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胺概况
胺的分类与性质

胺的分类与性质胺是一类具有重要化学性质和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分子中氮原子周围的取代基不同,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本文将对这三类胺的分类、性质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级胺一级胺是指胺分子中氮原子周围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一级胺通常具有较强的氨基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形成相应的盐。
此外,一级胺还具有亲核取代、缩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多种化学性质。
1. 亲核取代反应:一级胺具有亲核性,可以与电荷正电的化合物如卤代烷、酰卤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该反应可以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合成应用。
2. 缩合反应:一级胺可以与酸醛或酮类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相应的亚胺或酰胺。
这种反应常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
3. 氧化反应:一级胺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相应的亚胺、亚胺氧化物或者酰胺。
这些产物在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二、二级胺二级胺是指胺分子中氮原子周围有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与一级胺相比,二级胺的氨基性较弱,但仍然可以进行许多重要的反应和应用。
1. 应用于药物合成:二级胺可以作为药物分子的结构骨架,具有调节生物活性的作用。
常见的药物分子中常含有二级胺结构。
2. 作为溶剂:由于二级胺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因此常用作各类溶剂的组成部分,如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溶剂。
三、三级胺三级胺是指胺分子中氮原子周围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与一级胺和二级胺相比,三级胺的氨基性最弱。
1. 缓冲剂:由于三级胺具有较弱的酸性或碱性,可以作为缓冲剂使用。
在许多生物学和化学实验中,三级胺常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值。
2. 催化剂:一些特殊的三级胺化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有机合成反应,促进反应的进行。
3. 表面活性剂: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三级胺化合物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用于调节液体表面张力和增加分散性。
结论: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根据氮原子周围的取代基不同,可分为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每类胺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胺与胺类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胺与胺类化合物胺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它是氨基(NH2)的衍生物。
胺具有重要的生物和化学性质,在药物、染料、聚合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胺的结构、性质及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一、胺的结构胺是由氨基(NH2)取代一或多个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取代的氢原子个数和位置,胺可分为三类: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一级胺是指一个氨基取代一个氢原子,例如甲胺(CH3NH2)。
二级胺是指两个氨基分别取代两个氢原子,例如二甲胺(CH3NHCH3)。
三级胺是指三个氨基分别取代三个氢原子,例如三甲胺(CH3N(CH3)2)。
胺具有碱性,通常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例如,一级胺甲胺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甲胺盐酸盐(CH3NH3Cl)。
二、胺的性质1. 碱性:胺具有明显的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2. 挥发性:一些低级胺具有明显的挥发性,例如甲胺和异丙胺。
3. 溶解性:胺在水中可部分溶解,但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溶解性逐渐降低。
4. 氢键作用:胺分子中的氨基与其他分子或离子可以形成氢键作用,增加胺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
三、胺的应用1. 药物:许多药物中含有胺基结构,例如抗组胺药物、抗生素等。
胺基结构的引入可以改变药物的活性、溶解性等性质,提高药物的效果。
2. 染料:染料中常常含有胺基结构,这些染料可以与织物中的羟基等官能团发生反应,实现染色效果。
3. 聚合物:胺基结构可以参与聚合反应,例如合成聚胺酯、聚酰胺等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
总结:胺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多样,性质独特。
胺的应用广泛,涉及药物、染料、聚合物等多个领域。
有机化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胺的性质和开发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胺的名词解释是

胺的名词解释是胺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它们内部含有氮原子的一个或多个原子,所以其名称中都带有“氨”字样。
胺和氨类似,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类。
胺在化学及生物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胺可以根据它们所含氮原子的化合价和状态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价胺,二价胺和三价胺。
一价胺是一类具有一种氮原子的胺化合物。
最简单的一级胺是甲胺和乙胺,它们分别由一个氨基团和一个甲基或乙基团组成。
一级胺可以通过在氨基团上添加更多的碳原子来形成更复杂的分子结构。
一级胺在有机合成、杀虫剂、药物和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价胺是一类具有两个氮原子的胺化合物。
一种重要的二级胺是乙二胺,它由两个氨基团连接而成。
乙二胺常被用作溶剂和化学品中的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合成聚酰胺和染料等材料。
三价胺是一类具有三个氮原子的胺化合物。
一个典型的三级胺是三甲胺,它由三个甲基团和一个氨基团组成。
三级胺通常用作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
它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用于合成医药中间体和制备生物染料。
除了它们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胺还具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用途。
例如,胺可以用作溶剂和去污剂,以帮助去除油漆、橡胶和脱胶剂的残留物。
此外,胺化合物还可以用于防锈剂、塑料添加剂和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
胺的特性和用途不仅仅局限于化学和生物领域。
近年来,人们对胺化合物的研究也扩展到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胺作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它在大气中的存在与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因此,了解胺在大气中的循环和转化过程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在化学、生物、医学和环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它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了解胺的性质和用途对于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胺的命名与结构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胺的命名与结构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胺的命名与结构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本文将介绍胺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胺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一、胺的命名规则胺是由氨基(NH2)取代其他原子或基团而成的化合物,它的命名规则如下:1. 一级胺:以尾缀“-amine”表示,氨基作为取代基出现在碳链上。
例如,甲胺(Methylamine),乙胺(Ethylamine)。
2. 二级胺:以尾缀“-dimine”表示,两个氨基取代分别出现在碳链上。
例如,二甲胺(Dim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3. 三级胺:以尾缀“-trimine”表示,三个氨基取代分别出现在碳链上。
例如,三甲胺(Trimethylamine),三乙胺(Triethylamine)。
如果在胺分子中存在其他取代基,命名时需要根据其位置和种类进行命名。
例如,N-甲基乙胺表示氨基和甲基分别取代在乙烷的氮原子上。
二、胺的结构特点胺分子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键长和键角上。
1. 键长:氨基与碳的σ键键长约为1.47 Å,氮原子与氢原子的σ键键长约为1.01 Å。
与其他键相比,氨基的σ键较短,这是由于孤对电子对的电子云密度较大而引起的。
2. 键角:氨基中的三个键角都小于正常的碳氢键角,主要是由于孤对电子对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氨基中的键角变小。
三、胺的性质与应用1. 碱性:胺是一类碱性物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例如,乙胺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乙胺盐酸盐。
2. 氢键:由于胺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对,胺与水、醇和酮等带有氧化学键的化合物可以形成氢键。
这使得胺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
3. 溶解性:一般来说,长碳链的胺具有较大的疏水性,溶解度较低。
但短碳链胺的溶解度较高。
胺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于制备药物、染料和高分子聚合物等。
例如,一些抗生素中含有胺基结构,胺基染料广泛应用于织物染色,聚酰胺中的胺基是高分子聚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胺的分类命名和性质

2. 复杂的胺:
选择含与氮相连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以烃作为母体,氨基作为取代基。
CH3CHCH2CHCH3 CH3 NH2
2-甲基-4-氨基戊烷
CH3CHCH2CH2CH3
N(CH3)2
2-氨基(N,N-二甲基) 戊烷
3. 胺盐和季铵化合物的命名:
CH3NH2 HCl
甲胺盐酸盐或氯化甲铵
醇、烯、卤代烃等混合物 + N2
芳香族伯胺
芳香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芳基重氮盐,在水溶液中, 0~5℃可以保存。
NH2 NaNO2 + HCl 0~5 ℃
N2 Cl + NaCl + H2O
氯化重氮苯
⑵ 仲胺
脂肪族仲胺和芳香族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 N-亚硝基胺。
R2NH + NaNO2 + HCl
⑵ 硝化
芳伯胺易氧化,往往产率较底,芳胺不采 用直接硝化,需 保 护 氨 基 完 成 硝 化。
NH2 (CH3CO)2O
NHCOCH3 HNO3
NHCOCH3 NO2
CH(CH3)2
对异丙基苯胺
CH(CH3)2
98%
CH(CH3)2
94%
NH2
KOH,EtOH
NO2
100%
CH(CH3)2
4- 异丙基-2-硝基苯胺
CH2CH3
+Hale Waihona Puke CH3CH2-N-CH2CH3
Br -
CH2CH3
溴化四乙铵
CH2CH3
+
CH3CH2-N-CH2CH3
OH -
CH2CH3
氢氧化四乙铵
三、胺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法

分类
脂肪胺 RNH2 芳香胺 ArNH2
伯胺 1°
R2NH R3N Ar2NH Ar3N 仲胺 叔胺
2° 3°
R4N +X -
季铵盐 4°
R4N +OH -
季铵碱 4°
NH2 NH
N
氨基 亚氨基 次氨基
ān
àn
ǎn
氨胺铵
注意
CH3 CH3 C CH3
NH2
叔丁胺(一级胺)
CH3 CH3 C CH3
sp3不等性杂化
100.8pm N
H
H
107.3° H
氨
147.4pm N 101.1pm
H3C
H
105.9°
112.9° H
甲胺
147pm N
H3C
CH3 108° CH3
三甲胺
NH3 + HOH RNH2 + HOH
NH4+ + OH RNH3+ + OH-
N H
H
苯胺
按碱性由强到弱旳顺序排列下列 化合物
试管②—二乙胺
试管③—N-甲基苯胺
③②
分别加入盐酸调至酸性 ③②
分别加入亚硝酸钠
出现黄色
加入氢氧化钠后颜色不变
叔胺与亚硝酸反应
R3N + HNO2 脂肪叔胺
R3NH+NO2-
亚硝酸盐
CH3 CH3 N
NaNO2 + HCl
桔黄色
CH3 CH3 N
NaOH
(翠绿色)
芳香叔胺
CH3 CH3 N
NO
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
NH2
胺的分类和结构

一级胺类化合物

一级胺类化合物
一级胺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基团(-NH2)的
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通式为R-NH2,其中R代表碳链或环状
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胺类化合物:
1. 脂肪胺:脂肪胺是一类碳链较长的一级胺类化合物。
常
见的脂肪胺包括甲胺(CH3NH2)、乙胺(C2H5NH2)、丙胺(C3H7NH2)等。
2. 芳香胺:芳香胺是指分子中含有芳香环结构的一级胺类
化合物。
常见的芳香胺包括苯胺(C6H5NH2)、邻苯二胺
(C6H4(NH2)2)等。
3. 腈胺:腈胺是指分子中同时含有氨基基团和腈基(-
C≡N)的一级胺类化合物。
常见的腈胺包括甲腈胺
(CH3NH2CN)、乙腈胺(C2H5NH2CN)等。
4. 异胺:异胺是指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的一级胺类化合物。
常见的异胺包括吡啶(C5H5NH)、噻吩(C4H4NH)、吡咯
(C4H4NH)等。
5. 脲:脲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基团的一级胺类化合物。
常见的脲包括尿素(CO(NH2)2)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作为溶剂、催化剂、药物、染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胺:CH3NH2性质:又称一甲胺,在常温下为无色有氨臭的气体、或液体。
易燃烧,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5%-21%(4.95%-20.75%)。
相对密度0.662,熔点为-93.5℃,沸点为-6.3~-6.7℃,-19.7℃(53.3kPa),-32.4℃(26.7kPa),-43.7℃(13.3kPa),-73.8℃(1.33kPa),分解温度250℃,闪点(闭杯)0℃,自燃点430℃,蒸气压(25℃)202.65Pa,临界温度156.9℃,临界压力4.073kPa,折射率1.351。
液化后发烟体,比氨具有更强的碱性。
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乙胺:CH3CH2NH2无色有强烈氨味的液体或气体;蒸汽压53.32kPa/20℃;闪点:<-17.8℃;熔点-80.9℃;沸点16.6℃;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70;相对密度(空气=1)1.5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合成及作萃取剂、乳化剂、医药原料、试剂等。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乙胺蒸气可产生眼部刺激、角膜损伤和上呼吸道刺激。
液体溅入眼内,可致严重低度伤;污染皮肤可致灼伤。
二、应急处理处置方法:1、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是气体,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暴余气或是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若是液体,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
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丙胺:CH3CH2CH2NH2分子量59.11无色碱性液体,有强烈的氨味;蒸汽压33.06kPa/20℃;闪点-37℃;熔点-83℃;沸点48.5℃;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72;相对密度(空气=1)2.0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试剂及溶剂一.对环境的影响: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能引起眼部严重损害。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腐蚀胃肠道。
应急处理处置参照上述乙胺的方法丁胺:H2NCH2CH2CH2CH3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有刺激性氨臭的液体。
相对密度d(20/4℃)0.7414。
沸点77.8℃。
熔点-50.5℃。
折射率nD(20℃)1.4031。
闪点-8℃。
20℃时蒸气压9.6kPa。
能与水、乙醇、乙醚混溶。
正丁胺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正丁醇大。
用途用于医药;也用作浮选剂、缓蚀剂、杀虫剂等。
毒性本品有毒,具强碱性和腐蚀性,溶液或其蒸气强烈刺激人眼、皮肤和粘膜。
吸入大量蒸气会引起头痛、恶心,严重者引起肺水肿。
皮肤接触后应用大量水冲洗,溅入眼中,用流水至少冲洗15分钟,吸入中毒者应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并请医生治疗。
大鼠经口LD50为500mg/kg。
操作场所正丁胺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
生产设备应予密封,严防跑冒滴漏,操作场所应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
包装储运本品易燃,与空气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玻璃瓶包装,外用木框固定,每瓶12kg。
谨防容器破漏。
贮存于阴凉通风处,严禁烟火,应与氧化剂隔离存放。
戊胺:分子式C5H13N;CH3(CH2)3CH2NH2分子量87.16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蒸汽压 4.65kPa/26℃;闪点-1℃;熔点-55℃;沸点104.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76;相对密度(空气=1)3.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抗氧剂、乳化剂,也用作化学合成中间体己胺:分子式C6H15N;CH3(CH2)4CH2NH2分子量101.19无色液体;闪点29℃(开杯);熔点-22.9℃;沸点131.4℃;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77;相对密度(空气=1)3.4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庚胺:分子式C7H17N;CH3(CH2)6NH2分子量115.22无色液体;闪点35℃;熔点-23℃;沸点15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73;相对密度(空气=1)4.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4(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辛胺:分子式:CH3(CH2)6CH2NH2 分子量:129.24无色液体。
熔点0.0℃。
沸点179.6℃,63.2℃(1.3kPa)。
密度(20℃)0.7826g/cm3。
略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或乙醚。
由辛酸与氨反应、脱水和加氢制备。
用于有机合成。
壬胺:分子式C9H21N 分子量143.27无色液体。
对二氧化碳敏感。
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
相对密度0.7886。
熔点-1℃。
沸点202.2℃。
折光率1.4336。
闪点63℃。
有腐蚀性。
橡胶促进剂。
抗氧剂。
有机合成。
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癸胺:分子式:C10H23N 分子量:157.30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氨臭,易燃。
熔点17℃,沸点220.5℃,95.8℃(1.33kPa),相对密度0.787(20/4),折射率1.4360,闪点85℃。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
本品为溶剂,可用于有机合成等,也可用作试剂。
十一胺:分子式:C11H25N 分子量:171.33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熔点(℃):16.5 沸点(℃):240 相对密度(水=1):0.7960 闪点(℃):92 溶解性:溶于热,不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十二胺:分子式:C12H27N分子量:185.36性质:白色蜡状固体。
熔点28.20℃,沸点259℃,相对密度0.8015(20/4℃),折射率1.4421。
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和四氯化碳,难溶于水用途: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纺织及橡胶等助剂生产。
也可用以制取矿石浮选剂、十二烷基季胺盐、杀菌剂、杀虫剂、乳化剂、洗涤剂和防治皮肤灼伤养津抗菌的消毒特效剂等。
毒性本品有毒,能刺激皮肤,会引起亚急性皮炎,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生产设备应密闭,防止跑、冒、滴、漏,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十四胺:分子式:C14H31N 分子质量:213.40性质:无色结晶。
沸点:291℃熔点:37-42℃沸点291.2℃,162℃(2kPa)。
密度(20℃)0.8079g/cm3。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由肉豆蔻酸与氨反应、脱水和加氢制得。
用于表面活性剂及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备。
十六胺:分子式:CH3(CH2)14CH2NH2性质:又称十六烷基胺。
无色结晶。
熔点46.77℃。
沸点177.9℃(1.3kPa),144℃(0.27kPa)。
密度(20℃)0.8129g/cm3。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或乙醚。
由棕榈酸与氨反应、脱水和加氢制得。
用于制树脂、杀虫剂、高级洗涤剂、水处理缓蚀剂、染料涂料及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备。
十八胺:分子式:C18H39N 分子量:269.52性质:白色蜡状固体结晶,具有碱性。
凝固点53.1℃,沸点348.8℃,199.5℃(1.33kPa,183.0-183.1℃(0.665kPa),相对密度0.8618(20/4℃),折射率1.4522,闪点149℃。
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乙醚、苯,微溶于丙酮,不溶于水。
本品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
勿与皮肤接触。
防止设备泄漏,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具。
用途: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用于生产十八烷季胺盐及多种助剂,例如阳离子润滑脂的稠化剂、选矿药剂、农药和沥青乳化剂、织物抗静电剂、柔软剂、湿润剂和防水剂、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彩色胶片的成色剂、炼油装置的缓蚀剂。
将十八胺与环氧乙烷以1:2的摩尔比配合,在150-190℃反应,可以近80%的收率得到十八烷基二乙醇胺[10213-78-2]。
十八烷基二乙醇胺是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可用于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