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捉迷藏这个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

2、出示课题: 捉迷藏。

3、出示主题图:说说图中的信息。

我们一共来了(13 )人;现在只能看到(8)人。

4、提出问题:藏起来的有几人?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2、列出算式:13-8=?3、试一试,你会计算得数吗?13-8=54、集体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A 10-8=2,3+2=5 B 8+5=13,13-8=5 C 13-3=10,10-5=5 D 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5、摆一摆、圈一圈。

摆13根小棒,从中拿出8根,可以怎样拿?在桌子上摆一摆,圈一圈。

让学生理解13-8=5的算理。

三、练一练1、用小棒和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 14-8= 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计算出这两题的得数。

(也可以用计数器做一做)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3课时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4课时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5课时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6课时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7课时第1单元:加与减(一)第8课时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探索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

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三、巩固新知想一想羊有几只?1、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2)讲解:详细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如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各种图形,巩固记忆。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图形接龙、图形分类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2-5、18-7等。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退位减法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如12-5,先算10-5=5,再算2+5=7。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退位减法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分类与选择1.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学会选择。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讲解:详细讲解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分类练习,巩固分类方法。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四单元: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学会看时间。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钟表,引导学生说出钟表的作用。

(2)讲解:详细讲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如一小时时针走过一个小格,一分钟分针走过一个小格。

(3)练习:让学生进行看时间的练习,巩固看时间的方法。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看时间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如23+45、56-17等。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doc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doc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4.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5.鼓励算法多样化.6.重视学生的实际活动.7.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8.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二、教学重点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创造情境。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课时安排1、生活中的数-------------------5课时2、观察和测量----------------------------4课时3、加减法(一)------------------------10课时4、有趣的图形----------------------------6课时5、加和减(二)-------------------15课时6、购物-----------------------5课时7、加减法(三)-----------------6课时8、统计-----------------------------2课时9、总复习--------------------------5课时第一课时数铅笔 1教学内容: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一个数。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梨、苹果图片等,同桌每2人1捆数量为100的小棒。

教学过程: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20的数。

1.复习2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5的认识。

2. 数字1-5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1-5的写法。

2. 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1-5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通过数数,让学生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1-5。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6-10的认识。

2. 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6-10的写法。

2. 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6-10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通过数数,让学生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

第三章: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和分类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和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1. 平面图形的认识。

2. 平面图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1. 平面图形的特点。

2. 对平面图形的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 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形卡片,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8= 6+4= 9+6= 10-8= 15-5=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 )=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买铅笔研究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研究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研究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研究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研究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研究过程:一、复引入:1.背诵“凑十”儿歌。

2.口算练:3+8=、6+4=、9+6=、10-8=、15-5=、8+7=、4+9=、16-5=、8+8=、5+9=。

3.填空练:9+()=13、()+9=15.二、创设情境,研究新知:1.谈话导入:老师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

老师提问: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请学生回答(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老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9=,并询问学生为什么使用减法。

老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交流思路,并巡回指导。

老师让全班交流,整理不同的算法:数数法、把15分成5和4、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

3.尝试练: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7-9=、12-9=。

今天我们要研究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问题:13个人玩捉迷藏,外面有6个人,那么找到藏起来的人,就要用减法。

我们可以用13-8=5(人)来计算。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减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13-8怎样算。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和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老师巡回指导。

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数数法、把8分成3和5、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等等。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方法。

数数法是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把8分成3和5是把8分成两个数,然后分别减去;破十法是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8=2,再用2+3=5;想加法算减法是因为8+5=13,所以13-8=5.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10的读写。

2. 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10的读写。

2. 数字1-10的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1-10的写法。

2. 快速准确地数数。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计数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数一数班级里的人数,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字1-10。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字1-10的读写和顺序。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活动,巩固数字1-10的认识。

第二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加法和减法运算卡片。

2. 实际问题情境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货币、合理消费的观念。

教学内容:1. 学习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六章: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习题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

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

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第1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2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3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4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5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6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7课时
第1单元:加与减(一)
第8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探索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

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三、巩固新知
想一想羊有几只?
1、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12人()、76人()。

2、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数,其他孩子语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