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甘肃崆峒山介绍

[编辑本段]1、甘肃平凉崆峒山地理位置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
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
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历史文化晨光胭脂峡秦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
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
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近年来,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三十五处,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荣誉殊荣1986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 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甘肃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崆峒山诗歌及其旅游价值开发研究

崆峒山诗歌及其旅游价值开发研究刘 薇摘要:古代崆峒山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其中不乏著名诗人,这些妙篇华章是崆峒山旅游开发的重要宝藏。
崆峒山旅游开发要以诗歌为平台,强化诗意崆峒山旅游形象,打造崆峒山诗意旅游产品,创新崆峒山诗意旅游服务,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
关键词:崆峒山;古代诗歌;旅游价值开发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062-03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层峦叠嶂,景色秀丽,融自然景观的奇、险、灵、秀与人文景观古、朴、精、巧于一体,集北雄南秀于一身,是一座“五岳推为伯”“势压玉关雄”的名山,自古以来就有“西镇奇观”“天下道教第一山”“道源圣地”的美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士、迁客骚人登山揽胜、感悟自然、缅怀先贤,历代题咏崆峒山的妙笔佳作蔚为大观,如李白、杜甫、高适、游师雄、夏元鼎、张亢、李攀龙、赵时春、罗潮、单好问、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贾平凹等都曾以他们的生花之笔留下了许多华章,这些诗歌已经成为崆峒文化的重要组成和丰富宝藏。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表明,人类旅游动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旅游活动本身所包含的文化特质和旅游地的文化吸引”[1],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让游客在自然景观的欣赏中感悟体认到文化的魅力,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崆峒山旅游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对崆峒文化的挖掘,作为崆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崆峒山诗歌是彰显崆峒山旅游品牌独特魅力的重要元素。
深入挖掘崆峒山诗歌文化,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开发,将诗歌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围绕崆峒山诗歌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是打造崆峒山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
一、古代崆峒山诗歌创作崆峒山诗歌内容丰富,面对着雄奇秀美的崆峒山,诗人们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借着诗歌把自己对美景的欣赏之情抒发出来,诗人们选取崆峒山生动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细致巧妙地描写,营造浑然天成的意境,从各个侧面再现了崆峒山的美。
陇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报告

陇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庞卫花,王润科,王万菲(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摘要:陇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陇南旅游业的一些方面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陇南旅游业对陇南市经济影响作用的发挥。
通过分析陇南市旅游业开发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文环境等基础条件,对陇南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评价,就陇南市旅游业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岀建议性的对策。
关键词:陇南。
旅游业。
现状。
评价,对策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开展的客体,同时它也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要想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必须经过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得以实现。
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其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基础。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前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资源评价一直就是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已进入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时期。
旅游资源的评价对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陇南市地处甘肃省南缘的秦巴山地西部与青藏高原东侧边缘交汇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长期以来,陇南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和交通落后,加上地区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旅游业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经济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究其原因是对陇南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评价,观念落后,缺乏主动意识。
基于此,本文对陇南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从陇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入手,结合陇南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给岀陇南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建议。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玩乐攻略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玩乐攻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甘肃省北部,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崆峒山以其壮观的山川美景、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神秘厚重的佛教氛围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的玩乐攻略,帮助您更好地领略这里的魅力。
一、交通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凉市崆峒区,距离平凉市区约65公里。
从平凉市区可乘坐旅游巴士或包车前往,车程约为1小时30分钟。
另外,从兰州、西宁等地也有直达崆峒山的旅游巴士,方便游客前往。
二、景点1. 崆峒山主峰:崆峒山主峰海拔2556米,是整个山区的最高点。
登上主峰,您可以俯瞰整个山脉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山清水秀,让人流连忘返。
2. 弘法寺:弘法寺是崆峒山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寺内有众多古迹和文物,如千手观音像、彩塑佛像等,吸引了大批朝圣者和文化爱好者。
3. 浮屠寺:浮屠寺坐落在崆峒山山腰,是一座具有明朝建筑风格的古寺。
寺内有一尊巨大的佛像,高达17米,金光闪闪,煞是壮观。
登上浮屠寺,可以欣赏到宏伟的建筑、瑰丽的佛像和迷人的山水景色。
4. 鼓楼:鼓楼是崆峒山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寺庙中进行法事和庆典的场所。
鼓楼高大宏伟,建筑风格独特,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拍摄点。
5. 紫竹园:紫竹园位于崆峒山山脚下,是一处集休闲、娱乐和观光于一身的大型公园。
园内有各种花草植物和红叶,四季景色各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三、美食1. 崆峒山茶:崆峒山茶是当地的特色茶叶,清香扑鼻,口感鲜爽。
在崆峒山游玩时,不妨品尝一杯崆峒山茶,恢复疲劳,尽享山水之间的宁静。
2. 本地小吃: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有许多特色小吃店。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当地美食,如手工面、烤肉串等,让味蕾尽情享受。
四、住宿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有许多宾馆和旅馆供游客选择。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住宿条件。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丁书宏,张仲福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E-mail: zzfjshy@摘要:甘肃省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丰富,因而有着较多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
本文根据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将甘肃省的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3大类型,再根据旅游地质景观和地质旅游的特点划分为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遗迹、地质灾害遗迹、岩溶地貌景观、冰川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雅丹地貌景观、沙漠景观、峰林石麟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文物性地质景观等13个亚类。
文章在介绍甘肃省已建立的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1个省级地质公园独特地质景观的同时,对该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及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研究不够、统一规划滞后、科普宣传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建议。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建议;甘肃省0. 前言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多样,使得甘肃境内广布种类较多而独具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
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层剖面、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的矿山开采遗址、地质灾害遗迹等旅游地质资源。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与保护旅游地质资源,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选择典型的旅游地质资源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并审批省级地质公园。
截至目前,甘肃境内已经建立了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1个省级地质公园。
旅游地质资源已经成了甘肃省着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1. 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在地质资源中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普价值,适合开发为旅游地,能开展观光、游览、休闲、科考等旅游活动的资源。
它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了在挽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陇上风光这边独好——崆峒山景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旅 游发轫 于九十年 代初期 ,成熟 于九十 年 代后期 。起 初崆峒 山规模体量 小 、旅
游 功能单一 ,基础设施 滞后 ,上 山都是 羊肠 小道 。近年来 ,崆峒 山景 区向 “ 大
格 调 高雅 的景 观 建筑 ,秀 丽 壮 观 的 自
然 景 色 , 气 势 恢 宏 的 八 台 九 宫 十 二 院
为古丝绸之路上 的热点 旅游
区和 黄 金 品牌 景 区 ,步 入 了 国际 旅 游 精 品 行 列 。 打 造 旅 游 品 牌 扩 大 对
外 知名 度 崆 峒 山 以争 创 5 A
级 景 区和 “ 国 优 秀旅 游 城 全 市 ” 为 契 机 ,着 力 打 造 崆 峒
山品 牌 。
行 所有权 与经 营权分 离 ,走 市场 化运作
之 路 , 成 功 组 建 了 崆 峒 旅 游 集 团 、崆 峒
白筹 、争 取 国债 资 金 18 3 元 ,新 修 .2 亿 了法 轮寺 、 “ 观平 凉” 、观音 堂 、王 卧
母 宫 、问 道 宫 等 景 点 景 观 3 处 和 崆 峒 山 5
道 圣 地 、崆 峒 武 术 故 里 ” 为 主题 的 品 牌 色 相 结 合 ,创 作 出 “ 峒 山 ” 最 具 民 俗 崆
电瓶 车船 ,双人 自行 车等特 色交通 工具 ,服 务设施 日臻
完 善 ;对古 树名 木进行 登记 、造册 、挂 牌 、建立 档案 ,划定保 护 圈 ;结 合实施 退 耕还林 工程造 林5 0 余 亩 ,栽 植长青 00 树 种5 余 万株 ;沿平 泾公路 栽植各类 树 0
中 ,吃 、住 、行 、游 、购 、
活动 ,景 区通过 在游客 中心举 办摄影 作 品展 、中 国民间剪 纸艺 术展 、旅游 特色 产品展 和大 型崆 峒武术 表演 ,尤其 是 中 华 民族 的传统 剪纸 艺术 与甘肃 的旅游 特
对平凉发展文旅康养助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952022.04 农业信息化>>乡村振兴ural promoteR对平凉发展文旅康养助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摘要:重庆市石柱县抢抓时代机遇,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优势,构建以“六养”为主要内容的“大康养”产业链,打造出了全国有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走出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甘肃平凉在康旅融合理念下开启“康养倍增”新模式,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计划开发生态旅居、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模式,补齐短板弱项、蓄势扩链。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康养;石柱县;平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在坚持科技兴农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能在产业增值中获取收益[1]。
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建设兴业平凉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文旅康养基地[2]。
基于此,该文借鉴重庆市石柱县的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经验简述平凉的文旅康养发展之路。
1 石柱县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布局1.1 顺“天时”,走生态发展的路子一是顺应人民需求的变化。
石柱县抢抓游客的旅游需求正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特别是康养休闲转型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把发展“康养旅游”作为强化生态保护发展的最佳选择,利用生态资源,提供生态产品,走生态发展的新路子,进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带来经济优势,在不断扩大有效供给和满足群众迫切需求中,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二是顺应供应结构的升级。
石柱县用自身的特色优势,打造了点线面协同、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四大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主打产品和品牌。
比如,打造以巾帼土司城、万寿山为重点的城郊休闲康养旅游区,以大风堡—太阳湖—千野草场为重点的“大黄水”生态康养旅游区,以西沱古镇—水磨溪—银杏堂为重点的沿江文化康养旅游区,以广寒宫—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龙潭冶锌遗址群为重点的自驾探秘康闫 雯(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党校,甘肃 平凉 744000)养旅游区。
崆峒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旅 游资 源 -
资源开发与市场 R e s o u r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r k e t 2 0 1 4 3 0 ( 3 )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8 1 4 1 . 2 0 1 4. 0 3 . 0 2 3
L 0 Xi a—x i a . S H I Hu i —c h u n 一. Z HAN G C a n
( 1 . C o l l e g e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 N o r t h w e s t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C h i n a ;
2. C o l l e g e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 L a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Ec o t o u r i s m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wa s a k e y c it r e io r n f o r t he s u s t a i n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o u r i s m. Th i s p a p e r s u r v e y e d t h e s t a t u s a n d t h e n u mb e r o f v i s i t o s r o f Ko n g t o n g Mo un t a i n, a c c o r d i ng t o t h e t h e o r y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s c e n i c e c o t o u is r m e nv i r o n me nt a l c a r r yi n g c a p a c i t y, h ) c u s i n g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 e s o u r c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ps y c h o s o c i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t o u is r m e c o n o mi c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Ko n g t o n g Mo u n t a i n.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l a w o f t h e mi n i mu m a mo u n t , wi t h a mi n i mu m l i mi t o f t h e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f a c t o r me t h o d a s t h e s ma l l e s t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wo u l d b e d e i f n e d e c o t o u r i s m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Ko n g t o n g Mo u n— t a i n. At l a s t , c o mb i n e d t h e c a l e n d a r y e a r t o u is r t r e c e p t i o n n u mb e r o f Ko n g t o n g Mo un t a i n,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t o u is r m c a r r yi n g c a p a c i t y. S i mu ha n e — o u s l y, ba s e d o n t h e e c o t o u r i s m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s i t u a t i o n, t h i s pa p e r ma de r e c o mme n d a t i o n s a c c o r d i n g l y. Ke y wo r ds : e c o t o u r i s m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Ko n g t o n g Mo u n t a i n; e mp i ic r a l a na l y s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