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光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光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光现象复习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三点对一线。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树影。

4.XXX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

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漫反射。

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水中倒影。

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太阳。

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的反射。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11.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手影。

12.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3.XXX正在湖面上俯冲捕食,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和像与燕子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实像,距离变大 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 D.虚像,距离变大。

1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时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 卷及答案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太阳 B.月亮 C.织女星 D.烛火2.光在下列介质中将不沿直线传播 ( ) A.水 B.玻璃 C.整个大气层 D.酒精3.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4.如图7-2所示为一挂钟在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中 的像,则此时挂钟指示的实际时刻为 ( ) A.3:30 B.3:00 C.9:00 D.9:305.有一个平静的湖面,其上空有一架直升飞机,若飞机以40m/s 的速度平行于湖面飞行,则直升飞机的像相对于飞机的速度为 ( ) A.0m/s B.20m/s C.40m/s D.80m/s6.在沙漠中有时也可看到海市蜃楼,以下关于此时海市蜃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C.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曲 D.是由于光的漫反射7.当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 (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8.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部有一支红光笔发出一束光投射到到MN 板上,在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斑,在向容器 中加水的过程中,红色光斑将会 (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后从云层缝隙洒出来的光束 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 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10.下列成语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的是 (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坐井观天 D.凿壁借光M11.阳光下琉璃瓦会产生刺目的光,则 ( ) A.琉璃瓦发生了漫反射,B.不管人在什么地方都会有刺目的感觉, C.琉璃瓦发生了镜面反射,D.是人眼发出的光被琉璃瓦镜面反射回来的缘故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站在池塘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 B.站在池塘边看到鸭子在水中游C.站在池塘边看到粼粼的波光 D.站住池塘边看到鱼在水中游13.对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发生光的折射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B.如果入射角是45°,折射角是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5° C.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间夹角也减小D.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 二、填空题(12×2分)14.在雨后的夜晚,小聪同学走在大街上,他发现在路灯的周围有一圈圈的彩色光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的 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检测】第二章 光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检测】第二章  光现象

第二章光现象练习一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为甬城上空出现的“日晕”现象.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日光通过卷云层时,受到冰晶的两次折射便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下列现象也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引起的是()第1题图A. 桥在水中的倒影B. 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C. 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D. 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2. (2019辽阳)如图所示的沙画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将沙子洒落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灯台射出的光线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挡,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下列光现象中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第2题图3. (2019淄博)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A. 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D.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进行遥控4. (2019山西百校联考二)如图所示,湖边的树木倒映在湖面上,透过树梢可以看到远处的群山.下列解释或判断错误的是()第4题图A. 湖面上树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湖面呈现完整树影说明湖深一定大于树高C. 树木挡住群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D. 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山是由于山表面发生了漫反射5. (2019重庆A卷)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6. 为了使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注重自己的仪表,某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要正衣冠.当同学小明和小张进校后站在平面镜前整理衣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和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 当小明逐渐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逐渐变大C. 小张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 如果小明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张的眼睛,则小张也能够在平面镜中看见小明的眼睛二、填空题7. 2019年将出现三次日食、两次月食天象,其中我国范围内可看到1月6日的日偏食、7月17日的月偏食和12月26日的日偏食.日全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位于中间位置的是________(选填“月球”“地球”或“太阳”).8. (2019本溪)如图为一款多功能“魔镜”,它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小馨距离“魔镜”0.5 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________m,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大小将______;“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第8题图9. (2019辽阳)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 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9题图三、作图题10. 如图甲为自行车尾灯是保证夜间行驶安全的重要装置.其内部由许多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构成,这样可以保证将射向尾灯的光原路反射回去.图乙为其两个小平面镜的简化示意图,平面镜A和B相互垂直,一束光与平面镜A成30°角射向平面镜A,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这两个平面镜的光路图,并标出在平面镜B上发生反射时的反射角及度数大小.第10题图11. (2019烟台)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甲).请在图乙中通过作图确定“大镜”的位置.甲乙第11题图12. (2019鄂州)“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青蛙在枯井和有水的井中“观天”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井底(井中有水)中央,请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第12题图四、实验探究13. (2019常德)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第13题图(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测得AO、OB与法线的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14. (2019枣庄)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第14题图(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练习二一、选择题1. 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色散2. (2019东营改编) 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3. (2019深圳)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A. “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B.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C. “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D. 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4. (2019鄂州)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 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 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 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 (2019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 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 cm.则()第5题图A. 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 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 cmC. 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 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 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6. (2019随州)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第6题图A. 都不能成像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二、填空题7. (2019宁波改编)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第7题图8. (2019天水)小明身高1.8 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 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__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____m;当他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时,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三、作图题9. (2019南充)如图,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第9题图10. (2019葫芦岛)图甲是彬彬和妈妈在海洋馆海底隧道时的情景.彬彬抬头看隧道上方的鱼时,刚好看到一条鱼跟妈妈戴的帽子正上方...的像重合在一起.图乙中A点表示彬彬眼睛的位置,B点表示妈妈戴的帽子的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1)彬彬看到帽子像B′的光路.(2)这条鱼在水中的大致位置C,并完成看到鱼的光路图.第10题图四、实验探究11. (2019苏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第11题图(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A. 仍在纸板上呈现B. 被纸板挡住C. 在纸板前方12.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金字名片.导游介绍说兵马俑与当时的真人一样大时,游客特别想通过兵马俑了解秦朝时人的身高.为满足游客的这一愿望,博物馆计划建一个体验馆,让游人近距离观察,并与兵马俑比身高.方案是把兵马俑放在馆内玻璃橱窗里,如图所示,当游客站在玻璃橱窗前某一位置时,观察橱窗玻璃上自己的像和兵马俑就可以体验了.请你帮助博物馆完善以下设计:第12题图(1)为方便比较身高,最好在橱窗外地面上画个标记,当站在这个标记上时,游客在橱窗玻璃上的像会与兵马俑有部分重合.这个标记到玻璃的距离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兵马俑到玻璃的距离,你这样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方便游客观赏,橱窗里的展品一般放在高出橱窗外地面的台子上.你觉得体验馆橱窗里的兵马俑应放在________(选填“高出地面的台子上”或“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更能方便游客体验.(3)关于体验馆橱窗周围的环境灯光设计应该采用以下四个方案中的________方案.A. 橱窗内外都比较明亮B. 橱窗内外都比较黑暗C. 橱窗内较亮、橱窗外较暗D. 橱窗内较暗,橱窗外较亮核心素养提升1. (2019南京)图甲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第1题图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二章光现象练习一1. C【解析】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看到的是变高了的池底的虚像,C符合题意;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扩大视野,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A【解析】沙画是由于光线受到沙子的阻挡而呈现出来的画面,其光学原理为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经过空气中悬浮的水珠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反光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C 不符合题意;看到鱼缸中放大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A【解析】树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正确;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错误;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形成的,水中的“树”是岸上的树的虚像,两者大小相等,C错误;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遥控利用的是红外线,D错误.故选A.4. B【解析】湖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正确;湖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相等,与湖的深度无关,B错误;树木挡住群山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C正确;群山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因此在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山,D正确.故选B.5. B【解析】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错误;光被物体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正确;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们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C错误;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因为月亮表面凹凸不平,故发生漫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D错误.故选B.6. D【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小明和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都是虚像,A错误;小明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其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明的像大小不变,B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故当小张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将靠近平面镜,C错误;如果小明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张的眼睛,根据光的可逆性,则小张也能够在平面镜中看见小明的眼睛,D正确.故选D.7. 直线传播月球【解析】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部分遮挡,就会形成日食.8. 0.5不变绿【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故镜中小馨的像到“魔镜”距离等于小馨到“魔镜”的距离为0.5 m;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大小不变,故她的像大小将不变;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9. 3.3不变【解析】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这是游客通过玻璃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到玻璃距离相等,因为游客的身高是1.65 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1.65 m+1.65 m=3.3 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自己大小不变,故她的“身影”的大小将不变.10. 如答图所示第10题答图【解析】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到达上边的反射面再次进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法线要用虚线表示,如答图所示.11. 如答图所示第11题答图【解析】由题意可知,“大镜”将四邻景物反射来的光线反射到盆中的水面,水面又将光线反射到人的眼睛;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入射光线SO与反射光线OP的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大镜”的位置.如答图所示.12. 如答图所示第12题答图【解析】井中有水时,光线射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斜射向水中的,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会比没水时更大;大致范围如答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区域所示.13. (1)不合理一次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2)在不能【解析】(1)不合理,只由一次实验结果就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14. (1)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A反射(3)不能(4)A1【解析】(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竖直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蜡烛A;(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倾斜的,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的原理可知,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1.练习二1. C【解析】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即形成阴影,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2. B【解析】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手形成的阴影区域,B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B.3. A【解析】“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符合题意;鱼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是镜面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光的漫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通过后视镜观察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4. D【解析】看到湖中的鱼儿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看到湖中的柳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D正确.故选D.5. C【解析】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故像是不动的,A错误;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B错误;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当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是对称平行的,C正确;若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 cm,则铅笔的像也向右移动10 cm,D错误.故选C.6. D【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A、B错误;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因为左右两部分镜子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C错误,D正确.故选D.7. 漫反射直线【解析】反射板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的反射板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8. 2 1.8直线传播【解析】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物距为2 m,故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 m;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小明在镜中像的高度等于小明的身高也为1.8 m;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形成的.9. 如答图所示第9题答图【解析】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S的像点S′,连接S′P,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S与入射点连线,即为入射光线,P与入射点连线,即为反射光线,如答图所示.10. 如答图所示第10题答图【解析】过B作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连接A点与B′与镜面相交于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BO,则BO是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观察水中鱼时,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人看到的“鱼”在B′点,比鱼的实际位置C偏低.如答图所示.11. (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解析】(1)实验前,应将纸板和平面镜垂直,这样才能在纸板上显示出反射光线;如果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3)纸板右半部分绕ON翻转后,两个纸板没在同一平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但法线的位置不变,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应该向前倾斜,故此时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12. (1)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2)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3)D 【解析】(1)橱窗玻璃相当于是平面镜,在橱窗外地面上画个标记,当站在这个标记上时游客在橱窗玻璃上的像会与兵马俑有部分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这个标记到玻璃的距离等于兵马俑到玻璃的距离;(2)为了能便于比较兵马俑与人的大小,人与兵马俑应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故应将兵马俑放在与地面一样高的平面上更能方便游客体验;(3)游客反射的光线经过橱窗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会形成虚像,进入人眼的这部分光线越多,成的像越清晰,所以橱窗外要更亮一些.故选D.核心素养提升1. B【解析】水中的“树木”是岸上的树通过平静的水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正确.故选B.。

第二章《光现象》综合提优练习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综合提优练习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综合提优练习一、选择题1.小明对课本中的“在水平板上竖直固定一根直杆,并将其放在太阳光下,观察并测量影长”进行了研究,他分别在清晨、午间、傍晚观察了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并记录在本子上,其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

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

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

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枪的影子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①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②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③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④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A.①和②都可行B.②和③都可行C.③和④都可行D.①和④都可行5.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A.10°B.35°C.45°D.55°6.当太阳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挡住时,地球上的人会观察到月食。

设想:当我国的航天员登月成功时,恰好地球上出现月食现象,那么航天员会观察到()A.月食B.日食C.日食和月食D.观察不到日食和月食7.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舰载机夜间起降技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航母舰尾装上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光源,照射到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透明玻璃板上,对着即将降落的舰载机。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卷《光现象》班别学号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3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米/秒;光年是单位。

2、如图1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小孔成象;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传播的。

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 .(填“象”或“影子”)图12.平面镜成立的像;像的大小和实物。

3.当光从水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会逐渐变。

(填“大、小”)4.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一米;像距物体米;若物体向平面镜靠近0.2米;则像与物体相距米。

5.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度。

6.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

7.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8.光的三原色是。

如图2;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书本的原因是由于。

9、如图3的现象叫;它是由于而形成的。

10、如图4是太阳灶;它图3 图4是利用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工作的。

1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______ __的缘故。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 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2.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出入射光线:3.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汽车夜间驾驶;车内黑洞洞的;司机为什么不开车内的灯?(5分) 答: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如图9;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人的后上方;人通过前方的镜子看视力表在镜 中的象;求人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

人教版《第二章_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第二章_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二)一、选择题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2.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四种尾灯的剖面图,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3. 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4.以下各种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该把车内的灯打开B.暗室里,为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部,应该用手电筒的光照在镜子上C.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要想用照相机拍电视机上的画面,必须使用闪光灯D.镜子上蒙上一层小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成的像5.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6.一个人在竖直平面镜前以4.5 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离开镜的速度是 ( )A 4.5 m/s B.9 m/s C.0 m/s D.无法确定7.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8.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A.镜子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暗,它发生了漫反射9.如下左图所示,光线AO 以20°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MP 上,现将平面镜左边向上,右边向下顺时针转动5°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A.25°B.50° C .15° D.30° 10.观察发现,小汽车前面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 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C .扩大视野D .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司机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11.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2.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透过树叶的阳光 B.屏幕上的手影C.水中荷花的倒影 D.树荫底下的圆形光斑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用激光笔照射水中的鱼,那么只要对准鱼在水中的像的下方才能照到鱼B.小孔成像实验中,所成像的形状与孔隙的形状有关C.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地方是积水,发亮的是土地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都相当于放大镜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所以为实像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D.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上,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上5.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该()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6.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旋转100,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A.0o B.10o C.20o D.40o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8.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二、填空题9.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这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拢时,墙上的手影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春天到了,湖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卷(第二章光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阳光下,地面上形成树影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C.激光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D.黑板的“反光”现象
2、下列物体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平面镜B.人的眼睛C.电影屏幕D.点燃的蜡烛3.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4、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下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公园里盛开的鲜花,这是由于光在鲜花表面
A.形成光谱B.形成三原色
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反射
7.某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8m处垂直平面镜向远离镜面的方向走了2m.下列关于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到人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人大小相等,像到人的距离变为20m
B.像与人大小相等,像到人的距离变为15m
C.像比人大,像到人的距离变为20m
D.像比人小,像到人的距离变为15m
8.图是光线通过空气和玻璃界面时的光路图,但未标出光线的行进方向,已知MM′是界面,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BO 是入射光线,OA 是反射光线,OC 是折射光线
B .MM′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BO 是入射光线,OA 是反射光线,O
C 是折射光线C .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BO 是反射光线,OA 是入射光线,OC 是折射光线
D .MM′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BO 是反射光线,OA 是入射光线,OC 是折射光线9.如图,光线在三种介质中折射,这三种介质分别是水、玻璃、空气,根据光的折射的情况判断三种介质依次是
A .①玻璃②空气③水
B .①空气②水③玻璃
C .①空气②玻璃③水
D .①玻璃②水③空气
10.如图所示,是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
中的
11.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1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
A 、3 ×108
千米/时
B 、 3×108
千米/秒
C 、 3×108 米/时
D 、3×108
米/秒
图3
插入水中的铅 笔好像弯折
A
水中山的倒影
B
手影 C
花瓶在平面 镜中的像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现象。

14.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沿________ 道理解释。

15.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

16.如右图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º,则
反射角是度。

17.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如图,在棱镜和
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
呈现________色光。

18.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
《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
和来解释。

19.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 m。

20.如右下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
生反射和折射,
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21.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
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
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_
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2.右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由图可
知,光线是从______ 射入______中。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4.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右下图所示,请画出
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5.如下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6.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
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
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
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27.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3)如果在下图a 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下图c 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

28.〔阅读材料〕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了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

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

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3.反射
14.直线传播
15.镜面
16.50
17.蓝
18.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19.反射、 6
20.HD 、∠1
21.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22.玻璃、空气
23-25(作图)
26. 20º、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误认为反射角
27.(1)竖直放置(或与水平桌面垂直)(2)大小、长短相同
(3)没有(4)物体和物体的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8.(1)红色除红色以外的色光。

(2)红色光的热效应较强,蓝色光的热效应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