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
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介绍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器。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物距、像距、焦距等关系。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题
要求学生撰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思考。
分享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1
2
3
分析数据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光线折射误差等。
误差来源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确保实验环境的光线充足且稳定,避免外部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小误差方法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04
凸透镜成像特点分析与应用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常用于制作老花镜,用于矫正远视眼的视力问题。
眼镜
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制作而成的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便于观察细节。
放大镜
在相机和摄像机中,凸透镜作为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聚焦和成像。
摄影摄像
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
望远镜
工业检测
激光技术
凸透镜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环节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目录•放大倍数与成像质量关系•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知识拓展: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透镜或平凸透镜,其形状和厚度对成像有影响。

光线传播规律01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即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02对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对于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物距的变化会影响成像的方式和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成像的特点。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02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成像原理简述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而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像的形成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于像点,所有像点组成的像即为物体的像。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的正倒与物距的关系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且像距大于物距。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大于物距。

物体位于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等于物距。

物体位于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小于物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2. 此处的“高度”不可改为“直线”;调节时,应先点燃蜡烛。
3. 清楚像的确定:光屏向前移,烛焰的像变模糊;光屏向后移,
烛焰的像也变模糊,则这个位置就是成清楚像的位置。
感悟新知
知1-讲
4. 移动光屏的方法:每次实验中,应先让光屏贴近凸透镜,再 逐渐远离凸透镜,直至视察到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像(或一直 都没看到清楚的像),而不能意左右移动光屏。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Hale Waihona Puke -讲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情 况
物距u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1 u > 2f

缩小

2f>v>f
照相机、摄像 机、摄像头
2 u=2f 倒 等大 实
测焦距、微焦
v=2f
摄影
感悟新知
知2-讲
情 况
物距u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3 2f>u>f
知1-讲
(3)在光具座上做实验时,最好选用焦距为10 cm 左右的凸 透镜。若焦距过大,将无法调节物距和像距。
(4)在探究物距满足f<u<2f 的情况时,物体不能太靠近焦点, 否则像离凸透镜太远,像太大,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感悟新知
深度理解:
知1-讲
1. 成像物体为烛焰,利用烛焰进行实验,可以成更清楚的像。
答案:C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中考·乐山] 如图6 所示,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 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 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介绍课件PPT

凸透镜成像规律介绍课件PPT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5、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 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 镜观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6、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 的大小、倒正、虚实。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6、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 的大小、倒正、虚实。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 光屏。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 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节烛 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三心在同一 高度上。(三心同高)
3、将蜡烛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与 倒正。
倒立 正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像
像距
u>2f f<u<2f u<f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倒 立 放 大 实 像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f<v<2f v>2f v>u
评估和交流: 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对于实像而言)。
物近像远 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倒立的像都是实像;正立的像都是虚像
二、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 性质: 当蜡烛离凸透镜36cm时,它的像清
晰的映在距透镜20cm的另一侧的光屏上, 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 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
五、设计表格: f= 10cm
像的性质 物距与焦 物距 距的关系 u(cm) 虚实 大小 倒正 35 u>2f 25 15 f<U<2f 像距 v(cm) 像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48张)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48张)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想一想:
▪ 通过对刚才现象的视察和对照相机、投影 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我们知道物 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可见,像的虚实、 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 有关系。那么同学们针对凸透镜的成像情 况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于2倍焦距)的界限。 二、一个重要结论:
(1)物体在焦距之外,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实 像越大,像就越远离透镜。 (2)物体在焦距之内,移动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虚 像越小,像越靠近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
18
实像 放大 倒立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9
虚像 放大 正立
5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v/cm
13 14 22 24
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 9.5 cm
物体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实虚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36
实像 缩小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成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提出问题: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 使物体成像,它们所成的像都一样吗?
综合答案:
(1)照相机和投影仪成的像都是倒立的,而放 大镜成的像是正立的。 (2)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所成的 像比图案大,而放大镜当物体离它比较近时, 成放大的像。 (3)照相机和投影仪成的像与物体分居在凸透 镜两侧,放大镜成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练习:
1.一物体置于凸透镜前40cm处时,恰好在另一 边成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A ) A、15cmB、20cmC、25cmD、30cm 2、一物体置于凸透镜前50cm处时,恰好在另 一边成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B ) A、20cmB、25cmC、40cmD、50cm
3、一物体置于凸透镜前50cm处时,恰好在另 一边成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 A、20cmB、25cmC、40cmD、50cm 4、一物体置于凸透镜前30cm处时,可以透过 凸镜成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D ) A、20cmB、25cmC、30cmD、40cm
固定凸透镜的位置
F
2F
F
2F
实验数据表格 凸透镜焦距f=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物距 u/cm 大小 像的性质 正倒
10
cm
像距 v/cm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应用
实虚
U>2f
U=2f
缩小
等大 放大
倒立 倒立 倒立
实像 实像 实像 不成像
f<v<2f 照相机
v=2f
U>2f 投影仪
2f>U>f
U=f U<f
提问:
同样是利用凸透镜成的像,像的大小、正倒 却如此不同,这和什么有关系呢?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目录•凸透镜基础知识•成像原理与规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验证•应用领域拓展•常见问题解答与误区澄清•课程总结与回顾CONTENTSCHAPTER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平凸或凹凸等形式。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光线传播路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特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物体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像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CHAPTER02成像原理与规律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原理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特殊形状,光线会发生折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光线汇聚成像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即为物体的像。

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等特性与物体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有关。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当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和像都变大;物距减小,像距和像都变小。

像的正倒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当物体从无穷远处向凸透镜移动时,像逐渐变大;当物体移动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变得最大。

03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01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02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 用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2f、大于f 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虚焦距
再见
凹透镜成像规律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大于像距 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近视镜。
透镜分为了二类:
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会聚作用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

虚焦距、虚焦点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 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 老花镜。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 人的眼睛
FFLeabharlann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