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宝鸡市人文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研究

宝鸡市人文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研究

宝鸡市人文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研究
骆晓庆;张伟峰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宝鸡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旅游资源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不同类型人文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政府、企业、游客三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建议,希望可以对宝鸡市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总页数】2页(P137-138)
【作者】骆晓庆;张伟峰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人文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2.广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安全共享管理研究
3."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资源安全管理研究
4."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资源安全管理研究
5."互联网+"时代数字档案资源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宝鸡市金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几点思考论文

宝鸡市金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几点思考论文

宝鸡市金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摘要:2002年宝鸡在城市滑坡水土保持工作的背景下建设金台森林公园,取得良好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目前公园应充分整合区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西府民俗旅游资源和城市休闲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旅游产业规划和管理模式,运用市场机制提升城市森林公园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价值。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产业规划生态旅游1 金台森林公园发展现状2002年7月,宝鸡市在成功完成渭河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之后,提出了启动北坡防滑及生态治理工程,即市区金台森林公园的建设决定。

金台森林公园是在北坡防滑及生态治理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北坡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的,宝鸡市北坡下即为宝鸡市区,之前存在较为严重的滑坡生态治理问题,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宝鸡将地质问题治理结合坡下市区发展状况,通过搬迁改造建设,整体规划宝鸡市金台森林公园的建设,目的是将地质灾害的治理与市民休闲娱乐紧密结合。

金台森林公园的范围是:西起长寿沟,东经金台观,向北到柳沟,全长5.2公里;南始引渭渠,北到陵塬坡顶向北1000米为界,南北宽度500—800米,总面积256公顷。

金台森林公园区域内有众多历史文化名胜,著名的有金台观、大唐秦王陵、金顶寺、八角寺、雷神洞、五圣宫等。

金台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定位是城市生态休闲旅游,经过近十年的规划建设,目前北坡已栽有37种树木,绿地面积为200公顷,共有树木120万株,形成了水土保持防护林带,对改善宝鸡城市环境质量,防滑减灾,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发挥了重大作用。

2 金台森林公园建设及旅游发展中的问题2.1 公园规划建设凌乱,辖区拆搬迁工作滞后宝鸡北坡金台森林公园建设之前,规划区内居民、村民、企事业单位分布较多,居民1290户,村民535户,主要分布在坡脚沿线、塬顶、金台观周围,对北坡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经过近10年的搬迁、规划和建设,目前村民安置、城中村拆迁效果良好,坡顶规划建设农家乐性质的关中民俗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坡面景区建设已经形成规模,目前存在问题是公园坡下的拆搬迁工作阻力较大,坡下引渭渠的污水排放和西府民俗广场等景区形成了较为矛盾的景观冲突。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宝鸡市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淀和独特 的地理 区位 , 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宝 鸡丰富的旅游资源 , 以下几个特点 : 形 具有
第一, 源远流长的历史 文化 资源 。宝鸡的文化发展 与华夏文化 密切 相关 , 脉络 十分 清晰 。宝鸡 是 中国周 、 王朝 的发 祥 秦
地。自 汉代至今, 在宝鸡发现的周、 秦青铜器数以万计, 是名副其实的“ 青铜器之乡” 。佛骨圣地法门寺, 因供奉举世仅有的世 界佛教最高圣物——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 世界第九大奇迹”现已成为世界佛教瞻札的圣地和唐 ,
代宫廷文化 的展示 中心 。
第二 , 人无我有 的民族 文化 资源。宝鸡是工艺美术 之乡 , 流传千年的民族 风俗 , 繁多 的民族 艺术 , 味独特 的民族 饮 门类 风
食, 别具一格的民族饰品等等, 构成了浓郁而独特的宝鸡民族文化。流传至今的西府社火、 大型庙会 、 木版年画、 彩绘泥塑、 草
第四, 人有我特的现代文化资源。建国五十多年来, 宝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的文化事业群落, 诸如广播电视、
出版发行 、 教育培训 、 体育保健 、 民间艺术 、 文物考古 、 旅游观光 、 演出等主要文化 事业 。 且正在精心 营造和不断 发展 中, 娱乐 并
以期“ 文化立市”使宝鸡人勤劳实干、 ,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为主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体现。 基于此, 我们可以看出宝鸡旅游资源种类多、 品种全、 品位高, 特色格外鲜明, 开发价值极大, 具备打造旅游名市资源基
编、 、 皮影 焰火等古朴淳厚 , 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 , 闪烁着中华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
第三, 美妙绝伦的旅游文化资源。绮丽的宝鸡山奇、 水秀、 峰险、 谷幽, 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特色

宝鸡城市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宝鸡城市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园。 二、 宝鸡 城 市旅 游 目前 存 在 问题
2 城市旅 游公共 服务体 系缺失 、 、 城市旅游整体规划模糊 城 市旅游在 旅游业 的最 大特点在于积极 主动 的旅游信 息引导 系统 和完善 的服务 体系 , 游客 参观历史文化 、 山水名胜景 区时 , 旅游线路 是 在限定 的范围作出单一 的指 导系统 , 至观光区 、 闲区 、 甚 休 餐饮 区以及 消费区都用明确 的功 能性划分和设置 ,但是城市旅游 由于不 同类 型的 旅 游资源分布 于经济社会功 能为主的城市系统之 中, 这时 , 被动 型依靠 游客来 到陌生 的城市 去依靠 自身能力寻找旅游景 区,以及安排 自己的 衣食住行 , 于城市旅游 的持续性发展来说 , 对 是致命 的阻碍因素。 宝鸡市 区居 住人 口 10万左右 , 2 市区面积接近 6 0平方公里 , 0 旅游 资源类 型多样 , 分布分散 , 前 为止 , 目 除了餐饮 、 住宿等基础设施具备一 定 的旅游接待能 力之外 , 统一 的城市旅游服 务中心 , 导游服 务中心 , 旅 游 资讯信息服务体系 , 旅游交通 系统尚未建立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 面: 第一 ,宝鸡城市旅游的运行完全将 本应该 政府旅游公共职能部 门做 的 事情交给市场 中的旅行社和旅游公 司去做 ,不能建立统一 的城市旅游 公共服务体系 ; 第二 , 整个市 区旅游资源 的规划开发 , 游线路设计 , 旅 旅 游 消费链条 的设计开发上基本空 白。 3 城市旅游产品开发能力不足 、 、 城市旅游产业 发展缓慢 城市旅游的经济收益受季节气候 、 地理 区域 和游客兴趣爱好影响 较小 ,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第一 , 城市旅游 的经 济收益 持续性 长 , 而且配 合节庆 , 假期 的游客高峰 , 旅游业没有周期季 节性 ; 二 , 第 城市旅游 的游 客群体涵盖所有游客群体 , 不区分性别 、 年龄 和兴趣 ; 三 , 第 城市旅游的 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城市旅游公共职能部 门的开发 、 和运行 , 管理 能够带 动整个城市第三产业的全方位发展。 宝鸡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目前存在两个 问题 : 第一 , 宝鸡城市旅游 产业性不 强 , 各类旅 游资源的开发 、 建设和利用过 于粗 糙 , 没有形 成产 业化发展的旅游 消费整体性链条 ,旅游产业能够细分到从 游客 进入宝 鸡市区开始城市旅游到游客愉快返 回的多个城市旅 游的环节上 ;第二 宝鸡城市旅 游的旅 游产 品开发能力不足 ,例如西安在 围绕 西安 明城墙 常年不断定性和不定性 的各类深化性旅游活动 ,宝鸡在城 市旅 游产品 的发展阶段 明确体 现出旅 游产 品的思路单一 、 设计能力不足 , 前 还存 目 在于旅游民俗纪念品销售 和地方特产贩卖的低端层次 。 三、 宝鸡城 市旅游发展 的几点建议

宝鸡市农家乐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宝鸡市农家乐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 1 ,3 7 :0 2 6 0 12 ( )2 5~ 0
AcaAgiu u a in x t r h reJa g i c
宝鸡 市农 家乐 旅游 现 状及 发展 对 策研 究
赵 昕
( 宝鸡文理学 院, 陕西 宝鸡 7 11 ) 2 03
摘 要 : 文以宝鸡市农家乐旅游为例 , 该 在分析 宝鸡 市农家乐旅游优 势和存 在 问题的基础 上, 出宝鸡 市农 家乐旅 游可 提
市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 大旅游 、 大产业、 大市场、 大发
展 的理念 已经 逐步形 成 。
2 宝鸡市“ 农家乐” 旅游发展 的优势
2 1 区位优势 . 宝鸡市位于陕西关 中平原 “ 八百里秦
3 宝鸡市“ 农家乐” 旅游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
宝鸡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虽然取得 了可喜成绩 , 但它

西

Hale Waihona Puke 业学报 2 3卷
“ 的需求 , 农” 导致了农家乐吸引力大打折扣。 32 . 旅游产品单一。 文化含量低 文化产业是旅游业 持
续发展的支柱, 旅游业依赖文化来支撑。旅游景点、 景 区、 设施只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才能具备持久旺盛的
化活动和农事活动、 健身活动进行有机的融合开发, 尤其
然风光资源丰富。全市有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处、
国家级文物 5 5件、 国家一级文物 4 1件、 8 国家级风景名
收稿 日期 : 1 0 2 2 1— 5— 0 0 基金项 目: 宝鸡文理学 院重点项 目( K 94 ) Z 0 13 。
作者简介 : (91 )女 , 赵听 18一 , 陕西宝鸡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城乡国土资源与 GS I。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探讨作者:毛嘉珍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2期摘要:民俗文化旅游是现阶段旅游产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强调的是利用极富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

宝鸡是一个有着丰富民俗文化的城市,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该文将就宝鸡市现存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结合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重要问题针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宝鸡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181-01在工作生活压力日渐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旅游出行除了是为了放松心情之外,同时还是为了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民俗文化能带给人不同的旅游感受。

宝鸡市丰富的民俗文化为地区内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现实层面来看,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仍相对较为落后,因此针对其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宝鸡有着2700余年的建城史地区内有着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手工艺品,同时还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艺术表演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得知,宝鸡现有的非遗保护共有约78个项目,这显然为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结合宝鸡市的地域结构来看,其现有的可作为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大多数都集中在关中平原地区,该地从古至今在交通方面都非常的便利,且地区内涵盖了宝鸡所有类别的非物遗,且均为地区内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宝鸡民俗文化旅游来看,现阶段其发展仍相对较为滞后并不满足地区内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之所以称这一现象是因为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仍面临如下的问题:第一,对民俗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足。

就现阶段对宝鸡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其中大多数以静态的工艺品展示为主,而富含地方传统特色的艺术表演却未被充分纳入民俗文化旅游中。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宝鸡发展康养旅游的思路与建议【摘要】宝鸡是一个拥有丰富康养资源的城市,为了推动康养旅游的发展,需要挖掘本地康养资源、提升康养服务质量、开发特色康养产品、建设康养旅游基地、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

通过挖掘本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提供高质量的康养服务,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康养产品,建设现代化的康养旅游基地,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加速推动康养旅游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康养旅游的发展将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宝鸡的康养旅游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宝鸡、康养旅游、资源挖掘、服务质量、特色产品、旅游基地、宣传推广、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宝鸡市地处秦岭腹地,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山泉资源和空气负离子资源,适宜开展各类康养活动。

宝鸡市还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养生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文化资源也为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国家提倡健康中国战略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宝鸡市发展康养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挖掘本地康养资源、提升康养服务质量、开发特色康养产品、建设康养旅游基地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可以推动宝鸡康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2 目的宝鸡市地处陕西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康养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发展康养旅游,不仅可以提升宝鸡市的旅游形象,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目的:1. 挖掘本地康养资源: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的自然风光、温泉资源、民俗文化等康养资源,打造独特魅力的康养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2. 提升康养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建设,提升康养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康养体验。

3. 开发特色康养产品:结合宝鸡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产业,开发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康养产品,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宝鸡新开旅游景点

宝鸡新开旅游景点

宝鸡新开旅游景点
宝鸡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文化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宝鸡市新开发了一些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曲江新区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宝鸡市曲江新区,是一个集旅游、休闲、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包括了曲江湖,曲江渔家乐,曲江行宫等景点,该区域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2.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凤翔县东部,是中国第一座以青铜器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的青铜器,展示了宝鸡作为青铜器发源地的丰富历史文化。

3. 王屋山风景区:位于宝鸡市岐山县,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景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4. 马姜山风景区:位于宝鸡市眉县,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着美丽的山水景色和丰富多样的历史古迹。

5. 褒斜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是中国首个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保存着丰富的地质遗迹和景观,是地质爱好者和自然景观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以上仅为宝鸡市部分新开发的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如关山牧场、邙山风景区等也值得一游。

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宝鸡地处西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人文景观著称,种类的多样性及悠远的历史沉淀使其在西部旅游文化资源中独树一帜,充分发挥其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使之推动宝鸡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试对宝鸡旅游的现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发的思路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
一.宝鸡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1.从旅游资源角度看,宝鸡旅游发展潜力很大
宝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一级文物481 件(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4A 级景区6处,3A 级景区处19处。

我们所调查的7个县、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千阳县、陇县、麟游县)中,每个县、区都至少有一个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旅游区或旅游点。

如陈仓区的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凤翔的东湖景区、秦宫一号大墓;陇县的关山草原;扶风的法门寺及法门寺博物馆(国家4A 级景区);岐山周公庙;千阳的莲花山狩猎场;麟游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等。

有些县、区的旅游资源密度好,可形成小的旅游环线;而且,由于地方多数旅游资源污染小、环境质量高,对城市旅游市场有很强的吸引力,如陇县的秋菊山庄、向阳川;千阳县的莲花山狩猎场;岐山的堀山森林公园等。

而且,宝鸡北部各县占有相当的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周文化旅游区和三国文化旅游区及以草原、山水风光见长的关山,龙门洞,景福山旅游区。

相对于优势的旅游资源,宝鸡的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宝鸡市经济发展和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接待的旅游人数总量,特别是海外旅游人数和比例在全省所占份额较低。

2. 宝鸡旅游可进入性具备一定的基础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招商、旅游发展的需要,宝鸡市及北部各县区之间的交通大为改善。

陇海、宝(鸡)-成(都)、宝(鸡)-中(卫)铁路在宝鸡市交汇;西宝高速连接西安和宝鸡,宝(鸡)-平(凉)线、宝(鸡)-天(水)线、西宝北线等二级公路贯穿宝鸡市、陈仓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岐山县和扶风县;较偏远的麟游县也有三级公路与其
他各县连通,交通相当通畅、便捷。

3.宝鸡已具备较高的旅游接待能力
宝鸡市现有旅行社三十多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家;旅游饭店和宾馆300多家,涉外定点饭店43家,其中星级饭店26家;我们所调查的7个县区中,各县区都有相当于三星级的饭店和稍低各等级的饭店可供客人入住;有二星级的旅游定点餐饮点;有相当数量的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点。

总体上有相当的旅游接待能力。

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近几年宝鸡地区的旅游收入处于持续稳步的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开放,个人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提高改善。

4. 宝鸡旅游发展具备了很好的社会条件
首先,宝鸡近年经济稳定发展,在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545.91亿元。

其次,早在前几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对旅游的发展极为重视,下发了《宝鸡市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宝鸡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是将宝鸡建成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在旅游方面出台了许多积极、优惠的政策。

2012年,宝鸡市政府出台“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宝鸡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另外,各县区政府也认识到旅游发展巨大的带动作用,对本地旅游业的发展热情很高,在招商引资,旅游宣传、制定规划、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这些都是宝鸡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宝鸡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仍然较差,除个别在县城内或县城附近的旅游景点外,通往多数景区景点的道路较差,硬化路面窄、不够平坦,有的甚至是完全未经硬化的土路,大大影响游客进入速度和舒适性。

关键在于对旅游的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

2.宝鸡地区各级政府之间缺乏协调,在发展本地旅游过程中盲目性较大,对自身经济实力和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估计不够准确,在项目开发中没有合理地分期分批、突出重点,重复建设较为严重,特别是农家乐、森林公园等的建设缺乏整体协调,许多项目的开发不但没有对当地旅游业形成互补的优势,还出现了旅游资源开发恶性竞争的局面。

3.旅游资源开发中权属不清楚,责、权、利不明的现象仍很严重。

农、林、水利、文物、
文化、旅游各部门看重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在旅游发展中形成一些障碍,这已成为制约宝鸡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政府对各景区景点的管理和引导不够,很多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开发存在盲目性和破坏性,基本上没有长期的、科学的规划方案,在近期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严重,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景点中建设不当的人工建筑物如宾馆、庙宇等损坏了景观本身的特色和观赏价值。

另外,部分景区景点乱设乱建现象严重。

例如,宝鸡市千阳县某景点竟然用白色瓷砖和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盖起了一座面宽十几间的两层楼的“庙宇”,影响景区的协调性。

5.现有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专业基础较差,发展旅游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稀缺,受行政人事指标等因素的困扰,专门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本科、大专毕业生引入困难,直接导致宝鸡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软件”条件较旅游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6.宝鸡地区对自身旅游资源赋存和现状的掌握不够,缺乏科学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因而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特色不鲜明,重点不够突出,进而导致宝鸡地区资源特色鲜明的优势没有转化为特色鲜明的产品优势,在与其他旅游区和旅游城市的比较和竞争中对远距离的客源市场缺乏吸引力。

三.对宝鸡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合理开发的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进入性
宝鸡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旅游的投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吸引机制,改善整体环境,提高可进入性;加强景区内部的交通和餐饮、住宿、停车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证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各方发展旅游
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企业、旅游景点的管理和引导,全面考虑,避免旅游建设中的重复和浪费。

其次,省市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的引导,避免各县区在旅游项目确定上的盲目和重复。

另外,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和分工,工,农、林、水利、文物、文化、旅游各部门要分清责、权、利,共同发展地方旅游业。

3.科学规划,重视环境保护
旅游规划的制定和评审要有政府官员、专业人士、学术专家、企业家及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要加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要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有准确的分析和保护对策,以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协调发展。

4.加强宣传力度,形成旅游产品优势
资源本身价值很高,吸引力强,知名度不高,可进入性差是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对地方旅游而言,加强宣传尤为重要。

一要加大旅游宣传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二要突出宝鸡旅游形象的宣传,要紧紧围绕“佛骨圣地法门寺,秦岭主峰太白山”来开展宣传工作,争取把宝鸡“周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佛教文化”集中的文化资源突出的特色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特色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优势。

三要注意宣传手段,特别要加强音像、视频资料的宣传。

四.小结
随着旅游业向纵深发展,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艰难问题,充分认识旅游管理部门重任。

旅游业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发展,旅游主管部门必须多宣传、多学习、多研究、多创新。

为此,政府必须应该做好以下! 方面工作:做好规划,明确重点;建立规范,明确要求;增加投资,建好基础;抓好宣传,开拓市场。

充分发挥宝鸡旅游的优势,使其成为陕西地方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
学号12511050135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成绩
西安翻译学院XI’AN FANYI UNIVERSITY
实践报告
题目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学生姓名李大为
专业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郭会宁
2014年7月实践周志
实践周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