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4年
2014年福建省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4年福建省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1.2012年我国GDP增长()A 7%B 7.8%C 8%D 8.2%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立德树人B 教书育人C 教育均衡D 教育平等3.2012年6月27日,在西太平洋的玛利亚纳海勾实验海区,中国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记录的是()A 科学号B 辽宁号C 飞龙号D 蛟龙号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其中,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的概念是()A 专业大户B 家庭农场C 农民合作社D 农业合作社5.2013年3月22日,在福建召开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的主题是()A 塑造未来经济B 融合谋发展,创造促繁荣C 稳步推进全面发展D 和平挚友,繁荣伙伴6.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度,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经济发展C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满意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2013年1月27日,“金砖国家”五国峰会主办国是()A 巴西B 印度C 南非D 俄罗斯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
A.学校教务处B.学校C.教育行政部门D.司法部门9、《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的等级分为()。
A.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B.优秀、及格、不及格C.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D.优秀、合格、不合格10、《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A.15日B.30日C.45日D.60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拯救的方针,应坚持的原则是()。
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数学复习真题

1. a 与b 为非零自然数,且b+1=a ,那么a 与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1 B.a C.b D.abA.0B.-1C.1D.-1或1A.36B.54C.72D.1444. “a=3”是直线 ax+2y+2a=0和直线3x+(a-1)y-a+7=0平行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10cm ,得到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正方体表面积增加120cm ,原正方体体积是(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7.直线mx-y+n=0过点(2,2),则4m+2n 的最小值为( ) A.1B.2C.22D.48.将函数y=sin2x 的图像向左平移4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 )9.右图为某同学5科测评成绩茎叶图,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该同学总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总成绩(450分)的概率为( )10.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 A.18人 B.35人 C.40人 D.144人11.有理数是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的统称,此有理数概念的定义方法是()A.递归定义B.关系定义C.处延定义D.发生关系1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学解决问题目标的是()A.能结合具体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B.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C.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D.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A.转换与化归思想 B.数形结合思想C.特殊与一般思想D.或然与必然思想A.形象思维B.经验型抽象思维C.理论性抽象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15.按照命题的条件,其反映的具体情况未必只有一种,而每种推证的工具有时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必须分情况加以推证,这种推理方法是()A.类比推理B.演绎推理C.归纳推理D.三段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17、18小题每空4分,第19、2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9.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福建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答案

2014年福建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答案一 、选择题1.D. 两个合数可能是互质数2.C.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3.C.9cm4.B.25%5.D. x ≥-16. A.47.C.若点(-1,n )和点(2,m )在反比例函数xk y =上,那么n <m 8.D.45,60,30 9.D.010.B 最小值1611.D.212.C.抽象13.A 定义应当是相称的14.A 百分数与百分比15.D.符号思想,数学模型(部分题目的选项可能与原题有所差入,因此请根据选项内容进行答案的参考。
)二、填空题 16. 78.5 17. 4 18. 形成过程 数学思想方法 19. 数量关系 运算结果的估计20. 算理 简洁三、简答题第一个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
接下去的回答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区分“比值”的计算与“化简比”的计算之间的区别。
同样,这也是该内容的教学重难点。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加以注意。
四、解答题22.解:设AB 距离为S 千米。
那么第二次相遇时客车行驶了1.4S 千米,火车行驶了1.6S 千米,设客车速度为 1V 货车速度为2V ,那么其速度之比为8:7:21=V V第一次相遇时,客车行驶140千米,则火车行驶(S-140)千米,则列出方程如下:140:S-140=7:8解得S=300。
23.解:(1)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121a =,故其前n 项和(1)212n n n s n d -=+因为S 7=S 15,故217732115157d d ⨯+⨯=⨯+⨯解得d=-2所以Sn= (22-n)n2)Sn= (22-n)n=121)11(2+--n所以当n=11时,Sn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2124.(解析:(1)设甲组的人数为x 人,那么乙组的人数为52-x 人。
甲组所需总时间:()1502/560t x x⨯==甲 乙组所需总时间:()2001/210052-52-t x x ⨯==乙当=t t 乙甲时,活动持续时间最短。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数学专业简答题

简答题一、观点类问题(2010年)您在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教学中将会从哪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2011年)有人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应该大量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充分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课前把授课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授课时就可以“多快好省”地给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
您赞成这种瞧法不?为什么?(201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各学段安排了“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内容(如:认识进行简单测量活动等)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假如您在进行立体与平面图形“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将会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参考答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
在教学“认识物体与图形”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粉笔盒、药盒、小球、魔方与圆柱体的茶叶盒等。
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让学生形成对平面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演示、操作等感知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
有些几何形体的概念,不仅要借助教具的演示,还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与测量,来理解它的本质涵义。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可把张长方形纸的周长贴上彩色纸条后,再拉直展开成相连的4条线段(长与宽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让学生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与几条宽?怎样计算周长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某些实物的长与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如教室中的玻璃窗、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等。
(3)让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
发展空间观念就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空间观念就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与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
2014年福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完整打印版)

2014年福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教育综合知识(使用说明:试题及答案是个人搜集,仅供参考之用)―、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以下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 C )A.海南B.云南C.福建D.广西2. 201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B )A.7.5%B.7.7%C.7.8%D.8.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A.政府B.市场C.企业D.个人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四风”。
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 A )A.奢靡之风B.攀比之风C.浮夸之风D.空谈之风5. 2013 年 6 月 20 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成功地开展了中国首次( C )A.太空科研B.太空会议C.太空授课D.太空对话6. 第 22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14 年 2 月 7 日开幕,其主办城市是( A )A.索契B.莫斯科C.盐湖城D.温哥华7. 在 2013 年度“南南合作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人道主义成就奖”的是( A )A.曼德拉B.阿拉法特C.德克勒克D.甘地8.《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的次数是( B )A.1 次B.2 次C.3 次D.4 次9.《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 C )A.优先发展B.改革创新C.育人为本D.促进公平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的条件之一是最近 3 年内任一记分周期的记录没有记满( D )A.3 分B.6 分C.9 分D.12 分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 C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C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13. 我国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现象,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B )A.社会性B.阶级性C.历史性D.永恒性14. 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C )A.亚里斯多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15. 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思—行”统一的过程的教育家是( A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6.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D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7. 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18. 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称为( D )A.课程标准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D.课程资源19.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 C )A.课程结构理论B.范例教学理论C.发展性教学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0.“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D )A.教育全民化B.教育终身化C.教育多元化D.教育民主化2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4年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4年(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60.00)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 A.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价格不变∙ B.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6倍∙ C.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D.两个合数可以是互质数(分数:4.00)A.B.C.D. √解析:[解析] 设商品的原价为x,先提价10%之后的价格为(1+10%)x=1.1x,再降价10%价格为(1-10%)×1.1x=0.99x<x,A项错误;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32=9倍,B项错误;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底部的半径不一定相等,所以它们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两个合数可以是互质数,例如4和9,D项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B.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C.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D.把一根钢管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五分之一(分数:4.00)A.B.C. √D.解析:[解析]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形状不一定一样,所以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项错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B项错误;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即互为倒数,C项正确;把一根钢管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五分之一,D项错误。
3.一个底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圆锥和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圆锥的高是______。
∙ A.3厘米∙ B.6厘米∙ C.9厘米∙ D.18厘米(分数:4.00)A.B.C. √D.解析:[解析] [*]。
4.李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的时间从5分钟缩短为4分钟,工作效率提高了______。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6a8b86ac7f1922791788e803.png)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价格先提高10%,然后降低10%,价格不变(B)圆的半径扩大3倍,则面积扩大6倍(C)侧面积相等的两圆柱,体积也相等(D)两个数都是合数(二数差较小),这两个数的差的所有质因数都不是小数的约数,这两个数是互质数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B)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C)一比例中,两内项的积是1,那么这比例两外项互为倒数(D)把钢管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3 一底面积为9cm2的圆锥体和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则圆锥体的高是( ).(A)3cm(B)6cm(C)9cm(D)18cm4 李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的时间从5分钟缩短为4分钟,则工作效率提高了( ).(A)20%(B)25%(C)75%(D)80%5 已知集合M={x|x<1},N={x|-1≤x≤2),那么M∪N=( ).(A){x|-1≤x<1)(B){x|-1≤x≤2)(C){x|x≤2)(D){x|x≥-1)6 若椭圆4x2+y2=k上任两点间最大距离是4,那么k=( ).(A)4(B)16(C)32(D)647 反比例函数f(x)=(k为常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数k<-1(B)函数f(x)在定义域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C)若点a(-1,m)和点b(2,n)在函数f(x)的图象上,则m<n(D)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的直线方程是y=x8 某校有学生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900人,高二年级有1200人,高三年级有6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45,75,15(B)45,45,45(C)30,90,15(D)45,60,309 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 ).10 若x、y是正数,且,则xy的( ).(A)最小值(B)最小值16(C)最大值(D)最大值1611 直线ax+2y-1=0与x+(a-1)y+2=0平行,则a的取值为( ).(A)(B)(C)-2或1(D)-1或212 将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这样的分类违反了概念分类原则中的( ).(A)分类必须相应相称(B)分类所得的子项应相互排斥(C)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D)分类不能越级进行13 下列属同一关系的是( ).(A)百分数与百分率(B)质数与互质数(C)正方形与长方形(D)自然数和正整数14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转化为“一笔画问题”,所用数学思维是( ).(A)比较(B)判断(C)抽象(D)推理15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列方程方法求解应用题,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分类与整合,或然与必然(B)一般与特殊,符号化(C)或然与必然,数学模型(D)符号化,数学模型二、填空题16 把一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宽比长少10.7厘米,则圆的面积为________平方厘米.(π取3.14)17 函数y=(x+1)2(x-1)在x=1处导数等于________.18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它不仅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________和________.19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感悟.20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________,寻求________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三、解答题21 一客车和一货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距口地140千米,然后各自按原来速度继续行驶,分别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沿原路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a地距离是a、b两地之间距离的60%,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多少千米?21 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21,S n是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7=S15,求22 S n;23 这个数列的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23 将52名志愿者分成甲乙两组参加义务植树,甲组植150株杨树,乙组植200株松树,假定甲乙同时开始的。
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真题试卷

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真题试卷(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设复数z1+z|=( )。
A.0B.1√D.2解析:解析:由于,则|1+z|=|1-i|2.设f(x)=x 2 +ax是偶函数,a+b的值为( )。
A.1 √B.-1C.-1/2D.1/2解析:解析:由f(x)为偶函数可知,a=0g(0)=0,所以b=1,故a+b的值为1。
A.-1B.-1/4 √C.1/4D.14.设全集U=R,集合A={x|x 2 +x-2>0),B={x|x 2 -2z-3<0},则A.[-2,1)B.[-2,3)C.(1,3)D.(-1,1] √解析:解析:∵A=(1,+∞)∪(-∞,-2),B=(-1,3)-1,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B.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有结论C.合情推理不能猜想√D.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判定正误解析:解析: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故A项不正确;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还要取决于小前提是否真实,故B项不正确;演绎推理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故C项正确;演绎推理不能用于命题的证明,故D项不正确。
6.a,b的夹角为120°,|a|=1,|b|=3,则|5a-b|=( )。
A.6B.7 √C.8D.1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5a-b | 2 =(5a-b) 2 =25a 2 -10a .b+b 2 =25×1 2-10×1×3×(- )+3 2 =49,|5a-b |=7。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过点M 1 (1,0,-2)和M 2 (-1,3,2),且平行于向量a=(1,-2,4)的平面方程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4年(总分142,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 A.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价格不变∙ B.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6倍∙ C.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D.两个合数可以是互质数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D[解析] 设商品的原价为x,先提价10%之后的价格为(1+10%)x=1.1x,再降价10%价格为(1-10%)×1.1x=0.99x<x,A项错误;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32=9倍,B项错误;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底部的半径不一定相等,所以它们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两个合数可以是互质数,例如4和9,D项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B.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C.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D.把一根钢管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五分之一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C[解析]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形状不一定一样,所以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项错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B项错误;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即互为倒数,C项正确;把一根钢管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五分之一,D项错误。
3.一个底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圆锥和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圆锥的高是______。
∙ A.3厘米∙ B.6厘米∙ C.9厘米∙ D.18厘米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C[解析] 。
4.李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的时间从5分钟缩短为4分钟,工作效率提高了______。
∙ A.20%∙ B.25%∙ C.75%∙ D.80%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B[解析] 工作效率提高了。
5.已知集合M={x|x<1},N={x|-1≤x≤2},那么M∪N=______。
∙ A.{x|-1≤x<1}∙ B.{x|-1≤x≤2}∙ C.{x|x≤2}∙ D.{x|x≥-1}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C6.椭圆4x2+y2=k上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是4,那么k=______。
∙ A.4∙ B.16∙ C.32∙ D.64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A[解析] 由椭圆的方程式可知,椭圆4x2+y2=k距离最大的两个点分别为(0,)和,则2=4,k=4。
7.反比例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A.常数k<-1∙ B.函数f(x)在定义域范围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C.若点C(-1,m),点B(2,n),在函数f(x)的图象上,则m<n∙ D.函数f(x)图象对称轴的直线方程是y=x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C[解析] 由图象可知常数k>0,A项错误;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B选项说法不严谨,错误;由反比例函数的公式可得,m=-k<0,,m<n,C正确;函数f(x)图象对称轴有两条,y=x和y=-x,D错误。
8.某校高中生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______。
∙ A.45,75,15∙ B.45,45,45∙ C.30,90,15∙ D.45,60,30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D[解析] 由题意可知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人数之比为900:1200:600=3:4:2,则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9.若C是线段AB的中点,则=______。
∙ A.AB的模∙ B.BA的模∙ C.AC的模∙ D.0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D10.若x、y是正数,且,则xy有______。
A.最小值 B.最小值16C.最大值 D.最大值16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B[解析]所以因为所以xy≥16故当4x=y=8时,xy有最小值16。
11.直线ax+2y-1=0与x(a-1)y+2=0平行,则a的值为______。
A.B.C.-2或1D.-1或2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D[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a=1时,两条直线不平行,当a≠1时,直线与直线平行,则,解得a=2或者a=-1。
12.将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这样的分类违反了概念分类原则中的______。
∙ A.分类必须是对称的∙ B.分类所得的各个子项应互相排斥∙ C.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 D.分类不能越级进行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B[解析] 0既不属于正整数,也不属于负整数。
13.下列属于同一关系的是______。
∙ A.百分数与百分率∙ B.质数与互质数∙ C.正方形与长方形∙ D.自然数与正整数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A14.欧拉将“格尼斯堡七桥问题”转化为“一笔画问题”,所用到的数学思维方法是______。
∙ A.比较∙ B.判断∙ C.抽象∙ D.推理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C15.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应用题,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是______。
∙ A.分类与整合思想;或然与必然思想∙ B.一般与特殊思想;符号化思想∙ C.或然与必然思想;数学模型思想∙ D.符号化思想;数学模型思想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4答案:D二、填空题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宽比长少10.7厘米,答案:78.5。
[解析] 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的宽为圆的半径r,长为周长的一半πr,则πr=10.7,解之得r=5厘米,则这个圆的面积是πr2=78.5平方厘米。
2.2答案:4。
[解析] 函数y=(x+1)2(x-1)的导函数为y'=3x2+2x-1,在x=1处的导数等于3+2-1=4。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______和蕴涵的答案: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
4.答案: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______,寻求______的运算途径解决问答案:算理;合理简洁。
三、简答题1.在“简化10.5:3.5”时,学生出现下列几种不同的做法:(1)10.5:3.5=105:35=3(2)10.5:3.5=105:35=3:1(3)问题:哪一种做法是错误的?请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教学建议以该问题分值: 12答案:第一种做法是错误的。
导致错误的原因:混淆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做法。
“求比值”与“化简比”存在着区别和联系:①从意义上对比,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
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
②从结果上对比,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当把化简的结果写成分数时,只能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形式。
③化简比可以通过求比值的过程进行,只要把求出的比值写成比就行了。
教学建议:首先,需要对“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概念加以区别强调。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不能除尽就用最简分数表示)。
化简比: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变成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并且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化简比的结果用比的形式或分数两种表示)。
其次,通过对比练习加深学习。
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及时给予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予以纠正,并举例子进行巩固练习。
四、解答题已知等差数列{an }中,a1=21,Sn是它的前n项之和,S7=S15。
1.该问题分值: 5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题意可得:解之得:d=-2,则2.?求出最大值。
该问题分值: 5答案:Sn=22n-n2=-(n-11)2+121,当n=11时,数列之和最大,最大值为121。
将52个志愿者分成甲,乙两组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甲组植树150捆杨树苗,乙组植树200捆松树苗,假定甲、乙两组同时开始种植。
3.根据历年统计,每名志愿者种植一捆杨树苗用时小时,种植一捆松树苗用时?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5答案:设甲组的人数为x,则乙组人数为52-x甲组所用时间乙组所用时间令t1=t2,则,解可得x=19.5①当x=19时,,总用时3.158小时;②当x=20时,,总用3.125小时。
总用时3.125小时。
所以应分配甲组20人,乙组32人,总用时最短为3.125小时。
4.在按(1)分配人数种植1小时后发现,每名志愿者种植一捆杨树苗的时间仍为小时,而每名志愿者种植一捆松树苗的时间为小时,于是从甲组抽调该问题分值: 5答案:1小时后,甲组已种捆,余150-50=100捆杨树苗,此后,甲组20-6=14人,还需小时乙组已种捆,余200-48=152捆,此后乙组32+6=38人还需时间小时<2.857小时所以植树持续时间1+2.857=3.857小时。
如图,在Rt△ACB中,∠ACB=90°,AC=15,BC=20,M是AB边上的动点(与A,B不重合),N是BC上的动点(与B,C不重合)。
5.MN的长。
该问题分值: 5答案:,M是AB的中点,所以。
6.当MN与AC不平行时,△CMN可能成为直角三角形吗?若可能,请写出线段CN 长的取值范围;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该问题分值: 5答案:可以。
当MN与AC不平行时,只有∠CMN为直角,△CMN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以CN为盲径作半圆O,当圆O与AB相切时设相切点为P,连接OP,则∠OPB=90°,则AC=AP=15,PB=25-15=10,设CO=x,则有:x2+102=(20-x)2,解之得:①当CN=15,且点M运动到切点P位置时,△CMN为直角三角形;②当15<CN<20时,半圆O与直线AB有两个交点,当点M运动到这两个交点的位置时,△CMN为直角三角形;③当0<CN<15时,半圆O与直线AB相离,即点M在AB边上运动时,均在半圆O外,∠CMN<90°,此时△CMN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当15≤CN<20时,△CMN可能为直角三角形。
五、综合应用题题以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关于“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内容,请阅读并依据此回答后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