果,分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全市公开课:家乡的风景名胜》福泉特校叶宝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福泉的一些风景名胜区名称,知道它们所处位置,有何代表性观赏价值。

2、能力目标:能够从自身出发,规划旅行参观路线,安全出游,实地体会家乡的美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及结合实地参观体验,懂得家乡美景是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景点名称、地理位置记忆。

2、爱祖国、爱家乡、爱护自然的情感培养。

三、教学方法及准备:1、讲授法: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心里建立具体风景名胜的形象认识。

2、活动法:组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一些景点的具体项目细节。

3、制作PPT: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加深学生获得知识的印象。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多彩贵州”是贵州开展的声势浩大的歌唱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舞蹈大赛、国际摄影展等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

“多彩贵州挖掘、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主要是长征文化,阳明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国酒文化,茶文化等!在“多彩贵州”推动下,各地纷纷挖掘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宣传各地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旅游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有汉、苗、布依、侗、彝、水等 20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 76.7%,少数民族人口占 23.3%。

福泉是贵州东线、南线旅游第一站。

境内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旅游景点众多,是研究古夜郎文化的重要遗址,已被收入《中国名城大词典》。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古城垣历经数百载依旧巍然屹立;葛镜桥、竹王城建筑风格早为建筑学者钦佩;古色古香的张三丰纪念馆和神奇娟秀的福泉山让游人留连忘返;以奇、悠、古、绝名播遐迩的著名省级风景区洒金谷被选入昆明世博园展馆。

福泉景点多而相对集中,融文物、神话、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及科学考察为一体,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请随我一起走入盛景。

(二)福泉市简介:我们生长在这里福泉市,古称且兰国,为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下的一个县级市。

位于贵州中部,黔南州的北部,介东邻凯里市和黄平县,南与麻江县接壤,西界贵定、龙里、开阳三县,北与瓮安县相连。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

属低中山丘陵地貌,西部较高,东部较平缓。

东经107 °4 ‘24〃 -107 °5 ‘35 〃,北纬26 °2 ‘8 〃-27 °02'23〃。

年均气温14.7C,年降水量1205毫米。

东邻凯里市和黄平县,南与麻江县接壤,西界贵定、龙里、开阳三县,北和瓮安县相连。

南北最长55.2 千米,东西最宽52.1 千米。

总面积1688 平方千米。

人口 31.39 万人(2007 年末),有汉、布依、苗等民族,以汉族为多。

现辖 2 个社区、 5 个镇、 1 个民族乡:金山社区、马场坪社区、凤山镇、陆坪镇、龙昌镇、牛场镇、道坪镇、仙桥乡。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卫生文明城市。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自然景观独特,境内峭壁、瀑布、溶洞、天生桥形态各异,其中洒金谷风景区以其奇、幽、险、古等为特色,是贵州东线旅游第一站。

“风景名胜”解释:凡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为风景名胜区。

(三)介绍福泉市主要的几个景点:总说分说结合,师生互动结合,部分学生到过一些景点,让他们说说有什么体会。

1、古城景区(城区景点)包括:雄镇楼、平越驿站、古城墙、沈万山馆、三丰馆、洒金河谷、葛镜桥等补充:关于张三丰的传说从历史上看,不少高人都是在贵州悟道成功。

其中著名的一位是王阳明,另一位就是张三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因有张三丰在福泉山修炼过,福泉山名声大振,明初就成为蜀中十大道场之一。

草鞋井在福泉还有很多有关张三丰的传说。

相传当年平越大旱,张三丰在福泉山上一脚踏出一口水井,因水井外沿形如一只草鞋,所以被称作草鞋井。

只是这只草鞋就算姚明来试都嫌脚小,估计和人猿泰山的脚板尺码差不多。

这个“鞋印”有半米多深,终年有泉水溢出,是张三丰为造福平越百姓留下的一处小型饮水工程。

葛镜桥由于葛镜桥所处的位置非常险峻,传说葛镜当年历时多年数次造桥都未能完成。

葛镜不仅名字听上去和郭靖有点像,办事情一根筋的精神头也颇有郭大侠的风采。

张三丰知晓此事后很是感动,于是托梦给葛镜,告诉他在江岸石壁上写有“砥柱” 二字的地方下桥基。

葛镜第二天到江岸查看,果然发现“砥柱”二字,于是把家里数千顷良田都卖掉,重新招募人手开始造桥。

但是造桥时又面临石料不足的难题,此时张三丰让城内百姓每家磨一箱豆腐放在门口,令山神土地连夜加班搬运到江边备用。

豆腐就位后,张三丰亲自将豆腐点化为石料,帮助葛镜在洪水到来之前将桥建好。

现在去看葛镜桥,其石料仍方整均匀、状如豆腐,当地人又将其称为“豆腐桥”。

2、蛤蚌河景区简介位于仙桥乡的蛤蚌河风景区,面积 40 平方公里。

这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动物种类繁多。

蛤蚌河蜿蜒曲折自东向西在此流入清水江,水质清澈诱人。

景区多峡谷、悬崖和奇峰异岭,"夜郎神妍(姊妹石)"、乌龟石、蛤蚌石等绝世奇观便产生于此。

该区区域较大,各段景色奇异不同。

如桥景,有情人桥、木桥、逍遥索桥、拱桥等大小33 座。

如戏水,徜徉在峡谷林间,流水潺潺。

喷薄而下的山泉,彻头彻尾的清澈溪水倘若在夏季,会令人情不自禁涉足其中,与水共欢。

如猴趣,丛林间,野猴密布,悠然生活于这世外桃源中 . 此外,景区内还可体验河床林荫隧道、芦苇映水、峡谷幽静、漂流、篝火狂欢、烧烤等景致,独赏一线滩、岩溶洞、水帘墙瀑布群、银链潭、芦苇荡等景色。

景区的餐饮和住宿也比较独特。

餐饮主要有鱼、土鸡、羊、蚌等主菜,配有清香可口的农家风味菜 .夜宿点有水上中心食宿接待处,以及景区大门处风情别致的木楼、草屋和帐篷等选择。

网友说:整个漂流过程真的与人生很相似,很多时候只能随大流,个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个人的努力只能稍稍改变一下行程的快慢,方向是改变不了的,能稍稍坐稳就行了!3、双谷“金谷福梨”观光园观光园距市区 6 公里,离火车站约 5 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 98 公里,交通便利,是黔南州最大的水果种植基地。

现路通、电通、水通、通讯通。

“金谷春雪•花海双谷”梨花节系列活动:梨花节期间,将举办金谷牛王争霸赛、有奖徒步及骑行游园体验活动、旅游运动商品及农特产品展销会等一系列游玩活动,使游客在观赏梨花美景、品尝特色小吃的同时,还能参与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4、黄丝江边布依寨江边布依寨位于福泉市黄丝村西南角 ,面积 3 平方公里,由上、中、下三个自然村寨组合而成。

村寨依山而建,共89 户359 人。

寨前是面积达800 亩的田坝,四周峰峦叠嶂,四季如春,当地民族风俗浓厚,独具特色。

是一个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5、岔河一线旅游之:高车水库高车水库位于福泉市岔河 ,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清水江干流重安江支流上游鱼梁江左岸支流围阻河 ,距城区 9.3 km, 福泉至岔河的乡村公路通过坝址左岸 ,交通便利。

是一座以城镇及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观赏路线:从万亩果园的观光步道,在观景台可以看到高车水库坝区全景。

往岔河方向公路行走,可以欣赏两旁巍峨的青山、脚下清澈的河水。

公路旁居民怡然自乐、垂钓者静心守候、乡村旅游者及骑行的年轻人往返穿梭,人们在这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岔河一线旅游之:古银杏其高30余米,树径10余米(11个成年人才能合抱)6000 年树龄。

该树曾经遭雷击 ,将树的主干部分劈为几块 ,树的主干已成空心状 ,可至今仍枝繁叶茂 ,林学专家称之为世界之奇。

6、竹王城:并非传说的传说在竹王城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村妇在杨老河边洗衣服,一粗大竹子顺流而下直奔她跟前,她将竹子推开,但推了几次竹子都未离开,这时从竹子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她觉得奇怪,便将竹子拖上岸后劈开,见竹内有一肥胖婴儿,她便将婴儿抱回家中抚养。

孩子因在竹中诞生,就起名为竹,孩子长大后聪明能干,带领部落的人们从事劳动,后部落逐渐壮大,日趋强盛,竹自立为夜郎侯,这人就是竹王。

《华阳国志》有记载,《史记》对竹王也曾纪录。

(三)小结: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美丽迷人的地方,是谁建设的呢?(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建设魅力福泉,依靠你我他!我们是这块美丽土地的主人,我们要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家乡的风景名胜》说课稿福泉特校叶宝吉各位老师好:今天我的授课题目来自于特殊教育教材苏教版七年级的《生活适应》其中一节《家乡的风景名胜》。

通过这次上课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上课过程,我自己的收获也很大,首先是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增强了对自己家乡的深层次了解,同样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作为家乡主人的一员感到高兴和自豪。

其次,在备课制作PPT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对信息技术技能的运用和掌握,感到在这个方面还有许多东西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增强自己适应教育科学技术的本领非常有必要。

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对此次课堂教学的设想。

一、从教学内容上说这节课没有现成的教材,所以参考了自己曾经参与过的校本教材的内容并收集了网络资源,在这一节课中,分六个块面介绍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十来个景点。

对这些景点的介绍,主要是简略介绍大致情况,具体的参观感受还有待于学生自己有了机会去体验。

二、从学生上说这些地方学生去过的极少,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是与他们所在的家庭经济环境及家庭的出行经历分不开的,学生的见识太少、智力程度很低、形象思维极差。

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节课只能采取简明扼要的讲授法,用最简单的词语来让他们得到一些粗浅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记忆影像。

三、从教学目标上说授课班级学生为智力残疾,从学生智力程度上,不可能接收到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只需要学生知道老师所介绍的是自己的家乡,知道一些地名名称及有些什么就可以了。

四、从教学方法上说我们不能期望学生能有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互动,学生的知识储存器里,空间很大,而存储入口却很狭窄。

作为教师,对特殊学生的知识传授,采取的方法只能是最笨也是比较有效的填鸭式的讲授法,通过老师的缓慢的语速、简单的词汇、符合学生经验的想象等教学手段,一点点慢慢的从那个狭窄的入口塞进一些知识,而且还必须反复多次的重复这个动作,这样才符合特殊学生的记忆规律。

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辅助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的记忆特点基本上还处于形象记忆,所以我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获得相应景点的信息,他们可以在这些信息中心提取部分对自己来说相对熟悉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