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笔记
读书笔记摘抄保护环境

读书笔记摘抄保护环境在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深刻的见解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它们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行动。
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资源,还维持着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也对地球上其他生物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许多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造成的。
例如,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土地荒漠化,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物产生和回收利用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例如,我们可以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以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减少食物浪费和使用环保产品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次,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关键。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保护环境。
同时,媒体和政府也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环保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最后,政策和法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限制污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激励环保行为。
总之,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以及支持环保政策,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环境卫生学是探讨人类生存环境与卫生健康的一门学科。
它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整理环境卫生学的相关知识点,以期能够提高大家对环境卫生学的了解和掌握。
一、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是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卫生效应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的体系。
环境卫生学包括环境污染、环境噪声、辐射卫生、室内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二、环境污染与环境危害1.环境污染的种类①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卫生标准,对人体造成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危害。
②水体污染:是指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平衡,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③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出现某种化学物质或生物体,被破坏了原来的性质和结构,不再适用于种植等农业用途。
2.环境危害的程度环境危害被分成轻微、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微程度是指环境中的物质和影响对人体生存的威胁程度非常轻微;中度程度是指环境中的物质和影响对人体生存造成一定的危害,但不是致命的;重度程度是指环境中的物质和影响对人体生存和身体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可能致命。
三、卫生工程1.卫生工程的定义卫生工程是通过对城市环境和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净化、消毒和处理,达到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和人居健康指标的一种技术体系。
2.卫生工程的组成①环境清洁:包括道路、街道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和个人生活用品的清洁卫生。
②生活用水:卫生工程中点重点处理的是饮用水,以及工业用水或还可以再利用的废水。
③生活污水:卫生工程中的生活污水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废水所组成的污水,包括洗澡水、洗碗水、洗衣水等。
④生活垃圾: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是卫生工程中的另一要点处理内容。
四、环境卫生法规环境卫生法规主要是由国家环保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国家法规,这些法规旨在制定环境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卫生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
保护环境读书笔记

保护环境读书笔记保护环境读书笔记篇1标题:环保之力量:一本关于环保的书籍在我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环保的理解仅限于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表面行为。
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深入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
这本书以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阐述了环保对于地球和我们所有人的重要性。
它指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宏大的主题,它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比如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
作者强调了环保行动的紧迫性,指出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将会对地球和我们的未来产生严重影响。
他提出了许多实际的解决方案,如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等。
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易于实施,而且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这本书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当我们理解环保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采取行动。
作者呼吁我们所有人都要关心环境,学习环保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环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积极的行动。
我开始尝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我意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机会,让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采取行动,我们就能共同创建一个更绿色、更美好的地球。
保护环境读书笔记篇2标题:环保之路:探索、挑战与机遇在今天这个时代,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环境问题不仅对人类生存产生了直接影响,也威胁到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在这个背景下,环保书籍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环保知识、掌握环保行动方向的机会。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绿色革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书籍,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阅读体会。
这本书以丰富的实例和数据向我们展示了环保的重要性。
在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
同时,他也指出了一些环保的实践案例,如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笔记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笔记植被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植被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下面就来谈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许多树木被砍伐,草地被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爱护植被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可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城市中的植被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的温度,调节气候,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可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变暖。
植被可以改善土壤,促进水循环,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们可以种植绿植,勤俭用水,减少浪费,节约能源,不随意砍伐树木,保护野生动植物,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垃圾分类,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共同保护植被,绿化祖国。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保护好我们的植被,才能有更美好的环境,更健康的生活,更持续的发展。
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绿色美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第二篇示例: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植被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氧气和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植被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这给我们的祖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环保卫生日记(通用7篇)

环保卫生日记环保卫生日记(通用7篇)很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
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保卫生日记(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保卫生日记1现在都提倡环保,可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人危害环境的事倒是时常见到。
如今一次性塑料袋已被广泛使用,它因轻巧便利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如果塑料袋被扔在了农田里,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它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
这废塑料垃圾不加以回收的话,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所以请大家不要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好好爱护我们的地球吧!如果我们长期的生活在了有噪音的地方,那么这些噪音会对我们有一定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且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不想得病那么请多种树,因为树能够吸收噪音等污染物,还能够保护环境,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都离不开地球,因为共同的命运,我们联系在一起。
为了明天的地球更加美好,我们一起行动吧!环保卫生日记2我的家乡在东胜,我记忆中的家乡空气清新甜润,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河底欢快的小鱼和一块块千奇百怪的鹅卵石,花草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可是如今,原来美丽的家乡却是不见了,空气也不再是清新的了,沙尘暴把树木卷走了,河水也变得污浊,河面上飘着已经奄奄一息的小鱼,河底的鹅卵石变得不再明亮了!是什么原因让家乡变了样?原来是人们把废气和烟排放出来,把空气污染了,水是因为人们的船舶排出的油污、工厂排出的废水、农药、化肥、矿物排出的`酸性农药以及人们乱扔垃圾,所以家乡就变了样。
慢慢地,人们都生病了,才醒悟了,开始重建美丽的家园,人们顺手把看到的垃圾捡起来,到处种上新的花草树木,而且在起眼的地方钉上保护环境的标语,经过人们的一段时间的努力,家乡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小鸟又多了,欢快的飞来飞去,空气又变得清新了。
环保工作笔记整理

环保工作笔记整理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资源的消耗,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各国都在致力于推动环保工作的发展和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整理环保工作的重要笔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发。
1. 明确环保目标和任务保护环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层面。
在开始环保工作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废物回收率、改善水质等具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也可以衡量我们的成果和进展。
2. 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环保工作是有法律依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废物管理法等。
通过研究这些法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关规定,推动环境保护的实施。
3.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是环保工作的基础。
在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向公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只有当大家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够共同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4. 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提倡循环经济等。
绿色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5.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工业排放:加强工业排污治理,提高排污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促进交通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推广电动汽车等低碳交通工具,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节能减排,推广高效能源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2022最新关于环保教育笔记随笔8篇

2022最新关于环保教育笔记随笔8篇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环保教育笔记随笔,供大家参考。
环保教育笔记随笔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看到了一个新闻:在很远很远的一个村庄里,发生了半年多的旱灾,村子里许多村民和家中的飞禽走兽因为好久没喝到水而渴死了,庄稼地里棵粒无收。
村民没喝水,没吃饭,就没力气处理动物的尸体,那些尸体在炎热干燥的天气里腐烂了,造成那个村庄内臭气熏天。
看到这些使我想起了------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平潭岛旅游,我来到海边看到海水非常浑浊,不时的看到许多死鱼翻着白肚浮在水面上,臭气熏天,太阳都躲到云后边,好像它也受不了了。
可听说以前那里海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欢快地玩耍。
太阳照在水面上漂亮极了,像一块晶莹的水晶。
可因为现在环境受到破坏,才使江河湖海被污染。
许多年轻的村民不适应生活环境而背井离乡另谋生路去了,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因为没能力离开,只能勉强在村子里生活。
据说这都是因为我们人类,对环境的需求,胡乱砍伐大自然中的树木使得一片片森林大量减少,使生态平衡招致破坏,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天气变的恶劣,遇到了旱灾,山洪瀑发等灾害。
从这些可以想到人类如果再乱砍乱伐保护环境,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不再美丽,生物(包括人类)也将灭亡。
因此无要呼吁人们,在砍伐树木时,也要多种树,因为树木可以挡住风沙,减少水土流失。
如果世上没有树木,那到处都将是尘土飞扬,到处都是沙漠,到那时许多动物(包括人类)也会很难生存的。
所以请人类要注意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行动起来为保护美丽的家园出一份力!环保教育笔记随笔2她,全班年龄最小,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有极强的环保意识,是学校小有名气的环保小天使。
幼儿园绿色校园环保笔记摘抄

幼儿园绿色校园环保笔记摘抄
在幼儿园绿色校园环保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是我的笔记摘抄:
1. 分类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餐具等。
3. 节约用水,关掉水龙头。
4. 爱护植物,不乱扔垃圾、不践踏植物。
5. 玩具、书籍等用完后要放回原位,养成良好的物品管理习惯。
6. 鼓励家长带环保餐具,减少学校午餐时的一次性餐具使用。
7. 参加绿色出行,如骑自行车、步行,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8. 种植植物,增加室内空气的氧气含量。
9. 爱护动物,不捕杀野生动物,不虐待家养宠物。
10. 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 环境卫生学含义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为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1. 环境介质与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介质的特点:①通常是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的;②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其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③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污染物想远方扩散;④环境介质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
2.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3.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SYSU.03,13简答】主要表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如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即机体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如生理和心理学上的感觉适应、光适应、热适应等;(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体依赖与环境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机体对环境也能产生适应性反应。
人类的健康、疾病、寿命都是外界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许多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可发生质的变化,有益因素可转变为有害因素。
如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过量的紫外线暴露则会导致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甚至皮肤癌等严重危害;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开展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5. 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及其卫生学特点【SYSU.07简答】(1)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卫生学特点:a.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b.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卫生学特点:人对环境适应并影响环境生态系统,为自身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也污染环境,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如出现温室效应、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 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 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 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清洁生产:是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
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四)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 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 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3. 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4.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5. 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 人类的环境1. 环境分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2)自然环境按构成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按生态特征可分为: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等;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此生环境。
2. 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1)大气圈(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臭氧能吸收紫外线);(2)水圈;(3)土壤岩石圈:(4)生物圈。
3. 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从广义上讲,生态环境可以包括生活环境。
(2)生态系统(ecosystem)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它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控性、可持续性(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界)等特征。
(3)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形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
(4)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是指具有活力、结构稳定和自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
活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包括维持系统本身复杂特性的功能和为人类服务的功能;结构稳定是指具有平衡、完整的生物群落,多样的生物种群;生态系统自调节功能主要是靠其反馈作用,通过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受胁迫时表现出能维持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
二.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 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3.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 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三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因素的改变作用于机体,机体会对其作用产生相应的反应。
产生反应的质和量,既取决于变化的环境因素,也取决于机体状态。
(一)、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SYSU.12简答,13论述】1. 环境因素有两种转归:(1)得到环境自净,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2)增加人群暴露的机会、增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有害性。
2.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环境物质的迁移是指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
(1)单一介质内的迁移:在空气中,物质主要靠扩散和对流两种方式,空气对流的迁移作用最强;在水体中主要靠水的湍流和平流迁移;土壤中化学物质运动靠其液体内的扩散或水通过图腾颗粒间隙运动实现。
(2)不同介质间的迁移:化学物质一经排放,可进入四种环境介质中的任何一种,然后可蒸发进入空气,吸附进入土壤,溶解进入水体,通过吸收、吸入、摄食进入人体;(3)生物性迁移:生物界的物质流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环境化学物质进入生物体内后,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间迁移。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的重金属(heavy metal)元素和难降解(degradation)的有机物,可通过食物链而转移到高位营养级生物的体内,而使其浓度逐级在生物体内放大,即生物放大作用。
(水俣病、痛痛病)3. 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物的转化:是指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
(1)化学性转化:指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2)生物学转化:指在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生物转化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使大部分物质的毒性降低;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部分物质的毒性增强或形成更难辩降解的分子结构或更容易被生物吸收和蓄积的物质。
4. 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1)扩大暴露范围;(2)增加暴露途径;(3)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4)影响暴露剂量:(生物放大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
(二)、暴露特征与机体反应1. 暴露特征与反应(1).影响总暴露量:暴露的途径越多,总暴露量可能越大,产生的效应也越明显。
(2).影响吸收率:不同暴露途径吸收率不同,当吸收率高、吸收量大时,产生的效应就强、危害也大。
(3). 改变作用靶:进入体内的途径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作用的机制也不同。
2. 剂量-反应关系(1)无阈值化合物(No-threshold compound):是指在大于零的剂量暴露下,均可能发生有害效应的化合物,又称为零阈值化合物。
其剂量-反应曲线的延长线通过坐标的原点,认为这类化合物无安全剂量。
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
(2)阈值化合物(Threshold compound):仅在达到或大于某剂量(阈剂量)才产生其效应,低于其阈剂量则不产生其效应的物质属于单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多呈S形或抛物线形。
有两个阈值的化合物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必需微量元素的剂量反应曲线呈U形。
阈值理论是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重要理论基础。
3. 暴露时间对于环境污染物质的暴露,往往是在较低的剂量下数月或数年内的重复暴露。
重复暴露的时间包括暴露频度和暴露持续期两个因素。
除了作用时间外,影响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和摄入量。
暴露量大、生物半减期长、暴露时间长,在体内蓄积量大,易发生慢性中毒。
(三).环境多因素的联合作用环境有害因素是多样的,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
1. 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2.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质的联合效应的强度为各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如两个有机磷农药同时进入机体时,其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
(2).协同作用:两种化学物质说产生的联合效应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单个物质作用强度的总和。
如四氯化碳和乙醇同时进入机体时,对肝脏毒性作用。
(3).增强作用:某一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另一化学物对机体有一定毒性,当两者同时进入机体时,则可使后者的毒性大为增强。
如异丙醇对肝脏无毒,但当其与四氯化碳同时进入机体时,则可使四氯化碳的毒性大大高于其单独作用。
(4).拮抗作用: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其联合效应的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
如大量口服铁剂可减轻锰的毒作用,二氯乙烷和乙醇作用。
(5).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由于其各自作用的受体、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等不同,所引发的生物效应也不相互干扰,从而其交互作用表现为化合物各自的毒性效应。
如酒精和氯乙烯的联合作用。
(四).健康效应谱与人群易感性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指不同程度的环境有害因素所致不同级别的健康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