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滩排球后备力量论文
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调研与分析

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调研与分析摘要:本文为一项关于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调研与分析的论文,综合采用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沙滩排球竞技水平,总结出影响沙滩排球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建议提高沙滩排球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沙滩排球;水平;调研与分析;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正文:近年来,沙滩排球作为一项全民体育运动在我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但是,由于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仍处于低水平,为了更好地提升这一水平,本文将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方面,综合进行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调研与分析。
首先,系统考察了沙滩排球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路径,着重介绍了沙滩排球运动员素质、技术及思想素质等定性数据,总结了现阶段沙滩排球运动员的优势和不足。
其次,以定量分析的方式,概括总结了沙滩排球竞技运动各类指标,包括技术指标、实力指标、成绩指标等,对比分析了近年来沙滩排球竞技水平的变化,总结了影响沙滩排球发展的各种因素。
最后,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就如何提升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综上,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了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总结出影响首先,应充分利用当前沙滩排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优势,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增强沙滩排球的渗透度,让更多人了解该项运动,并开展各类社会小组比赛,培养民间青少年对该项运动的兴趣。
其次,应加强球员和赛事管理,充实赛事组织与服务水平,提升比赛的观赏性,促进公众对沙滩排球的了解和参与,增强其吸引力。
再次,应加大对运动员的资金投入,制定科学的奖励政策,以刺激运动员更大的努力,激发更大的运动热情,不断提升沙滩排球的竞技水平,并为国家获取更多的体育成绩。
最后,应加大教练员的培训投入,增强教练员的专业素质,以提供更专业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帮助运动员更快更好地提升技能,以帮助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应加强对青少年沙滩排球代表队的支持,以及重点支持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在国际赛事中的竞争能力和影响力。
山西女子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现状分析研究

收稿日期262作者简介陆红(66—),女,江苏南通人,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第23卷 2008年10月山西女子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现状分析研究陆 红,王志勇(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 要: 沙滩排球这个以最快速度列入奥运会的项目在山西这块黄土高坡上也开展了起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山多水瘦之地飞出了迎风掠海的海鸥,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银牌,为山西人民争得了荣誉,可是多年来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困难重重,始终举步维艰,特别是后备人才状况令人担忧,据此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目前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后备人才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对山西女子滩排球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决策部门和教练员制定计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西;女子沙滩排球;后备人才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排球运动深受我国人民喜爱,是中国三大球项目中唯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项目,五连冠的骄人战绩使得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作为排球运动的派生运动——沙滩排球运动,在人们眼里是与海水、沙滩、阳光联系在一起的,而作为内陆省的山西女沙队却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取得了第二名的骄人战绩。
目前有关山西省沙滩排球运动理论的研究较少,据此笔者对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备人才状况提出了符合山西省实际情况的对策性建议,希望对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地发展做出理论上的贡献。
1 研究内容和方法1.1 研究内容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后备人才现状。
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沙滩排球”“女子沙滩排球”的学术论文近100篇相关硕、博学位论文10余篇。
1.2.2 访问调查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面访和电话等方式与有关专家、领导、教练及队员进行交流。
就研究中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1)主要对2007年山西省大中学生排球赛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及家长共10人通过问卷调查,见表1。
关于沙滩排球的论文.

沙滩排球发展摘要:关键词:1.沙滩沙滩排球运动具有严密的集体性和激烈的对抗性。
在沙滩排球比赛中,球不能在手中停留时间过长,也不能落地,每人又不能连续地击球,每方击球次数不得超过三次,对时间、技巧性要求很高。
在沙滩排球比赛中要进行位置轮转,每个队员既要轮到前排扣球和拦网又须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因此要求运动员必须掌握全面的攻防技术。
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讲,只能掌握一两项容易技术,而且不能较好地运用,经常出现学生垫球水平很好,在比赛时却不会运用,导致技术与实战脱离。
从得分手段上讲,沙滩排球需要在对抗中让球成死球才能得分,而对于技术比较单一,且水平比较低的人来说很容易产生死球,所以在比赛起来就没什么兴趣可言了。
2.沙滩沙滩排运球动本身需要高度的技巧性和技术的全面性。
在沙滩沙滩排球比赛中,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如果没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无法发挥个人技战术的作用。
不论是接发球一传、二传、扣球等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所以要求具有较好的配合,才能发挥出个人的技战术水平,但对于不是专业的学生来讲,几乎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
沙滩沙滩排球比赛中不断地由攻转守,由守转攻,在激烈快速的对抗中进行。
但沙滩沙滩排球比赛的特性决定其缺乏激励的最直接的身体对抗,对于天性活泼的中学生来讲,在激烈的直接身体对抗中更容易产生成就感。
中国又是一个实现中华文化交流具有自觉性和较少功力性的国家,虽然在近代历史上曾实行过短时间的“关闭锁国”政策,但从整体上讲,我国从汉唐以后,一直在吸收着外来的体育文化,也将中国的体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去,中国即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经验,也有输出中国文化的勇气,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纳、涵养、改造具有顽强的毅力,海纳百川的宽容和天衣无缝的技巧5.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而且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表现出那种雍容、和平、温良、宽柔的品格,这种亲和力是其他类型文化所欢迎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新课程对教材的选择给了我们很大的灵活性,所以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增加沙滩排球的教学比重,使学生对沙滩排球技术的掌握更精更透。
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

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作者:邱金新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34期摘要:中国女排是作为三大球之一,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女排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排运动员奋勇拼搏。
当然,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排球运动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排球是否具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后备力量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体系,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后备力量现状认识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12(a)-0224-02排球人才后备梯队的储备和培养,是多年来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不仅因为排球运动曾经在我国开拓外交新格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非常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举国体制下,排球运动迅速发展,很快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豪言壮语,但是在经历了早期排球人的奋斗后,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却是排球人才的断层[1]。
产生人才断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还非常复杂,由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时间都非常长,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创新培养体系,中国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将变得更加薄弱,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1 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排球运动还是其他任意的运动项目,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后备人才的储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整个运动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个球类项目要想搞好,总得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排球运动是一项团体球类运动,团队协调、技战术执行、团队士气、群众基础等各个要素都能对运动和运动员本身产生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排球运动只是某一部分的专属运动形式,没有了大众的参与,也就没有了发展的后劲。
所以,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单是指运动本身带给参赛者的竞技理想和求胜欲望,还关乎与整个运动的后续发展动力,排球运动也并不只是属于排球运动员的,它也是属于普通群众的,优秀的运动人才不都是从群众中选拔出来的吗?这也是群众基础重要性的体现之一。
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努力实现中国沙滩排球新突破

配 合 默契
综合能 力更 加 突 出
。
上 周 期 每年 约 有 1 0 站 左 右 的 比 赛
本 周 期平 均每 仍 然 有男 队 1 5
70
第六
运 动员 中
运 动 员 的运 动 寿命普遍 较长
20
在 奥运 会 参 赛 的9 6 名
年 为 1 7 站 ( 2 0 0 9 年 面 临金融 危 机 的严 峻 时 刻 站
,
。
掌 握 技 术 更 加全
,
奥 运 会 的正 式 比 赛项 目 娱 乐 与健 身 为
目
。
一
而 且 近 几 年来 也 成 为 融 竞技与休 闲
、
运 用更 加 娴熟 自如
,
心 理 趋于 成熟
,
心 态 更 加稳定
。
队友
体 的观 赏性极 强 的
受 大 众 喜 爱的体 育运 动 项
之 间配 合 更 加 默契
、
自我 发 展
,
的原 则基础 上
。
,
进行
众 基础和雄 厚 的后 备 力量
,
加 之 运 动 员 的职 业 化 程 度 高
一
国内
,
系列 卓 有成效 的积 极探 索
目前
'
取 得 了进步
赛 事 频繁
,
竞赛 水 平 较 高
,
直 是 世 界 沙滩 排 球 的领 军 者
但
,
在 1 5 d 省 区 市体 育 局 和解放 军 的专职 沙 滩 排 球 队
,
打 破 了上 届 奥运 会 由美 国 和 巴 西 两 强 争
,
球 人 太 多的梦 想 与追 求 徨
,
我国沙滩排球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沙滩排球发展现状分析作者:陈诚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出我国沙滩排球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加速建成复合型教练团队、加大对沙滩排球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训练计划、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运输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沙滩排球现状对策一、我国沙滩排球发展状况沙滩排球于1996年正式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我国的沙滩排球起步较晚。
1987年,我国首次参加了沙滩排球国际邀请赛。
1994年我国开始正式举办的全国沙滩排球比赛。
1997沙滩排球被列为我国第八届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98年曼谷亚运会中国男子沙滩排球代表队首次组队参加,并一举夺魁。
2000年,中国沙滩排球代表队首次进入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队田佳和王洁、薛晨和张希分别获得了银牌和铜牌,这是中国沙排代表队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2010年我国女子选手张希和薛晨获得了世界沙滩排球女子巡回赛莫斯科大满贯比赛的金牌,男子也获得冠军。
2016年4月,中国将在福州和厦门举行国际排联沙滩排球联赛,这是中国连续第四年举办此赛事。
二、我国沙滩排球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沙滩排球这项运动正在我国大力普及和发展之中。
虽然我国沙滩排球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在政府和群众共同的努力下,逐渐缩小与强国之间的差距。
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沙滩排球,参赛队伍不断壮大。
同时我国每年在夏季都会举办全国性的沙滩排球巡回赛,并于世界接轨,多次承办世界性的大赛,争取缩小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
同时加大对教练员自身能力的提高,争取为训练队员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训练模式。
并且,我国沙滩排球这一项目,现在不仅局限在沿海城市发展,也在逐步往内地发展,甚至走进了高校当中。
(二)面临问题1.资金供应不足资金问题在现在成为制约沙滩排球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山东省女子沙滩排球后备力量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军。山东一 队的岳圆和张文雯连续获得“ 好运北京 ”07国际 20 排联女子沙滩排球挑 战赛 亚军 ,(7年 全 国沙滩排 球巡 回赛 2 ̄ K 冠军,07年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冠军 等。可见 , 20 山东女 子沙 滩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较高 , 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还存在后备人才 不足、 高水平专业人才缺乏、 阶段训练成绩诊断科学性不 高等 问题 , 所以应该引起足够 的重视。
p p rs de h esb l y o o t s h h n o g P o ic u r r y c n i o h w r moe ol b a h a e t i st e fa i i t f w u e te S a d n r vn e s p i i o dt n, o t p o t l c u i h o e ot i o re v l y a e e o me ta d e h c ec mp t v n s .T ea t o hn sta h n o g P o ic a ea v n ol b l d v lp n n a et o ei e e s h u h rt ik t a d n r vn e h t d a . e l n n h i t h S s h t e u e eo me t fg o r p ia u e oi d te h ma i e n i n n u r r y a o sd v lp n e ga h c s p r r y a u nt s e vr me ts p i i .T e k y i t sa - g o l i tn h i o e ot h e s o e tb l h r a o a l e c oly al t i ig s s m,fr t e t e td r s r e y tm d i r v e q ai f i e n b e b a h v l b r nn yt s s e l a e om a n e e e d s se a mp o e t u t o h l v n h l y ca hta o c e m.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作者:邱金新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1-021-02摘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体育竞赛持续发展的基石。
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成为制约着排球比赛的发展和排球竞技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相比欧美排球强国还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本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指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最终促进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中国排球素来有着“三年成形、五年成才、八年成器”的说法,可见一个排球运动员的培养与成才周期较长。
中国排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水平。
排球运动以其种类多、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参赛人员不受限制、老少皆宜、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排球后备人才现状后备人才的数量是体育项目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排球运动这样的需要人员参与的集体项目,从而后备人才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随之改变。
当前中国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为“业余体校——省、市青年队——体工队”这样的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冲击,不仅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造成影响,导致排球后备人才数量与质量的下降。
此外,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受到奥运会、全运会等运动战略的冲击,在各省市中大量削减人数多、拿牌少的项目,从而造成排球项目的艰难处境,不能有效地实现普及。
近年来,中国排球竞技水平严重下滑,致使排球专业队、业余队、业余体校的数量也急剧下滑,一些二、三线队伍的在训人数也出现波动,甚至有的队伍在训人数停滞不前,这样严重影响到了排球运动的基础,排球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沙滩排球后备力量
摘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得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秀的后备人才、教练员执教能力偏低和训练经费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重点论述了采用沙排职业俱乐部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对我国沙滩排球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现状;对策
目前在2012年国际排联沙排联赛积分榜上,我国沙排选手吴鹏根/徐林胤暂列在第七位,高鹏/李健和刘勇/陈诚分别暂列在第40位和第53位,女子方面,薛晨/张希排在了第四位,黄影/岳园和金洁琼/胡安娜分别排在了第23位和第43位。
中国男子和女子沙排老将名次很靠前,但是在新人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还是蛮大的,今年派出了几位年轻选手参加了比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其中有运动员心理、水平发挥等问题,但后备力量上的薄弱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对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对实现我国沙滩排球的伦敦奥运战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现状
1.1我国沙滩排球没有独立的初级训练体系,是低于室内排球一个初级训练体系,这是造成缺乏优秀后备人才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室内排球后备人才依靠三级训练体系培养,高水平排球队通常有一线队即专业队、青年队和少年队,培养模式趋于多元化。
在二线和三线训练体系中采用体教结合,青少年俱乐部和少体校已经成
为输送室内排球后备人才的主渠道,三级训练体系扩大了室内排球的选材面,为我国室内排球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后备人才基础。
沙滩排球在选材上受到室内排球的牵制。
在我国最优秀的排球后备人才首先满足室内排球发展的需要,然后才能考虑沙滩排球的需要,依靠室内排球队培养和输送沙滩排球后备人才,极大地限制了沙滩排球选材的主动性,这种单一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阻碍了我国沙滩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1.2我国沙滩排球教练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是影响沙滩排球运动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
在我国的专职和兼职沙滩排球教练员中,室内排球运动员出身的占73.12 %,或者曾经执教过室内排球队,其沙滩排球实践经验欠缺,有沙滩排球运动经历的只占
19.5 % ,这部分人对沙滩排球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水平较室内排球运动员高。
仅有 7.13 %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虽然运动经历不足,但学历高,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善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沙滩排球教练员的文化层次。
总体看来,我国沙滩排球教练员“先天不足”(没有丰富的沙滩排球运动实践),“后天营养不良”(沙滩排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尚未建立),所以教练员必须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善于学习、总结,在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1.3训练经费不足是影响我国沙排运动发展提高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沙滩排球运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匾乏。
在我国沙滩排球高水平运动队大部分还是由各省体育局组建的各个省队,负责
队伍需要的全部资金,并对运动队进行全权管理;小部分是以俱乐部形式组建的,但主要还是由体育局进行管理。
由此可见,我国沙滩排球市场开发程度不够,职业化进程比较缓慢,这是造成我国沙滩排球高水平运动队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对策
2.1在运动员培养工作的发展中,教练员的素质、能力是影响科学化训练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人才培养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教练员水平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值得高兴的事情是:经过近半年的准备,由排球中心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我国第一届沙滩排球教练员高级岗位培训班于2011年1月5日在上海体育学院正式开班。
这是我国沙滩排球教练员培训迈出的第一步,相信这也是为今后全国沙滩排球教练员更多的培训机会做的一个铺垫。
2.2要建立沙滩排球训练的独立的完善的选材体系,支持、鼓励各省建立自己的少年队、青年队、成年队。
让更多的运动员从少年、青年队就开始打沙滩排球,而不是再走以前“室内淘汰再改打沙排”的老套路,要提高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成材率。
2.3由政府出资、或政府和企业合办或企业独办沙滩排球职业俱乐部,俱乐部要建立自己的一、二、三线队员,在此基础上,从各省队伍和俱乐部中选拔优秀的运动员组成国少队、国青队和国家队。
2.3.1沙滩排球后备人才依靠俱乐部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研
究认为,我国现阶段沙滩排球后备人才依靠俱乐部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在俱乐部建设方面,有室内排球的成功经验,沙滩排球可以参照执行,在开始阶段可以采用企业赞助式,解决困扰沙滩排球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待时机成熟后逐步向俱乐部过渡,将沙滩排球的后备人才培养纳入俱乐部的发展中去。
2.3.2沙滩排球后备人才依靠俱乐部培养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沙滩排球 2009~2016 年发展规划上明确指出,一些对沙滩排球俱乐部建设有意义的方针政策,制定了新规划的九方面57条实施措施。
2.3.3沙滩排球后备人才依靠俱乐部培养的优势。
沙滩排球后备人才依靠俱乐部培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训练比赛经费有保障;教练员、运动员待遇提高;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提高;吸引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3 结论
1、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单一,培养体系不完善,构建多层次的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我国沙滩排球水平
的前提。
2、沙滩排球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教练员缺乏学习和出外培训的机会。
3、通过俱乐部培养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可以解决训练经费短缺,优秀后备人才缺乏和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不高等矛盾,同时它可以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拓宽后备人才培养途径。
4 参考文献
[1] http:///o/2010—06—
15/12165039778.shtml
[2]项贤林,杨再淮,缪志红.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
[3]项贤林,杨再淮,缪志红.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许广超,葛春林。
我国沙滩排球市场化运作初探[j ].中国体育科技
[5]苏国庆,崔秀云.我国沙滩排球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