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基础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剂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A. 药物的制备、性质、作用和应用
B.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C. 药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D. 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下列哪项不属于药剂学的任务?
A. 研制新药物制剂
B. 改进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
C.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D. 调控药物制剂的质量标准
药剂学中,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这一过程称为?
A. 药物合成
B. 药物制剂
C. 药物分析
D. 药物代谢
下列哪种剂型属于液体剂型?
A. 片剂
B. 胶囊剂
C. 注射剂
D. 散剂
在药剂学中,药物的稳定性是指?
A. 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
B. 药物在贮存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C.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D. 药物对靶点的选择性
下列哪项是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A. 确定药物的化学结构
B. 研究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C. 将药物转化为适合临床应用的形式
D.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
B. 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C. 药物对疾病的疗效
D.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微粒化?
A. 离子交换技术
B. 超滤技术
C. 粉碎技术
D. 结晶技术。
药剂学钱韵文讲义分享

药剂学钱韵文讲义分享一、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存、分发和使用的科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
本篇讲义将介绍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以钱韵文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例,深入探讨药剂学在现代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二、药剂学基础概念1. 药物制备药物制备是指将活性成分与辅料进行混合,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成最终的药品。
这包括粉末混合、溶液配制、乳化、浸膏等多种方法。
药物制备过程需要考虑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溶解度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 药物贮存药物贮存是指对制备好的药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以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仍然具有良好的质量。
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于不同类型的药品来说都非常重要。
3. 药物分发药物分发是指将制备好的药品按照医嘱或销售需求进行包装和配送。
这需要严格遵守药物管理法规,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4.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是指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这涉及到药物的剂量、用法、用量等方面的考虑,以及对患者的监测和评估。
三、钱韵文教授的研究成果钱韵文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药剂学专家,在药剂学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以下是钱韵文教授在两个方面的突出贡献:1. 微胶囊技术在缓释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活性成分包裹在微小胶囊中,通过控制胶囊材料和结构来实现缓释效果的技术。
钱韵文教授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可以实现更精确的药物缓释效果,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药物贮存条件对药效的影响研究钱韵文教授还开展了药物贮存条件对药效的影响研究。
他发现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许多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有着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药物包装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药物贮存条件,延长药品有效期,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四、现代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药剂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药剂学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适合患者需求的给药途径,优化给药系统,可以增加新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依从性。
药剂学基础知识必背点

药剂学基础知识必背点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药剂学基础知识那些必背的点呀!先来说说药物吧,这就好比是我们战场上的士兵,它们各有各的本领,要去和疾病这个大坏蛋打仗呢!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就像不同的士兵擅长不同的战斗方式一样。
咱得清楚啥时候该派哪种药物上场,这可重要啦!那药物制剂呢,就像是给这些士兵配备的各种装备。
合适的制剂能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呀!比如说,有些药物需要做成片剂,方便服用;有些得做成注射液,能快速起效。
这就跟给士兵配上合适的武器和盔甲一样,能让他们战斗力更强呢!药物的稳定性也不能小瞧呀!你想想,如果药物不稳定,还没等发挥作用呢就失效了,那不就白瞎啦!就好比士兵还没上战场就自己倒下了,这可不行!咱得保证药物能在合适的条件下好好保存,随时准备战斗。
再说说药物的吸收吧,这就像是士兵进入战场的通道。
吸收得好,药物就能快速到达病灶,和疾病展开战斗。
要是吸收不好,那可就麻烦啦,就像士兵在半路上迷路了一样。
还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呢,这就像是战后的清理工作。
把没用的东西清理掉,不然留在身体里可就成负担啦!这就好比打完仗得把战场打扫干净,不然乱七八糟的可不行。
咱学药剂学基础知识,不就像是给咱自己配备了一套厉害的战术手册嘛!知道了这些,咱就能更好地理解药物是怎么工作的,怎么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治病呀!咱平时吃药的时候,也得多个心眼儿。
看看说明书,了解一下药物的特性和注意事项。
可别瞎吃呀,不然就像乱指挥士兵打仗一样,搞不好会出乱子呢!总之呢,药剂学基础知识可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健康的小卫士,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大家可得好好记住这些必背点呀,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哟!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医药师药剂学基础考点

医药师药剂学基础考点药剂学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药物的制备、配方、保存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医药师,掌握药剂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提供合理用药和药物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药师药剂学基础考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药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天然药物:指从动植物等天然生物体中提取的药物,如中药。
合成药物:指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如大部分西药。
2. 按化学结构分类:酸类药物:如乙酸、水杨酸等。
醇类药物:如乙醇、苯酚等。
酮类药物:如丙酮、戊酮等。
醚类药物:如乙醚、氯仿等。
酯类药物:如乙酸乙酯、阿司匹林等。
胺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等。
3. 按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吗啡等。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高血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断药等。
抗抑郁药:如氯丙咪嗪、舍曲林等。
二、药物的剂型1. 固体剂型:片剂:如阿司匹林片、维生素C片等。
胶囊剂:如头孢菌素胶囊、人参胶囊等。
2. 液体剂型:滴剂:如复方氨酚烷胺滴眼液、复方硫酸链霉素滴鼻液等。
注射剂:如头孢菌素注射液、红霉素注射液等。
3. 半固体剂型:软膏剂:如氢化可的松软膏、头孢唑林软膏等。
三、药品存储和管理1. 药物的储存: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不同药物应分别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2. 药品的管理:医药师需要掌握药品的库存情况,及时采购和更新。
药品的使用应按照临床需要,避免过期及长期滞销。
四、药剂学计算1. 药品剂量的计算:根据临床医嘱和患者情况,计算药品的剂量。
2. 药品配方的计算:根据药典和医嘱,计算各种药物的配方比例。
3. 药物稀释的计算:根据需要,将浓缩的药物稀释至合适的浓度。
五、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1. 药物的毒性:医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毒性及其剂量相关性。
2. 药物的副作用:医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以及如何处理。
六、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在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发生的药理学和/或药代动力学反应。
药剂学知识点完整整理版

第一章药剂学概述(1)掌握药剂学、药物制剂、制剂学、药品标准、GMP的概念。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学科。
(药物制剂是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简称制剂)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GMP: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W H O 对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要求的指南,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重要性: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率;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分类方法:按形态: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液体、胶体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非胃肠道给药按中医理论:酊剂、醑剂、汤剂、曲剂(3)熟悉药品标准的分类和特性。
药品标准分类: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
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GMP的基本内容。
药剂学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新制剂的研发和开发;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化;研究和开发优质药用辅料;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GMP内容: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GMP 适用于药物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药学四大基础课程知识点暴强总结]药剂学
![[药学四大基础课程知识点暴强总结]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135f73844769eae109ed45.png)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药剂学(完整版)

• (四)防腐剂 • 液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
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严重影响制 剂质量。药典对此有相关规定。 • 1、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液体 制剂中添加防腐剂。 • 2、常用的防腐剂 (pH值为碱性不宜于细菌 和真菌生存) • 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 • 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 溶解度减小,抑菌作用增强。
精品课件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精品课件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剂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药剂学重要基础知识点药剂学是药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它研究药物的制备、性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药剂学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如来源(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化学结构(生物碱、脂溶性药物等)以及药理作用(抗生素、镇静剂等)等。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了解药代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合理用药。
3. 药物的给药途径: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予患者,包括经口给药、注射、外用和吸入等。
不同途径的给药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4. 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是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也可以是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避免不良的药物反应。
5. 药物的贮存和稳定性:药物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
药物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药效下降或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
因此,正确的贮存和使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6. 质量控制和药物审查:药剂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药物的质量。
这包括药物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审查。
药物审查是指对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上是药剂学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剂学作为药学领域的核心学科,为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基础一、选择题(每题1分)1.英文缩写“GMP”代表( )A.药品安全试验规范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D.中药品管理规范E.中药质量管理规范2.适宜制成软胶囊的是()A. 药物的稀乙醇溶液B. 风化性药物C. 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D.含油量高的药物E. 药物的水溶液3.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处方因素,不包括()A.PH值得影响B.光一酸碱催化C.溶剂的影响D.空气(氧)的影响E.表面活性剂的影响4.下属哪一种基质不是水溶性软膏基质()A. 甘油明胶B.聚乙二醇C. 卡波普D.纤维素衍生物E.羊毛脂5.下列不可以作为润湿剂和粘合剂的是()A.苯甲酸B.HPMCC.PVPD.ECE.MC6.下列符号表示微晶纤维素的是()A. ECB.MCCC.MCD.CMCE.CMS7.下列对热原性质的正确描述是()A.耐热性.不挥发B.耐热性.不溶于水C.挥发性但可被吸附D.溶于水.不能被吸附E.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8.茶碱在乙二胺存在下溶解度由1:120增大至1:5,乙二胺的作用是()A. 增溶B.增大溶液的p HC.防腐D.矫味E. 助溶9.药物与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得到A.胶丸B.滴丸C.脂质体D.纳米粒E.微球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A.国家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B.国家颁布的药品集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D. 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E.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药品标准11.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 )A.紫外线灭菌B.环氧乙烷C.γ射线灭菌D.高速热风灭菌E.微波灭菌12.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 ( )A与100克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B与10克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C与1克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D.与1克氯化钠成等渗的药物重量E.氯化钠与药物的重量各占50%13.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 ( )A.混悬微粒直径B.混悬半径平方C.混悬微粒微粒粒度D.混悬微粒粉碎度E.混悬微粒半径14.比重不同的药物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 )A. 多次过筛B. 等量递加C.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D. 将轻者加于重者之上E.搅拌15.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 )A. 促时扩散B.膜孔转运C. 被动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饮16.不是包衣目的的叙述为 ( )A改善片剂的外观和便于识别 B增加药物的稳定性C快速释放药物 D隔绝配伍变化E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17.药物经各种给药途径进入血液时,遇到较大障碍的是 ( )A直肠给药 B口服给药 C舌下给药 D肌肉注射 E皮下注射18.能形成W/O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 )A硬脂酸钠 B硬脂酸钙 C聚山梨酯80D十二烷基硫酸 E硬脂酸三乙醇胺19.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多糖 C 胆固醇D磷脂 E生物激素20.地高辛片与红霉素片同服,结果出现地高辛毒性反映,主要是红霉素影响地高辛()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溶解21.下列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A.胺盐型B.洁尔灭C.磷脂酰胆碱D.十二烷基硫酸钠E.新洁尔灭22.以下常用的成膜材料是 ( )A 滑石粉B 可可豆脂C PVAD 环氧乙烷E PEG23.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哪一类 ( )A肥皂 B硫酸化物 C磺酸化物 D季铵类化合物 E吐温类24.羧甲基淀粉钠一般可作片剂的哪类辅料 ( )A.稀释剂B.粘合剂C.润滑剂D.崩解剂E.润滑剂25.《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是 ( )A.纯化水B.蒸馏水C.去离子水D.灭菌蒸馏水E.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水 ( )26.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剂,最适用于 ( )A.偏酸性溶液B.偏碱性溶液C.不受酸碱性影响D.强酸溶液E.以上均不适用27.下列哪项不是符合模型经皮制剂的组成部分()A.背衬膜B.药物储库膜C.缓释膜D.控释膜E.胶粘层28.下列哪种条件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A.具有特定的吸收部位B.剂量不大C.半衰期适中D.不会引起大的不良反应E.溶解度不太低29.在量取液体时,一般量取液体量以不少于量器总量的()为度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E.六分之一30.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剂型因素广义地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主要有( )A.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酯或盐.复盐等)B.药物的组成某些物理性状(如粒径.晶型等)C.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D.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E.以上都是31.下列关于乳剂的错误表述为 ( )A.乳剂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B.乳剂属于胶体制剂C.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D.制备稳定的乳剂,必须加入适宜的乳化剂E.乳剂具有分散度大,药物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32.中药丸剂用搓丸法制备时,其关键工序是 ( )A.配料B.合药 C。
搓条D。
成丸E。
起模33.对散剂特点的错误描述是 ( )A.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B.便于小儿服用C.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D.外用覆盖面大,但不具保护、收敛作用E.贮存、运输、携带方便34.下列关于臵换价的正确表述为 ( )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B基质重量与药物重量的比值C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重量的比值D栓剂基质重量与同体积药物重量的比值E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35.若两种稀溶液的冰点相等,则二者()相等A表面张力 B pH值 C渗透压 D电离常数 E.HLB值36.最适用于大量渗出性伤患处的软膏基质是()A凡士林 B羊毛脂 C水溶性基质 D乳剂型基质 E硅油37.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一种药物载体B.是由双分子层组成C.系用类脂质为膜材D.系用表面活性剂为膜材E.是一种微型囊泡38.需要水飞法粉碎的药物是A.冰片B.水杨酸C.麦冬D.朱砂E.杏仁39.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A.15minB.30minC.45minD.60minE.120min40.最能反映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A.溶出度B.崩解度C.片重差异D.含量均匀度E.脆碎度二填空1.天平的性能由和来决定。
2.乳剂是由、、三者所组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3.纯化水为原水经、、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4.气雾剂是由、、、四部分组成。
5.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编写,由审批颁布。
6.垂熔玻璃滤器是用硬质玻璃细粉烧结而成,通常由、、三种。
7.制剂指根据或,将要物质城市和临床需要并符合的药剂。
三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2.乳剂3.分度值4. CMC5.缓释制剂四简答1.胶团是如何形成的?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3.片剂包衣的目的?五论述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酸钙,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答案一选择1-5 BDDEA 6-10BAABA 11-15BDBCC 16-20CBBBA 21-25CCEDA26-30ACBDE 31-35BEDCC 36-40CDDDAA二填空1 分度值;最大称量2 水相;油相;乳化剂3 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4 耐压容器;阀门系统;抛射剂;药物及附加剂5 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局6 垂熔玻璃漏斗;垂熔玻璃滤棒;垂熔玻璃滤球7 药典;国家药品标准;一定质量标准三名词解释1 在溶液中仅加入少量就能使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2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由于第三种物质的加入,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3 指天平在一定荷重或空称情况下处于平衡时,在其一盘中加入能使天平倾斜而指针偏移一个分度所需的质量值4 即临界胶团浓度,就是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5 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能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药物四简答1 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在低浓度时,呈单分子分散或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上;当其浓度增加至溶液表面已饱和不能再吸附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即开始转入溶液内部,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而疏水部分之间的吸引力又较大,则许多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分子或离子组成的聚合体,即胶团2 (1)制成可溶性盐(2)加入增溶剂(3)加入助溶剂(4)更换溶剂或选用混合溶剂3 (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2)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3)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一定部位释放或缓慢释放(4)保护药物免受胃酸或胃酶的破坏,或避免药物对胃部的刺激(5)使有配伍变化的药物隔离(6)可使片剂外观光洁美观,也便于识别片剂种类五论述维生素C注射液与空气接触,自动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并继续氧化成草酸及L-丁糖酸,分解成黄色的无效物质,即失去治疗作用。
除了空气中的氧以外,溶液的PH值,金属离子都影响其稳定性,因此生产上常用通惰性气体,调节PH,加抗氧剂和金属络合剂的方法来增加它的稳定性。
维生素C的酸性较强,PH为2-3,为防止注射剂的刺激性,加入碳酸氢钠,以中和部分维生素C成钠盐;碳酸氢钠加入后溶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驱赶水中的氧气,减少水中溶解氧对药物的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