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用途危害与防治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1. 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无形的能量,由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以波动的形式传播。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非常广泛,从极低频率的无线电波到极高频率的γ射线都属于电磁波的范畴。
2. 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2.1 通信•无线电通信:无线电波被用于无线电广播、电视传输、手机通信等领域,实现远程的信息传递。
•卫星通信:通过卫星传输数据和信号,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
2.2 医学•影像诊断:X射线、CT扫描、MRI等医学影像技术都利用了电磁波,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治疗:电磁波也被用于治疗,如电磁波疗法用于治疗肿瘤。
2.3 家庭和办公•电视、电台:无线电波传输电视信号和电台节目。
•无线网络:Wi-Fi技术利用电磁波实现无线上网,方便家庭和办公环境的联网。
•微波炉:微波炉利用微波的加热效应来快速加热食物。
2.4 工业•电磁感应加热:利用电磁波的加热效应,实现金属加热和熔化等工业过程。
•激光加工:激光利用电磁波的特性进行切割、焊接、打标等工业加工过程。
3. 电磁波的防护尽管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但长期暴露在过量的电磁波辐射下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适当的电磁波防护至关重要。
3.1 户外防护•保持距离:尽量远离发射电磁波源,如高压线、基站等。
•屏蔽:通过植树、建造隔离墙等方式减少电磁波的到达。
•防护服:在特殊场景下,如高频电磁波暴露较高的工作环境,佩戴专业的防护服。
3.2 室内防护•优化布局:减少电器设备的集中摆放,确保办公环境或卧室的安静区域。
•屏蔽材料:使用金属屏蔽材料,如金属网或铝箔,减少电磁波的穿透。
•减少使用时间:减少暴露在电子设备辐射下的时间,例如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等。
3.3 个人防护•使用手机屏幕保护膜:屏幕保护膜中的银离子能够减少电磁波的辐射。
•使用耳机:使用耳机或蓝牙耳机可以减少手机辐射对头部的直接暴露。
•选择合适的防辐射产品: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的防辐射产品,如护眼屏、防辐射眼镜等。
电磁波的危害和防护

电磁波的危害和防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器、电脑、手机等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家庭不可或缺的东西。
然而,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
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电磁波可能成为“电磁污染”,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1 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其伤害程度会随时间和影响程度发生累积,久而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
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电磁波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被诱发意想不到的病变。
2 电磁污染的危害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之一;(2)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之一;(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组织、骨骼发育,导致视力、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3 电磁波的防护3.1电磁环境标准及相关规定为控制现代生活中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身体健康,1989年12月22日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88),规定居住区环境电磁波强度限制值:长、中、短波应小于lOV/m,超短波应小于5V/m,微波应小于10μW/cm2。
我国有关部门还制订了《电视塔辐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针对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北京市环保局于2000年2月17日颁布了全国首例对电磁污染进行规范管理的《北京市移动通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以规范移动通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
物理知识总结电磁波的应用与危害

物理知识总结电磁波的应用与危害电磁波是一种既普遍又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一、电磁波的应用1. 通信技术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是电磁波应用的典型代表,它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磁波传输语音、图像和数据。
例如,无线电波在广播和电视中传送音频和视频信号,微波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全球范围的通信。
2. 医疗领域电磁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极为广泛。
例如,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被广泛用于医学影像学以诊断骨折、肿瘤等疾病。
此外,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和射频信号来生成人体内部的高清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精准的诊断。
3. 能源和交通领域电磁波在能源和交通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光的电磁波转化为电能,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雷达技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和测量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在航空、海洋和天气预报等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4. 家庭和娱乐设备无线电、电视、手机和WiFi等现代家庭和娱乐设备都利用了电磁波。
无线电和电视机通过接收和解码电磁波信号实现音频和视频的传输,手机通过无线电波与基站进行通信,而WiFi则能够实现家庭内多设备的无线连接。
二、电磁波的危害尽管电磁波在很多方面对人类和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一些电磁波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1.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长期暴露在高能电磁波辐射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频繁使用手机等电磁辐射源可能增加患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生殖问题的风险。
然而,目前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2. 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电磁波对动植物和生态系统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例如,鸟类和昆虫的迁徙可能受到无线电和微波辐射的干扰,对它们的导航和定位能力产生影响。
此外,电磁波辐射还可能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限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
电磁波的应用与危害

电磁波的应用与危害电磁波是指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它的广泛应用使现代社会的通信、医疗、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潜在的电磁波辐射危害。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应用的领域以及可能的危害,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电磁波的应用1. 通信领域: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电磁波是不可或缺的。
无线电、电视、卫星通信等都依赖于电磁波的传输。
例如,手机通过电磁波实现了无线通信,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语音、图像传输。
2. 医疗领域:医疗设备的发展离不开电磁波的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了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内部进行非侵入式的成像诊断。
激光手术、心脏起搏器等医疗技术也依赖于电磁波的使用。
3. 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借助电磁波。
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产生电能。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仅环保,而且可持续发展。
二、电磁波的危害1. 电离辐射:高能电磁波,如X射线和γ射线,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可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离子化影响。
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可能导致细胞DNA损伤,增加患癌风险。
2. 热效应:高频电磁波,如微波、雷达波,具有较强的热效应。
长时间暴露在高功率电磁场中,可能导致局部区域温度升高,对人体组织产生热损伤。
3. 感应电流:较强的低频电磁场可以在人体内诱发感应电流,进而影响机体正常生理活动。
例如,长时间暴露在强磁场中可能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三、电磁波的防护措施1. 限制暴露时间:尽量减少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特别是高能电离辐射。
避免过度频繁地使用手机、电视等电磁波辐射源。
2. 保持距离:与电磁波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电磁波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例如,在使用微波炉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过度接触。
3. 使用防护器材:在需要接触电磁波的工作环境中,使用防护器材,如电磁波屏蔽服、防护眼镜等,有效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电磁波的应用与危害

电磁波的应用与危害电磁波是指在电磁场中传播的波动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磁波具有多种应用,例如通信、医疗、能源等领域,然而,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就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展开讨论。
一、电磁波的应用1. 通信领域电磁波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常见的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设备都离不开电磁波的传输。
手机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电视通过电磁波传输图像和声音信号,而无线网络则依赖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
电磁波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快捷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2. 医疗领域电磁波在医疗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医生通过X射线可以观察到骨骼和内部器官的情况,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
此外,电磁波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研发和治疗技术的改进,如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治疗等。
3. 能源领域电磁波的应用还可见于能源领域。
太阳能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来直接产生能量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太阳电池板的转换,太阳能可以用于供给家庭和工业企业的电能需求。
电磁波还被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激光技术和高频感应加热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电磁波的危害尽管电磁波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以下是电磁波的几个可能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辐射场中,如高压输电线路、微波炉等,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研究,电磁波过度暴露可能导致DNA损伤、细胞畸变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此外,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也有可能增加脑部肿瘤的风险。
2. 对环境的影响电磁波不仅对人类有影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也可能造成潜在的危害。
例如,电磁辐射可能会对动物的迁徙和群体行为产生干扰,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过度的电磁干扰可能对生态系统的气候、植物生长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3. 安全隐患电磁波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在工业生产领域,如激光切割、高频感应加热等操作中,电磁波辐射可能导致工人的职业健康问题。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电磁波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不仅在通信、医疗和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电磁波的应用1. 通信领域的应用电磁波在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无线通信领域。
无线电、电视、手机等设备都依赖于电磁波来传输信息。
通过天线接收和发送电磁波,人们可以实现语音、图像等数据的传输。
例如,我们通过手机与他人通话,无线电台广播节目,电视接收无线信号等,都需要电磁波的支持。
2. 医疗领域的应用电磁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项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内部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医生通过MRI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此外,电磁波还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放射疗法利用X射线和γ射线对肿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3.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电磁波在科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天文学家使用天线来接收来自宇宙的微弱信号,帮助他们研究宇宙的组成和演化。
此外,物理学家使用电磁波进行实验研究,例如利用激光技术进行原子和分子的操控。
二、电磁波的危害1.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波的长期暴露被认为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辐射源包括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长时间接触高能电磁辐射可能导致人体组织受损,引发细胞突变,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虽然科学界对于低剂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还存在争议,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期或高强度暴露于电磁辐射的人群,应采取预防措施。
2. 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除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外,电磁波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无线电波、微波和其他频段的电磁波会干扰野生动物的导航和迁徙,影响它们的生活和繁殖。
此外,电磁辐射会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行为和导航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造成潜在风险。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护措施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护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人们也逐渐发现电子设备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如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电磁波辐射是指电磁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广泛存在于自然和人类制造的环境中。
虽然人们无法完全避免电磁波辐射,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辐射的影响。
一、电磁波辐射的来源和影响1.1 电磁波辐射的来源电磁波辐射源可以来自于天然的电磁辐射和人为的电磁辐射。
天然的电磁辐射包括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电离辐射、宇宙射线等。
而人为的电磁辐射则来自于无线电波、微波、手机、电视、电脑、家电等电子设备的辐射。
1.2 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特别是,长期接触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和影响,如神经、循环、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功能障碍。
电磁波辐射还可能引起头痛、失眠、乏力、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所以,加强对电磁波辐射的认识,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二、电磁波辐射的防护措施2.1 电磁波辐射的测量首先,要采取措施来测量电磁波辐射的水平。
通常使用电磁场仪或电磁辐射剂量仪来检测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视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辐射水平。
建议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
2.2 电磁波辐射的控制其次,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电磁波辐射的水平。
通过选择辐射水平低的产品,避免近距离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电子设备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辐射等方式,可以有效减轻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2.3 电磁波辐射的防护最后,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防止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佩戴防辐射眼镜、使用防辐射手机贴膜等方法来屏蔽电磁波辐射。
此外,也可以使用电磁辐射防护服、电磁波辐射防护罩等装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磁波辐射的影响。
总的来说,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电磁波在电磁辐射防护中的应用

电磁波在电磁辐射防护中的应用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它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也备受人们关注。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电磁波在电磁辐射防护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多种潜在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人体可能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严重情况下,电磁辐射还可能导致DNA受损、造成癌症等严重后果。
因此,电磁波在电磁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磁辐射防护的方法1. 屏蔽防护屏蔽防护是一种常见的电磁辐射防护手段。
通过使用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材料,如铁、铝等,来阻止电磁波的传播和进入。
屏蔽材料可以制成屏蔽门、屏蔽窗等,有效地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
2. 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电磁辐射防护方法。
根据电磁辐射的特性,辐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因此,尽量增加与电磁辐射源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威胁。
3. 限制辐射源的使用时间对于电磁辐射源,如手机、微波炉等,限制使用时间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法。
通过减少接触电磁辐射源的时间,可以降低潜在的危害。
三、1. 电磁波测量在进行电磁辐射防护时,首先需要准确测量电磁辐射的强度。
电磁波的测量仪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辐射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电磁波屏蔽电磁波屏蔽材料在电磁辐射防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电磁波的传播和进入。
例如,铁、铝等金属材料常被用于制造电磁波屏蔽产品。
3. 电磁波调制在电磁辐射防护中,我们还可以利用电磁波的调制原理来减少辐射的强度。
通过改变电磁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磁辐射防护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便捷的电磁辐射防护手段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电磁波传播条件
在探究电磁波的传播条件时,我根据已有的结论和想 法,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①
• 提出问题: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吗? 做 出假设: • 进行试验:㈠.将手机放入真空罩中(向学 校暂借使用),并向此手机打电话 • ㈡.逐渐用抽气机抽去其中空气,继 续向其中打电话。 • 实验现象:手机铃声逐渐减小至消失,而 手机仍一直有来电信号。 • 得出结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Ⅰ电磁波产生与种类 • 自从 赫兹 应用电磁振荡的方法发现电磁波, 并证明电磁波的性质与光波的性质相同以后, 人们又证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在1895 年伦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射线,后来称之为X 射线;1896年贝克勒耳又发现放射性辐射。 科学实践证明,X射线和放射性辐射中的一种 γ(伽马)射线都是电磁波。这些电磁波本质 上完全相同,只是频率或波长有很大差别。 为此我们可以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 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
Ⅳ电磁波的危害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 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 良影响。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 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骨骼不适、手指麻,以及腰 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对于长时间在电脑周围工 作的人,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 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 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 力减退。孕妇、儿童和老人是电磁 辐射的易感 人群。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 童的白血 病增多,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 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是X射线, X射线是由原 子内层电子受激发所致,能量很大,有很强的 穿透本领,医疗上用X射线对人体内部进行透 视,以检查病变器官。工业上用X射线对金属 内部进行探伤。在科研方面,X射线被用来分 析晶体结构,因为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中原子 间距相近。 至于γ射线,它是由于原子核受到激发后 产生的电磁辐射。与X射线相比,其波长更短, 能量更大,穿透本领更强。研究γ射线可帮助了 解原子核的结构。
总结与忠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电磁波也不例外 为了你我的健康安全 请从现在做起
【参考文献】
• [1]沈颐宁.电磁场与电磁波.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7. [2]黄德寅.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 效应.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 • [3]盛振华.电磁微波技术与天线.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黄风英.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东南大学 出版社,1997.
•
购买电子产品时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过 3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平安认证), 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 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 它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 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都应尽量 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确需长时间使用 时,应注意至少每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 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 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电磁波的用途危害与防治
山东省淄博市世纪学校0803班级 李泽浩 指导教师:田亮国
• 对于电磁波,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在现代 科学技术中,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电 磁炉、打印机等电器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它的发现及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世界文明 的进程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不可能统 统变成了可能。 • 但电磁波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同时无处 不在。因此,研究探讨电磁波,弃弊取利, 成了当今社会的热手话题。
实验②
提出问题:金属能屏蔽电磁波吗? 做出假设:金属能屏蔽电磁波 进行试验:此时将手机放入金属容器和塑料
容器内,分别向手机拨打电话 实验现象:放在金属容器内的手机收不到来 电 信号,而放在塑料容器内的可以接收到。 实验结论:金属容器能屏蔽,反射电磁波.遇到绝 缘体会穿透..
Ⅲ电磁波的应用
红外线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特别的透镜 或棱镜成像或散色,还可以通过图像变换器转换 为可见的像。根据这些性质,生产中常用红外线 的热效应来烘烤物体 ,也可进行红外照相,并可 制成夜视仪器在夜间观察物体。在军事上均有重 要用途。另外,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份 与它所能吸收的红外线的波谱有密切关系,因此, 研究物质对红外线的吸收情况可以分析物质的组 成和分子结构。 紫外线有明显的生理作用,医疗上可以用来 杀菌,农业上常用黑光灯发出的紫外线来诱 捕害虫。
• 波长在3千米~50米(频率100千周~6兆周)范围, 属于中波段,波长在50米~10米(频率在6~30 兆周)范围为短波,波长在10米~1厘米(频率在 30~3万兆周)甚至到达1毫米(频率为3X106兆 周)以下的则为超短波。从这里我们看到,电磁 波谱中上述各波段主要是按照得到和探测它们 的方式不同来划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波段都已冲破界限与其他相邻波段重叠起来。 目前在电磁波谱中除了波长极短的一端以外, 不再留有任何未知的空白了。
Ⅴ电磁波的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普遍存在,却并不 可怕,应该客观、公正、科学地看待电磁 辐射问题,避免恐慌心理。其次,不同的 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 受能力是不一样的。电磁辐射不可完全避 免,但是可以减弱它的危害。 •
•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最好在手机 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最 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要“长话短 说”。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 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 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的辐射的 危险中。 • 电器不使用时,要断开电源,且不要处于待机状 态,因为那样还存在少量的电磁辐射。有条件的 家庭可配备防辐射服装,电脑、电视防辐射屏, 防辐射窗帘,防辐射玻璃等措施减少电磁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