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福建省漳州市高一物理必修1校本作业(28份打包)

合集下载

1.2 质点和位移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作业

1.2 质点和位移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作业

第2节质点和位移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翼龙Ⅱ”无人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款先进的无人机,如图所示是正在飞行的无人机.一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 km,用时72 min,这两个数据分别指( )A.位移、时间B.路程、时间C.位移、时刻 D.路程、时刻2.在伦敦举行的2019 世界斯诺克大师赛首轮比赛中,中国选手丁俊晖以6比1战胜英国选手利索斯基,晋级下一轮.下列关于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为台球比较小,所以一定可以把它看成质点B.丁俊晖在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C.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D.丁俊晖在分析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3.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C.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的转体运动时运动员能看做质点B.研究卫星的运动轨迹时卫星不能看做质点C.手表上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间D.作息时间表上的8:00表示的是时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一定要选择地面B.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C.由于太阳的体积过大,不能将其看作质点D.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时,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6.小明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2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大小均为2.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C、路程为2.5πR、位移的大小为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二、多项选择题7.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踢出去的足球的运动轨迹时,可以把足球看成质点B.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如何打出漂亮的弧圈球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C.研究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优美而标准的跳高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D.研究“复兴号”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的运动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8.下列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时间都是标量B.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C.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物体的总位移是5 mD.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5 s9.下列情况指的是位移大小的是( )A.机动车里程表上显示的千米数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为400 mC.乘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 080 km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10、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A.0~2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s 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C.整个6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D.整个6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三、非选择题1、如图所示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讨论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完整资料)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

[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4-2形变与弹力B【含答案】

[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4-2形变与弹力B【含答案】

4-2B 形变与弹力【双基训练】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遇到的支持力,是因为书发生了细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遇到的弹力是因为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老是沿着绳而指向绳缩短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老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2.对于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互相接触的物体先产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互相接触的物体先产生弹力后产生形变C.互相接触的物体产生形变的同时产生弹力D.物体间弹力的作用不是互相的3.以下两个实验中表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法 B .放大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代替法4.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如下图,试剖析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A.斜左上 B .斜右上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5.如下图,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 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对于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大小为 2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 1 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 2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 2 N ,方向竖直向上6.如下图,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全部摩擦不计,物重G= 1 N,则弹簧测力计A 和 B 的示数分别为()A. 1 N,0 B .0,1 NC.2 N,1 N D.1 N,1 N7.如下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均衡时球在 A 地点,今使劲 F 将小球向下拉长x 至B 地点,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A. kxB. kx+ GC. G-kxD.以上都不对【能力提高】8.如下图,物块 A 静止在斜面 B 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斜面 B 对物块 A 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 A 对斜面 B 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 B 对物块 A 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 A 对斜面 B 的弹力方向跟物块 A 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反的9.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均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 F 2的力拉弹簧,均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和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F2-F1F2+F1A.l 2- l1B.l 2+ l 1F2+F1F2- F1C.l 2- l1D.l 2+ l110.如下图,四个完整同样的弹簧都处于水平地点,它们的右端遇到大小皆为 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状况各不同样: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圆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粗拙的桌面上滑动.若以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 l 3、l 4挨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 l 1> l 2 B .l 2> l3C. l 3> l 4D. l 1= l2= l3=l 411.某人设计了一只弹簧测力计,如下图,当弹簧的自由端 B 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 N 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当指针正对刻度 20 时,请你研究剖析所挂重物的重量为多少?12.“蹦极”是一种特别刺激的户外休闲运动,人从水面上方某处的平台上跳下,靠自己所受的重力让其自由着落,被拉伸的橡皮绳又会产生向上的力,把人拉上去,而后代再着落.正是在这上上下下的运动中,蹦极者领会到惊心动魄的刺激,如图 4- 2- 21 所示.设一次蹦极中所用的橡皮绳原长为 15 m.质量为 50 kg 的人在着落到最低点时所受的向上的最大拉力为 3 000 N ,已知这人停在空中时,蹦极的橡皮绳长度为 17.5 m,橡皮绳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切合胡克定律. (取 g= 10 N/kg) .求:(1)橡皮绳的劲度系数;(2)橡皮绳的上端悬点离下方的水面起码为多高?参照答案1.A2.C3.B4.C5. D6.D7.B8. C9.C 10.D11【分析】弹簧的伸长量可用刻度的变化量表示.当所挂重物G1=80 N 时,伸长量 x1=40;当指针正对刻度 20 时,弹簧伸长量 x2= 15.设所挂重物为G2,依据二力均衡和胡克定律x215得, G1=kx1,G2= kx2,因此 G2=x1G1=40×80 N = 30 N.【答案】30 N12【分析】(1)人静止于空中时,橡皮绳的拉力F1= 500 N.而 F1=k(l - l0),因此橡皮绳劲度系数k=F1=500N/m = 200 N/m.l- l017.5-15(2)设橡皮绳拉力最大时,绳长为l′.据胡克定律F2=k( l′- l 0) 得l′=F2+ l 0=3 000m+ 15 m=30 m. k200【答案】(1)200 N/m (2)30 m。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4-1重力与重心B 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4-1重力与重心B 含答案

4—1B 重力与重心【双基训练】1.(多选)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2.(多选)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被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4.(多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抛出的物体向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受到的重力也就越来越小;向下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受到的重力也就越来越大C.同一物体在同一地方,不论是静止还是向哪个方向运动,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都一样D.可以用G=mg来计算重力的大小5.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在下图中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中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水和容器的共同重心将()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7.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强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8.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9.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D.物体只有重心受重力作用,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能力提升】10.如图4-1-8所示,把一个平放着的、边长为l的均质立方体绕bc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平面内,则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11.中国的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分“绕、落、回”三步,然后实施载人登月,假若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g′=1.6 m/s2,而地球表面g=9.8 m/s2,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多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参考答案1.A B C2.A B 3。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物理 5.2 力的分解校本作业1 鲁科版必修1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物理 5.2 力的分解校本作业1 鲁科版必修1

力的分解【双基训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B.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应当与该力作用的效果相同C.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部分小于全体,分力一定小于合力2.(多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60N,则( )A.F1的大小只有一个可能B.F2的方向是唯一的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3. 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 (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为G cos α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4. 下图中的四幅图展示了某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前的四种抓杠姿势,其中手臂受力最小的是( )A B C D5. (多选)将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斜向右上方的力F拉木块,如图所示,则( )A.力F的水平分力为F cos αB.力F的竖直分力为F sin α,它使物体m对桌面的压力比mg小C.力F的竖直分力为F sin α,它不影响物体对桌面的压力D.力F与木块重力mg的合力方向可以竖直向上【能力提升】6. (多选)如图所示,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大小为F的推力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A.(F-mg)cosθB.μ(F-mg)sinθC.μ(F-mg)cosθD.μ(F-mg)7.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3 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8. 用两根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线AO、BO(AO>BO)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 )A.AO先被拉断B.BO先被拉断C.AO、BO同时被拉断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多选)如图所示,细绳OA和OB的结点O下面挂了一盏灯,细绳OB水平.现在使灯离墙壁更近一些,而细绳OB仍保持水平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细绳OA的拉力变大B.细绳OA的拉力变小C.细绳OB的拉力变大D.细绳OB的拉力变小10.如图所示,重物G=200 N,搁放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受一个与水平面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沿水平面运动,若这一外力F=100 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g=10 m/s2,sin 37°=0.6,cos 37°=0.8)11.如图所示,轻绳AC与天花板夹角α=300,轻绳BC与天花板夹角β=600.设AC、B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不能超过100N,CD绳强度足够大,求CD绳下端悬挂的物重G不能超过多少?参考答案1.ABC2.AB3.B4.B5.AB6.AB7.A8.B9.B 10.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正交分解得,竖直方向F N +F sin 37°-G =0 水平方向F 合=F cos 37°-F f ,且F f =μF N 联立得F 合=F cos 37°-μ(G -F si n 37°) 代入数据得F 合=52 N 方向水平向右.【答案】 52 N ,方向水平向右11.解:如图所示,以结点C 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0060cos 30cos B A F F =060sin 30sin B A C F F F +=又G = F C 由①知 A B F F 3=300G600ABC F A y xF CF B由题意知,当F B =100N 时,物重G 有最大值G max 联立解得 N G 33200max (或115N)。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物理 4.3 摩擦力校本作业1 鲁科版必修1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物理 4.3 摩擦力校本作业1 鲁科版必修1

摩擦力【双基训练】1.下列现象中,哪些物体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A.同学们在操场的跑道上跑步锻炼身体时的脚B.同学们在饮水机上接水时手拿着的水杯C.慢慢行驶在校园内的汽车的轮胎D.同学们考试过程中写字时的钢笔笔尖2.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3. 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有一物体,当皮带不动时,要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2,则( )A.F1=F2B.F1>F2C.F1<F2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 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F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物体保持静止,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小于物体所受摩擦力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由F=μF N直接计算D.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5.(多选)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能力提升】6. (多选)如图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下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放一物体,当传送带向右以速度v匀速传动时,物体在轻弹簧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当传送带向右的速度变为2v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则关于弹簧前、后的伸长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伸长量将减小,即Δx′<ΔxB.弹簧伸长量将增加,即Δx′>ΔxC.弹簧伸长量不变,即Δx′=ΔxD.无法比较Δx和Δx′的大小8.木板甲、乙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将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9.用劲度系数k=490 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 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 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9.8 N/kg)10.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 A=20 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 B=10 N 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参考答案1.D2.A3.A4.B5.AC6.BD7.C8.C9.解: 设木板质量为m ,弹簧原长为L 0,由题意知k (L 1-L 0)=μmg ,①k (L 2-L 0)=μ(m +Δm )g ,②解得①②两式得μ=l 2-l 2k Δmg代入数据μ=0.02×4905×9.8=0.2. 【答案】 0.210.解:未放上木块B 时,F N =G A =20 N ,桌面对A 的摩擦力为F f 1=μF N =μA G A =0.4×20 N=8 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 =F f 1=8 N加上木块B 后,F ′N =G A +G B =20 N +10 N =30 N ,桌面对A 的摩擦力为:F ′f 1=μA F ′N =μA (G A +G B )=0.4×30 N=12 N ,故拉力F ′=F ′f 1=12 N由于A 、B 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 、B 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即B 受到的摩擦力F f2=0.【答案】 8 N 12 N 0。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2-3速度和加速度a 含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2-3速度和加速度a 含解析

2-3A 加速度【双基训练】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A.静止不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做变速直线运动2.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可知( )A.加速度a与速度的变化Δv成正比B.加速度a大小由速度变化Δv决定C.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3.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4. (多选)在下列四个图象中t0时间内加速度发生变化的是( )5.(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的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6. (多选)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 m/s,3 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C.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 m/s2D.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 m/s2【能力提升】7.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D.作v-t图象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9.(多选)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2-1-6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图2-1-6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10.下表是通过测量得到的一辆摩托车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请根据测量数据:(1)画出摩托车运动的v-t图象.(2)求摩托车在第1个10 s内的加速度.(3)根据画出的v-t图象,利用求斜率的方法求出第1个10 s内的加速度.(4)求摩托车在最后15 s内的加速度.11.如图为甲、乙两个质点沿x轴运动的v-t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个质点分别做怎样的运动?(2)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

[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6-2牛顿第二定律B【含答案】

[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校本作业:6-2牛顿第二定律B【含答案】

6-2B 牛顿第二定律【双基训练 】1.对于力的单位 “牛顿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使质量是 2 kg 的物体产生2 m/s 2 的加快度的力,叫做1 NB .使质量是 0.5 kg 的物体产生 21.5 m/s 的加快度的力,叫做 1 NC . 使质量是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 2的加快度的力,叫做1 N D .使质量是2 kg 的物体产生1 m/s2 的加快度的力,叫做1 N2.在本节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均衡摩擦力时,小盘应用细线经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盘内不可以装砝码B .实验中无需一直保持小车和盘中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C .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快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快度与质量成反比D . 均衡摩擦力时,小车后边的纸带一定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遇到阻力3.如下图,一物块位于圆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 F 、方向如下图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快度 a 向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鼎力的大小,则( )A . a 变大B . a 不变C . a 变小D .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可以确立a 变化的趋向4.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快度方向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的关系是()A .速度方向、加快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老是同样的B . 加快度跟合外力老是同方向,速度方向与它们的方向可能同样,也可能不一样C .速度跟加快度老是同方向,但合外力的方向与它们可能同样,也可能不一样D .物体的速度是由合外力产生的,因此速度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同样 5.力 F 作用于甲物体 m 1 时产生的加快度为a 1,此力 F 作用于乙物体 m 2 时产生的加快度为a 2,若将甲、乙两个物体合在一同,仍受此力的作用,产生的加快度则是以下选项中的哪 一个 ()a 1+ a 2|a 1- a 2|A.2B.2a 1a 2a 1+ a 2 C. + aD.1 2a 1 2a aF6.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s = 2m (t 1+ 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A .可能是正确的B.必定是错误的C.假如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假如用其余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7.(多项选择)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遇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改变量越大B.物体遇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且不变,物体速度必定会改变C.物体遇到的合外力变化,加快度就必定变化D.物体遇到的合外力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改变【能力提高】8.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处由静止开释后竖直着落,在某一时辰遇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快1)度为 a= g,则 f 的大小为 (312A. 3mgB.3mg4C. mg D.3mg9.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遇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以下描述皮球在上涨过程中加快度大小 a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10.(多项选择)如下图,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 点,自由伸长到 B 点.今用一小物体m 把弹簧压缩到 A 点 (m 与弹簧不连结),而后开释,小物体能经 B 点运动到 C 点而静止.小()物体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定,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从 A 到B 速度愈来愈大B.物体从 A 到B 速度先增添后减小C.物体从 A 到B 加快度愈来愈小D.物体从 A 到B 加快度先减小后增添11.两个同样的小车并排放在圆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越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一样质量的砝码( 图 a).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 F 的大小能够以为等于砝码( 包含砝码盘 )所受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 (图 b),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因为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同样,s= at2/2,即s∝ a,只需测出两小车位移 s 之比就等于测出它们的加快度 a 之比.实验结果是:当小车质量同样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拉力 F 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顶用砝码(包含砝码盘)所受的重力G=mg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 F 的大小,这样做会惹起实验偏差.为了减小这个偏差,G 与小车所受重力Mg之间需要知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车厢顶部固定一滑轮,在越过定滑轮绳索的两头各系一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 m2,且 m2>m1, m2静止在车厢底板上,当车厢向右运动时,系m1的那段绳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下图,若滑轮、绳索的质量和摩擦忽视不计,求:(1)车厢的加快度大小;(2)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参照答案1. C2. D3. A4. B5. C6.B7.B C8. B9.C10.B D11【分析】实验过程中,当两小车质量同样时,砝码(包含砝码盘)重力越大,位移越大,则加快度越大,进行实验时会发现,加快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若砝码重力不变,即拉力不变时,质量越大的小车位移越小,即加快度越小.进行丈量剖析知,加快度与质量成反比.力砝码 (包含砝码盘 )的重力大于小车所受的拉力,但假如砝码的重力Mg 时, G 近似等于拉力 F .【答案】加快度与拉力成正比加快度与质量成反比G? MgG 远小于小车的重12【分析】 (1) 设车厢的加快度为 a,小球的加快度与车厢的加快度一致,小球受力如下图, F 为 mg、 T 的协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1gtan θ= m1a解得: a= gtan θ.(2)对 m2受力剖析得:N+ T= m2g又 T=m1gcos θm1g 则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为: N=m2g-cosθm2遇到的摩擦力为: f =m2a= m2gtan θ.m1g【答案】(1) gtan θ (2)m2g-cosθm2gtan 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机械功1.一小孩和一大人都以相同的水平的力推动相同的木箱在不同的水平路面走同样的位移,比较此过程中两人分别对木箱做功的多少( C )A.大人做的功多B.小孩做的功多C.大人和小孩做的功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滑动摩擦力可能不做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一对静摩擦力如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另一个物体一定做负功D.一对静摩擦力如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另一个物体可能不做功3.一物体自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下落的时间为t,关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运动的前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较多B.运动的后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比前t/2内重力做的功多C.运动的前t/2和后t/2内重力做的功相等D.运动的前t/2和后t/2内重力做的功不相等4.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为f,则从抛出点到返回至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也为零B.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mghC.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h5.起重机吊钩下挂一质量为m的水泥袋,如果水泥袋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距离h,则水泥袋克服钢索拉力做的功为( C )A.mgh B.m(g-a)h C.m(g+a)h D.m(a—g)h6.一物体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F l、F2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F1对物体做功3 J ,F 2对物体做功4 J ,则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 C ) A .l J B .5 J C .7 J D .无法计算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移到Q 点,则水平恒力F 所做的功为( B ) A .mglcosθ B .Flsinθ C .mgl (1-cosθ) D .F1tan θ8.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 、BO 轨道由静止滑到底端,物体与轨道间的 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 1和 W 2。

则( B ) A .W l >W 2 B .W 1=W 2 C .W l < W 2 D .无法比较9.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质量kg m 1=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2.0=μ,在一与水平与370角斜向上恒力作用下运动了m 10,(8.037cos 0=10g =(1)恒力F 所做的做功1W (2)摩擦力所做的做功2W 解:(1)80J (2)-8J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使斜面体向右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 .(物体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求:(1)重力力对物体做的功W G ;0(2)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 f ; θθcos sin l mg ⋅ (3)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W N ;θθcos sin l mg ⋅- (4)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对物体做的总功W 总。

011.如图所示,设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s m v /2=,质量为kg m 5.0=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μ,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m l 6=,物体轻轻地放上传送带的一端。

求: (6.037sin 0= 8.037cos 0= 2/10s m g =) (1)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 1;1J (2) 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W 2。

-2J1.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若斜面体和小物块一起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s 。

斜面体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AD ) A .摩擦力做正功 B .摩擦力做负功 C .支持力做正功 D .支持力做负功2.如图所示,某力F 作用于半径R 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A . 0JB .2πRFC .2 RF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站在平板卡车上的人用水平力F 推车,脚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后为f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A .当车匀速前进时,F 和f 对车做的功代数和为零B .当车加速前进时,F 和f 对车做的功代数和为正值C .当车减速前进时,F 和f 对车做的功代数和为正值D .不管车如何运动,F 和f 对车做的功代数和均为零4.如图1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 ,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块的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210/g m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 、物块的质量为1kg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C 、0~4s 时间内力F 做的功0.64 JD 、0~3s 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5.12J5.如图所示,在摩擦可忽略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左端放着一只箱子,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把箱子从左端拉至右端卸下,如果一次小车被制动,另一次小车未被制动,小车可沿地面运动,在这两种情况下,有( A B ) A.箱子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一样大B.F所做的功一样大C.箱子m获得的加速度一样大D.小车未被制动箱子m获得的末速度较大6.小球P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拴住,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Q为一个斜面体。

P与Q的粗糙斜面接触,现用水平外力F向左推动Q,使它在水平光滑平面上向左移动,如图所示,在细线与斜面的方向达到平行之前的这一过程中(CD )A.斜面对P的摩擦力对P做负功B.斜面对P的支持力对P不做功C.小球P对斜面Q的摩擦力对斜面负功D.P与Q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对P所做的功与对Q做的功绝对值相等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asD.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a)s8 .一木块前端有一滑轮,绳的一端系在右方固定处,另一端穿过滑轮用恒力F 拉住保持两股绳之间的夹角θ不变,如图所示.当用力拉绳使木块前进s时,力F对木块做的功(不计绳重和摩擦)是( B )A.Fs cosθB.Fs(1+cosθ)C.2Fs cosθD.2F s9.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 ,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k =0.05倍。

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 =103s +f 0,f 0是车所受的阻力。

当车前进s =100m 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由于车的牵引力和位移的关系为F=103x+,是线性关系,故前进100m 过程中的牵引力做的功可看作是平均牵引力所做的功。

由题意可知=0.05×105×10N=5×104N ,所以前进100m 过程中的平均牵引力:=N=1N∴W ==1×105×100J =1×107J 。

10.如图所示,设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0角,传送带的速度为,质量为kg m 5.0=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m l 10=,物体轻轻地放上传送带的底端。

求:(1)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 1;31J (2) 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W 2。

-39.5J (6.037sin 0= 8.037cos 0= 2/10s m g =)1-2功和能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 .做功越多,物体的能越大C .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D .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2.关于功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如果考虑摩擦和机械自身的重力,功的原理就不适用了B .如果一个机械省力,另一个机械省距离,把这两个机械组合起来的装置可以既省力又省距离C .实际中,利用机械所做的功,一定大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D .有的机械既能省力同时又省距离3.同一个物体G ,分别沿光滑斜面BA 、CA 匀速提升,如图1所示.若沿斜面拉动的力分别为F B 、F C .各过程中拉力做功分别为W B 、W 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A .WB >WC ,F B <F C B .W B =W C ,F B <F C C .W B >W C ,F B =F CD .W B =W C ,F B =F C4.在第2题情景中,若斜面不光滑,将同一物体分别沿粗糙斜面BA 、CA 匀速推上,如图1 所示,则两过程中推力做的功W B ′、W C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B 、W f C 的大小关系为( B )A .WB ′=WC ′ W f B =W F c B .W B ′>W C ′ W f B >W f C C .W B ′=W C ′ W f B >W f CD .W B ′>W C ′ W f B =W f C5.用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提升1 m ,如果不计摩擦,那么拉力F 所做的总功相比较( B ) A .甲多B .乙多图1C.一样多 D.不能比较6.在不计摩擦和滑轮组重力的情况下,如果把一重物沿斜面推上卡车做的功为W1,用滑轮组做的功为W2,人用力直接搬上卡车做的功为W3,则(A) A.W1=W2=W3B.W1>W2>W3C.W1<W2<W3D.W3>W1>W27.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行,则(BC)A.这个物体没有能B.这个物体的能量不发生变化C.这个物体没有对外做功D.以上说法均不对8.某人用同样的水平力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推动一辆相同的小车,都使它移动相同的距离,两种情况下推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小车最终获得的能量分别为E1、E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A.W1=W2,E1=E2B.W1≠W2,E1≠E2C.W1=W2,E1≠E2D.W1≠W2,E1=E29.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的杠铃举高2 m.则(g取10m/s2):(1)运动员做了多少功?)3×103 J(2)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3×103 J10.如图3所示,斜面长5 m,高3 m,倾角θ为37°,一工人现借用这一斜面用力F把质量为25 kg的木箱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 m/s2)求:(1)这一过程中人所做的总功;(2)克服阻力所做的功;(3)克服阻力所做的有用功;(4)克服额外阻力所做的额外功.(1)950 J(2)950 J(3)750 J(4)200 J解析(1)由于木箱是匀速运动,推力F大小即等于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重力图3沿斜面向下分力之和,即F=mg sin θ+μmg cos θ=mg(sin θ+μcos θ)=190 N W总=Fs=190×5 J=950 J.(2)由功的原理W F=W阻=W总=950 J.(3)W有用=mgh=250×3 J=750 J.(4)W额外=μmg cos θ·s=0.2×250×45×5 J=200 J.功和能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受水平力F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B.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负功C.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也可能对物体做正功D.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2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距离s,恒力做功为,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C )A.B.C.D.无法判断3. 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上端,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的功为;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的功为.比较两次做功,应有( D)A.B.C.D.无法比较.4. 如图所示,在自动扶梯以恒定的速度v运转时,第一次有一个人站到扶梯上后相对扶梯静止不动,扶梯载他上楼过程中对他做功为,做功功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