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 : 运动图像3

合集下载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2n 1) (n=0,1,2,3,...)
说明:一切复杂的振动都不是简谐振动,但它们 都可以看作是若干个振幅和频率不同的简谐振动 的合成。因而它们的振动曲线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的合成。
课堂练习
1.
x/m
写出振动方程 x=10sin(2π t)cm .
2.某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五、简谐运动的图像
方案一:在水平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置一支记 录用的笔,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带,当小球振动时, 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笔就在带上画 出一条振动图线。(动画模拟)
方案二:(演示)做一个盛沙的锥摆,让其摆 动,同时在下边拉动一块木板,则摆中漏下的 沙子就显示出振动的图象。
方案三:频闪照片(介绍)
x=0时,F回=0 、a=0; x=±A时,F回和a达最大值.
说明:
1、简谐运动的图像是质点做简谐运动时,质点的位 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曲线还是余弦曲线,这决
定于t=0时刻的选择。即图像形状与计时起点有关.
3、从图中可得振幅A 、周期T 、任意时刻的位移x; 注:相邻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位置之间的时间 为一个周期T . 4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两个摆长、周期与振幅都相同的单摆,它们振动步调总一 致时,我们就说它们的相位相同,振动同相.
当它们的位移总相反时,我们可以从振动表达式推知它们 的相位一定相差π,就说它们的相位相反,振动反相.
两个单摆的振动步调不相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位差.
所以用来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有:周期、频率、相位与 相位差.
几种常见图形的表达式
x Asin(t)
x Asin(t )
2
x Asin(t )

2019版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含答案

2019版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含答案

3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

2。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3.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4.理解v-t图像的意义.一、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表达式:v=错误!.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1 m/s=3.6 km/h。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二、平均速度1.公式:错误!=错误!。

2.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Δt时间内运动的快慢.3.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三、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大小:当Δt非常非常小时,错误!称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四、速度-时间图像1.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以速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画出的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在速度图像中位移对应边长分别为v和t的一块矩形面积.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由公式v=错误!知,运动物体的位移Δx越大,速度越大.(×)(2)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2.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2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4 m,第3 s内通过的位移为6 m,则质点前2 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3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354一、对速度的理解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在30 min内自行车行驶了8 km,汽车行驶了50 km;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13。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 图象)一、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X-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如右图所示。

二、直线运动的v 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即a=,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三、区分X-t图象、v t-图象⑴如右图为v t-图象,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

A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⑵如右图为X-t图象,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运动。

A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A、B两图象交点P表示:,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四、X-图象与图象的比较:X-图象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高一物理培优辅导——运动图像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培优辅导——运动图像知识总结

加速度 反向
x
速度大小 变化,方 向不变
v
初速度
开始 运动
初位置
加速度大 小变化, 方向不变
O
t0
t
O
t
x0 O
t
v0 O
t 抛物线 x x0
3. x-t 图像中的曲线问题 一般曲线 x1 x2 x 瞬时速度 x3 x2 O 平均速度 t1 t2 t x1 O 1 2 3 t 匀加速直线运动 O 1 2 3 4 t 匀减速直线运动 x
变加速 匀加速
v1
v
变减速 匀减速
v v2
匀减速 变减速
v1 O
变加速
v
t0 t (v1+v2)/2 加速度
v1 O
v2 O
v
t0 t (v1+v2)/2 加速度
v
t0 t (v1+v2)/2 加速度
v1 O
v
t0 t (v1+v2)/2 加速度
第 1 页,共 2 页
曲线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而是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5. x-t 图和 v-t 图中的交线 x
①曲线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而是表示物体做变速 直线运动; 0~t2,路程(2x1-x2)大于位移大小(x2)。 ③一段割线的斜率等于平均速度,某点切线斜率等于 瞬时速度; 4. v-t 图像中的曲线问题 v v2
匀加速
①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 口向下表示匀减速;
②注意路程和位移区别。0~t1,路程等于位移大小(x1); ②加速度用逐差法计算:(x3-x2)-(x2-x1)=aT2; ③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例如 2s 末的速度等于 1s~3s 内的平均速度,v2=(x3-x1)/2T。 v v2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梳理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梳理

第一篇: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第三章:力物体的平衡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 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 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 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图1-3-9
解析 质点a从x0=5 m处,t0=0时出发, 质点b从x0=0处,t0=1 s时出发, 选项A正确、B错误; 0~3 s内,Δxa=(0-5) m=-5 m. Δxb=5 m-0=5 m,选项C正确; 因为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 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解析
选项 A B
逐项分析如下:
诊 断 结 √ √
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 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 直线运动 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时刻才 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为t1
C

D
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 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 × 乙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变式2】
(2012· 山东新泰高三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分别如图1-3-1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3-11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解析 质点(1)在第1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 在第1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错误.质点(3)在前2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 出发点,选项B错误.第2秒内,质点(1)、(3)、(4)的速度 大小都在增大,选项C正确.前2秒内质点(2)、(3)都向正方 向运动,且第2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D
故选A、B、C. 答案 ABC
—从x-t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 : 运动图像3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 : 运动图像3

★专题运动图像3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 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2.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t1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t=1 s时离原点最远B.t=2 s时离原点最远C.t=3 s时回到原点D.t=4 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 m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s-t)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甲的速度不为零,乙的速度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6.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8.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海盗快艇在96 s~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图像为正弦曲线,由图可知( )A.物体沿南北方向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B.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一直向北做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D.t1到t3时间内速度变化率先变大后变小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 s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1.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前,甲车始终在乙车的前面B.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C.在t1时刻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增加得快D.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该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零,则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像是( )13.如图所示,(甲)图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 t)图像,(乙)图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 t)图像,由图可知( )A.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做变速运动C.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a,b两质点第二次相遇D.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c,d两质点第二次相遇14.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位移—时间)图像,关于A、B两质点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A 、B 两质点始终沿同一方向运动C .B 质点前4 s 做减速运动,后4 s 做加速运动D .B 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

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

v
v
5
3
t
3
t
-5
注意:面积只有正的,位移有正有负
补充:x-t图像斜线
X
斜率k:
物体运动快慢: v的大小
斜率大小
O
t
斜率越大(陡峭)——v越大
斜率越小(平缓)——v越小
物体运动方向: v的正负
斜率为正(向上)——v为正
斜率正负
斜率为负(向下)——v为负
【例题】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 -t图像,右图是在同一

减速运动的是( B )


• 例2.下列位移—时间图象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 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2 m/s
的图象是B( )
4.运动方向有无改变?(往返运动)
看v方向有无改变
(V正→V负) (V负→V正)
纵轴从正变负 纵轴从负变正
BCD
C.物体在3s末运动方向改变
5.面的物理意义: 速度-时间图象与横坐标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例1.(单选)在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B.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C.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D.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平均速率
C
例3.(单选)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经亚奥理事会执行会批准,杭 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举行。目前各大运动场馆均 已建设完毕,图为某运动场标准跑道的平面图,所有径赛的终点线
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x -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B.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C.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的x0处 D.丙的运动比丁的运动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运动图像3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t=1 s时离原点最远
B.t=2 s时离原点最远
C.t=3 s时回到原点
D.t=4 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 m
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s-t)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甲的速度不为零,乙的速度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6.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8.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
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海盗快艇在96 s~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图像为正弦曲线,由图可知( )
A.物体沿南北方向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B.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一直向北做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D.t1到t3时间内速度变化率先变大后变小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 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1.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前,甲车始终在乙车的前面
B.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
C.在t1时刻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增加得快
D.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该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零,则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像是( )
13.如图所示,(甲)图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 t)图像,(乙)图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 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做变速运动
C.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a,b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D.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c,d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14.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 -t (位移—时间)图像,关于A 、B 两质点在前8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A 、B 两质点始终沿同一方向运动
C .B 质点前4 s 做减速运动,后4 s 做加速运动
D .B 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

图中t 1=
12t 2,则在0~t 2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1.5倍
B .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1.5倍
C .在t 2时刻,甲与乙相遇
D .在到达t 2时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
16.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

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 0=30
m/s ,距离s 0=100 m 。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

取原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
A .t =3 s 时两车相距最近
B .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45 m
C .t =6 s 时两车距离最近为10 m
D .两车在0~9 s 内会相撞
1.CD
2.AD
3.BD
4.AC
5.D
6. BD
7.BD
8.B
9.AD10.C 11. B12.C13.C 14.C 15.C
16.BC 由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画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t =6 s 时两车同速,此时距离最
近,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 s 内两车位移之差:Δx =12×30×3 m +12
×30×(6-3)m =90 m ,则此时两车相距:Δs =s 0-Δx =10 m ,C 正确,A 错误。

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Δx ′=12
×30×3 m =45 m ,所以两辆车不会相撞,故B 正确,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