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文化特点

非洲文化特点
非洲文化特点

非洲文化特点

黑非洲占非洲总人口的70%以上,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位于北纬20度到南纬35度,西经20度到东经50度之间。因为该区主体为黑色人种的非洲黑人,故称“黑非洲”。

黑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那里的气候气候以湿热气候为主。黑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不同的部族之间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人口增长快,城市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低是黑非洲在整个世界中立足的弱势,它的经济发展慢,粮食不能自给更使它在国际上的地位低下。只有在热带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森林上有一定的优势。在工业上黑非洲以采矿为主,它的制造业落后,其经济模式则是出口矿产或农产原料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脆弱。

曾经有很多人质疑非洲黑人文明的存在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把非洲分为“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的非洲”和“亚洲的非洲”(尼罗河流域)。他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他断言: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可能非洲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如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但是它在文化方面也是非常多元化的,不比世界上其他的种族文化差,像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音乐和非洲人民的生活是不可分的,从生老病死,婚丧喜庆,传统祭典,宗教信仰、成年割皮礼、巫师治病、祈福求雨,工作娱乐都和音乐舞蹈息息相关。非洲的音乐不是为音乐而音乐,当然也不是因芸术而产生。非洲的音乐也不是单一的芸术形式,它可是结合舞蹈、火祭、戏剧、面具、说书、巫术等,多种的表演赋予其他部族,功能的活动。除了少数说书或宫廷逸事,非洲音乐的特色是,旋律简单、分为两个乐句、大二度到大三度、歌词精简,不断的重复,领唱合唱,即兴等特色,主要是全民参予,带动高潮,达到共同诉求,无关于艺术。在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因气候、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特色,在非洲,原产的香料与蔬菜、水果较多,且品种多样,所以自古就形成了将许多种食品混在一起烹饪的方法,对于肉食大多采用烤制之后,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制作方法,对于面食则采用与其他水果相拌过油微炸的方法。由于历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传统的烹制方法外,也吸纳了很多法国菜式的做法,另外还受来自意大利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影响,从而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食物结构。从北非到南非,由于种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饮食的主要风格在

于以烤煮烩炖等方式下的各种食物的“杂烩”。非洲食物向来以调味的艺术而闻名,将各种香料与调味料,如辣椒、豆蔻、肉桂、丁香等,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非洲人讲究发型,尤其是妇女,她们除了穿着艳丽多彩的服饰外,还喜欢梳新颖、雅致的发型。非洲妇女的头发生来卷曲,自己无法梳理,需要别人帮助。所以在非洲各国城乡,到处可看到专门为妇女梳头的流动摊位。非洲理发师心灵手巧,能根据不同年龄、身份和职业,设计、梳理出各式各样美观大方、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型。非洲人讲究发型不仅是爱美的表现,而且还表明非洲各国人民的民族属性、传统观念和性格特点,乃至人的不同处境。例如,妇女剃了光头,通常是寡妇标志,说明她已失去了丈夫;尼日尔小孩头上分别留有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这表明孩子已失去了父亲、母亲或双亲;几内亚富尔贝族人不论男女,只要头

发蓬松散乱,便是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服丧。在非洲,男人的发型并不比妇女的逊色。如有的祖卢族男人,把辫子理成缨络垂额的造型。几内亚的科尼亚克族男人有个传统观念:公鸡是宝贵品质的化身。因此,他们常在剃得精光的头顶上,梳一个高高的鸡冠式发型,引以为自豪和骄傲。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现了农业,懂得了栽培谷物和兴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发展了天文学,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当精确的人类最早的太阳历。

考古学的材料证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创造并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远古时代,当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故乡还处在冰川封固阶段的时候,在非洲大陆上就已出现了沸腾的生活。那时候,尼罗河流域还是不适于居住的沼泽,现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却是一片河流纵横的森林和草原。大约距今一万年以前,北非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大草原逐渐干旱而变成沙漠。

宗旨非洲文化是多元化的,但是非洲人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做事动作慢,他们基本上没有未来的概念,种种原因导致了整个民族的发展缓慢。以目前的情况黑非洲首要做的就是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并且加强民族团结等,把自己的文化推广出去,这样在不久的将来,相信它能在世界的舞台上会有精彩的作为。

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基本特征和理论依托

内容提要】:在对时间的认知方面,传统的非洲人有其独到的见解。传统时间意识是非洲本体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非洲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1非洲传统时间观念是理解非洲文化内涵以及非洲人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时间观念非洲

非洲传统时间观念是非洲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后殖民时期颇具影响力的非洲思想家,诸如A?哈姆帕特?巴、A?恩达乌、K.A?奥波库、M.A?格莱莱、H.E.B?哈马、G.C.M?穆拉戈等人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一种相同的观点,即传统时间观念是非洲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确切地说是非洲本体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并对非洲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非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批评非洲人缺乏进取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肯尼亚学者约翰?姆必蒂指出,如欲把握非洲本体论,除了要了解非洲人关于人类、神灵、自然、社会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等问题之外,还必须1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这一关键因素;唯其如是,方能准确地展示非洲人的特性,进而解析非洲社会生活的内幕。

由于非洲大陆地域辽阔,族体众多,反映在各个族体的时间意识上亦不尽相同,这使得非洲传统时间观念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或族群特征。不过,如同非洲传统文化一样,在这种差异性的下面也有着遍及整个大陆的共同特征;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将非洲传统时间观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大陆的范围加以讨论。

本文试图运用比较方法,通过考察传统的非洲人在时间认知方面,特别是对待时间流逝所持的态度,来揭示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渊源。

一、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基本特征

在对时间的认知方面,传统的非洲人确有其独到的见解。非洲人的传统时间意识不是空泛的或抽象的,而是与神灵、自然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主流上看,较之现代西方社会对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的关注;非洲传统的时间观更加注重与社会生活和人文领域相关的社会时间。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存在于事件之中并由事件来表达

西方哲学认为,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离的,由于物质存在于时间是以运动前后相继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作为物质运动速度的量化(计量标准),时间是客观的、抽象的。而传统的非洲人则把时间视为事件的载体或媒介,认为时间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时间存在于事件之内并依赖于事件。诚如肯尼亚学者克莱门特?奥尼昂厄在《非洲和谐与和平观的基础》(1995年)一文中所言,非洲人的时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具有主观性的社会时间依赖于社会、历史、生命而存在;时间如果失去了内容的支撑,对非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在于非洲人从不用钟表去度量抽象的时间,而是去“生活”时间,并根据具体的事件来记述或表达时间。喀麦隆南部的巴萨人形象地将时间视为一个“装东西的容器”,并常常用“什么……的时候”来表达时间,而很少使用抽象的时间。美国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在对苏丹南部努埃尔人时间观念的考查后亦得出相同的结论:对努埃尔人来说,时间首先是活动之间的一种关系。努埃尔人计算时间和周期,所依据的是特别重要的活动:诸如值得纪念的事件、庆祝活动、战争、收获或成功的狩猎等等。也就是说,努埃尔人的时间是由重要的事件或活动组成的,他们按照某一事件或活动的重要性来确定计算时间的基准点。据此,塞内加尔学者S.S?桑戈尔断言,所谓时间在非洲人那里就是其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由于时间是用事件来界定的,因此它表达的是一种质量,而不是抽象的、精确的数量。

几乎在非洲的每一个族体都有用以表达或记述时间的俗语。例如肯尼亚阿巴鲁西亚人常常用“你要在唾液风干之前做完某一件事”,或“做事象阿卡云迪鸟一样”来表达短的时间段;用“梅里马”(掘地的时期)或“梅拉卡”(种植的时期)等来表达长的时间段。在布隆迪,时间则多由一些具体的事象来表达:“阿马卡马”(挤奶的时间)表示上午7时,“穆图鲁卡”(开始放牧的时间)表示上午8时,“库阿沙赛”(太阳照耀的时候)表示上午9时,等等。在热带草原地区,常常用经过多少雨季来计算人的年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以上陈述可以看出,非洲传统时间观念源于非洲人对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体悟,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把时间与农事(包括渔猎、畜牧、农耕)和天象紧密联系起来;将农事的进程作为时间的一种重要尺度,把时间和大自然的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时间观念反映的是农业社会对具体时间的粗疏把握。相对于纯粹时间或绝对时间而言,这种时间是相对意义的时间,表达的是依存于各种经验或具体事象的时间进程。由于每一个族体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确定和记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件,因而就不同族体或不同地区来说,时间具有相对性。

2.缺失“将来”概念或对“将来”的漠视

在生物进化论问世后,西方哲学所描述的时间是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的;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等特征。要想理解什么是“现在”,就必须理解它与“过去”及“将来”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时间存在一个客观的起点,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这种时间观念十分重视时间的“未来”。而非洲人一般来说不太关心将要发生的事,他们确定非曲直不是根据将来要发生的事件,而是依据已经发生的事件。诚如喀麦隆学者让-戈德弗鲁瓦?比迪马所言,非洲人往往以事件来记述时间,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所有涉及将来的、未发生的事件对他们来说都属于一个“虚无的时间”。

原因在于,在非洲传统观念中,时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漫长的过去,一部分是现在;将来是作为现在的移位而存在,最多不会超过几个月。肯尼亚学者约输?姆必蒂在《非洲宗教与哲学》一书中将非洲人的时间分为“萨萨”(Sasa)和“扎马尼”(Zamani)两个部分。在斯瓦西里语中,“萨萨”意为现在,是“超短时间”或“微观时间”;它包括最近的过去、现在和最近的将来。凡是最近发生、正在发生、或是即将发生的事情无不包括在“萨萨”内。这样一来,“萨萨”吞噬了“将来”的时间。与“萨萨”相对应,“扎马尼”意为过去,是“超长时间”或“宏观时间”;它包括过去发生的全部事情,从开天辟地之日一直贯穿到宇宙当前展现的事象。不过,“扎马尼’并不完全是西方时间意义上的“过去”。与“萨萨”即确实的时间相对应,“扎马尼”通过使传统与历史、神话融为一体,成为“神秘的时间”。这就是非洲的历史往往被神话所淹没的原因所在。肯尼亚学者J?穆蓝吉在《非洲人的时间观念》一文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南非学者G?奥苏赞甚至将非洲文化的停滞归咎于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缺失“将来”概念或对“将来”的漠视。

3.时间的可重复性或时间循环观念

“时间就是金钱”。现代西方社会已经赋予时间以价值,甚至作为交换价值的重要尺度。因此在西方人眼里,时间是直线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和不可重复的。而在非洲传统观念中,时间不仅是可重复的,而且把时间的进程看成是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在传统的非洲人看来,既然时间依存于各种事象之中,而后者又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那么,依存于万事万物的时间之流总是循环前进、往复不已的。“周而复始”意味着时间进程是无限的,时间经过每一次循环又重新开始,并可以无限地循环下去。加纳哲学家威廉?E?亚伯拉罕在《非洲思想》一书中将“永恒”与“无限”这两个概念相提并论,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4.时间的神话性或宗教性特征

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除了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相对性和主观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神话性或宗教性特征。原因在于非洲人的时间概念是基于因果关系原则的。肯尼亚学者克莱门特?奥尼昂厄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因果关系:非洲人生活在这个宇宙中,是因为自己的祖先生活在此,而且自己的后裔还将继续生活在这个宇宙中。“在这种关系中,逻辑处于神话之中,并以神话为转移。”

传统的非洲人的世界是神话的世界。尼日尔学者H.E.布布?哈马和布基纳法索学者J.基-泽博认为,在非洲,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历史起源都有神话式的揭示。每一部历史都是以宗教的历史开始的,而且,这种端点实际上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并以各种形式不断再现。非洲著名的历史学家或宗教学家阿里?A?马兹鲁伊(肯尼亚)、J.F?埃德?阿贾伊(尼日利亚)、A.阿杜?博亨(加纳)和齐希库?齐班古(扎伊尔)亦指出,每一种非洲文化都来自两大基本的神话——起源的神话和集体目的的神话,前者包括社会的起源,一种非洲的创世纪;后者赋予这个社会独特性和历史使命感。神话即对过去时代的想象往往支配着非洲人对社会生

活发展的概念。这种情况甚至达到这样的地步,以至对真实事件的认识有时竟然也要服从一种神话式的模式。于是,神话在古老的风俗习惯的掩盖下控制了历史,而且成了历史的佐证。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非洲人在时间认知方面的上述特征虽然得到了许多非洲学者的认同,但也受到一些非洲学者的质疑。这种异议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在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中有无“将来”概念;其二,非洲传统的时间循环方式是在“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冈比亚学者苏莱曼?S?尼昂在《非洲人的宇宙观》一文中提出了与肯尼亚学者姆必蒂相反的观念。他认为传统非洲人的时间观念同样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方面构成,“传统的非洲人确实感到有一个无限的未来,但其关注的重心始终不放在变革其周固的物质世界方面,而放在使新的社会成员适应社会的生活。”关于第二个问题,卢旺达哲学家亚历克西?卡加梅认为,非洲传统的时间循环概念不是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进行的,而是在螺旋状态中进行的;也就是说,这种永恒的时间循环并不是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是呈螺旋状态上升的。尼日尔学者H.E.布布?哈马和布基纳法索学者J.基-泽博在其合著的《历史在非洲社会中的地位》一文中也指出,“对非洲人来说,时间是能动的。人不是原地踏步的囚犯,也不是命定要根据传统观念一遍又一遍重复同一件事的。”原因在于“非洲人的时间是历史的时间”,这种时间概念并不是静止的;如果非洲人只把世界看作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翻版,如果非洲人是过去世界的顽固信徒,那么非洲人至今仍处于穴居状态。塞内加尔学者A?恩达乌和尼日尔学者H.E.布布?哈马则另辟溪径,认为传统的非洲时间包括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永恒性。关于学术界对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争鸣不是本文的论题所在,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点到为止。

二、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理论依托

许多后殖民时期颇具影响力的非洲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视角对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进行了形而下或形而上的思考。他们普遍认为,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一方面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文化环境,尤其是传统信仰体系的支撑。事实上,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从本质上讲是宗教性质的。大量研究成果证实,传统宗教是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源头。原因在于,非洲本体论是一种宗教本体论,非洲人是深刻的宗教存在;宗教与生活的统一构成了非洲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并在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非洲传统社会,神灵无所不在,因而社会生活被各种形式的宗教思想所左右;各种礼节仪式所体现的准则,或者决定着群体生活的节奏,或者使种种人事无不带上宗教的色彩。因此,享有“非洲圣人”之称的马里学者阿马杜?哈姆帕特?巴指出,非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对于一个不以宗教观点来认识事物的人来说是理解不了的。因此,只有弄清楚非洲人的传统宗教信仰体系,才能理解他们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对他们的真正意义。具体来说,作为非洲传统时间观念的理论依托,传统宗教信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意义上时间的连贯性。

非洲著名的宗教学家是约翰?姆毕提和E.博拉吉?爱德乌认为,宗教是思想和时间的综合体,它最终解释和人类的存在及其各种创造活动。在非洲,这样的思想和时间不仅见于对上帝的崇拜,也存在于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如有关人类起源的故事、丧葬习俗、医疗仪

式、公共节日以及巫术活动。传统宗教不是与日常生活截然分开的专门的宗教信条,而是一种广为散播的宗教和道德思想和行为,它渗透讨到了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非洲传统的时间之所以在外人看来是一种不连贯的现象,那是因为这种时间被宗教的神秘色彩所掩饰。宗教意义上的时间所表达的是时间的“质”的概念,它所表示的时间不同于可以度量的、表现为一定时刻或时期的时间。宗教意义上的时间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如果从外部来观察,肯定会认为这些部分是互不关联的和不成比例的。但就某一社会群体内部来看,它们则通过各种各样的标志、符号、事件、仪式或活动,实际上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因此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时间是一个社会范畴,既然组成社会的个人对时间都有共同的理解,那么,时间一定是集体意识的产物,这也是时间的社会本质,而社会时间体现着社会群体的节奏。尼日尔学者H.E.布布?哈马和布基纳法索学者J.基-泽博认为亦对此表示认同。

2.对“将来”漠视与非洲的“来世说”

非洲传统时间观念中“将来”概念的缺失,或传统的非洲人对“将来”的漠视,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就前者而言,在传统社会,既然无法确定今后可能发生什么情况,给未来预先作出安排也就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非洲人对将来时间的漠视,勿宁说是无力制订计划。就后者而言,与非洲传统宗教没有末世学不无关系。

关于人死后有没有来世这个问题,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回答。伊斯兰教的观念认为,谁都无法逃脱最后的审判,安拉将根据死者的一生善恶来决定他该上天堂还是入地狱;佛教中有一个“轮回”观念,意思是人死后还可再生,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最后超脱轮回到达能满足人的各种愿望的极乐世界;基督教1认为一个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取决于他在世时的道德行为;印度教和犹太教也表达了相关的意思。而在非洲传统宗教中,关于来世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把来世视为一个遥远的世界;一种看法是认为来世就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只不过人看不见而已。另则,在非洲的来世说中也不存在天堂和地狱的观念,一切奖赏或惩罚都在即时进行,上帝从不对死去的人进行审判。基于这种信仰,非洲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肯定而不是否定现世,认为现世是光明、温暖和充满生机的,是人生最确实和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人活着就是通过获取宇宙间其他存在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生命力。这种注重现世的态度从根本上说有别于其他信仰,它既不同于基督教的“原罪救赎说”和伊斯兰教“安天命”的宿命论,也不同于佛教的苦渡尘世以求来世的“因果报应论”。这或许是非洲传统宗教信仰中的一个的积极方面。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是非洲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思想不仅见诸将人类置于宇宙万物的中心地位,还体现在将现世的人置于整个人类,包括冥间的人和未出世的人的中心位置。法国著名的非洲学家多米尼克?扎汉指出,对非洲人来说,“时间如果没有生命的支撑是难以承受和难以想象的”;“较之死亡,生命在时间中被置于更优先的位置”。

3.时间循环论与“生命循环”观念

非洲传统时间观中的循环论,一方面受到昼夜交替、草木枯荣、万物生死等周而复始现象的启发,同时也与非洲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非洲传统社会,宗教生活是永恒不变的,宗教年轮总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在其进程中,那些标志着永恒的回归的重要仪式或活动总会准时出现,社会其他方面发生的变化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影响。例如,在以吉日、凶日为基础的贝宁芳族人的传统历书中,一切重要的仪式或活动均各安其时,因循其固有的节奏。

此外,这种时间循环论还受到非洲传统信仰中的“生命循环”观念的支撑。传统的非洲人把时间和生命过程的关系看得异常密切。扎伊尔学者恩桑?奥坎?卡布瓦萨在《永恒的复生》一文中指出,在非洲人的传统观念中,人类的生命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种永无止境的生命被视为是一种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生命循环运动。正如儿童一定会变为成年人、成年人会变为老年人、老年人会变为祖先一样;祖先作为一种生命力,也会再次降生,以完成宇宙间的生命循环。按照非洲人传统的宇宙观,人类的生命循环由“有形”和“无形”两个世界构成。“有形世界”由幼年、成年和老年三部分组成;“无形世界”由祖先和尚未出生的人两部分组成。

4.过去的重要性与祖先崇拜

受农耕文化经验至上的影响,传统的非洲人对往昔的时间格外的珍视,总是从过去寻找证据,有“一切向后看”的传统。这种时间观念使得非洲人往往依据过去的经历来确定现在该做什么事,却不努力为未来做准备。因而有人批评非洲人是过去世界的顽固信徒。

过去之所以在非洲传统的时间观念中占据着决定性的位置与非洲人根深蒂固的祖先观念,特别是“生命力不灭”信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非洲人对时间的开端比对时间的终结更加关注。非洲传统信仰认为始创的不一定必然要终结,诞生的不一定必然要死亡。传统的非洲人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祖先依然在“无形世界”时刻注视着“有形世界”,祖先能赐福禳灾,共同体的福祸无不与祖先相关。“这表明,过去与现在之间通过宗教直接连接起来,祖先在其去世许多世纪以后发生的时间中仍作为特殊而直接的力量起作用。”换言之,非洲的宗教生活及传统时间意识所具有的神秘性,超越、甚至消除了时间的距离感:“过去就在现实之中”。于是,非洲人在对一件重大事情做出决定之前,一般要先请教祖先;“祖制成法”被非洲人奉为金科玉律。诚如扎伊尔学者P.E.A?埃伦格所言,非洲人总爱用“我们祖先就是这样做的”这一句话来为自己的行动辩护。这一方面反映出祖先在非洲人心目中的位置,同时也为了使现实的行动合法化。

关于传统的时间观念对非洲人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做专门的论述。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应妮)记者从21日的发布会上获悉,“2014非洲文化聚焦”重点推“南非年”暨“南非文化季”,这是首个非洲国家以年为跨度在中国举办类似交流活动。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赵海生介绍,“2014非洲文化聚焦”活动呈现“三多”特点,即重点多、亮点多、文化高层互访多。经过中非双方多年努力,“文化聚焦”现已成为中非间有规模、有深度、有影响、可持续的交流合作品牌项目。

其中,“南非年”是“2014非洲文化聚焦”的重点项目,2014年在华举办“南非年”活动,2015年在南非举办“中国年”活动。这是首个非洲国家以年为跨度在中国举办类似交流活动。重点项目还包括在北京和福建举办第二届中非文化产业圆桌会议;以及中非文化能力建设合作,有竹编木雕技术、制陶技艺、武术杂技、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图书管理等多个培训项目。

同时,今年将继续落实“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计划”等对非交流项目,鼓励非洲文化机构与中国各地相关机构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在国内多个城市举办10余场非洲歌舞演出,以及非洲主题展览等;在北京、福建举办第二届中非文化产业

圆桌会议;在北京、南京举办中非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邀请非洲4国画家赴杭州进行为期50天的客座采风创作。此外还将举办“非洲文化校园行”、“中非文化合作调研计划”和“非洲国家文化技能培训”等多项活动。(完)

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爵士乐来自非洲音乐。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音乐成为他们抒发内心痛苦、寻求精神慰藉的主要工具。黑人奴隶保持了非洲音乐的传统,同时又逐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于是产生出许多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灵歌、福音歌等。其中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对爵士乐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它们的一些艺术特征迄今仍保留在爵士音乐中。

另外,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正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因混合成份、程度、层次、类别各不相同,从而形成非常丰富的音乐风格。印第安人音乐主要是采用无半音的五声音阶,乐句有下行的趋势。用偶数节拍多,也有切分节奏;独唱多,重唱少。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主要是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的音乐,它采用七声音阶,旋律进行平稳、圆滑,唱法放松,重唱多,音乐中带有淡淡的乡愁。美洲—非洲音乐,其节奏在音乐中起决定作用,节奏强烈、复杂,而且常常是多线条的

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非洲大陆有数十个国家、数百种语言和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聚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分两大民族(赤道以北、埃塞俄比亚以西至大西洋沿岸,肤色黝黑的苏丹人;赤道以南,肤色浅黑的班图人)和四个少数民族(东非之角的含米特人;马达加斯加的马来人与黑人的后裔部落;西南非洲的柯依桑诸部落;散居于中非热带丛林中的俾格米人)。

由于众多繁复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的音乐文化既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又具有黑非洲民族音乐的共同特性,相互联系而具有共同的传统。例如,非洲各部族的音乐的共性是,西非和中非的复杂多变的节奏,旋律中常见三度音程进行;东非和南非的比较稳定的调性,多种形态的多声部演唱、演奏,以及对鼓的喜爱和崇拜等。

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他们通常都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或者是一个广场、市场,或者是一片树林、一个庭院、一处陵墓。在这种公众活动中,自发聚集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同一部落或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他们通过集体音乐舞蹈演出、载歌载舞的狂欢,加强彼此的感情,加强部落成员间的联系。这时无论男女老幼,都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都可以参加到合唱、乐器合奏和舞蹈中去。即使在有专业音乐家表演的场合,他们与观众也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总之,在非洲,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它既可纯粹用于娱乐,又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还是部落成员表达共同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渠道;它既可以颂神,又可赞美人,还可以用来驱魔祛病。

非洲面具的特点

非洲面具本身有很多种形态,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象脸一样只遮住面部,一类是被顶在头上的,还有一类是套住整个头部,最后一类是一块被绑在头上的平板,或很长很高、或很宽很大。不论哪种面具,大多都是用一块完整的木头制作的。

不论是绘制还是雕刻,大胆的图案是非洲面具设计的一种有力的表现因素。大多图案倾向于采用对称的几何型,如平行的线条,矩形、之形、十字、曲线和螺旋线。图案通常被赋予了特定的信息。表现刺青的痕迹或者文身花样装饰在面具脸部,能够标示社会地位或是具有某种魔力及宗教力量。各种编结的发型装饰头顶。不同的几何图案有时用于区分男性和女性面具。隔行排列的十字和几何图案时常作为非洲面具上的细节装饰。由于伊斯兰信仰在非洲的传播,从一些图案中也可以看到伊斯兰文化影响。

非洲面具所采用的原材料各种各样,主要是木头,也有青铜、黄铜、红铜、象牙、陶土。通常使用贝壳、色彩的珠子、骨头、动物毛皮和植物纤维进行装饰。使用木材制作面具主要有两个原因:在森林中有着充足的树木。同时,人们认为树木具有灵性,是面具中的神灵居住的地方。砍伐树木之前,砍伐者为向树木之神表达敬意会献上祭品,请求它允许砍伐。这种仪式常见于许多古老的文化中。木制的面具通常会使用从蔬菜、植物的种子、树干、土壤和昆虫中提炼的天然颜料来上色。有时也会洒上一些牺牲的鲜血以提升他们的魔力。

非洲的气候特征

(1)非洲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带呈明显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

(2)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年降水多在200毫米以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为

主的气候,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

(3)非洲的气候类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对称。

非洲地形基本特征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

非洲地形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原。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位于东非高原,是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断层陷落带——东非大裂谷带,长6000多千米,谷底有一连串狭长水深的湖泊;第二,盆地。中部是广大的刚果盆地,原为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第三,沙漠。北部是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出生率远远高于死亡率,即自然生长率相当高,位居世界第一

?编辑

?讨论

?分享

?2249

非洲文化

点击认领

开放分类:文化自然非洲文化

非洲,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常常引人无限遐想的地方,那里有浓密茂盛的热带雨林,有世界上最广袤的撒哈拉沙漠,有古朴粗犷的风俗民情,还有具有浓郁风情的美食。

编辑摘要

百科帮你涨姿势

有最早“完全形成的人”的化石据此达尔文认为其为人类诞生地

创造历史奇迹:60英尺的阿克苏姆大石碑和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吃饭有严格的礼仪宾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妇女吃杂碎不得混淆

目录

? 1 饮食建筑历史音乐文化

非洲文化- 饮食,建筑,历史,音乐文化

灿烂的非洲古代文明

开罗建于公元12世纪的萨拉丁城堡

非洲是人类进化史上从古猿到森林古猿、拉玛古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到现代人都存在过的大陆。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了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的化石。这些发现使包括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在内的人类学家得出了非洲是人类诞生地的结论。

非洲文化图册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夸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决不会影响整个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主要音乐体裁形式有

非洲音乐相约北京图册

民俗歌唱:在黑人非洲的社会里,歌唱成为从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自然行为。另外,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或半职业音乐家也成为黑人非洲的特征之一。

民俗舞蹈与歌舞、乐舞:在黑人非洲的音乐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黑人非洲的舞蹈按其表现内容和运用场合来分类,大可以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从舞蹈表现手段的形式特点来看,黑人非洲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乐器与器乐:在黑人非洲的乐器中,鼓和鼓乐是最具特色和最为重要的乐器和器乐,不仅种类多样,节奏丰富,表现力强,而且被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非洲乐器的类别有: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黑人非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讲求打击乐器节奏、音色变化的音乐美。

在音乐形态方面有如下特点:

以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在黑人非洲音乐中具有重要位置。

复杂多样的节奏。

音阶、旋律和演唱形式特征。

多声部唱法.

尼罗河图册

考古学的材料证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创造并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远古时代,当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故乡还处在冰川封固阶段的时候,在非洲大陆上就已出现了沸腾的生活。那时候,尼罗河流域还是不适于居住的沼泽,现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却是一片河流纵横的森林和草原。大约距今一万年以前,北非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大草原逐渐干旱而变成沙漠。

非洲文化图册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现了农业,懂得了栽培谷物和兴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发展了天文学,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当精确的人类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一年365天,分为三季,一季4个月,每月30天,最后一个月多加5天作为宗教节假日。它每年与回归年的误差仅约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纪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纪就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截头角锥体的体积,公元前21世纪左右埃及人就已经能够近乎精确地确定圆周率为3·16。

非洲黑木雕

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在尼罗河中游现今苏丹一带,公元前16世纪曾兴起一个库施帝国,它有过发达的农业、炼铁业和纺织业,是远古时代世界最富庶繁荣的国家之一。它的首都麦罗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纪前后在那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第四世纪时曾达到高度繁荣,国内的商品交换已发展到使用金、银、铜币的程度,那时创造的文字现在基本还在使用,高达60英尺的阿克苏姆大石碑和拉利贝拉岩石教堂是闻名世界的非洲历史奇迹之一。

黑木雕图册

远古时代就居住在马格里布的柏伯尔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就从事农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设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铜器制作。柏伯尔人公元前就建立过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王国,遗留下大批岩画艺术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开始从狩猎采集野生植物发展到驯养动物和培植农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农业的发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产品,历史遗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画是西非人先放牧后田园生活的写照。西非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出现了精制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纪左右进入铁器时代后,先后出现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强盛的古代帝国。

在中南部非洲,到处可以看到铁器时代的遗迹,还可见到古时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遗址。建有数千幢房屋的恩加鲁卡古城遗址、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大津巴布韦石头建筑物遗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标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后出现过一些有名的国家,诸如拥有发达农业、采矿业和对外贸易的莫诺莫塔帕王国、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刚果王国、雕刻艺术品达到相当水平的库巴王国、社会分工很发达的布干达国等。

濒临印度洋的非洲东海岸,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繁盛的贸易,早在纪元前就进行铁和盐的交易。15世纪上半叶,非洲东海岸已发展到能派使者远渡重洋到中国访问。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只是“狮子出没的地方”,而是在远古时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陆。非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非洲是一个物产丰富和历史悠久的大陆。然而,自15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非洲后,400多年的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殖民者将2000多万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当奴隶。这些奴隶受到非人虐待,绝大部分活不到15年就死亡。西方列强还用武力抢占非洲的土地和资源,进而完全瓜分非洲,建立起野蛮和残酷的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之外的所有国家均沦为西方殖民地。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对非洲人民的杀戮和对非洲财富的掠夺,可谓磬竹难书。

非洲人民同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加纳、阿尔及利亚、几内亚、马里、苏丹、肯尼亚、索马里以及南非和东非的其他许多国家都爆发过反抗侵略者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一次大战后,非洲人民又燃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独立斗争的火焰。东非的阿比西尼亚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曾震动了整个世界,北非的埃及也赢得了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胜利。5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从二战前的3个增至9个。在60和70年代,非洲的独立运动如日中天,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使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先后获得了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和1994年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垮台,标志着除大洋中的个别小岛外,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枷锁。

非洲国家的独立为非洲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创造了条件,同时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给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现在,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和非洲相距万里,远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却渊源流长,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非洲文化图册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汉朝和非洲已开始相互了解,间接地交换各自的特产珍品。据说公元前一世纪时埃及女皇克里奥帕特拉所穿的御衣是用中国的丝织成的。自从汉朝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的黄金、丝绸就远销到地中海南岸。中国的唐朝不仅与当时统治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帝国开始正式直接交往,而且已有中国人踏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土地。非洲黑人的形象也开始出现唐朝的文化艺术之中,当时中国文人墨客笔下的非洲黑人都是技艺非凡、勇敢机智并具有侠义心肠的人,甚至敦煌壁画也描绘了非洲黑人的形象。唐代与非洲北部和非洲东海岸进行了较多的物资交流,唐代的青白瓷器和钱币在埃及、肯尼亚、桑给巴尔等地多有发现。宋朝航海业的发达使中非的人员和物产交流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产品不仅大量出现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沿海,而且还深入到津巴布韦等非洲内陆地带。宋代还出版了《诸蕃志》、《岭外代答》等记载了非洲风土人情和地志物产的书籍。

中国元朝与非洲的直接交往不断增加。元世祖曾遣使臣到马达加斯加“采访异闻”,中国著名的旅游大家汪大渊也足至桑给巴尔。中世纪世界四大旅行家之一、摩洛哥人拔图塔也曾访问中国南方的泉州、杭州和广州等城市。我国元朝地理学家朱思本早在14世纪就在地图上把非洲大陆标绘成一个向南伸展的三角形,而欧洲人到15世纪初对非洲大陆的走向仍模糊不清。已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赞朱思本的非洲图是一项“杰出成就”。

明代是中非古代交往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友好关系已发展到双方官方代表相互访问。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几次率领由数十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携带大量金银缎匹和瓷器宝钞,代表中国政府访问了现今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的东非港口。索马里北部一个名为“郑和屯”的村落就是为纪念郑和访问而

文化图册

命名的。好几个非洲国家也曾先后派使者到中国访问。东非麻林国(位于现肯尼亚境内)国王哇来访问中国抵达福州时去世,被安葬在福建闽县,中国皇帝赠给他以康靖的谥号。麻林国在1415年还直接遣使送来了一头被中国人叫作麒麟的长颈鹿。它长期以来作为祥瑞的象征成为中国诗人和画家吟咏作画的题材。明朝从非洲输入了象牙、犀角、琥珀等珍贵产品和鸵鸟、斑马、长颈鹿等珍禽异兽,中国的特产锦缎、丝绸、瓷器和漆器等珍品也不断流向非洲。

15世纪西方殖民者开始侵入非洲,把非洲推入历史上最黑暗的殖民统治时期。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的征服和瓜分,迫使中非友好往来不得不停顿下来。中国在19世纪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后,中非人民不但被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夺了互相交往的权利,而且一同遭受西方垄断资本集团的奴役和剥削。19世纪80年代后,西方列强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强迫运到非洲修铁路、开矿山、事农耕,西非达喀尔铁路、刚果铁路、南非的兰德金矿等都渗透着大批华工的血汗。相同的不幸遭遇把中非人民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中国和非洲各国人民在互相支持中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巩固。

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边,全力支持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在道义和物质上给予支持,为他们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做出了贡献。

非洲国家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密切合作。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挫败“中国人权状况”反华议案和“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申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给予中国有力的支持。中国也积极关注和支持非洲和平与发展问题,支持非洲国家成立非洲联盟和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中国人民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兴建工厂、农场、水利、能源、交通、电信和文教卫生等各类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被非洲人民誉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非工程。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以来,中国已向非洲43个国家派遣了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非洲国家建设了800个成套项目,其范围涉及农场、工厂、医院、学校、电站、政府办公大楼、体育场、铁路等基础设施。

截至2003年12月,中国已与46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24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部间政治磋商机制。

非洲文化图册

中非高层往来频繁。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曾3次访问非洲,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援外八项原则,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泽民主席1996年访问非洲时,提出了构筑中非关系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五点建议,掀开了中非友好关系的新篇章。许多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相继访问中国。这些访问增进了中非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推动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2000年10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两个历史性文件。会议为中非友好合作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使中非友好合作在论坛框架内得到不断深化和扩大。2003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至2006年)》,为今后三年中非合作制定了总体规划。

非洲人吃饭的礼仪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

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非洲文化图册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如在马里,鸡大腿当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又如在博茨瓦纳,在公众大型宴会上,宾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妇女吃杂碎,两者分开煮

,分开食,不得混淆。随乡入俗,须了解为宜。

新中国的非洲文化研究60年

非洲文化研究是中国非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对非洲文化的研究稳步向前推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介绍到研究、从具体文化学科到总体思考的发展轨迹。但客观地讲,中国对非洲文化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是十分落后的,只是到了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关于非洲的学术专著仅有10种,通俗读物35种,其中仅有1本涉及非洲文化。这期间关于非洲的60本译著中,有关非洲民族与文化的仅有4种,而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而言,有价

值的是苏联人所写的《非洲各族人民》和美国人所写的《非洲内幕》。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得以恢复。中国的非洲学开始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79至今的30年间,出版了大量的非洲研究方面的专著、译著,非洲文化方面的成果与作品日益增多,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非洲文化研究的“黄金时期”。之所以如此说,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介绍非洲民族风情的论文、论著,尤其是出现了以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为研究对象并形成了逻辑缜密的学术思想体系的四部专著。分别是宁骚的《非洲黑人文化》、艾周昌的《非洲黑人文明》、刘鸿武的《黑非洲文化研究》、李保平的《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以及在台湾出版的《非洲文化史》。他们对黑非洲文化作出了自己的探讨。由朱威烈与德国学者合著的国别文化专著《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探讨了古埃及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非洲通史》(八卷本)被陆续翻译成中文出版。199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三卷本《非洲通史》。这两套丛书都对黑非洲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了论述。二是1995年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专门组织了一次全国性关于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要成果刊登在《西亚非洲》杂志1996年第一期,产生了很大影响。进入21世纪后,非洲文化研究除了一些涉及非洲艺术、民俗、宗教、非洲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非洲的法律文化等零散的论文,还出版了一些非洲国别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专著,大致有《蔚蓝色的文明:东非斯瓦西里文化研究》、《尼日利亚文化》、《刚果(金)文化》和《突尼斯文化》。这一新方向可能是非洲文化研究未来的增长点。

非洲文化图册

从研究主题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洲文化研究大致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非洲文化自身的研究;非洲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非洲文化与非洲发展的关系;非洲文化与非洲政治的关系。下文对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略述。

第一,对非洲文化自身的研究,包括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和次区域及国别文化的研究。国内已出版了一些介绍、评价具体文化领域的论文、论著,系统介绍了黑非洲各族音乐、雕刻、美术、文学、民俗风情、民族宗教等内容。一些学者在对非洲文化进行了系统介绍与研究后,还对非洲文化的独特性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对非洲文化本质特征的理解。宁骚认为,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技术特征及特殊的热带气候和地理条件,造成了非洲传统社会根本没有进行财富大规模社会积累的可能性,人们深深依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几乎无人从事专门的理论思维和文化创造活动。这就造成了非洲文化是一种口述文化,具有生动性、经验型、神秘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刘鸿武认为,非洲文化具有外部相似性与内部异质性并存、非文字形态性、口头传承性等特征。李保平提出,非洲文化的三个特征是部族性、口传

性和大众性。艾周昌在《非洲黑人文明》中批判了非洲无文明论、“传播论”等观点,他提出,非洲热带文明是世界文明极富特点的一部分,但也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一部分。在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停滞在锄耕农业,甚至没有发展犁耕农业;在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传统文明没有留下众多的思辨性哲学和文论著作。其原因不是种族主义理论所解释的那样,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部机制和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使然。这些是中国对非洲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此外,刘鸿武还分别对斯瓦西里文化和一些国别文化做了研究述评。

第二,对非洲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研究与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非洲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认为“非洲文化参与塑造了世界文化并将继续影响世界文化”,“世界上各种文明的交流都是双向的。非洲黑人文明既吸收了欧洲、亚洲文明的成果,也对欧洲、美洲和亚洲文明产生过积极影响”。其次是殖民主义时期,欧洲文化对非洲文化的影响充满着复杂性和矛盾性。非洲文化在殖民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一定变迁,但并没有吞没非洲本土文化,相反在20世纪上半叶却出现了非洲黑人文化的复兴。再次是中国与非洲的文化关系。古代,中国与非洲通过陆上的“丝绸文化”与“丝绸之路”开始了早期的物质及文化交流。近代,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通过“环西北印度洋商贸文化圈”进行着交往,其标志性事件是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非洲产生了深刻影响,“中世纪的东非历史,其实是由中国的瓷器和茶叶写成的”。现代,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并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有力推动了中非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第三,关于非洲文化对非洲发展影响的研究。从文化视角来探讨非洲发展问题是中国学者在1990年代以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1995年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举办的关于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讨会上,学者们基本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即非洲的传统文化不利于财富的积累,不利于非洲实现经济发展。“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部族利益高于一切”的部族主义观念、封闭的农业文化性质等生产和消费文化与现代化精神背道而驰。张宏明在2001年梳理了非洲人对非洲发展问题的文化反思,并指出必须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但在如何重建上,探讨却不多。从未来看,非洲文化与发展问题仍属一个有待深化的研究领域。

第四,关于非洲文化对当代非洲政治影响的研究。宁骚把非洲政治文化归纳为三大内涵与特征:对血缘群体和准血缘群体的认同与忠诚;“意见一致”或“一致同意”的精神;权力的神圣化与个人化。这三个特征对非洲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对血缘的忠诚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非洲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部族主义和部族冲突。这对非洲现代国家的建构形成了根本的阻碍。尽管不少非洲国家采取了种种创建同一国民文化的措施,但实效却不佳,多数非洲国家都仍然面临着部族主义造成的国家建构的艰巨任务。“一致同意”精神即非洲传统社会内部存在的“大树下的民主”,这种文化传统不允许有反对意见或反对派。尽管后来受西方的影响非洲国家大都实行了多党制,但仍然深受这一文化的影响。这一方面表现为独立后到1980年代非洲国家出现了多党制向一党制的回归,另一方面就是表面的多党制并没有给多数非洲国家带来真正的民主,而是无尽的冲突与动荡。对权力的神圣化与个人化这一特征造成非洲政治生活的非洲领导人权力的绝对集中,其后果就是非洲领导层腐败的盛行,成为非洲政治面临的一大顽疾。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非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非洲文化的认识也逐步走向系统和深入。这些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非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和外交需求的增加以及中非关系的深化发展,中国的非洲研究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作为非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非洲文化研究呼唤更细致的、反映非洲差异性的国别研究和地区文化研究,以满足中非关系发展和中国对非外交的更高需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