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doc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2(word版,有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2(word版,有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3分,计30分)1、物体的运动通常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
3、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湿度、疾病、光照、有害气体等。
4、蚕蛾头上的触角像(),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
5、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其中结茧前会蜕()次。
6、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三次测量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应该()。
7、太阳为我们送来()。
阳光下,物体会产生()。
二、判断题。
(每题2分,计22分)1、月球上的环形山一定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2、蚕和蛹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3、没有设计图,我们照样可以制作“过山车”。
()4、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的过程。
()5、蚕的生命是从蚁蚕开始的。
()6、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
()7、植物有它的生命周期,动物没有它的生命周期。
()8、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9、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来描述。
()10、蚕蛹是由蚕卵发育而来的,蚕蛾是由蚕蛹发育而来的。
()11、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
()三、选择题。
(每题2分,计20分)1、下面属于我们刚出生时的样子的是()。
①饿了会哭②有几十斤重③会走路④不会说话⑤坐不住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⑤2、皮球在围绕着中心点转动的同时,整体位置也发生变化,这种运动方式是()。
A、滑动 B滚动 C、转动3、进行体育锻炼时()。
A、用力越大越猛越好B、不要用力过猛C、想怎样用力就怎样用力4、在树林里,我看到了()。
A、乌龟B、企鹅C、知了5、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
A、月球上的环形山B、没被太阳照到的月球C、被太阳照亮的月球6、蚕的生命周期为()。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及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温度(阳光)水空气二、判断题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2、阳光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水分和()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生长。
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内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发育而来。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202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

202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1.1.运动和位置(练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用和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3.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的。
二、选择题1.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 ),它是运动的。
A.地而上的建筑物B.与它一起并排飞行的伙伴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教材第3页图2.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B.如教材第3页所示,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候,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无法确定的4.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B.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美在小明1米处C.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丽在小明东南方向2米外三、判断题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该物体有没有动。
()2.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3.在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5.如教材第3页图所示,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才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个同学所处的位置。
()四、巧妙简答区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速度相同、并排行驶的两辆汽车,怎样判断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手抓子弹”的奥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在蠕动着,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一、填空题(22分)1、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不同。
2、人在行走时,身体的运动形式是直线运动,手臂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3、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滚动,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是滑动。
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5、六棱柱在斜坡上运动时,当坡度较低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是滚动,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会变成滑动。
6、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起点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终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
二、判断题。
(10分)1、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楼房、树木。
×2、参照物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
×3、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只需说明方向即可。
×4、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5、桌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6、橡皮、铅笔和乒乓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滑动的。
√7、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慢。
×8、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9、组装“过山车“时高度够高就是好。
×10、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确定方位。
√三、选择题。
(22分)1、“XXX家在XXX家正东方向300米处”在这句话中,300米是参照物。
A。
300米 B.XXX家 C、XXX家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选择另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A.假设不动的物体B.高大的建筑物 C、颜色鲜艳的物体3、滚动的易罐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A.曲线B.直线4、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丙的速度最快,甲的速度最慢。
A.甲B.乙 C、丙5、下列关于弹簧摇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弹簧摇马人马身是摆动,弹簧是振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加快溶解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加快溶解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方糖在嘴里溶解得更快。
()A.含在嘴里不动B.咬碎并用舌头搅拌C.咬碎含在嘴里2.如图所示的是方糖溶解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A.颗粒大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B.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C.水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属于加快物质溶解的是()。
A.用筷子搅拌盐水B.和面C.煮鸡蛋汤4.四名地质人员由于大量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他们准备喝食盐水补充能量,在这些水中加入适量食盐,()杯中食盐溶解的最快。
A.B.C.5.在“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强弱”的实验中,较合理的设计是()。
A.分别取10克食盐和10克蔗糖放入50毫升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B.分别取10克食盐和20克蔗糖放入50毫升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C.取10克食盐放入50毫升水中,10克蔗糖放入1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6.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A.提高水的温度B.搅拌C.静静地放着7.小明在50毫升水中加入了29克小苏打,搅拌了好久,发现杯底还有一些小苏打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A.搅拌不够B.小苏打颗粒太小C.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有限8.小青同学在家中把一些白糖加入一杯水中(杯子足够大,水不会从杯中溢出),用勺子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一些白糖颗粒。
为了把这些白糖全部溶于水中,他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A.用勺子更快地搅拌B.把杯子放入冰箱中静置一会儿C.在杯中加入少量温水并搅拌二、填空题9.我们知道加快白糖溶解的方法可以用热水等方法。
我们吃糖果时,想让糖果尽快在嘴中溶解,我们可以_______。
10.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切碎。
11.把大小不同的两块方糖放在温度相同的两杯水中,_______溶解得快。
三、判断题12.通过“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实验可知,升高温度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 ) 13.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相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水结冰了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3水结冰了练习卷一、选择题1.放在桌子上的冰块变成了水,这是冰()了。
A.融化B.冷却C.凝结2.冰块在()的环境中能完全变成液态的水。
A.-10℃B.0℃C.10℃3.水结冰后体积()。
A.变小B.变大C.不变4.下列变化与水结冰或蒸发的变化相似的是()。
A.苹果腐烂B.压扁易拉罐C.火柴燃烧5.在做“水结冰”实验时,为了使试管周围的温度更低,我们可以在()加食盐。
A.试管外面的冰中B.试管里面的水中C.试管内外都要6.夏天,啤酒等玻璃瓶装饮料不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这是因为()。
A.冷冻后饮料变质B.冷冻后口感不好C.啤酒结冰体积变大二、填空题7.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冰是___________态的水。
8.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 )引起的。
9.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就形成了( )。
三、判断题10.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硬度变大,质量也会变大。
( )11.冰不是水,所以冰和水没有相同点。
( )12.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堆里放食盐,是为了让冰块看起来多一些。
( ) 13.把牛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牛奶会结成冰块。
( )14.水结冰、冰融化,它们都还是水,数量上没有变化,占据的空间也不变化。
( )15.水变成冰的过程,我们叫蒸发。
( )16.水、水蒸气和冰虽然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 ) 17.冬天湖面结冰,是因为温度低于了0℃。
( )四、简答题18.你观察过水和冰,他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五、实验题19.请根据“水结冰了”的实验记录表回答下面问题。
“水结冰了”的实验记录表(1)水的初始温度是_______,烧杯中碎冰(加入了食盐)的温度是_________,水的初始温度比烧杯中碎冰的温度________。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地球绕太阳公转是以()为参照物。
A.太阳B.地轴C.月亮2.当我们在等公交车时,公交站台相对于我的位置()。
A.方向变了B.距离不变C.距离变了3.习习坐在车里,看到路旁的树向西运动,那习习在向()运动。
A.东B.北C.西4.秋千的运动形式属于()。
A.摆动B.滚动C.滑动5.汽车转弯时的运动属于()。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静止6.在()斜面上滚动得最慢。
A.B.C.7.下面的物体在斜面上很可能会发生滚动的是()。
A.小立方体B.塑料直尺C.乒乓球8.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就是运动慢B.有的物体运动快,有的物体运动慢C.兔子的运动一定比乌龟快9.学校运动会上,科科跑100米用了16秒,美美用了18秒,()跑的快。
A.科科B.美美C.一样快10.在运动会100米赛跑比赛中,小科用了20秒,小华用了17秒,小明用了18秒,运动最快的是()。
A.小科B.小华C.小明11.蚕宝宝的幼体是()出来的。
A.蚕茧孵化B.蚕蛾直接生C.蚕卵孵化12.蚕的一生从___________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A.卵B.蚁蚕C.幼虫13.亮亮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时写道:“身体从黑褐色变为白色,会爬行。
”他记录的是蚕的()。
A.卵B.幼虫C.成虫14.刚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幼虫的特点是()。
A.还不会吃桑叶,需要喂奶B.黑色,有毛C.到处找妈妈15.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能孵化出小蚕的卵是()的。
A.淡黄色B.白色C.紫黑色16.卵壳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卵B.提供氧气C.提供营养物质17.下面动物的卵外有硬壳的是()。
A.蛇卵B.蚂蚁卵C.青蛙卵18.卵的内部有气室,其作用是为卵提供()。
A.水分B.氧气C.营养19.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B.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20.下列不属于熟鸡蛋的内部结构的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感受空气练习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感受空气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能让我们感知空气的存在。
A.看一看B.扇一扇C.闻一闻2.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会流动B.都占空间C.都是透明的、看不见的3.水区别于石头的主要特征是()。
A.会流动B.摸的到C.比较重4.现有氧气一瓶,给病人用去一半后,还有()A.一瓶B.半瓶C.大半瓶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有时候是香的,有时候是臭的B.气球可以扎成不同的形状,主要利用了空气无固定性状的特性C.空气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大,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多越好6.下列事件与空气无关的是()。
A.风力发电B.动物呼吸C.地震二、填空题7.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 )包围着,人们称他为( )。
8.在做“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时,我们发现将塑料杯稍微倾斜放入水中,瓶口会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_______。
(选填:空气;水)9.空气有一定的( ),但是很轻。
它没有固定的( )和( ),能占据一定的( )。
10.把注射器里10毫升的空气,可以压缩成小于10毫升的空气,这说明空气可以被( ),压缩后的空气有( )。
三、判断题11.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但水里的动物就不需要空气了。
( )12.空气充满各处,但土壤里面没有空气。
( )13.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 )14.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这些空气微粒会变得更小。
( ) 15.河底的动物靠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
( )16.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会流动的气体。
( )四、简答题17.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看不见、摸不着,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举例说说你是如何知道的。
(最少找两个)五、实验题18.请设计实验,让我们摸到空气,感觉到空气的存在。
六、综合题19.读资料,把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填充到气泡图中。
【小资料】奇妙的空气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
它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会流动形成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2、植物的(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3、植物的(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B、茎C、叶D、花E、种子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的。
A、根B、茎C、叶D、花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C )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B、木本植物C、绿色植物D、开花植物7、植物的茎能(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B、从上向下C、从右向左D、从下向上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C )。
A、开花植物B、常绿植物C、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B、攀缘茎C、缠绕茎D、直立茎二、多项选择题。
新课标第一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A、种子萌发B、幼苗生长C、营养生长D、开花结果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B、茎C、叶D、花E、果实F、种子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B、土壤C、适宜的水分D、温度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B、成长C、繁殖D、衰老E、死亡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ABCD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B、观察C、记录D、播种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B、文字C、图画D、照片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3、植物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花都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5、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四、判断题。
1、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植物的茎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5、植物茎的形态多种多样,高的150余米,直径粗达10米以上;矮的只有几厘米;没有茎的植物是极为罕见的。
(√)看图填空题。
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1页右上图)阳光()+水——→()+养料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测试题单项选择题。
1、人和动物通过(C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出生B、生长发育C、繁殖D、死亡2、蚕是一生要经过(D )次变化的昆虫。
A、一B、四C、八D、多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B )天。
A、30B、56C、65D、3654、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B )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D )的。
A、变态B、完全变态C、不变态D、不完全变态多项选择题。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ABDE)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A、卵B、蛋C、蚕D、蛹E、蚕蛾2、蚕的一生会经历(ABCE )四个阶段,这个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A、出生B、生长发育C、繁殖D、衰老E、死亡3、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ABCD )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A、拍照B、画图C、写观察日记D、制作标本4、我们认为:(ABCD )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A、食物B、气温C、有害气体D、疾病5、(ABCD)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A、合理的膳食B、足够的营养C、充足的休息D、加强体育锻炼6、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
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ABC))A、乳牙阶段B、混合牙阶段C、恒牙阶段D、磨牙阶段填空题。
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3、养蚕窍门: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生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要把它刷到(桑叶)上;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撒杀虫剂。
新课标第一网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5、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6、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7、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8、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判断题。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4、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所以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5、这个过程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6、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相同的。
(×)7、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8、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9、自然界中没有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10、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
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短短的1年零六个月,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
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20岁间。
(√)填表题。
1、蚕的一生。
2、画出蚕的一生,并填写出蚕的四种形态。
(32页左上图)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植物的(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D)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的。
A、根B、茎C、叶D、花E、种子6、人和动物通过(C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出生B、生长发育C、繁殖D、死亡7、蚕是一生要经过(D )次变化变为昆虫。
A、一B、四C、八D、多8、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B )天。
A、30B、56C、65D、3659、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B )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D )的。
A、变态B、完全变态C、不变态D、不完全变态二、多项选择题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期B、幼苗生长期C、营养生长期D、开花结果期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B、茎C、叶D、花E、果实F、种子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CD )等条件。
A、阳光B、土壤C、适宜的水分D、温度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B、成长C、繁殖D、衰老E、死亡5、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ACDE)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A、卵B、蛋C、蚕D、蛹E、蚕蛾6、蚕的一生会经历(ABCE )四个阶段,这个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A、出生B、生长发育C、繁殖D、衰老E、死亡7、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ABCD))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A、拍照B、画图C、写观察日记D、制作标本8、我们认为:(ABCD)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A、食物B、气温C、有害气体D、疾病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3、植物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花都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5、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6、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7、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